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悄弦淮绦簧ⅰ
石达开突然便想了个主意,他假意宣称自己这些太平军新投靠圣国不久,为了不引起纠纷,将军功让与即将攻打过来甲八师,宣布退兵三十里,等讨虏军的甲八师一起到了常州城外,再一道夹攻常州城。
实际上,是消耗甲八师的力量,让他们与常州城血拼,太平军可以坐享渔人之利。
次日一早,城楼的清军便发现,太平兵已经退兵三十里。
城内的清军见长毛退兵,不敢动弹,而后得知传言后,恍然大悟。
常州知府名叫张光藻,他也是好心,见城外那么多难民,都是苏常一带的百姓,甚是可怜。又见难民当中许多青壮,想想这几天城内的勇壮战死不少,再增加些兵力守城,也是好的。于是,在确认长毛贼兵已经退兵的情况下,打开城南门,让这数千难民进城。
难民自然是千恩万谢,张光藻心情也是挺高兴的。不过,下一刻,他就高兴不起来了!
只见数千难民刚入城一半的时候,远处的树林里,突然想起了震天的喊杀声。数百骑兵当先,数千勇壮在后,都是头裹红包巾的太平军士,手持牌刀和长矛、鸟铳,朝城门冲杀过来。
原来石达开早就算准了城内会短缺勇壮,让难民入城。昨夜太平军在撤兵的时候,悄悄派了数千兵力躲藏在城南的树林里,现在趁着难民进城,一下便攻杀过来。而且,入夜之后,还让数百亲兵扮作难民,混入其中。
常州知府张光藻恐慌无比,连忙下令清军堵上口子,关闭城门。只是,数千难民的拥挤之下,数百守门清军如何能堵在上?
更何况,还有数百太平军将士混在难民里面,趁机作乱,煽动难民与清兵厮打混战在一起。
这时,城内的守将冯子材率领上千清军赶到,见状大惊,连忙上前,不论难民还是长毛贼兵,直接喝令清军砍杀起来,想驱散众人好关闭城门。
但就在这时,城外的太平兵,已经在石凤魁和石明开的率领下赶到城门下,开始猛烈攻城起来。
数条云梯,直接横架在堵住城门的难民头顶上,城外的太平军,蜂拥而至,沿着云梯冲入城内,与清军砍杀起来。而另外的一些太平兵,纷纷手持云梯,开始攀登城墙,奋力攻城。
城门处的厮杀,很快便血肉横飞,将原本堵在城门口的难民吓坏了,这时候,这些难民也已经差不多跑入了城内,只剩下数百混入其中的太平兵,从城内后面夹击清军。由于城门的通畅,越来越多的太平兵杀了进来。
城南门竟被太平军占满了,一直拥到城外官道上。城门两边,也有无数太平兵用那云梯攻城,城上的清兵和勇壮用擂木和石灰扔去,太平兵却并不退却,反而愈涌愈众。
冯子材急红了眼。他虽然骁勇异常,连连砍杀将武艺高强的石凤魁也杀得大败,但毕竟寡不敌众,加上他在半个月前的江南大营被破时受的伤还没养好,伤口崩裂,浑身是血。
即便是这样,冯子材还是连连砍杀十余名太平军,勇悍无比,但也由于这样奋力,失血过多,体力不支,被太平军当初擒住。
数千太平兵冲入城内,漫延开来,越来越多的太平兵进了城,更多的城门被打开,常州城破了。
常州城内,刚被提升为署理总兵的张国樑,听见常州城南与城西、城北都是一片杀喊声,又不见手下的得力猛将冯子材消息,心知不妙,这时,从城南传来哭喊声,夹杂着长毛贼兵高喊的“城破了,投降不杀”的叫喊,张国樑惊怒交加,连忙下了城楼,率领一干亲兵和千余廣西精兵便朝城东开门而逃。
他原本是天地会匪,与太平军十分熟悉,又跟太平兵战了数年,自知即便投降也无法活命,当下便往带着向荣的儿子往丹阳方向逃去。
常州城内,原本跟随向荣的江宁将军苏布通阿、江苏提督福兴、河州镇总兵吉顺、贵洲镇远总兵秦定三等人,也纷纷率兵夺路而逃。
但很不幸的是,攻打江阴申浦的右翼杨辅清,率领二千太平兵埋伏在东北侧的河边,见百余骑从城东逃出,似是当官模样,忙上前堵住桥头,鸟铳齐发,顿时奔马在桥上的张国梁身重数弹,惨叫着跌入桥下,淹死在河中。
第507章 让太平军吃惊的讨虏军
常州城被翼王率领的太平兵攻占。
而逃跑的清军将领,除了河州镇总兵吉顺、贵洲镇远总兵秦定三两人率领几名游击和千总扮成普通清兵逃走以外,其余的,包括江宁将军苏布通阿、江苏提督福兴两名从一品的满旗高官,还有城内的团练头子赵振祚等人,都被当场俘虏。
普通的清兵倒是没俘虏多少,不过,团练勇壮,竟然哗啦啦地投降了近二万人,还不包括逃窜百姓家中的数千。
占据了常州城的石达开,自然是喜笑颜开。直到现在,他才觉得对圣国有点作用,他迫不及待地书信一封,派人火速送往广州的圣王。
当日傍晚时分,从无锡城赶来的甲八师,抵达常州城外。
陈天仕半路上已经知道石达开领兵攻占了常州,也是大喜,立刻前来常州城,拜望这位圣王异常重视、亲封的圣国第一位除圣王自己外的王爷……义王!
常州城南门,此刻已经收拾的干干净净,但城墙两边青砖上暗红的斑斑血迹,无不昭示着这里才发生过的血战。
石达开没有托大,亲自带领杨辅清、涂振兴、陈仕章、石凤魁、石镇吉等一干太平军将领,在城门处迎接。
只见远处的官道上,尘土飞扬,啪啪、啪啪、啪啪……一阵整齐而富有节奏的震耳欲聋般响声传来,越来越近,待得更近了些,众人才感觉到连整个地面和城墙都似乎有些抖动起来。
心直口快的石镇吉这才满脸诧异惊叫道:“竟然是脚步声?想不到行军还能踏出如此威势的脚步声,并且步调还完全一致,这得训练多久?”
涂振兴也一脸愕然:“是啊!老涂作战这么些年,还从来没想到,士兵们走个路,还能走出这样的效果。这,这……”他已经找不到言辞来形容,剩下的只是惊叹。
也对,在他们看来,太平军将士们,行军算快的了,也算比较整齐了。要是换了绿营兵,东倒西歪的,能有这一般速度行军就不错了,还要求那么多,管他是走过来还是爬过来。
石达开也是面色一变!
他一直关注着南王组建的讨虏军。但也只是听说讨虏军是南王采用新式练兵之法,亲自训练的精兵,训练有素,但也只是听说而已,并没有直观的印象。从讨虏军攻城掠地,战无不胜的战绩来看,肯定是不差的。
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讨虏军竟然会如此的训练有素!有素到让连他这样的一军统帅也心惊胆颤的地步。
单单从这整齐的步伐和有力的踏步来看,石达开明白,这些士兵想必训练了很长时间。但讨虏军一共建军也没才一年多,由此可以想象,这些士兵必然是利用平时所有的行军走路时间都在这样训练,才会达到这种效果。
随着甲八师越来越近,啪啪的脚步声,仿佛踏进众人的心田里。一股犹如城墙般的洪流横在众人面前,随之而来的,便是凝重而又让人压抑窒息的感觉,石达开心里清楚,这便是一种杀气。
面对这样骁勇的士兵,杨辅清等人也不禁眼红和惭愧。看看自己带的兵,还是太平军的精锐,可与之比起来,简直就是……
陈天仕没理会那么多,他径直来到石达开面前,郑重地行了个讨虏军军礼。在他的带领下,身后站着城门外官道上的数千讨虏军,也刷地同时敬了个军礼,都是一个高度,一个式样,一个时间的一个姿势,让太平兵们目瞪口呆,一股由衷的赞赏在心底漫延!
这他娘的才是军队!
“报告义王,圣国讨虏军甲八师师长陈天仕,率甲八师将士六千人赶到常州城,请义王指示!”敬完礼的陈天仕立正着,向石达开禀报。
陈天仕虽然并不是廣西老兵出身,但他身边的参谋有廣西老兵,早就告诉他谁是石达开。
石达开有些愕然,他搞不懂这是什么情况。不过,随即哑然,这是南王后来在军中搞出来的新式交流方式吧,干脆利落,有男人的气概。以后,想必自己身后的这些太平兵也要推行这种练兵方式和沟通方法吧。
石达开故作镇静地点点头,也学着陈天仕的模样,敬了个礼,虽然不像,但也很认真:“让将士们进城!”
“是!”陈天仕大喝一声,又敬了个礼。然后,一个干脆漂亮的后转身,面对最前面的师部传令连连长吼道:“传令,全体都有,随我进城!”
随着陈天仕喊完话,那名传令连连长开始喊起口号来:“一,一,一二一!”一边喊着口号,一边原地踏步起来。
这时,全体讨虏军将士,也都踩准节奏,跟着那名传令连长,原地踏步起来,惊起漫天的尘土,让太平兵纷纷掩鼻,而讨虏军将士,熟视无睹。
紧接着,那名连长看众人的节奏都调节好了,直接喊了句:“齐步走!”便迈开腿往城内开进。众讨虏军将士手持武器,整齐有序地进了城。
石达开注意到,这些讨虏军将士手中,最前面千余人,武器有些驳杂,有牌刀和长矛等,而中间和后面的近五千人,全是清一色的泛着黝黑冷光的洋枪,这种枪型,石达开见过,当初还是秦日纲从洋人手中买来的,但价格昂贵,整个天国也就总共没几千杆,他的亲兵营中便有五十杆,威力惊人。
不过,当初全部是由东王分配,他将绝大多数的洋枪都分在东殿太平兵手中,这样一来,倒便宜了石达开,因为东殿的将士中,杨辅清、涂振兴、陈仕章,还有原本天京城内的城守兵,如今倒有一大半跑到他的手下,跟着将装备的洋枪,也带来近三千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