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尺男儿眼睛却哭得似桃花一般,羞也不羞!?”
李天俊一边应承,一边把三人介绍给韩世忠。韩世忠听明白了前后事由,当即大为恼火:“枢密院这帮人也太大胆了,有义士前来送信,他们居然连见都不见,只送个什么破嘉奖令就打发了。岳飞不是也在枢密院么?他怎么也不出来说话?还有秦桧,一手遮天欺瞒圣上,不行,老夫这就上本弹劾秦桧。”
李天俊赶紧劝慰韩世忠,让他尽可能保留有用之身,而不要一时意气用事。劝慰了半天,韩世忠才长叹了口气,手指着天,嘴角抽动了半天,最终还是一言未发,低头走了,连刚才所说的宴请李天俊的事情也抛到了脑后。
到了舰上,陈最见李天俊居然又把三人给带回来了,也是大吃一惊。李天俊简要说了下事情的前后经过,陈最嘴上没说什么,但是看得出来,这老将军显然也是气得够呛。
回到通州,李天俊让三人先休息几日,如果有兴趣,也可找薛叔渊在商部临时找个差事做着。三人都应下,由白安时带着下去了。
前脚回通州,后脚就接到了薛徽言的书信,说韩世忠最终还是没有忍住,上了折子斥责秦桧欺君误国。原伪齐参知政事,现在宋廷的显谟阁直学士郑亿年替秦桧和和议政策辩护,甚至以其百口身家性命担保金国不会败盟,宋金会一直友好下去。
这个举动甚得高宗的喜欢,自然的,韩世忠就倒了霉。还好高宗看他对自己忠心的份上,并没有杀他,而是把他少师的名头给去掉了,同时也剥夺了他直接上奏的权利,一切奏折必须由枢密院转交。也就是说,韩世忠这一下,与高宗的联系被彻底斩断了。
李天俊看到此处,心中更是唏嘘不已,总有一种是自己把韩世忠带进沟里的感觉。唯一欣慰的是,信中说,韩世忠本人看起来倒不是很在意“少师”的名头,第二天就骑着驴,带着两个小童游览西湖,饮酒作乐去了。
另外,随信还带过来一个不好的消息,万俟卨不仅已经正式起复,而且因首议韩世忠有功,升任右谏议大夫了。
05…03。探军情义士急上奏
05…04。观朝野秦相暗布局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06章 05…04。观朝野秦相暗布局
(全本小说网,。)
万俟卨这个历史上陷害岳飞的家伙,还真是阴魂不散啊。本以为已经通过他在商部的胡作非为,给了他致命一击。不想时空的力量如此强大,在他就要被彻底摒弃之时,借助提前出现的“韩世忠”案让他翻了身,还真地回到了陷害岳飞时的御史位置上。看来下一步,高宗和秦桧就要对岳飞动手了。只是这一次没有了郾城之战,金兀术应该不会把岳飞列在必死的名单上吧?
与以霹雳手段处置大军头不同,高宗对军头的手下则怀柔了很多。韩世忠的防区也分成了几片,其中防务最要紧的楚州一线交给了韩世忠的中军统制官呼延通,其他分给了成闵、解元、王胜等属将。这既是拉拢又是安抚,可以让军队保持一定的战力,同时迅速分化岳家军、韩家军等军权相对独立的部队。
呼延通传说是北宋开国功臣呼延赞的后人,他英勇善战,是韩世忠的重要属官,也曾在战场上救过他的性命。绍兴四年,淮东宣抚使韩世忠指挥大仪镇之战时,为把金兀术引诱进埋伏圈,不惜亲身犯险。关键时刻,呼延赞率军赶到,救出了险境中的韩世忠,并最终获得了此战的大胜。除此之外,还在多次战斗中立功受赏,官位直至中军统制官。
历史上,呼延通的遭遇很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是被韩世忠逼死的。韩世忠去下属家喝酒,要人妻女陪伴的毛病,其他人也就忍了。没办法,战乱期间,很多妻妾都是抢来的,也没啥深厚的感情,犯不着以命相护。但平日粗俗的呼延通偏偏是个异类,他与妻子感情很深,所以韩世忠去他那做客时,他坚决不肯让妻女出来陪酒。
感觉被驳了面子的韩世忠大怒,随即把他贬为小兵,而且故意发配到与他有仇的崔德明那效命。后来恰逢韩世忠的寿辰,呼延赞特地上门祝贺顺便请罪,想缓和两人的矛盾。韩世忠却当着众人避而不见,崔德明见状也不断寻理由整治呼延通。最终呼延通走投无路,只好投河自杀了。事后韩世忠也非常后悔,但已经于事无补了。这事韩世忠做得很不地道,但要到绍兴十一年左右才会发生,现在的呼延通仍是韩家军中的重要一员。
只不过,这些得到“提拔”的裨将、副手自然无法获得岳飞、韩世忠那样独霸一方的军政大军,往往只能领兵。而且按照宋朝一贯的统治规则,在朝廷随后派下各地的处置大使后,这些领兵的将领不仅没有了治政的权力,而且地位也会落到当地主政文官的后面,听从文官系统的指挥。
就好比川陕战区,要不是吴玠被李天俊设法救下,现在应该已经归文官系统的川陕宣抚使胡世将实际管辖了。当然了,胡世将本身也很厉害,但如果说到与金对峙,那无论是军事指挥能力还是军中威望,还是差了川陕宣抚副使吴玠一大截子,因此军政实权,特别是利州路、陕西等地军政的实权,都在吴玠手中。
不过也可能正是因为川陕名义上处于文官,也就是朝廷领导之下,而且吴玠的部队跟按兵不动的岳家军,韩家军不同,一直在忙着接管旧地,所以宋高忠这一轮才没有急着对川陕战区动手。
事态远未明朗,李天俊也就没急着去拜访他们。尽管在淮东已经无法获得韩世忠的支持了,但是商部的地位也非比常日。大家都知道朝廷对商部很重视,因此商部行事,在各处还算顺利,并没有碰到刻意的刁难。
很快进入了二月,御史中丞廖刚表面上获得了升迁,试工部尚书,实际上却是秦桧暗中搞鬼,把自己的亲信,任工部侍郎的王次翁提了上来,试御史中丞。也就是说,秦桧用一个参政知事送走了言官领袖薛徽言,用工部尚书抬走了老资格的御史廖刚,然后终于在勾龙如渊之后,又一次把御史中丞这个把控言官系统的官位控制到了自己手中。
随后,勾龙如渊推荐的,却站到秦桧对立面的喻汝砺被外放,被赶到遂宁府任职去了。秦桧的亲信何铸,从殿中侍御史升任右谏议大夫。再加上之前对万俟卨的提拔,可以说秦桧这短短一个来月,又重新完成了对舆论的把控。
当然这与宋金和议前景灰暗,但高宗又不喜众臣议论此事有莫大的关系。此时的高宗就像是个鸵鸟,面对随时可能败盟的金国,尽可堵塞言路,把头埋进沙子,也不愿像个正常的国君那样,站出来面对现实。为了表示对秦桧的支持,他甚至把秦桧的哥哥秦梓,大舅子王唤也都委以重用。
要着重说一下的是,秦梓虽然是秦桧的兄长,但两兄弟的品性和作为相差甚远。秦梓是个好官,居官清正,又不肯与秦桧同流合污。后来秦梓也被弹劾罢了官,迁家隐居溧阳,直到绍兴十六年去世时,也未曾想过要依靠当时只手遮天的秦桧复出。
王唤跟秦梓就差了很多,跟秦桧一家走得很近。秦桧的养子秦熺,实际上就是王唤的儿子。秦熺后来依仗着秦桧的权力专横跋扈,并且把南宋初期记录的不利于秦桧的史书内容统统处理了一番。现在人们能看到的官方史料,大多出自他的手笔,可信度自然大打折扣,但是又无可奈何。
对于东京留守王伦被金国扣押一事,朝廷终于有了自己的应对策略:观文殿学士、左通奉大夫、西京留守孟庚改任左宣夫大夫,东京留守,西京留守的空缺则暂时交于枢密院再行商议。关于王伦,朝廷所做的只是这样而已,改任了一个官员过来填上坑,就当什么都没发生。为了避免一丝激怒金国的可能,高宗赵构居然对身陷金地的原东京留守王伦完全不管不顾,礼部连例行的外交抗议都没有。
李天俊感觉高宗太失策了,面子工作都不做了,不知道又会寒了多少人的心。这其实不太像高宗赵构平日的作法。
还好,赵构在薛徽言的反复提醒下,对金多少也有了一些忌惮。他同时任命自己的一手提拔的嫡系将领,主管侍卫军马司公事的刘锜接替郭仲荀,为东京副留守,兼节制军马。也就是说,让刘锜领着接收的“八字军”去汴梁驻防。
05…03。探军情义士急上奏
05…04。观朝野秦相暗布局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07章 05…05。船队再启远航真腊
(全本小说网,。)
商部的事情进展得倒是比较顺利。首先暂领计议官的浦罗辛虽然是异国人,却对大宋指派的差事非常上心,居然在二月上旬就赶到了通州商部。浦罗辛在泉州住了几年,现在日常对话已经没有问题,就是口音非常奇特。
浦罗辛也没客气,来了之后立刻投入了工作之中,对商部的准备工作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浦罗辛本是大商,生活上一点也不肯亏待自己的,因此商部划给他的院子很快被他重新整饬一新,奢华非常。这一点,他跟宋仲基倒是脾气相投,两人也因此格外相好。
二月十七日,商队大体准备完毕,准备启航前往真腊。因为旅途较远,这一次首航,商队规模比不上吕宋,但是护送的军舰规模却一点也不差。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两点:一则海外贸易还涉及当地市场、外交政策等诸多因素,虽然有浦罗辛的帮助,但商部稳妥起见,不宜发出全力;另一个,在通商真腊的期间,按照签订的协议也需要跟高丽开城进行贸易,需要留下一些船只。
最终,薛叔渊领队,浦罗辛陪同,陈最亲自领兵压阵,组成了一支商队通商真腊。与此同时,宋仲基领头,开始紧急组建第二支商队,准备三四月间前往开城履行商贸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