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上,除了些不长眼的土著,大明根本没遇到半点抵·抗。
且就是这些土著,也不用大明动手,就被土著人内部解决。
等来到总督府,里里外外的土著,已将总督府层层包围。
由于军营位于总督府的内部,所以这里的抵抗力也最为顽强。
正在指挥的马哈茂德,听到大明军队来了后。立即将这消息通知给了张扬。
如今他已自愿加入张扬的阵营,听从张扬的指挥。这使得土著的攻击更有针对性,也少了无畏的损伤。
也避免了对巴达维亚城的破坏!
张扬一听到这消息,立马找上刘卫国。
跟他说,荷兰人如今都躲在总督府里,内里大概有两千左右的正规士兵,四千左右平民。且平民中,青壮年男子的比例也不小。
要知道,这里的土著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先前凭着血·气和人多势众,才能倚着人数优势,将落单的荷兰人打得屁·滚·尿·流。
但现在,这里的枪林弹雨已让土著们明白。打仗,是会死·人的。
所以张扬便让众人围而不攻,并让情报司和天地会的人守在前线。
等着大明军队的到来。
看着高高的围墙,漆黑的栅栏铁门,以及堵在门后的沙包。
刘卫国直接拉来几尊大炮,冲着眼前的围墙大门,就是一顿猛烈炮击。
轰轰轰···
雷声般的轰鸣声骤然响起,久久未停。
总督府的铁门,第一个被轰飞。那些围墙,也全被轰塌。上面驻守的士兵,跑得慢的,全被压在墙下。
看这架势,活命是很难了。
不过他们就算活下来,也逃不脱土著的毒·手!
而大明还不好出面阻止!因为这些土著和帝汶岛不同,帮了大明的大忙,还听从大明的指挥。所以大明也不好不让他们发·泄怒气。
何况这些荷兰人欺压他们近两百年的时间,如今发·泄出来,几乎没有理智。
大明只能尽量多抓些俘虏,或者在他们死前,补上几枪。并要求那些土著,尽量不要以变·态的手法杀人。
当然,这样的约束等于无效。
因此大明不得不又下命令。
每抓住一个荷兰人,都可以获得经济补偿。
其中男人十二华元,女人八华元,孩子五华元。而老人,就算了。反正能来这里的荷兰人,几乎都是青壮年。那些一大把年纪的,还没出海,就被海上的风浪,给晃·死了。
果然,金钱的魅·力是无人能敌的。
很多土著不再将荷兰人杀之而后快,反而尽力抓捕活的荷兰人。
在他们眼里,这些荷兰人已成了会呼吸的华·元。
尽管总督府的抵抗力很强,但那些土著人看在钱的份上,跟着大明军人冲锋。毕竟这里的荷兰人最多,富贵险中求嘛!
当然,大明军人的战斗力,是毋庸置疑的。
凭着长枪利炮,那些荷兰人被打得丢盔弃甲,沦陷了大片阵地。
只是总督府的范围很大。
在标志性建筑,总督府别墅被攻下后。荷兰总督带着残余的荷兰士兵,仓皇的逃进别墅后面的军营。
这里的军事防御做得不错。那坚固的堡垒,深深的壕沟,极大的削弱了大明的火力。
刘卫国试着发动了好几次大规模进攻,都以失败告终。
看着前方坚固的乌龟壳,刘卫国也不得不慎重起来。让军队将军营团团包围,将其困死在内。
反正巴达维亚已被攻下,爪哇岛最大的荷兰人据点,也就此沦陷。
同时他又在叛·乱的土著人中,招揽雇佣兵。让他们扫清周边的残余势力。
毕竟爪哇岛上有很多荷兰人的种植园,那里也有不少荷兰人武·装。
且这些雇佣军抓了活的荷兰人,不仅能算上额外的军工,还能换钱。于是不用大明激励一番,就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开扑前线,扫荡周边的荷兰人。
这么一来,爪哇岛的荷兰人,几乎遭了灭顶之灾!(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九十九章 条约
(全本小说网,。)
与此同时,英国使者和大明的谈判,也在紧张进行。
在南洋的势力分割上,英国愿意接受大明的安排。但在新西兰的归属上,英国不愿意放弃管辖权。且新南威尔士州,也被英国用来交换北马鲁古群岛,不接受共治。
这个条件,和大明的预期形成强烈反差。
因为无论如何,大明都不允许英国涉足大洋洲。
所以谈判,也陷入了僵局。
正是此时,巴达维亚被攻克的消息传回大明。英国使节,也第一时间获知了这个消息。
大明负责谈判的是教育部长,兼外交司长左鹏。听到这消息,紧皱的眉头也舒展了许多。
这些天里,谈判的僵局一直让他忧心不已。特别是英国使者的态度,强硬得让他直想扇对方几·巴·掌。
他也知道,英国咬着新西兰不松口,不过是为了换取更多的利益。而大明,也愿意在北马鲁古群岛做出一些让步。
但这是底线,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摊牌。
且英国非要将被马鲁古群岛和新南威尔士州混为一谈,显然胃口极大。
不过葡萄牙使者也在这时候到达大明。
和英国相比,葡萄牙就实在多了。对大明的条件全部应允,只是在细节方面,做了补充。
比如在共治的奥比拉图岛、巴占群岛,成立马鲁古自·治区。
当然,这自·治区只是一个名头,与当地的土著人无关。
相关的行·政人员,也都由大明和葡萄牙人担任。
且自·治区中,没有总·督。但会组建最高规格的议会,共有六人,有权决定自治区的所有事务。
在权利分属上,大明还是很讲究公平的。和葡萄牙几乎是对半分成。那六位最高议员,也是你三我三。
于是在1973年8月,大明和葡萄牙签订了《明葡友好条约》。
按照规定,东帝汶的管辖权,自条约宣布的那日起,移交大明。而马鲁古自治区,也即日成立。
在条约的末尾,大明和葡萄牙,还发表共同声明。一致谴责荷兰破坏南洋和平,践·踏人·权的行为。
并决定在南洋的地界上,结成攻守同盟。当一方遭到第三国的攻击,另一方有义务给予全方位支持。
条约的期限是五年!
显而易见的,这第三国指的是荷兰。
至于同盟范围只包括南洋,则是大明的意思。
毕竟葡萄牙是欧洲国家,反法同盟也在这个时间点成立。
而大明现在一心求发展,没精力顾及欧洲。且英国一直奉行大陆均衡政策,显然不希望看到大明作为一个域外国家,涉足欧洲事务。
葡萄牙虽觉得有些遗憾,但南洋的殖·民地,却有了保障。不像之前的东帝汶,时刻处于荷兰人的威·胁之下。
同时大明对南洋的战事也徐徐推进。
由于荷兰在南洋最大的据点沦陷,其它地方的荷兰势力,也失去了统筹。
像荷兰总督,在被困了半个月之后,就不得不投降了。
毕竟没水没粮,再待下去,也是饿死。
而投降大明,无疑是一件极为明智的事情。
对于那些普通的荷兰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大明的欧洲移民中,荷兰人的比例最大。
很多亲朋好友,在去了大明后,日子都过得有滋有味。这些实实在在的实例,让他们对大明的抵触也淡了些许。
更何况,大明对移民也不排斥。
和俘虏的身份相比,成为自由的大明人,显然是上上之选。
再加上李洛等荷兰裔特工的挑拨,使得很多人都开始反对总督的‘龟壳’政策,要求投降。
大明也趁机宣布对投降者的待遇。
第一条,生命安全会得到保障。
第二条,财产超过一定额度,就会没收。额度以下,则归属个人。如果愿意成为大明人,那没收的部分,还可以返还三分之一。
这样的条件,立即引起了荷兰内部的叛·乱。
悲催的荷兰总督,被愤怒的士兵和民众,剥·光衣服,五花大绑送出军营。
至此,巴达维亚彻底沦陷。
而大明的条件,也不仅仅只针对巴达维亚的荷兰人,那些南洋殖民地的荷兰人,也在此列。
其实这些人就怕失去钱财,损失了利益,所以才想着和大明作战到底。但现在,听说能保留部分钱财,一个个的都放下了敌意。
再加上那些雇佣军的抓·捕,这些荷兰人,一个个组团跑到大明设置的招降点投·降。
因为他们要是被雇佣军抓住,虽说不用死,但那积累起的家底,肯定会被雇佣军抢光。
在这个时候,他们作为敌对国的百姓,是不受保护的。而大明为了拉拢土著干这些苦力活,也任他们抢。
只要保证不犯下天怒人怨的事情,上缴五成战利品,大明就会允许。
结果这样的政策推广下去,爪哇、苏门答腊、苏拉威西等荷属殖民地,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投入大明的怀抱。
英国安插在南洋的线人,也将此类情报,第一时间送给负责谈判的英国使者。
见此,英国使者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强硬的口气,也软和下来。在新西兰的问题上,作出让步。
为了早日拿下马来半岛,防止出现意外,英国加快谈判进度。
于是在当年十月,英国就和大明签署了《明英友好条约》。
其中马来半岛归属英国,新南威尔士州、新西兰等地,归属大明。而莫罗泰岛、哈马黑拉岛等地,则由英国单独统·治。但大明在驻军上有要求,不能超过两千人。
最后,双方也发表了一篇对荷兰人的谴·责声明。痛斥荷兰人破坏南洋和平的险·恶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