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这马哈茂德执行得不错!
再看四下金黄的稻穗,金灿灿的。随风起伏,涌动不止。好似撒欢的海浪,将丰收的喜悦表露无遗。
在南洋各岛中,爪哇是文明起源最早,文化水平最高的岛屿。
不但人口多,种植业技术,也非常发达。
再加上当地多火山,喷发时,遗留下大量的火山灰,土壤肥沃。又高温高湿,极适宜种植水稻。在未占·领前,就是大明的重要粮食进口地之一。
现在纳入大明的地盘,怎能不好好利用?
于是南峰仔细的询问了秋收的情况,马哈茂德也一一照实说来。
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力短缺。
由于三宝垄是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在稻谷成熟时,若不及时抢收,很容易腐·烂。
那产量上,就会大受影响。
可这个问题,不止三宝垄有。爪哇全岛、南洋各地,都出现了严重的人力短缺。
这是大明的移民政策所致。
爪哇岛的本地人口极多,完全超出帝汶岛一个重量级。
所以尽管有帝汶土著填充进来,但爪哇岛的人口,仍在持续锐减。
而且大明还不能停下来!
因为要掌控爪哇这个,南洋的文明中心。就必须打破此地的原有的统治结构,抹去原有的文化习俗。
所以爪哇土著,必须离开。
像当地遍布的穆·斯林教堂,就全交给了宗教司处置。
除了少数几座交给伊·斯兰教会。其它的,要不改成民用,要不卖给了其它教会组·织。
且大明的伊·斯兰教会,都是经过改良的,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的伊·斯兰教会。
那些宗教场所,也都会进行改建。抹去原有的民·族印记,变成符合大明要求的穆·斯林教堂。
这是大明的根本国·策,很难更改!
尤其是当英国几次策动爪哇反·叛,却徒劳无功时,大明更是将这国策执行到底!
因此现阶段,只能多号召当地的工商业人士,帮忙抢收。否则,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若是在后世,可以使用大型收割机。又快又好,没一会儿功夫,就收割完毕。
可惜大明还没那个技术水平,制造不了。且爪哇是山地丘陵地形,大型机械,也用不了。很长时间,都只能依靠人力了。
说着说着,日头就开始西斜。
时候不早,南峰和马哈茂德,就一起返回市内。
为了更多的了解当地情况,南峰特意邀请马哈茂德,和自己同乘一辆马车。
能和总督多待一会儿,马哈茂德正求之不得。
于是都没推辞,就爽快的上了车。
但没过多久,马车就突然停了下来。
马哈茂德正想着原因,一个护卫就脚步轻快的跑了过来。
掀开帘子,对南峰报告道:“总督,张副司长来了。”。
说着,马哈茂德的目光就越过护卫。
便见情报司副司长张扬像一颗大树般,站在马车外。
当初若不是张扬引见,马哈茂德还上不了大明的船,得到今天的地位。所以他对张扬充满感激。
只是此刻张扬面色肃然,显然有要事找总督相商。不然,也不会拦下马车。
马哈茂德是个明事理的人,便随便找了个理由,下了车。
南峰也没拦他,只夸他工作干得不错,就让张扬上来。
撤下帘子,张扬才沉着声音,低声道:“总督,菲律宾那边,有消息了。”。
自上个月开始,西班牙人所控制的菲律宾,就突然改变对大明的态度。
全面禁止大明的商品入境,并对过往大明商船,苛收重税。且境内的华人,也不允许他们离境。
而在南洋之战结束时,西班牙人可乖得像孙子一样。不但给予境内华人自由,提高他们的身份,还准许他们随意离开。
对来往大明的商船,也都免税。那商品,也都能入境,税收也极低。
如今这态度突然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转,显然是出了问题。
于是南峰就命情报司的人,彻查此事。
当下听到有消息了,南峰眉头微微一挑,既疑惑又担忧的看向张扬。
疑惑的是什么原因,担忧的是对大明有何不利。
见此,张扬马上解释道:“据情报司的线人汇报,英国驻印度总督。在今年春节期间,派了密使化成普通商人,去了马尼拉。
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还秘密接见了特使。
从那以后,西班牙对大明的态度,就变得强硬了!”。
这么说来,二者没有猫·腻,是不可能的。
“那可查到他们谈了些什么?”,南峰追问道。
张扬闻言,面上有些尴尬。摇了摇头,充满歉意的回道:“情报司在当地的人手不多,力量薄·弱。现今只查到他们签署了某种协定。但具体内容,却不得而知。”。
一直以来,马来半岛、南印度就是大明关注的焦点。为此,大明情报司的正副司长,都留在了南洋。
像司长廖青,就坐阵新加坡,掌·控马来半岛的局势。
而张扬,则负责南印度和爪哇本地的事务。
这西班牙,就关注得少了!
毕竟情报司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
对于这疏漏,南峰也能理解。
只是南峰的扑克脸,让张扬的压力极大。因此赶紧补充道:“不过我已经派了特工赶赴马尼拉。算算日子,应该到了。”。
说这话时,张扬充满自信,显然对派出的特工极有信心。(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二十五章 任务
(全本小说网,。)
南·海,菲·律宾。
在很早以前,这个地方以吕宋、麻逸、苏禄、胡洛闻名。
但自1565年,宿雾岛被墨西哥的西班牙人占领后。菲律宾之名,就随着西班牙人的统治一起,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
而马尼拉城,因为马尼拉湾,理所当然的成为菲律宾最重要的港口,也成了西班牙人重点经营的城池。
历经两百多年,马尼拉城已分为内城和外城。酒肆商铺,临街而立。住户过千,初具规模。
此时鼎盛楼。
这是一家华人经营的酒楼。在经历了华人大举迁移大明后,马尼拉城,已少有华人的身影,更别说经营的酒楼了。
当下正值饭点,但酒楼的客人并不多。松松散散的,连一半的席位都没坐满。
伙计们也乐得轻松,三五个凑在一起,说着荤·段子,嘿嘿直笑。
但掌柜的似乎毫不在意。坐在柜台前,举着一本账簿,极为认真的翻阅着。
但他的眼神,却时而不时的移出书外,打量起店内唯一的白人。
只见那人坐在靠墙的角落里,默默喝着大明的青蒿酒。
这是一种药酒,取鲜青蒿、糯米和曲适量。可以清暑热、截疟疾、退虚热。
南洋地区高湿高热,蚊虫极多。这疟疾,就是该地最盛行的疾病。一般土著人习惯了,还能适应过来。但外来的欧洲人,就极容易中招。
所以大明就针对性的推出这种药酒。
并在口味上做足了功夫。
比如酒精的含量刻意加高,偏向白酒的辛辣味儿,符合华人的饮用习惯。
或者引入红酒的酸甜,让其满足欧洲人的饮用要求。
毕竟大明统·治以外的南洋地区,除了欧洲人有点闲钱,土著人都穷得叮当响。就是想买,也买不起。
于是这种又能保命又好喝的药酒,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
不止南洋,清国的云贵、广粤地区,东南亚的暹罗、缅甸,美洲的墨西哥、巴西等地,都是畅销品。
在以中华菜为主的酒楼,是很少有白人光顾的。
当然,他这么关注此人,并不只是这个原因!
这时,白人又喝完一坛,朗声道:“再来!”。
听到这话,掌柜的立即起身。从伙计手上夺过酒坛,亲自送到白人跟前。
“客官,您的酒。小店只有这最后一坛了。”。他小心的提醒道。说的是西班牙语。
这里是西班牙人的地盘,通行的自然是西班牙语。平时要办事的话,免不了跟西班牙人打交道。所以马尼拉城的华人或土著,都或多或少的会说几句西班牙语。
白人眼都没抬,就顺手接过酒坛。
打开塞子,一股冲人的酒味扩散开来。
这是偏向华人的青蒿酒,不是欧洲人喜欢的酸甜味儿。因为西班牙禁止大明商品入境,酒楼内,也没有货源补充。便只好拿这代替了。
掌柜的站在一旁,有些局促不安。
马尼拉的地界上,白人永远都是上等人。就是杀了土著或华人,也不会重罚。
所以他怕白人发怒,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但他想多了!
白人对着酒坛子,非常豪气的喝了几口,并没有露出不渝的神情。
这下,他才松了口气。
正当他准备离开的时候,白人却出声道:“你这店里,可有何首乌卖?”。
何首乌是一味中药,养血滋·阴,润·肠通便。
这吃饭的酒楼,怎么会有这种东西卖?
掌柜脸上立时闪过不自然,赔笑道:“出门右转二十米,李氏药铺,自有出售。”。
话一说完,两人就对视了两秒。
半晌,白人先移开视线。留下酒钱,径直离开。
紧接着,掌柜的也跟伙计们打了个招呼,让他们照看生意,跟着出门。
一刻钟后,李氏药铺的药房里。
高大的木柜依靠着墙壁,内里装着种类多样的草药。呛人的药味儿弥漫开来,常人待得久了,极易产生不适感。
看上去,和普通的药房没有差异!
但事实上,木柜后的墙面上,有一道两米高的小门。里面,就是间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