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的是,他还没提出来,这报纸就先一步印出来了。
“你难道没什么要解释的吗?”,杨崇压着火气,沉声道。这消息能瞒这么久,没有情报司的配合,是不可能的。就连这最先印出来的《明京早报》,也晚了一两个月。
若不是对南峰印象不错,他早就发火了。现在这样问,就是想从张扬口中,听听南峰的解释。
“我…我…我想带你去见一个人。”,张扬吞吞吐吐的回道。杨崇当了五六年总统,气势也练出来了。以致张扬不自觉的感到一阵压力,说话都不利索。
听到这话,杨崇有些意外。他不知道,张扬会带他见什么人。但他想要一个合理的解释,便答应了下来。
十分钟后,位于市区的张扬家里。
他刚一打开门,香喷喷的饭香就沁人心脾。杨崇饿着肚子,适时的叫了起来。
“你回来了?吃饭吧?”,张扬的妻子,张王氏温声道。看到杨崇后,笑容立马僵住了。“总…总…”舌头像打结了一样,说不出话来。由于在报纸上经常看到杨崇的照片,所以认得出模样。(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六十二章 越南余波(二)……内阁会议
(全本小说网,。)
这张王氏原名王金草,是巴达维亚的华人寡·妇。丈夫病故,带着两个孩子,过得很不容易。
在张扬去巴达维亚建立据点,发展情报司的势力时。偶然有一天被天地会暗算,受了伤。当时被这寡妇恰巧撞见,救了他。后来为了报恩,张扬便时常接济她。在这时代,女人结婚早。即使生了两个孩子,王金草也比张扬小一岁。将养一番,还是颇有姿·色的。
不过张扬也没那么肤·浅,冲着恩情和王金草的品性,便刻意追求她。于是两人终成眷属。毕竟一个女人拉扯着两个孩子,到底艰难。
这之后,王金草就跟着张扬一起,一直生活在南洋。
如今,还是第一次来大明本土。也是第一次见到杨崇本人。如此惊讶,也是情理之中了。
这初次见面,杨崇也没准备什么见面礼。摸遍全身,也找不出什么值钱的东西。早知道,就该挂点玉佩啥的,也好送人。张扬知道他尴尬,立即让张王氏下去添置碗筷。等准备妥当后,张王氏便领着孩子回了房间。这倒不是张扬大男子主义,而是这时代的女人,在有宾客的情况下。是不上桌吃饭的,并且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即使大明努力提高女人的地位,也没改掉这个陈·规陋·习。看来,在反封·建的道路上,大明依旧深重道远。
这时张扬又从房里领出一个年岁不大的胖小孩,正是阮福胆。让其当着杨崇的面背古诗,写汉字。那稚嫩的声音,虽背得不算流利。但一口大明官话,却说得不错。
随后张扬又问他喜不喜欢大明。
阮福胆立即捣蒜着脑袋,说大明有好多好吃的,也有好多好玩的。更有他最喜欢的南熙妹妹,所以他很喜欢大明。小孩子,都很实在。有什么说什么,不会撒谎。
看着他认真的小脸,张扬笑了起来,接着问他想不想留在大明。
阮福胆立即乖巧的点了点头。
见此,张扬便让他回房去玩。并承诺,过几天带他去找南熙。这让阮福胆高兴坏了。
杨崇在一旁看着,默不作声。但他也猜到,这孩子,绝不一般。
“总统,你觉得这孩子怎么样?”,当房门关上后,张扬用官面上的称呼问道。
“聪明伶·俐,天真乖巧,是个好孩子。”,杨崇没多想,径直说着自己的感受。
张扬立时笑容更甚,反问道:“那让他做越南的小皇帝呢?”。
眼见杨崇又是吃惊,又是疑惑,张扬便不再绕弯子。将南峰他们的计划全盘拖出,并一五一十的交代个清清楚楚。同时也列举出这样做的理由和好处,尽量争取杨崇的理解。
末了,还补充道:“事已成定局,大明也在越南达到初步目的。接下来能不能进一步掌控越南,就看内阁的态度了。”。
杨崇听着,并没说话。因为他的心下,也在权衡着利·弊。
但护卫却在这时突然跑进来,说工业部长穆淳,正急着召开内阁会议。
总统府,会议室里。穆淳正静静的抽着大明出产的香烟。味道虽不咋地,但在带来的香烟抽完了的情况下,只能用它解馋。
便见烟气蒸腾着,在封闭的会议室里,越聚越多,越来越浓。映着穆淳的脸,也越发朦胧了起来。
本来他以为南峰退走南洋,是知难而退了。所以他也想过,就此和南峰各不相干。让其打理南洋,自己负责大明本土。
但他万万没想到,南峰竟然在无形中,网罗了人民军大将军刘卫国、海军部长张啸、情报司司长廖青等重要行·政机构的高官。在内阁中,俨然形成了自己的小团体。毕竟这擅自出兵越南的事,必须得到刘卫国和张啸的配合。而瞒大明本土这么久,则需要情报司发挥余热。
否则,本土不可能得不到半点消息。
自大明建立以来,他就自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南峰要强上一筹。可现在,他才真正发现,自己小瞧了南峰。别看对方只有二十四岁,但这笼·络人的手段,这心·机城·府,让他感到了胆·寒。
尽管整件事情,并不是他想的这样。但抱着先入为主的成见,南峰已在他心里变成了一个心机叵·测的小人。
如果日后回到大明本土,重入内阁。那这势头,肯定把他压得死死的。所以这件事情,他决不能轻易放过。
这也是他看到报纸,第一时间就召开内阁会议的原因。以致他连事实的真伪如何,都没来得及分辨。
由此可见,南峰对他的震撼之大。
很快,教育部长左鹏、科技部长袁士绅,以及去年上任的司法部长高明都赶来了。因为高明在北方省的政绩很亮眼,展现出了足够的才干。人也比较正直,又是壮年,精·力充沛,很符合司法部长的要求,便将他提拔了上来。
他们和穆淳一起,成了留守本土的四大部长。其中穆淳已取代了南峰在内阁的位置,成了事实上的内阁大臣,被外界称为‘第一部长’。但南峰到底没退位,所以穆淳终究名不副实。
其它三位部长,也都看出了他的野心。但科技部长袁士绅只关心科技这一领域,对权利,倒不怎么热衷。而司法部长高明是新上任,资历商浅。在内阁中,多数是打酱·油的角色。只有左鹏比较特殊,既没表现得很淡泊名利,也没表现得很热衷名利,让人看不透。
他们刚一坐下,穆淳就将今天的报纸推过去。并简要的说了召开会议的原因。
只是听完他的话,三位部长都没表态。一个个三缄其口的,让穆淳也探不到他们的口风。
紧接着,杨崇也赶来了。他一听到穆淳召开会议,就猜到了原因。但仍坚持在张扬家吃饱喝足后,才不急不慢的赶过来。因为从现实利益考虑,南峰的决策是对的。
这样的话,今天的会议,一时半会很难开完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六十三章 越南余波(三)……… 争议
(全本小说网,。)
因为是穆淳召开的,所以等人到齐后,他就率先说明原因。
然后郑重其事的请求道:“总统,我提议立即罢免南峰的一切职务。”。
一直装聋作哑的三个部长,立即来了精神。这南峰既是内阁大臣,又是南洋总督,位高权重。轻易罢免的话,一定会对政局造成影响,破坏南洋军管区的稳定。
左鹏兼任外交司长,对当前的外部环境有些了解,便出声提醒道:“南洋的英西两国已形成联盟之势,对大明虎视眈眈。这时候换掉南洋总督,恐怕会影响南洋的安稳。”。
从禁明货,发展到现在的禁明船。这对阵之势,愈演愈烈。南洋作为对阵的最前线,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在这时候,实在不宜生变。因此罢免总督这样的大事,一定要慎之又慎。
左鹏的话,合情合理。听得高明和袁士绅连连点头,深表赞同。即使他们心底清楚,南峰的做法已越过了底线。但碍于当前的局势以及南峰的地位,也觉得轻易罢免不得。
且袁士绅犹豫了一会儿,又补充道:“南总督虽然做法欠妥,但应当有不得不为之的理由。我觉得,咱们应该听听他的解释。否则这样罢免一区总督,实在欠缺妥当。”。
内阁中,袁士绅说话做事,向来比较正直。因此他的话,还是比较理性的。
但此刻听在穆淳耳中,却像磨牙声那么刺耳。情不自禁的,心底产生一种恐·惧。好像坐在他面前的三位部长,都被南峰收买了。不然这个时候,为何还替南峰说话。
想到这些,火气就不自觉的冲进脑海。猛地拍了一下桌子,站起身来,语气极重的问道:“他都把兵派到越南了,顺化城也被打下来了。事实摆在眼前,还需要什么解释?且那报纸上,也白纸黑字的将他们出兵的事写得清清楚楚,连作战的细节,都丝毫不漏。你们现在还要听什么解释,难道是南峰给了莫大的好处不成?”。
他在内阁中当‘第一部长’当久了,说话做事,也变得比较强势。现在火气上来,说话也没那么顾忌了。
杨崇坐在上首,看着穆淳强势的派头,心下不喜。其实自南峰去了南洋后,这内阁,基本就是穆淳的一言堂。以前杨崇总看在他一心为国,能力又不错的份上,不忍苛·责。
但今天这态度、这说话,实在让人生厌。所以他的脸色,也迅速沉了下来。
而袁士绅被穆淳这样污·蔑,立时反·驳道:“穆部长,大家都是一心为国。我说的,也都是当前现状。你何必要这样血口喷人?”。语气冷淡,显得非常气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