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5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派来的使者很是重视。正好,加上他刚登基没多久,这清国人对其完全忽视,爱理不理的,没想到这叛军居然来了。他有些几分欣喜,直接交代外交大臣,协助郭嵩焘建好圣国驻法国的领事馆。

    不过,考虑到圣国与英国才发生过激烈的冲突,为了照顾这个目前对于法国来说是最为重要的盟友的感受,波拿巴还是没有直接决定与圣国建交,只是同意让郭嵩焘在巴黎建立领事馆。但实际上,已经与建交无异了,只是对外宣传不一样而已。

    有了法国皇帝的开口,郭嵩焘在巴黎建立领事馆非常顺利,租了一栋洋房,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将房衙改成古色古香的中国风味,便挂上了汉字书写的“圣国驻法国领事馆”几个大字。

    然后,留了一名主事和几名执事、细作在巴黎,郭嵩焘根据冯云山的要求,将其中的二十名留学生留在巴黎,委托那名法国商人安排到法国的语言学校先学习法语,等语言通了后再安排到法国的大学进行学习。同时,郭嵩焘又让细作和留学生们注意收集法国的各类情报信息,政治、军事、商业、工业、教育、科技发明、民生等,又留下价值十万两银子的黄金,让担任巴黎副领事的主事,用来结交政府官员,购买科技资料和技术图纸。

    布置完了巴黎的一切,郭嵩焘便和其余的人都来到了英国伦敦,准备跟在巴黎一样,先建立领事馆。但没想到,原本准备与圣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突然改口,对郭嵩焘避而不见了。

    郭嵩焘四处调查,经过多方托人打听才得知,原来是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带着满清特使到了伦敦。英国首相与外交大臣开始倾向于满清,准备扶持满清,一起对付圣国,因此,不准备与圣国建立外交关系了。

    要不是跟随郭嵩焘一起的英国商人多方通融,郭嵩焘怀疑自己这些人会不会被这些英国人给当成敌人抓获起来。不过,那英国商人信誓旦旦地说,英国是个法制国家,即便是首相,也不管乱来,郭嵩焘这才放下心来。

    郭嵩焘正准备放弃在英国建立领事馆的想法,转而去普鲁士的时候,没想到乘坐的马车竟然撞上了一名出乎他意料的人。

    撞晕了人,而且一看便是蓄鞭的满清来的人员,郭嵩焘自然不客气地命人搜查了一下,便发现那份报纸和肃顺给吴健彰的密令。郭嵩焘这才明白自己的运气是多么的巧,竟然撞上了满清派来出使的吴健彰,还将他直接撞昏过去!

    最让郭嵩焘吃惊的还是那份报纸,上面的消息太让人欣喜若狂了!通过通事的翻译,郭嵩焘了解到,圣国的讨虏军将士竟然攻占了满清的北京城,直接将满清皇帝吓得逃走,还半路上驾崩了。

    郭嵩焘知道,这样一来,整个满清等于是基本完蛋了,其余的各省,只要派出一支大军,在辅以招降,便可一举平定。天下已经是圣国的了!

    再往后看到圣王直接在北京宣布登基称帝,建立中华帝国的时候,郭嵩焘更是激动起来,可惜自己没在场啊,那该是一副多么伟大而激动人心的时刻!

    摸清了吴健彰的底细,直接招降他后,郭嵩焘突然想起一个主意来。他准备让人扮作吴健彰的随从,紧跟吴健彰,让吴健彰继续充当满清的使者,打听洋人对中华帝国的态度到底是怎么样的。

    从吴健彰的嘴中,好像这些英国人在那个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之前,是暂时不会出兵远东。但一旦那个战争结束,很可能便会派出大批兵力前往远东对帝国不利,郭嵩焘必须将这个消息传回帝国。

    另外,对于那个克里米亚战争,郭嵩焘开始无比的重视起来,他要想尽办法,甚至派出人员前往战场,弄清楚战争情况。只有知道战争的进展和结果,才能早做准备。

    他开始命人搜集最新的报纸,还派人去国会四周以及伦敦码头旁的酒吧之类的场所打听消息。

    让吴健彰回他寄住的寓所后的第二天,郭嵩焘忽然接到来自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的邀请,说是英国首相巴麦尊爵士要见他。

    来到汉金白宫,郭嵩焘心中一阵鄙夷,这洋人的王宫比自己家乡的皇宫可差远了。

    对于巴麦尊要见他,他心中有些奇怪,不过稍一思索,立刻明白过来:必定是因为那报纸上刊登的事情!帝国已经击败满清,即将占领整个华夏,替代满清,洋人对于满清,就算没有放弃了扶持的想法,也至少表面上不敢公开与帝国为敌了。

    毕竟,洋人开放的港口和租界,都在帝国的控制之中,若是他与帝国公开为敌,眼前就要吃亏。

 第666 章 各有算盘

    果然不出所料,巴麦尊直接满脸笑意地迎住郭嵩焘,为前期的怠慢连声道歉。还未等郭嵩焘说话,就一口同意郭嵩焘在伦敦设立大使馆,甚至说可以提供一块土地供郭嵩焘建造大使馆。

    郭嵩焘却没接话,并不准备将大使馆设立在一个偏僻之地,他早已派人看过,都打算好了,准备与法国、希腊、意大利和荷兰等大使馆区扎堆的繁华地带一起,只等英国政府同意,便斥资买下一块地皮,兴建使馆。

    “特使先生,如今贵军已经赶跑了清国,不知贵国的都城设立在哪里?还望早些通知大英驻港岛总督,以便大不列颠也能及时在贵国都城设立大使馆,方便两国沟通。”巴麦尊直接提出要求。

    郭嵩焘却道:“只要首相先生让港岛总督向吾皇递交国书,要求两国正式建交,便可以申请租界土地,兴建大使馆。”

    郭嵩焘这是逼迫对方承认新成立的中华帝国,一旦正式向帝国递交国书,那时,帝国便有理由让对方中断与满清的交往,至少明面上,对方不能帮助满清,同时也是对中华帝国的一种承认。

    巴麦尊有些恼怒了,没了笑容,道:“那便如此,我会尽快通知港岛总督包令递交国书的。不过,贵国既然是继承了原清国的土地,便也许继承原清国的一些协定和条约。y of nanjing》里面规定的清国的义务,贵国准备如何对待?”

    郭嵩焘看向旁边的通事,对方连忙用汉语告诉郭嵩焘洋鬼子的意思,郭嵩焘这才知道,原来这洋鬼子竟然是打这个主意!

    原来是想将强迫给满清的不平等条约,想不费一枪一弹地加到中华帝国的头上来。郭嵩焘当即便觉得头顶一阵血气上涌,以他对圣王冯云山了解,当初兵力弱小、还是圣王的时候,便不惜与英国的舰队开战,如今称帝为皇,手下更有讨虏军数十万强军,更加不可能接受洋人的这种不平等条约了。

    于是,他十分冷静地不容置疑地说道:“首相先生,郭某来之前,陛下早有交代,中华帝国愿意与贵国建交,帝国不是满清,满清与贵国之间的不平等条约,必须全部废除。双方再行签订建交条约,必须平等公平。”

    “那不可能!?你们怎么能享受了清国的权利,却不尽清国的义务?”巴麦尊怒道:“既然你们继承了清国,就得承认他签署的条约。”

    郭嵩焘也针锋相对:“《南京条约》必须废除!”

    一旁的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一看要闹僵,连忙上前将巴麦尊劝住,小声地道:“爵士,别动怒。他们只是想要个面子,毕竟新做皇帝,东方的清国人,不都这样,死要面子么?只要能扩大通商口岸,将我们大不列颠的商品销售给他们,赚来黄金白银,管他什么条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巴麦尊顿觉有理,道:“既然如此,便由你与那人谈判吧。我只有一个要求,除原有清国的五处通商口岸外,必须再向大英开放十处通商口岸,并且,保留通商口岸派驻领事和建立建立租界的权利,大英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一律给予优惠。”

    说完,巴麦尊带领着军务大臣赫伯特,拂袖而去。

    留下的克勒拉德恩却是笑容满面,口气也松了下来,道:特使先生,对于中华帝国的成立,我代表女王陛下,向贵国及贵国陛下表示祝贺。对于您刚才提出的废除《南京条约》,本人也可以做主答应下来。不过,两国商贸互通有无,却是需要更加的密切,因此,特向贵国提出,要求至少再开放十个通商口岸,大不列颠有权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建立租界,同时,贵国要给予大不列颠最惠国待遇。”

    郭嵩焘心中冷笑,听到这话,他岂能不明白,面前的这个笑面虎的打算。不过是给自己表面的面子,实际上,还是那英国首相的那套不平等条约。

    只不过,自己来时,陛下早已料到这些西洋国家会有这些要求,已有交代,自己只需尊令执行便可。

    “克勒拉德恩先生,你的说再开放十处通商口岸,这毫无问题。我现在就可以代表吾皇答复你:除去原本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嗨五处通商口岸,帝国还可以开设十五处通商口岸,一共二十处,比贵国要求的还多五处。不过,郭某也有个条件,帝国先新开设五处,其余的十处,需要寻找合适的港口,还需要建设码头,需要时间,因此,便每隔两年开设一处,到二十年后,帝国一共开设二十处通商口岸。”

    克勒拉德恩满心欢喜,开设口岸比自己要求的还要多,只是时间问题,几乎可以忽略。他刚想夸赞,郭嵩焘继续说道:“贵国可以在已经开设的通商口岸派驻领事,但需要向帝国的外务部报备。至于设立租界,却是吾皇绝不容许的,贵国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借不超过一百亩的土地用于兴建领事馆或商贸居住区,超过一百亩,必须由陛下帝国皇帝陛下亲自批准。另外,帝国可以给予贵国最惠国待遇,但贵国也同样要给帝国最惠国待遇。”

    克勒拉德恩皱起眉头,他不明白为何郭嵩焘要限定一百亩的面积限制,不过,一百亩已经足够大了,应该够用了。

    至于郭嵩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