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雄起澳洲-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明的仁·义了!

    不过一些生活大明的越南移民,却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毕竟越南内·战,可是打了百年之久。在95年之前,越南也年年战争不断。那时候的大明,怎么不说管控呢?

    只是大明统治者的心思,不是这些普通越南移民能懂的!

    第二则消息是大明将在七月十五日,举办首届国·际自行车赛。名头很响亮,听上去,就让人觉得很高·大上。但考虑到这时代的信息传递条件以及交通运输条件,能吸引到周边国家的百姓就不错了。国际二字,只是个噱·头。

    举办它的目的,则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运动会,算是一种提前预热。而赛事的举办地设在临北区的大明湖畔。在当天,相邻的街道,都要封闭。除了自行车选手和赛事相关人员,其它人,都不准进入。

    到时候,会有大批警察和志愿者参与进来,维持秩序。也算是检验大明对运动会的准备情况。

    这样的消息,本来是不应该出现在要闻版的。但由于是首届自行车赛,又事关后续的运动会,情况较为特殊,大明便将其放在了首要位置。

    并且用了大量篇幅介绍,从赛事规则到比赛路线,都一一列举出来,十分详尽。以致要闻版的首页,几乎被‘罚薪’和‘自行车’赛的消息填满。

    大明的街头巷尾,一时间也都在为这两则消息热议。而且相较‘罚薪’,大多数人更关注后面的‘自行车赛’,因为这个时间更近,更贴近他们的生活。

    但在工业部的总部大楼里,穆淳静静的站在窗前。太阳已转移到了西边,虽距离日落还有些时候,但散发的光晕,却不再那么耀眼。隐隐的,透着迟暮之气。

    穆淳就那么直视着,整个人,整颗心,都融入了发·黄的光线中。

    说实话,他很不甘心!很不想这样妥协,很不想就这样放过南峰!毕竟过了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儿!失去了这个扳倒南峰的大好机会,下次,只能等上天眷顾了。

    可是那面具人的威胁,他又不敢不听。因为他心底,实在太忌·惮那面具人了。特别是那天晚上,他被劫持,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候。心底的忌惮,已不可逆转的上升到了恐惧。

    再想到王金石的死,这样的栽·赃手段,这样的天衣无缝,这样的毫无破绽。他的心底,不由自主的生出一种无力感。好似什么反抗,都是无用的挣·扎。

    所以他照做了!照着面具人的话做了!不仅放过南峰,还没提任何惩罚。甚至在杨崇他们疑惑时,还要编造谎言,掩饰过去。

    叹了口气,他的背影,略显佝·偻。好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让他的腰,不自觉的弯了下来。

    回到桌前,拿起今天的《大明日报》。再将上面的消息浏览一遍,瞬时呼吸加重。

    “啊!”,他发出一声低吼,气得将报纸撕得粉碎。

    虽然杨崇还是对南峰等人进行了处罚,但在他眼里,却是一种变相的默许和鼓励。因为越南变成了南洋的域内地区,连国家都算不上。这也意味着,越南属于南洋军管区,受其管制。那日后南峰再涉足越南,就有了法理依据。

    且报纸上,还将暹罗和缅甸都囊括了进来,称他们也属于南洋的域内地区。也就是说,南洋军管区,也能对它们进行管制。

    这无异将中南半岛,都交给了南峰。就算不经内阁的授权,出兵中南半岛,大明内部,也再找不出什么指责的借口。(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六十七章 自行车赛(二)……华夏

    (全本小说网,。)

    1795年七月十四日,距离自行车赛开幕只有一天。

    因为大明广泛邀请世界各国参加即将到来的国际运动会,所以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在南洋有利益的欧洲国家,以及缅甸、暹罗、兰芳、渤泥、柔佛等诸多南洋本土国家,都派了使节过来。甚至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派了使节过来,观摩这场噱·头十足的运动会。

    算算时间,现在近一点的国家,能来的都来了。远一点的,也都在快来的路上。然后使节们在大明官方的安排下,参观、游览大明的景致,了解大明的风土人情。

    毫无疑问,这是大明树立形象,扩展影响力的大好时机。如果利用得当的话,还可以将其变成一场加紧各国联系的世界大会。

    正是这个时候,《大明日报》又爆出了一则爆·炸性的新闻。那就是大明官方对大明本土的改名。在之前,大明对本土的称呼都是大明,没有更具体的细分。只是随着疆域扩展,大量的海外离岛被纳入大明。这称呼上,就极易和大明本土弄混。

    因此,大明才最终决定将本土改为‘夏州’。北至几内亚的帕劳群岛、南至新西兰的奥克兰群岛,冬至东珍珠群岛(即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夏威夷群岛,西至帝汶省的松巴岛,都被囊括在夏州的范围内。这面积,显然超出了本土范围。

    且几内亚岛也在同一天被改名为安北省、新西兰岛改为安南省、三大珍珠群岛统一改为安东省、帝汶省的名称不变。它们属于本土,不算做海外区。从地域上,和南洋军管区撇开了关系。

    由于这几年,大明人口置换政策持续深入,当地的族群结构,变得越来越多元。像安北省的城镇里,本土的几内亚人并不占数量优势。安南省的毛利人,也同样不占优。所以大明在当地兴华语,行汉礼,就没那么多阻力。

    毕竟安置这些移民时,大明将他们安排得非常零散。比如几内亚土著移入帝汶,会被分散在不同的城镇。不同的部落,也会相互交·叉打散。然后和来自安南省的毛利人、中南半岛的缅甸、暹罗、越南人,南洋的爪哇、马来人,以及少量的欧洲移民和华人,生活在同一个的社区。

    这些人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天差地别。想要说会儿话,聊会儿天啥的,都有困难。

    那么,只能学好大明的官方语言……华语了!不然活人都要被逼成哑巴!而行汉家礼仪,方便了不同族群间的交往,有利于和谐。以免因生活习惯不同,而发生冲突。且这是大明的国礼,在重大活动中,都要用到的。若是不会,根本不可能取得国民资格。

    这就和学华语是每个大明百姓的义务一样。一旦国语不达标,不说取得国民资格,就是从临职大毕业,都困难。因为临职大是每个新移民必须进修的地方,毕不了业,就出不来。成为大明人,就只能是个触不可及的梦!

    不过这只是城镇地区。在安北省的深山老林里,还有很多土著部落,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大明也没那精力和时间寻找他们,同化他们。所以直到现今,大明只掌控了当地相对富庶的沿海平原、丘陵低地,广大内陆,还没有涉足。因此扩展到全省,华语的普及率并不高。

    但可以预见的是,等大明日后有精·力了,这些深山里的土著,就要被迫和外界交流。那时候,华语也会成为他们不得不学的语言!

    至于为何把大明本土称为夏州,是因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就是夏朝!

    那是汉人的起源民族……华夏族,在祖先黄帝的带领下,组成黄帝族和炎帝族的部落联盟,战胜蚩尤部落,并在中原建立的国家。

    由此,创造了一个延续数千年,永远屹立于历史长河中的伟大民族。大明以‘夏’代称,就是想重现甚至超越祖先的丰功伟绩。使得华夏一族,傲世宇内,执掌乾坤。

    且大明不仅将本土改成了‘夏州’,还将东亚改成了‘华州’。清国、日本、朝鲜全部,越南、暹罗、缅甸大部,都被囊括在内。

    这样做的动机,很难不引人遐·想!

    英国大使馆,访明使节马戈尔尼正一眼不眨的盯着报纸上的文章,喃喃自语道:“‘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的《尚书。周书。武成》,曰:“华夏蛮貊,罔不率俾。”。用以指代中国。

    后有《左传。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表明古代中国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道德兴盛为夏。

    二者,显然是一个整体!”。大明的野心,由此窥见一二。

    看来这个中国通,没少研究中国历史。否则,也不会对中国史书,了解得这么清楚。让他担任访清使节,还真合适不过。

    只是现在他已变成了访明使节,代表英国,受邀参加运动会。不过这是临时起意的,并不在他行程安排之内。毕竟他也没想到,访清会这么快结束,又会有这样一个说不上成功,但又算不上失败的结果。

    失败在于英国终究没和清国建立贸易联系,也没和清国成为盟友,共同对付大明。成功在于清国禁明货了,让大明失去了清国市场,并由此让清国对大明有了警·惕与防备。

    但总体来看,还是失大于得!

    回程的时候,运动会刚好要到了,马戈尔尼也有空闲。他本人又对大明有兴趣!便主动向印度总督请缨,将这个差事抢了过来。

    西班牙使节卡洛斯坐在他的对面,品着大明的凉茶,回应道:“你说的是什么?这华语,我怎么一个字都没听懂?”。作为菲律宾的最高军事指挥官,他现在应该待在驻地。只是眼下南洋的局势虽紧,但距离大战,还差了些火候。他便趁这个受邀的机会,跑大明来了。

    因为南洋地区都在传,大明是个天堂般的地方。所以他想亲眼看看,这天堂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实。

    本来他还以为自己的华语挺不错的,虽不会说,但一般的话还能听得懂。

    可刚听马戈尔尼的话,他竟然一头雾水。

    对此,马戈尔尼笑了笑,将报纸放下,温和的看着卡洛斯道:“没什么,只是一些中国古语而已!”。说的是英语。

    “真的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