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天俊想了想,命苏仁立刻连夜整理通商的成果,自己明日要亲自带着奏折去临安府汇报工作。苏仁心中明白,赶紧下去找宋仲基准备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天俊带着白安时,火速赶往临安府。临安府此时已是戒备森严,到处在严查来往的人员。一路进城,李天俊被查了三四次,才来到枢密院。薛徽言这次却正好不在,李天俊草草汇报了一下工作,也不好多留,就出来找陈寿昌。陈寿昌居然也不在,忙着处理事务去了。
李天俊无奈,只好退回驿站,一时觉得有心无力。坐了一阵,反而是驿丞过来跟他说话。“文大人,你可知道昨日发生了什么大事吗?”那驿丞突然神秘兮兮地问道。
“我刚刚来临安府,什么都不知道。到底何事?你可愿跟我说?”
“大人有所不知,昨日岳飞将军被人给打了!”
05…09。遇小人岳鹏举遭难
05…10。叹君子难救大将军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12章 05…10。叹君子难救大将军
(全本小说网,。)
原来临安府中都在传,说岳将军可怜,父子几人,都在大理寺被监察御史万俟卨用私刑打了,现在朝内一片哗然,参政知事薛徽言正领头带着人劝说皇上,要求严惩万俟卨,公正审查岳将军。
'大理寺!风波亭!'李天俊突然想起了历史上岳飞的遇难处。'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阻止风波亭之事!'
正说着话,驿卒过来禀报,说有人请李天俊速去议事。李天俊赶紧起身出来,来请的正是薛徽言的家人。
到了薛府,薛徽言正坐在屋里品茶,李天俊赶忙上去跟他见过。两人当下也没太多废话,直接说起了岳飞的事情。
“二哥,我听说岳将军在狱中受私刑了?不是说负责的冯楫胆子不大,而且并不十分偏向秦桧吗?”李天俊赶紧问道。
“哎~贤弟有所不知,冯楫调任刚刚三日,就被升为权礼部侍郎,接尹焞大人的位置去了。秦桧调右谏议大夫何铸来主审,大理寺卿周三畏副之。何铸审了几日,被岳将军的忠义感动,又见背上‘精忠报国’的刺字,已然改了主意,上书给皇上,呈报其冤情。说实话,这个变动连我也未曾想到。”
“那为何岳将军被人动了私刑?”
“贤弟别急,何铸上奏后,皇上未批一语,只是把折子转到了枢密院。秦桧前日已经把何铸升为端明殿大学士、签枢密院院事,充大金报谢使,要他速速准备,即可起身前往金国商议议和细节。”
“这就是说,何铸试图帮岳飞洗脱冤情,不惜跟秦桧决裂了?”
“正是。可是这对岳将军一点好处都没有。何铸刚走,秦桧就把殿中侍御史万俟卨调了过去。万俟卨这厮完全不管不顾,先是指示起居郎、御史罗汝楫弹劾据理力争的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等人,然后自己赤膊上阵,不惜对岳将军动用了私刑。消息已经传到了宫中。要命的是,皇上只是斥责了几句,不许轻易动用私刑,却并未处置万俟卨。哦,你可能不知道,李若朴就是李若虚大人的弟弟,司农少卿李若虚已经因牵连,被禁足在家了。”
“二哥,这情况不对啊,这分明是皇上的授意,秦桧指派万俟卨在执行罢了。当前强敌未灭,朝廷无故屠杀大将,会失去士卒之心的,这绝非社稷之长计。”
“我如何不知。这几****连着上折子,请求面见圣上陈情,虽然没有被叱责,但都被挡住了。御史中丞廖刚虽然已经调任工部尚书了,但还是上了折子弹劾万俟卨、罗汝楫等人违逆,却被严厉训斥了一番,让他不要多说一句。廖大人已经准备辞职了,我正在劝解。”
“只是因为立太子之事吗?如果只是这样,免了岳将军就是,何必一定要做出这般赶尽杀绝的模样?二哥难道没有跟皇上奏报金国有败盟的企图吗?”
“怎么没有?我已经奏报了多次,现在看来可能起了反作用了!”
“此话怎讲?难道金国败盟,皇上反而要岳将军死不成?”
“这事我还是从陈寿昌那得知的。你知道,现在重要的文书大多要经过他那块传达。他悄悄跟我说过,金兀术曾跟朝廷寄来一封密信,信中言明,岳将军长期挑动河北、河东的军民动乱,金国上下对此十分痛恨。如果宋廷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金国就要重新考虑和议事情。”
“金国当下已经动乱不堪,这金兀术居然还敢如此强硬做派!”
“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大家都知道金国乱了,认为他们对外应该软一些,以免引发外事纠纷。但金兀术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明目张胆地要挟我大宋。偏偏咱们的秦相真是一点骨头都没有,就怕金国找到一丝的理由败盟,所以竟然不管不顾地非要处置岳将军不可了。其实岳将军不过是金国抛出来的一个由头罢了,不管宋廷如何处置,只怕都改变不料他们就要败盟的事实。我只恨无法让皇上明白这一点。”
'高宗不是真不明白,他只是不想明白罢了。'李天俊叹了口气:“二哥,这段时间无论如何也要保住岳将军,如果我预料不假,这几日就会有金军败盟的消息传来。只要消息传来,岳将军的性命自然也就保住了!”
“他们已经是箭在弦上了,无论谁去只怕都难以改变!”
“二哥,前往西北的张焘大人可曾有书信传回朝廷?”李天俊突然问道。
“未曾听说。怎么,贤弟,你知道他会有书信传来?”
“二哥,事不宜迟,请二哥尽快动手再写奏折。不要写对岳飞的求情,只说得到情报,金国大军已经在祈州会聚,不日将入侵我大宋旧地!”'金国大军都已经准备好了,这根本不是威胁而是赤裸裸的事实了,高宗这个状态要是还坚持杀岳将军,就未免太搞笑了!'
“什么?贤弟,军国大事可玩笑不得。你当真得了消息,金军已经准备了?”
李天俊苦笑道:“大军聚集,根本无法完全掩盖。朝中的大臣只要有心,自然不难通过北地的百姓获悉。但可笑的是,我是在开城遇到了吴激大人,才确认这个消息的。其实自年初,金军就已经开始作准备了。”
李天俊一边说,一边把从吴激那获得的地图交给了薛徽言。这地图描绘的正是年初金军汇集的路线。呼沙呼新败之后,金国已经开出条件,火速与蒙古诸部议和了。从年初吴激出使高丽那时起,金国就在从各处抽掉军力向祈州汇集,甚至因此不惜在金国龙兴之地再次行签军之事,甚至到现在都没有派部队去回收被张青放弃的苏州城。
薛徽言赶紧接过,细细看着:“除了军队调动,更难得此图绘出了金国龙兴之地的面貌。这个地方在北部极寒的黑山白水之间,之前只知道个大概样貌,现在终于有详细的地图了!不过,可惜,就算有了地图,没有了领兵作战的大将,咱们大宋的士卒也难以打入金国的老巢啊。”
“所以,咱们更要救岳将军才行。二哥根据吴激大人传来的消息写奏折,而我再充当一回麻衣神相,帮皇上作个预言吧!”
05…09。遇小人岳鹏举遭难
05…10。叹君子难救大将军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13章 05…11。真公差遵令来请使
(全本小说网,。)
就在薛徽言的府中,李天俊又写了一份奏折,折中丝毫不提岳飞的事情,只是说自己夜观天象,发觉西北或有事,朝廷近期可能需要支出一大笔款项,望各部门能提早预备。自己领导的商部也愿意为国出力,主动请求再上调一万贯钱,以备各处使用。
薛徽言的奏折显然起了一点作用,这一次批回枢密院时,特地加上了尽快派员核实的字样,另外还追问刘锜的动向。刘锜自从领命接替郭仲荀担任东京副留守,兼节制军马后,一直在抓紧时间整顿军备。不过“八字军”人员复杂,空饷问题严重,还有大批的随行家属。所以尽管刘锜已经费了牛劲儿了,不过现在八字军主力也只是刚刚抵达淮河一线。
可能因为有去年成功预言太阳黑子的底子,李天俊的奏折递上去,一时之间居然也没有人跳出来指责他装神弄鬼,只是传出了口谕,让李天俊把心思多放在通商之事上,对朝局不要杞人忧天。
也许是出于对新情报的疑惑,也许是为了安抚人心,两天来大理寺倒是再没传出什么过激的消息,万俟卨好像也放缓了手脚。眼看进入五月,张焘的奏折终于到了临安府。
张焘子自从入潼关,一路就听到风闻:金国有败盟之意。到了长安,局势已经非常紧急了。吴玠正好在前线视察,与张焘见了一面。尽管明面上接收了十几万西北大军,但实际上这些军队空饷问题严重,老弱偏多,而且纪律废弛,总体来说战力很弱。因此,如果一旦有事,只好暂避锋芒,先确保和尚原等战略要地的安全,随后寻机出击破敌。
事势危急,吴玠和胡世将等也来不及等待朝廷的旨意,已经按照商量好的部署调动军队了。只不过大军这么一动,额外的钱粮又是必不可少的。张焘在信中要求朝廷立刻向西北调拨五百万缗(大约五百万贯)以备缓急。
这封奏折一到,朝内一片哗然,众臣纷纷议论张焘是不是在危言耸听,有没有必要额外支出这五百万贯,如果要出又从何处出等。李天俊看了也是直嘬牙花子,虽然他知道张焘写信要钱的事情,但是五百万黑纸白字地写在那,他还是吓了一跳。仅仅西北的一次备战就要五百万贯啊。按照这个数字,商部的那点油水,跟现在的战争规模相比,算个毛啊。
高宗显然也吓了一跳,很快做了批示,说西北应干军事待报不及,许吴玠随宜措置,又命胡世将尽力在四川筹措钱款,也就是高宗对西北方向放权了。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