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余俘虏罗大纲也随意让人押来,见了见,但都没什么重大消息提供,只是求饶,让满心期待再有好消息的罗大纲心烦不已。

    倒是郴州兵中的一名关姓把总,虽说是兵油子,但据他自己透露,早年跟随林则徐参加过中英战争,见识过英军军舰上的火炮威力,后来也操作过西洋火炮,后来受伤,被送到传教士开设的西洋医院,在那还认识个懂中文的西洋传教士。

    罗大纲对此消息倒蛮在意的。他曾听圣王念叨过,准备过段时间,派人去广州上海等地,与洋人接洽一下。眼下有这方面的消息,便勾起了兴趣。

    “你还能找到这个西洋传教士吗?”罗大纲问道。

    “回将军,小人不敢保证。”关姓把总谨慎地回答道。

    “那,你说的那个西洋医院现在还在吗?”罗大纲不死心,追问道。

    “那个西洋医院规模还不小,按理应该还在吧。小人已经数年未去广州,不过,那个西洋的有个叫何敬文的学生我认识,家就是广州西关的,我还帮过他家的忙。”关姓把总底气稍足。

    “很好!你不错,愿不愿意加入我圣军?跟那些西洋人打交道?”罗大纲问道。

    “小人愿意!”关姓把总忙道,他想的是,跟西洋人打交道总好过跟阎王打交道。

    “那好,我先派人将你送往圣王处,你把刚才说的一五一十告诉圣王,圣王自有安排。如何做,想必你很清楚了。”罗大纲满意地让人将关姓把总送往道州,相信,圣王会对他说的西洋人感兴趣的。

    对于关押在城中的一千三百余名郴州兵,罗大纲也甚是头疼。若按照以前他的性子,自然是手下兄弟越多越好,但自从加入太平军,屡次与清军大战,也摸索出一个道理,兵不在多,而在精。敢拼不怕死,这样的兵,哪怕数量不多,也不好对付。像这些郴州兵,一遇战,便溃败如山倒,不但不能增加人数上的优势,反而对整个战场有害。

    尽管很多人求降,愿意参加圣军,但罗大纲还真不敢要,他怕将原本新兵就多的圣一军给带坏了,全成了软蛋。还是先将这些俘虏都留在宁远,浪费点粮食,报与圣王等他来裁决怎么处理吧。

    下午,罗大纲命儿子罗飞德领五百圣兵,留守宁远,并负责将后续一些缴获物资运送至道州。他自己则亲率圣一军将士,和林李二人率领的圣二军、圣三军,几乎同时出发,出征郴州,三支队伍浩浩荡荡地行走在宁远丘陵间。

 第四十四章 好事不断

    农历五月二十四号这天,冯云山起了个大早。

    前世,这天是他最爱的外婆的生日,所以他记得很清楚。小时候,每逢这天,他便会一早起来,一个人走一段山路,来到四里外的外婆家,享受一天的美味和外婆的关爱。

    想到这里,冯云山不由叹了口气,外婆早在他上学的时候就已过世,如今他更是穿越到这一百六十多年前的奇特世界,心中的思念,就更加无处可托了。

    “急报!圣王,有紧急军情来报!”曾观澜急冲冲地闯进道州县衙后院的冯云山房间。这个房间,也只有曾观澜、罗大纲等少数几个人可以不禀报就直接闯入。

    “哦,观澜,看你眉间飞舞,想必是什么大喜事吧?”被拉回思绪,回到现实的冯云山轻笑道。

    “大喜啊!圣王,是大喜事!”曾观澜失去以往的沉稳,掩饰不住的喜悦洋溢在脸上,接着说道:“还不止一件!”

    “啊?不止一件大喜事?你倒是说啊,还敢跟我卖关子了?”冯云山不禁被曾观澜吊起了好奇。

    “属下不敢,过于激动而已。圣王,今晨刚到的急报,圣二军军帅陈德风和水一总制苏三娘两人昨夜率圣军偷袭永州成功,一举攻下永州府城!圣王,这是我们太平圣军攻占的第一个府城。”曾观澜激动地说道。

    “太好了!”冯云山听到占领了永州城,也兴奋地一拍大腿,站了起来。来回走了两步,忽觉不对,问道:“那还有呢?不是说不止一件喜事么?”

    “对啊,圣王,原谅属下,属下实在是太兴奋了!还有就是罗将军劝降了宁远守兵,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宁1远县城。”曾观澜显然已经没把占领宁1远县城放在心上了,毕竟,相比永州城来说,宁远只是个小县城,而永州可是真正的州府之城。

    “还真是大喜事啊,双喜临门!观澜,你立即起草告示,命人多多抄写,在道州、江华、永明、宁远等地张贴,宣布我太平圣军占领州府的天大喜事,让圣军将士也与民同乐一番,同时也能告知百姓,我太平圣军的实力!让那些地方乡绅安心臣服我圣国治下,不要再出现像江华王氏兄弟那样图谋不轨!”冯云山授意道。

    “圣王放心,属下这就去办妥!”曾观澜转身告退。

    冯云山走到墙边,看了看墙上的大清疆域图,低声自言自语道:“如此一来,永州府的大半均已被我所占。按照历史上太平军的进军路线,是时候攻占桂阳和郴州了。那里可有三四万矿工和湘南的天地会众等着招募。”

    在道州城的这些天,冯云山发动圣军招募铁匠,又动员道州城内上万圣军牌尾,搜集城内和城郊村寨的废铜废铁,铸制大小铜炮铁炮三百余尊,加强火炮储备。

    目前太平圣军中的火炮都是缴获所得,大小不一,种类也多,有些火炮甚至找不到对应的大小的炮子,只能以牌尾临时打磨的石弹充当,威力大减。苦于这个时代的制造工艺和惨不忍睹的炼钢水平,冯云山一时间也并无好的办法予以立即改进。

    不过,冯云山发现,原来的铸铁和废铁大多是白口铸铁和熟铁,而他曾经学过粗浅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大致还是知道白口铸铁虽然含碳量低,但里面的碳全部以渗碳体形式存在,因此断口呈亮白色。

    由于有大量硬而脆的渗碳体,白口铸铁硬度高、脆性大、很难加工,传热性能也不够。而灰口铸铁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于是,冯云山用他仅有的一点钢铁冶炼知识,让铁匠们做了个密闭的退火炉,将原来的铸铁和熟铁重新融化,加入一定的木炭和石英砂,得到的铸坯件在密封的退火炉中进行热处理,这样得到的铸铁组织中变有呈团絮状的石墨成分,断口也呈现灰色,虽然无法测定成分,不知道是不是灰口铸铁,但起码比较接近了。

    这种类似的灰口铸铁,铸造性更好,减磨性,耐磨性好,熔化配料亦简单,并不多支出什么费用,关键是导热性能好了很多。铁匠铸造好铁炮后,炮手一试验,发现连续几发炮弹后,铁炮膛内比原有的火炮膛内温度要低不少,这就解决了原有火炮的容易炸膛问题,火炮连续发炮速度提高不少。

    冯云山要求,新铸的火炮按照口径大小,统一标准,不再用尺寸衡量,换算成厘米。最重要的,炮管口径和炮子的吻合精度要高。炮子要塞入炮管,肯定是要比炮管口径略小,太大或者一样就难以塞入,但过小又会造成缝隙过大,火药爆炸后的高压烟气大量泄漏,造成炮子发射无力。

    冲天炮,大的口径统一为21厘米,全长70厘米,重约700斤,配以四轮木制炮车承载。此炮只适合城头或山头固定防守。小的口径统一为8厘米,全长54厘米,重约180斤,可抬可拉,配以木架支撑,适合野外作战。

    普通火炮,大的口径移动不便,并没铸造,只是中小口径,分为口径11。5厘米、8厘米、6厘米三类。

    其余火炮因无参考,道州城内工匠水平低下,无法自制。冯云山本身也不擅长武器研究,加上精力有限,便暂时作罢,等接触洋人,从他们身上再想办法得到最新式的火炮吧。

    而廖大妹遵照圣王要求,组织绣锦营,并开出适当工钱召集城中民妇,一道缝制黄、红、蓝、青色四色军服以壮军容。前期太平圣军因为是牌尾的后军组成,根本没有统一的服装,最多头系红布包头,后面加入的天地会众等民壮更加是衣着五花八门,甚至有些连红头巾都没统一。

    从后世过来的冯云山心里清楚,军队服装看起来只是一件衣服的小事,其实远非如此。军队,是一个战争团队,需要一股气势,而服装的统一,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提升这个团队精气神的方法。战场上,服装统一的话,战友一眼便知,不但能相互支援,还有种一起战斗的氛围。对于指挥官,也是能立即判断敌我优劣,调配兵力。相对于外部民众,统一服装的一支军队,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有极强的震慑力。

    现在,太平圣军已经开始壮大,有一块地盘,又缴获些布料,是时候统一军服了。这个满清时代,都是以黄为尊,冯云山也不能标新立异,尽管骨子里,他更喜欢红色一些。于是,圣王御林军配以橙黄军服,后勤军配以浅黄军服,圣一军配以赤红色军服,圣二军配以蓝色军服,圣三军配以青色军服,加以区分。

    “还是要趁太平军主力在长沙吸引清廷注意力的时候,加快自己的发展。要不然。。。。。。原以为自己穿越过来,有着比这个时代多出160年的知识和眼光,发展起来轻而易举,现在想要着手,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是整个一连串的系统工程,就算我知道航母图纸,也无法制造,首先连块厚钢板都无法造出,更别说无缝压力钢管、工业齿轮之类的了。”

    “不说别的,连夏塞波步枪这种我即便有点了解,也无法生产出来。起码,连火帽里的*雷*汞*就没办法研制,用硝酸和水银反应生产*硝*酸*汞*,再加入酒精,稍稍加热,继而生成雷*酸*汞。不说这个温度现在这个时代无法控制,稍低反应不彻底,高了又随时有爆炸的风险。单说这个硝*酸,目前也无法大量制备,以现在的条件,无法电离,就要先制造出浓硫酸,才能利用硫酸制造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