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10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迎,价格怎么样也不会很低,这个损失是能接受的。

    因此,微臣建议先遭受一点损失,帝国将目前的金银双本位货币体系改为单一的金本位货币体系,等适当的时候,在将金本位体系改成帝国朝廷信用纸币的货币体系,到时候,只要国民和洋人都接受帝国朝廷的信用,接受圣币这种纸币形式,我们不但能解决钱荒问题,还能通过发行圣币,攫取世界各国的财富。”

    冯云山赞赏地道:“伍爱卿所言深合朕意!朕想的正是如此,还有一点,朝廷信用纸币体系,也必须在以金本位,也就是以国库中的黄金储备为对应的基础上进行。朕想过了,先通过金本位体系来大量吸取世界的黄金,哪怕遭受一些损失,也要不惜代价地囤积黄金。等帝国的黄金储量达到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甚至最好超过百分之六十以上时,再以金本位体系为基础,将帝国国库中的储存黄金全部作为准备金,以实物黄金作为准备金的形式推行国家信用纸币制度,由不得国民和西洋国家不信。到时候,等那些西洋国家效仿的时候,他们的国库已经没多少黄金储量了,就不得不被帝国发行的纸币所牵引。

    朕想过了,这是一场金融改革,同时又是一场战争。最终的结果必须实现,帝国的圣币全面取代英镑并强国英镑,成为世界最为通用的货币,实效等同于实物黄金。

    对了,李爱卿,伍爱卿,你们知道西洋列强们有多少黄金储备吧?”

    李鸿章连忙禀报道:“陛下,经过陛下对帝国十数年的指导发展,如今帝国不但黄金年产量稳居世界第一,黄金储备也不断追赶英国,虽然暂时还没能赶上,但相信要不了多久便能超过。

    根据财税部的估算,到目前为止,官方储存的黄金总量在世界黄金总储蓄量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也就是4500吨左右,而这其中,英国占据了将近一半,2100吨左右。但如今,中华帝国经过在一些列扩张中的缴获,共收集帝国民间,特别是满清、日本、南洋和印度等地的缴获,加上如今帝国领土上的开采,共达到1320吨左右黄金量。

    而且,从伦敦黄金交易市场上每年超过100吨的黄金通过贸易等手段流入帝国,而另外,到今年为止,整个中华帝国的每年能有将近200吨的黄金被开采出来,也就是说,一降一升,只要2年功夫,中华帝国的黄金储量便能超过英国。而四五年之后,帝国的黄金储量,便能占据整个世界的官方黄金储量的一半甚至百分之六十以上。”

    冯云山点点头:“既然如此,便尽快实施黄金购买计划,全力推动金融战争的早日胜利,为帝国打下千年根基!”

 第1351章 金融战(全书完)

    当天,中华帝国中央银行正式宣布,取消央行中的圣币中金币发行,所有一元以上的圣元金属货币,全部以银币形式铸造发行。这无疑让世界各国都认为,经济最为强大的中华帝国,极可能从眼前的金银双本位货币制度变更为银元体制的货币制度。

    毕竟,作为一个超级大国来说,中华帝国的国内黄金一向缺少,哪怕是如今扩张了不少海外领地,增加了不少高产量的金矿之后,主要黄金官方储量还是在英国和西洋欧洲国家,而民间的黄金储量,则主要是在印度、非洲和欧洲国家。而相对黄金来说,中华帝国的白银虽然产量不多,但自历代以来特别是满清王朝的积累和海外贸易,囤积了大量的白银,现银储量足以在世界排名第一。因此,以银元为根基的银元货币制度,极有可能,也更加对中华帝国有利。

    于是,世界白银市场开始缓慢地但明显地涨价。与此同时,在美洲,美利坚联邦国和美利坚联盟国,趁法国的工人公社政权上台而趁机重新独立的墨西哥和中美洲其他各国,二马公司通过二马远洋运输船队从圣京、上海、广州等地大规模输入白银,悄悄兑换黄金。

    半年之后,白银价格开始下降,而世界黄金市场开始上涨。这个时候,欧洲各国开始意识到不对了,有西洋银行家推断中华帝国不会实行银元体制,而是继续保持金银双本位货币制度,甚至有人喊出中华帝国也会效仿英国实行金本位货币体系。

    不过,经过前期的多番筹备,中华帝国中央银行宣布,在上海的帝国中央银行分行成立中华帝国黄金公司,下辖一家世界规模最大的铸币厂和黄金交易中心,直接主营黄金精炼、销售和中华帝国圣币的金币兑换业务。中华帝国第一个黄金交易市场——上海金市正式成立!

    与此同时,内阁朝廷颁布黄金自由流通的法案,宣布在中华帝国境内,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流通。

    不同于世界最大也是最为主要的伦敦黄金市场。伦敦金市目前还停留在19世纪初以来的初级阶段,实行黄金的现货交易,但几乎是每半月甚至每月一次,毕竟当初还没有电报的时候交通和通讯并不便利。而如今的上海金市不但实行黄金现货的自由交易,还实行黄金在未来三个月的期货交易,并且,上海金市的黄金现货交易不仅仅是实物黄金交易,还明确规定可以按比例增加杠杆交易,分别以1:2,1:5,1:10的交易准备金形式这三种杠杆进行现货交易。

    并且,与伦敦黄金市场另外不同的是,上海金市的报价正式确定之前,都是由帝国央行根据前一个交易日的价格为基准,事先确定一个黄金价格区间作为参考,有意识地规范价格,掌握黄金交易头寸和交易额统计分析,达到逐渐把控黄金价格的目的。并且,上海金市不像伦敦那样,黄金交易商存在五大中坚力量的著名大公司:塞缪乐蒙塔古公司、莫卡塞固史密脱公司、沙普比思理公司、洛希尔父子公司和约翰马塞公司,甚至选定洛希尔父子公司为英格兰银行在伦敦黄金市场上的代理人,交易业务量虽然比其他公司大,但在没有完全联合起来之前,却也无法掌控整个黄金市场。上海金市鼓励一切民间和其他官方机构组建黄金交易公司进驻市场,但最根本的还是黄金交易中心本身,它是中华帝国的中央银行出资管理,背后站着的是经济体量和黄金储量最为庞大的中华帝国财税部和国库,拥有绝对掌控整个黄金市场的能力和底气。

    上海黄金市场一开市,便呈现出一往无前的恐怖增长速度和巨大影响力。尽管英国政府十分敌视,命令禁止伦敦的五大黄金交易公司和英国资本入驻上海金市,但仍旧无法阻挡欧洲和英国资本家发财的脚步。

    不但中华帝国本土的资本纷纷入驻上海金市,来自波士顿和纽约的美利坚联邦银行家、来自华盛顿和里士满的美利坚联盟国金融巨头、来自墨西哥城和洪都拉斯以及哈瓦那等中南美洲的金融商人、来自欧洲各国的银行家和实业资本家,纷纷派出代表和代理人进驻上海金市,参与黄金交易。

    实际上,这是一个以黄金为载体的世界性巨大股市。因为中华帝国的国库官方黄金储量和民间黄金量基础底盘,加上不但有现货炒作的杠杆方式,还有期货新形式,一下便吸引了世界投机投资商们的兴趣,爆燃了他们的发财致富热情。

    上海黄金市场的交易量,从每天四五百万圣元,迅速变成了两三千万圣元,两个多月之后,便达到四五千万圣元的规模。

    为此,上海地方官府又在上海黄金交易市场四周划出长宽各一公里的土地,建立上海金融城,将中华帝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主要贸易公司全部迁入,受此影响,帝国民间的上百家行业性或区域性商业银行,比如兴业银行、南洋银行、湖湘银行、浙商银行等纷纷迁入,设立银行或证券、债券、投资咨询公司,顿时,这处金融城迅速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融中心。

    欧洲各国,甚至英国的巴克莱等银行,也纷纷在此设立办事处,抓住发财机会。

    而有了影响力的上海黄金市场,交易更加活跃,每天的黄金交易额从五千万圣元一跃,进入上亿圣元的规模,并且继续扩大。

    而以上海黄金交易中心为基础,四周的上海金融城又形成了水泥、钢铁、铜材、橡胶、电缆、瓷器、茶叶、丝绸等一些列大宗商品的现货期货交易,交易规模总额更是上亿圣元。原本世界最大的黄金交易市场,伦敦金市的交易量逐渐萎缩下来,尽管伦敦金市不断做出努力,但无济于事,毕竟,如今的英国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大英帝国了,如今的中华帝国才是世界的最大经济体,最强国,成为世界的中心。

    但就在大家的眼光被吸引到上海金市和上海金融城这两个新生事务本身时,通过这半年的黄金交易,平均每日数千万圣元交易量的黄金交易,中华帝国中央银行和二马公司这两家官私巨鳄张开了它们的嘴巴,像鲸吞海水一般缓慢而又巨量地大肆吸纳世界的黄金现货和期货。并且,因为操作得当,世界黄金价格并没有大幅度上涨,而是缓慢上升,并且,每次上涨到一定幅度,因为金价的差异导致伦敦的黄金交易市场生意低落,为缓解这种危机,英国国库和民间便自以为是地放出部分黄金现货以平息黄金市场波动或是目光短浅的中小散户售出手中黄金套取兑现利润。

    等八个月过后,中华帝国与英国的黄金储量已经调换了个儿。英国的2000多吨黄金储量变成了只有1200吨左右,而中华帝国的1320吨变成了2120吨,这还不算上二马公司这家私人合股公司囤积的将近500吨黄金。

    中华帝国朝廷也没想到短短时间内便让帝国的黄金储备达到这一的程度。而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帝国内部的白银已经减少到比较低的一个水平,黄金储量高涨。随即,伴随贸易的金融战正式拉开。

    中华帝国内阁朝廷正式宣布,中华帝国正式施行金本位体制的货币制度,废除白银的实物流通,鼓励黄金与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