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十五两银子的利润,一百多台机器,每月便能有近万两银子的利润,一年便是十万两!陛下说年底时,我圣京织造局要达到一千台以上的这种新式蒸汽提花织布机,算下来,一年光这云锦缎子的利润便能达到八十万两!若是加上生丝的收益远比这提花织布要多得多,光我圣京织造局一年下来,二百万两的利润是轻而易举之事!”

    听到这执事的话,众满清降臣都惊呆了!他们万万没想到,就这么个所谓的圣京织造局,也就是原本大清的江宁织造衙门,竟然能赚取这么多的银两!当初,这大清的江宁织造府,可是还要每年朝廷倒贴数万、十数万银子供养着啊。

    这新式洋人的机器,真的如此奇特,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众人不由对那轰隆作响的机器感兴趣起来,连带着刺耳的轰隆声也没那么让人讨厌了!

    崇纶更是满眼放光地看着那台轰轰响个不停的蒸汽机,在他看来,这台黑乎乎地铁疙瘩,已经不是机器,而是一个会下金蛋的母鸡啊!这嗡嗡作响的机器轰鸣声,就是银子入库碰撞的悦耳声音。

    崇纶心中充满惋惜:大清若是早十年能有这样的机器,何至于连兵饷都发不出,又何至于连火炮火枪都用不上啊,也就更加不会像今天这样,没几年功夫便被这粤贼打败,连江山都失去了!

    只是,连自己这样堂堂的原本的大清大员,正黄旗人,都看不到也接触不到这种先进的机器设备,更何况那天天呆在深宫的大清皇帝?而且,根据崇纶对大清皇帝和那些王公贵族的了解,就算知道这些机器的好处,也不大会让他们使用。

    那么高的烟囱,那些王公老爷们必定会说破坏风水了,而这些男女织工混杂着,必然会说有伤风化,崇纶心头想象着,最终只能苦笑着得出结论,即便是知道有这机器,大清也不会允许如此这般的投用。

    也只有这粤贼才会这么大胆,直接不顾世俗的风言风语,推广这洋人传过来的机器。想到这,崇纶不由对那从未见过的帝国皇帝,原本的粤贼酋头,心生敬佩起来!

    一个贼头,怎么就有如此肚量,如此见识,如此魄力,将这西洋机器引入华夏,并且手下还都支持!

    而到这时,他也终于明白,这位帝国的皇帝,为何让他们这些满清的降臣来参观这个圣京织造局了。这是给他们在上课,让他们开眼界啊!

 第689 章 接见与授官

    与崇纶相隔不远的李鸿章和兄长李瀚章,随着同行的刘坤一闲聊着。

    自从武昌城被讨虏军攻破后,无路可去的李鸿章便跟随曾国藩一帮家乡子弟亲朋一起投降了圣国。

    经过二个月的无所事事之后,他本以为会与其他的普通满清降官一样,就在湖北武昌府就近安排个打杂的闲职,做做幕僚一般替圣国官员出出主意,要慢慢地等待出头机会。可没想到,没过多久,驻扎在武昌府城的讨虏军将领,甲七师师长彭玉麟和副师长林始发不知从哪里得知他是安幑人士,便将他要了去,充任甲七师师部参谋,随同甲七师前往菏南和安幑一带攻城掠地。

    李鸿章想着这天下看样子也终究要全部归圣国所有,自己想要做一番事业,光宗耀祖,除了选择投靠圣国外,别无它途。既然投靠了圣国,便好好立功,早日出头吧。经过他这两个月的暗中观察与了解,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那位圣王是真的想要招纳读书人!

    而且,他注意到,这贼兵叛军出身的圣国,根本就没几个读书人,因此才会对读书人如此渴求。大概那位圣王也意识到,想要治理好这天下,唯有掌握和依靠读书人才行。而自己,正是圣国急需的读书人,又有满清官府地方官员的任职经历,正是对方招募的重点。

    于是,李鸿章打起精神,满怀希望地跟随彭玉麟前往北方作战前线。

    还真别说,他这一去还真就立了大功,不但一路行军参谋,协助安排布置好后勤保障等闲杂事务,还一眼认出了假扮普通清兵想要逃跑的满清大员、左都御史袁甲三。

    不但如此,李鸿章还向师长彭玉麟献策,派兵前往不远的袁甲三老家,将他的老母亲、兄长和子侄血亲请来,成功将袁甲三劝降。

    于是,立下大功的李鸿章,不但得到彭玉麟的重视,将自己被俘虏的兄弟全部解救出一期投靠了圣国,还被彭玉麟推荐,至中华帝国的国都圣京,接受帝国皇帝的召见。

    就这样,李鸿章和兄长李瀚章,一同来到了圣京。

    他本以为到圣京,也就是走走过场,最多被皇帝召见勉励一番,然后被派往地方,安安份份地当一名知府或者运气好点当名道员了事。却没想到,此番来圣京,竟然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先是搞个另类的科举,考试了一番,李鸿章没想到自己老老实实写出自己的所知所想,竟然被选为探花。他立刻意识到,这帝国的皇帝,还真的完全与满清的皇帝不一样了。

    通过这次的考题,李鸿章大概猜到一些端倪。而等他和其他官员被安排进入圣京织造局参观,看到那些西洋机器,听到那名执事所介绍的,新式西洋机器与旧式纺织机比较之后,他更加断定,这是帝国皇帝特意的安排。

    其目的,便是让他们这些官员长见识,同时也是考察他们,给他们启示:帝国需要的,是发展基础工业,兴办实业的官员,而这途径,便是学习洋务、开展洋务,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兴办工厂。

    不过,回想起刚才看见的那一幕幕,尽管李鸿章已经提前有了心理准备,还是不禁为之惊叹不已,实在是太过震惊了!

    这仿制的洋人机器,实在是性能惊人!他知道,洋人的机器设备五花八门,这回皇帝命人组织他们看的,只是织造局里面的新式缫丝机和新式提花织机。可单单这两样,便能彻底将一个连年亏损的织造衙门变成年盈利二百万两银子的工场,李鸿章不由得惊叹这西洋机器对于这个丝织业巨大的影响力。

    这还只是江宁一带的丝织,换了整个江南,整个华夏,又该如何?还有棉麻织布!单单从衣服这块,便得对整个华夏带来多大的冲击?若是再加上各行各业,这西洋机器对华夏的冲击,得是多么的惊人和恐怖?

    李鸿章突然又觉得庆幸!若是没有帝国的皇帝,怕是到现在,这些洋人的机器还在华夏国土之外,不断地生产各类低成本高利润的物件,再推销到华夏来,赚取华夏的财富。换了原本的满清,李鸿章不敢想象下去了。

    难怪满清朝廷坚持不肯放开通商口岸,坚持多年也不肯与西洋列强重新修订合约,若不是这样坚持,怕是用不了几年,整个满清国土都已被洋人的产品侵占了。不过,尽管如此,以朝廷的软弱,和满清皇帝以及满蒙王公贵族们的死要面子、实际懦弱怕事的性子,应该撑不了多久,只怕洋人再随便找个借口再发动一次战争便会屈服,到时候,只怕整个华夏铺天盖地地都是洋人的产品了。

    而且,若还是像以前一样,光靠闭关锁国般的抵挡是没有用的。抵挡一年两年,五年十年,难道还能抵挡一辈子?更何况还是私自流入的洋货,更让朝廷连关税都收取不到。李鸿章是个明白人,他自然清楚,唯有自己也能生产不逊于洋人的货物,才能抵挡洋货的大规模入侵。

    因此,帝国此举,大力引入西洋机器,开办工厂,发展洋货,实在是一个自强的唯一方法。

    李鸿章感觉自己抓住了什么。

    这次来圣京参观之前,他还只是想着要做一名造福一方百姓、流芳名于世的好官,一展自己的抱负,“修己以安百姓”。可没想到,一场另类的科举考试上的考题,提醒了他,让他意识到,这个时代与以往都不一样了,光像自古以来的贤官,死守陈规,照着四书五经修身养性教化百姓还是无法造福一方,只有适应当今世界潮流,顺应大势,才能有所作为。

    而这通过这次对圣京织造局的参观,那名执事对新旧缫丝织机的对比,一下让他大开眼界,视野豁然开朗了。并且,他想得更深,引进和大力推广发展先进的西洋机器,是非常好重要,但他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制造这些机器,拥有一批有能力仿制这些机器的国人,掌握这些技艺,才是根本。

    李鸿章第一次察觉到自己学识不够了,他迫切地想了解西洋诸学。

    正当他胡思乱想之际,参观结束了,有讨虏军士兵引着众人走出丝织厂房,前往圣京织造局的原衙门前殿。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忽然,一个熟悉的面孔从李鸿章面前经过,李鸿章愣住了:想不到他也来了!李鸿章不由得心头涌起一股怒火,继而,却变为一股快意!

    他上前几步,朝满脸惊讶地安幑巡抚福济道:“呀,这不是抚台大人嘛?想不到会在这里碰到大人,卑职与大人还真是有缘啊。”

    福济讶然,他想不到,竟然会在这里碰见李鸿章,这位自己曾经的手下。当初,攻打长毛立下大功时,自己抢了他的功劳,尔后他战事失利,自己又落井下石,将所有的责任和罪名都栽在他头上。不过,这也正常,谁让自己是堂堂从二品的巡抚大员,而他只不过是自己一手提上的四品道员而已。而且,又没任何关系,又是汉人,难不成,还要自己去承担所有罪名?

    即便是如今大家同为中华帝国的降臣,自己也是堂堂巡抚投降,而他李鸿章,不过是小小已开革的道员归降,相信帝国朝廷会清楚孰轻孰重。他李鸿章,即便不在大清,在这中华帝国,也得乖乖在自己手下安安分分地夹着尾巴做人。

    想到这,福济点点头,完全不当回事:“原来是渐甫啊,也归顺帝国了?这就对了嘛,跟着满清,怎么会有前途?以后忠于帝国,好好为百姓做事!不过,以后可不要再称抚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