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4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云山想到即将到来的黄河改道决堤,便想着早日北伐,争取挽救百姓的时间。

    他暗自盘算了一下,觉得北伐的条件基本成熟!

    不过,广州实在是距离北方太远,想到最近一两年内,作战的重心是在北方,自己身处广州,通讯指挥都很是不便,冯云山第一次萌生了将圣王王府等机构迁往北边一带的念头。

    要北伐,自己一直处于广州肯定是不行的,这个时代,在铁路等交通设施还未修建普及,主要靠水路行船和马车的方式,信息传递太慢,一旦北方有变,等自己知晓,已经是几天之后了,错过了最佳应对的时间。因此,这个圣王王府要设立在圣国的中心地带,交通方便才行。

    而广州,还是让其作为圣国的第一大贸易港口,还有圣国的基础工业基地,作为圣国的经济之都最好,至于军事和政治之都,不得不说,广州的确是不那么合适。

    冯云山想起历史上的某个势力,也是在广州发展壮大,但北伐之后,便立即将政治重心重新移回南京和北京。而自古以来,这两地,之所以称之为南京和北京,便是两地从来都是作为“京”的存在,未尝没有道理。

    这样说来,自己若是要选择将圣王王府迁出广州,多半也是要优先在这两地进行选择了。

    不过,此事关系太大,即便是冯云山,也要慎重对待,考虑清楚后再决定在哪里。如今,还是先考虑北伐之后,再考虑具体哪里。

    根据最近各地的禀报,今年夏粮已经基本收获完毕,圣国所在的基本都是南方水稻种植区,第一季稻谷已经收割,从目前各地禀报的情况来看,今年是个大丰收之年。

    事实上,早在去年,自从圣国实施新版的田亩制度以后,治下百姓耕种热情空前高涨。圣国缴获了大批满清官绅的田地,分配给贫苦百姓,对于一些寻常乡绅、大户虽没有收缴土地,但也督促他们进行了降租减息,在讨虏军的武力下和圣国日益扩张的声势下,这些乡绅不得不接受降租减息的事实。

    这样一来,穷苦百姓都有自己的田地可耕种了,而且,不像以前种出的粮食绝大半要交租交税给交出去,如今有了圣国新的田亩制度,种出的粮食,只要交小半给租主或是圣国的乡镇公所,其余的都是自己的,于是百姓的种地热情一下被点燃了。

    事实证明,有了这种巨大的政策刺激,爆发出的生产力极其恐怖。

    根据产粮第一大省糊南,单单对去年秋粮的统计。整个糊南人口2200万,共有耕地5300万亩,其中水田占4500万亩,平均亩产2。8石稻谷。其中,单单缴纳给圣国国库的税粮,便达到390万石,税银230万两。

    这样一算,税粮比当初满清在糊南一地收取的,虽然收取的比例要低,但总数却要多上不少。这自然是因为满清对于那些地方官绅和豪族无力收税,中间又经多层次的盘剥造成的。

    圣国对于百姓的私田,只收取一斗谷的粮税和半钱的银税;对于公租田,则是收取8斗5升稻谷的粮税,银税则不收取。

    这个政策,无论是对于有大量私田的乡绅,还是无地耕种的佃户,都是比较有利的。特别是对于有私田的人家,冯云山便是用这种不单收粮食,还收银子的方式,促进粮食和货币流通起来,让百姓有多余的粮食可以售卖出来,而圣国需要粮食,则可以在市场直接采购,避免了大规模粮食调运的繁琐,将之交给市场运作。

    如今效果已经显现:糊南原本价格较高的粮价,很快因为去年一年的产粮大增,都降低了下来。乡绅豪族更是大量售卖粮食,他们也没办法,若是不卖,眼看今年又是一年的丰收,只怕价格会更低。

    当然,也有冒险之人偷偷运粮至北方的满清统治区售卖,但一旦被圣国特务司探知到,便有被全部收缴的危险。

    而廣东廣西和茳西福键等地,去年也一共归入圣国国库粮食700万石,税银390万两。

    算上糊南的,圣国国库共收入粮食1090万石,税银620万两。

    而今年的夏粮,因为糊南境内平稳,加上风调雨顺,产量比去年的秋粮又略有增加,特别是长沙府等地,有磷肥的使用,不少地方的粮食都有了明显的增产,当然,这在整个糊南来说,还是很小的一部分。夏粮的粮税正在陆续的缴纳,还未统计,但从粮食的增产情况来看,应该不会少于去年秋粮的收获。

    可以想象,随着磷肥的大规模应用,粮食还会更多。

    粮食问题解决了,剩下的,便是兵力。

    此次北伐,冯云山其实准备搬用历史上的洋人进军路线,将重点兵力集中在海路进攻,一举攻占北京,击溃满清的京师重兵,直捣黄龙。

    而这最为紧要的,便是北伐将士,还有军舰和火炮,以及火枪等武器。

 第529章 圣国的军舰也不少了

    北伐战略,原本已有考虑,不过,冯云山却是有顾虑。既怕兵力不够,不能突破满清的重兵抵抗,占领北京城,又怕调兵太多,自己的后方不稳。

    这样想想,冯云山有些忐忑起来,历史上的二鴉战争,英法联军为了击败清军,可是出动了一万七千多人,百余艘军舰,当然这其中也包括辅助兵种和运输补给船只。

    不过,那时的英法侵略者,已经是在克里米亚战争胜利以后,武器和战术都有了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因此,冯云山将这方面作为参考,在现有的讨虏兵作战能力和武器都不如洋人的情况下,觉得从天津府大沽口登陆作战的兵力,至少要近四万人才行,以兵力人数来弥补战力和武器的不足。

    而且,形势也不一样。

    冯云山清楚满旗贵族的心态,认为洋人杀来,不可战胜,索性就逃到一边,反正过段时间洋人自然会离开,最多赔偿些银子什么的,反正有朝廷赔偿,从那些汉人奴才身上多搜刮点就成了。

    可这帮满旗老爷兵们,遇到像讨虏兵这样的反贼时,就不一样了,这可是真的来抢江山的。要是其他地方尚且会逃,到了京师,退无可退,肯定得拼死反抗不可。

    因此,冯云山考虑再三,还是集中最优势的兵力,集中从大沽口进攻,迅速推进北京,补给满清调兵救援和准备防守的时间。

    这样一来,原本的作战计划就要调整。

    就算多损失些兵力,就算麻烦很多,也没办法。毕竟,自从那天想起明年便会发生的黄河改道的旷世灾难后,冯云山便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平定北方黄淮一带才行。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只能一击必中,便有其他的隐患也顾不上了。

    这天中午,罗大纲已经从韶州府返回,前来王府拜见。冯云山见其脸上有些差,有些不知道如何安慰,刚想说话,罗大纲道:“圣王,都过去了。罗某命中注定没有儿子,不过,罗某还有好几个侄子,倒也不怕罗家香火断了。如今,一切都抛开,还是灭掉满清最为重要。”

    冯云山大喜:“能放下最好!大纲兄弟,作为老兄弟,云山倒有句话要说。如今你亦正当壮年,不如再娶一房,不出几年,便能再有后人,说不定,还不止一个。”

    “哎呀,圣王,不可,不可,罗某一把年纪了,何曾还做那等念头?”罗大纲这般猛汉,竟然有些扭捏起来,“再说,也没哪家姑娘会看上罗某这样的大老粗啊。”

    最后一句话,让冯云山不禁大笑,顿时心下明白了:“哈哈,原来如此!大纲兄弟不须担心,此事便包在大妹身上好了,本王稍后与她去说说!”

    说完,冯云山笑眯眯地看着罗大纲,让后者很不好意思。

    冯云山也暗自好笑。想不到,一向豪爽的罗大纲,竟然会耍些小心思,明明心里想再娶一房,嘴里还说不考虑再娶。这人啊。

    “对了,大纲兄弟,正好你回来,本王便与你说一下。本王决意要提早灭清妖,尽快北伐。到时,最主要的兵力都从海上走水路进攻。”冯云山脸色一正,严肃地说道。

    “太好了!圣王,属下代表甲五师请战,请圣王命我甲五师为先锋!”一听冯云山说要北伐从海路攻打满清,罗大纲大喜,当下连称呼都变了,自称属下,连忙站起来敬礼并请求出战。

    “放心,如今就数甲五师为我讨虏军水师的精锐,这先锋部队,肯定非你们莫属。”冯云山笑着答应下来,接着道:“不过,具体的事情,本王等下便召集总参谋部前来,让他们拿出章程来。”

    下午,王辏г私懿文辈康囊桓扇说龋苛烊胧ネ跬醺欣础

    副总参谋长左宗棠领头,后面跟随着作战处副处长卡拉格?夏尔、作训处处长崔大同、副处长布坎南,后后勤处处长周胜富。情报处由左宗棠兼任了,而军事科学处副处长徐寿因为最近在忙着炼油,便没有过来。

    众人见过冯云山之后,冯云山便朗声道:“诸位已经知道,本王决议不日便整军出征,挥师北伐。此次出征,乃是圣国成立以来,最为浩大的一次,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次,可谓与清妖的生死决战,不由有失。”

    冯云山顿了顿,手一挥:“因此,本王要求,你们总参谋部必须搜集最精确的情报,拿出最周密的方案来。”

    “圣王,是不是过于急切了?如今讨虏军将士虽然比清妖战力强些,但还未完全练出来。若是再过个一年,属下有信心将各部将士轮训一遍,提高军力。”崔大同建议道。

    “这个不必多言!如今必须在一个月内集结完兵力,筹备好作战所需,随时准备出征!个中缘由,你们日后便会知晓。”冯云山也难得解说,直接武断地下令布置起来。

    “筹集五万兵力,其中陆师要四万,水师一万,从海路进攻,抵达天津府。总参谋部便按此筹备和制订方略。至于之前商议的派主力前锋先取汕东,派偏师攻略菏南、汕西,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