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也无法大量制备,以现在的条件,无法电离,就要先制造出浓硫酸,才能利用硫酸制造硝酸。等有了硫磺矿,倒是可以研究下,老师讲过的那种古老的铅室法来制点浓硫酸看看。”冯云山一边自嘲着,一边盘算。

    “报圣王,宁远罗将军又传来急报!”亲卫卒长林始发敲门。

    “拿来,我倒看看这个罗大纲又有什么急讯送来。”冯云山有点奇怪,今早刚接到攻克宁远的战报,这才过去一个多时辰,又有新情况了?

    接过信报看了看,冯云山不禁大笑。

    “太好了,刚想瞌睡,这大纲兄弟就送来枕头了!”冯云山见林始发莫名其妙的看着自己,不明白的模样,也不解释。

    罗大纲的急报,说的是探知桂阳郴州清军兵力空虚,他同林凤祥、李开芳分三路进军桂阳郴州之事。另外,又提到得知桂阳城郊有硫磺矿和清军的火药工场的消息,还有宁远和蓝山两县交界的九嶷山里发现硝石矿场的消息。这几大消息连环冲击,将冯云山乐的是差点蹦起来,碍于林始发在身边,为了保持圣王的光辉形象,才强忍住。

    不过,冯云山觉得这几样事情都关系重大,甚至比攻克个县城还重要。桂阳郴州之地,本就是冯云山的重点目标。历史上,太平军在那里招募的矿工组建土营,精通地道爆破之法,可是太平军后来一路攻克武昌南京的关键力量。还有郴州一带的天地会众上万,久与地方清兵周旋,斗争经验丰富,也是一股精兵,不容有失。

    作为工科出身的冯云山,对桂阳这个闻名于世的千年矿都,早就知晓,更别说现在又发现硫磺这样难得的矿产。当下,冯云山放弃本想去永州府城的打算,决定领兵亲至桂阳。

 第四十五章 杂事也不断

    既然动了心思要去趟桂阳,顺便去九嶷山里见见那里的硝石矿,冯云山便着手处理下道州的事务,要做准备了。

    罗大纲在急报里说的那个关姓把总,认识西洋人和他学生的事情,冯云山也很有兴趣,专门叮嘱亲卫林始发,等关姓把总一到道州,便马上带来见见。

    或许,通过这个关把总,能联系上洋人。再通过洋人,不管是直接购买武器装备也好,购买图纸也罢,甚至直接请几个西洋技师来这边实地指点,帮忙改良武器装备,都是很不错的。

    目前,太平圣军这边,缺的就是近代工业发展起步的基础,后期方向和宏观了解,相信这个世界没有人能比他更清楚。

    让人叫来谢享才和何见机,两人都是圣殿簿书,也就是冯云山的秘书长,冯云山有任务便布置给两人,他们再去安排实施。所以,两人的明面上地位并不太高,但实际权力很大,因此,冯云山便也运用国企里的那套竞争机制,让两人相互牵制,平衡两人的实权。总的来说,因为谢享才是教中老人,冯云山又曾经不惜情面救他一命,何见机新投之人,自然自觉地位稍低。

    让谢享才操办的是,起草和发布圣王嘉奖文书,嘉奖攻克永州、宁远城的一干将士们,连同上次攻克江华永明二县,防守刘长清以及防守江华城的功劳,一并嘉奖。对立下军功的前线将士,按照罗大纲等主将的推荐,冯云山再权衡审核一番,达到军功累积条件的,进行晋升,更换官照。

    首先对全体圣军将士,尤其是前线参战将士进行嘉奖!对牺牲将士、重伤将士,按照圣军的抚恤补偿标准,进行抚恤和补贴。

    其次,晋升偷袭永州府城立下头功的圣二军军帅陈德风,累积防守刘长清军功,升两级为土一总制;水一总制苏三娘协助攻陷永州城,立大功,累积防守刘长清军功,升一级为水一副将军。

    晋升破袭三县的金官副将军罗大纲二级,提为殿右二指挥;圣一军军帅陆顺德晋升为金一甲一监军,圣一军师帅罗琼树提升为圣一军军帅。

    升防守刘长清夺得首功的炎官副将军李开芳为炎官正将军。因功累积,升卢七为永州府总制。

    林启荣因守卫江华城及处置城内乡绅有功,连升三级,破格晋升为江h县署理监军。

    陈玉成因破宁远城,献策有功,连升二级,破格晋升为师帅,接替罗琼树圣一军师帅一职。

    余下一干卒长、两司马、伍长及圣兵,按军功大小,均有封赏,由每军的圣教教长适量分配。

    其余林凤祥、谭绍光、郑元伯、何贱苟、蒋天益、何禄、罗飞德等虽有军功,但累积不够,暂不提升,后有军功,再行封赏。

    而给何见机的任务,则是对道州一州之地,进行摸底,以户口为单位,统计道州人口和田地面积、归属。这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光何见机肯定不行,冯云山是让他去组织发动各村寨的乡民,进行清查,监察营派军士配合。有了基础数据,冯云山下一步进行土地改革政策,就有了依据。

    何见机又禀报了道州及江华永明三地的近期招兵情况。道州又有三千余名青壮加入圣军,永明有一千六百余人加入圣军,最多的反而是江华。

    自从上次王氏兄弟叛乱被镇压后,江h县境内,县城有林启荣的恩威并施;而外部,江华与廣西的边境,有罗琼树率领的三千圣一军将士驻守江华通往富川的关隘黑岭冲。太平圣军在江华附近声威大振,特别是圣军发布的《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檄文,经过圣军细作四处散发张贴,已广为散布,在糊南廣西边境一带流传得无人不知晓,诸多反清义士和天地会众纷纷结伴而行,前往江华投奔圣军。

    也就十来天时间,罗琼树所在的黑岭冲关隘已经收纳来投的圣军四千余人,都是从江华南面的廣西富川、贺州、连州等地而来。

    冯云山闻知,也是一阵惊喜!命人传令将三地的新投将士汇集到道州,以便进行操练,同时也感化收心,让新投之人彻底融入圣军。

    刚送走两人,圣军总拯危急黄益芸难得地来找冯云山。

    对于这名医术高明的圣教老兄弟,冯云山还是极为看重,毕竟,谁也保不准什么时候就生病了。

    一问才知,原来道州城内药材严重不足,价格暴涨,一些伤病圣军战士都开始缺药了。黄益芸特意为此事,才来找冯云山想想办法。

    “好端端的药材怎么会不足呢?”冯云山皱皱眉头。

    “芸特意去城中和城郊的药铺问过,药铺掌柜都说是因为道州被圣军占领,外地药材不再进入道州。这才造成道州境内药材短缺,所以涨价。”黄益芸也是眉头紧锁,他是郎中出身,见很多圣教兄弟缺药而伤病复发,甚是难过。

    “不对!就算道州被我太平圣军占领,其他外地的药材不往道州城里卖,但道州境内自产的药材呢?还有永明江华等地,皆是深山,药材丰盛,常规的药材,岂会短缺?何况道州等地被我圣军占领,也才短短二十多天的时间,城中伤病的圣军将士虽多,但所需也无非都是些止血补气的常规药材。这里头有人捣鬼!”冯云山分析道。

    黄益芸也是老郎中,自然知道这方面的门道。“不错,圣王,道州交通不便,四周皆山。药铺进药材,为省成本,一般会一个季度或半年才进货一次,断不会因二十天时间便各种药材全部缺少。”

    如此看来,已经很明显了。看来,是有些商人不让人省心啊。也不知道是为了囤积等高价售卖,还是干脆,有人指使,故意不卖来扰乱道州药材市场。

    冯云山正思索着,圣军副总典买办吴如孝也神色严峻地赶来见他。

    “也是怪了,平时你们这些老兄弟各忙各地,几天见不到人。今天怎么都来找我啊?”冯云山心中一惊,吴如孝也来找他,不会真有什么事吧?但他还是神色如常,因为是老兄弟,还开了句玩笑。

    “圣王,你就别取笑了,如孝有要事禀报。”吴如孝见黄益芸也在,不由一怔。

    “不会是道州城内的什么事物也缺货,价格暴涨吧?”冯云山半开玩笑半严肃地问道。

    吴如孝张大嘴巴,“圣王,你怎么知道?”他又吃惊地瞪着黄益芸,“原来是你这个鸡脚七,是你告诉圣王的吧?奇怪,道州城里私盐缺货,价格暴涨的事情,你怎么比我还先知道?”

    “如孝,你弄错了!我根本不知道私盐缺货的事情。芸来见圣王,是因为城中缺药材。”黄益芸苦笑着解释道。

    “行了!又缺药材又缺私盐的,如今已经很明显了!”冯云山心头涌起一股怒火,唯利是图、投机倒把的商人什么时候都有,但如果帮助满清故意针对圣军,祸及道州百姓,则不可饶恕。

 第四十六章 坑蒙拐骗的人回来了

    “说说吧,你们两人,道州缺药缺盐的,肯定不是今天才突然发生的事情,为何不能早点发现,提前预警上报?”冯云山责问道。

    “属下失察,请圣王降罪责罚!”黄吴两人同声告罪。

    “圣王,道州的百姓食用之盐,有三成份额靠官盐供应,七成靠廣@东来的私盐供应,但清妖的官盐被本地盐商垄断,掺入河砂,质差价高,百姓一般都是优先买价廉的外地私盐。但道州自从被我圣军占领后,盐商的官盐来源断绝,外地私盐盐贩也是惧怕我圣军,不敢前来贩卖,造成道州市面上缺盐。”吴如孝又接着解释道。

    “圣军才占据道州一月不到,已流入的私盐不应如此之少吧?况且,我们圣库中缴获的官盐,没有拿出来售卖?”冯云山问道。

    “回圣王,按理,流入的私盐足够半年之用的。廣@东来的私盐贩都是每年春秋两次送货,眼下刚送货二月,理应有三月的存货。”

    “既然知道有存货,也就是说,你也知道有人故意不卖盐,造成市面缺盐的模样?”冯云山问道。

    “属下失职!属下也是刚才经圣王提点,才发现如此。”

    “算了算了,都是一帮老兄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