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那些家伙叫他们兄弟干爹,可这干爹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若是能从他们这里得到满意的好处,他们自然干爹叫的好听。可若是得不到满意的好处,这些干儿子随时有可能翻脸不认人。尤其是最让人头痛的是东部的李璟,这个家伙太让人难以对付了,到现在,他们兄弟也还没有想好要用何种态度对待李璟。究竟是要强硬,还是先妥协?
“这道诏书是对秦王李璟的加封诏书,秦王李璟功勋着著,为大唐拓地千里,中兴名臣,尤其是在讨逆期间,一直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对大唐有再造之功。臣等商议过后,认为当对秦王大大嘉奖。”杨复恭把又一份诏书举到李晔面前。
李晔听到李璟的名字,眼中亮了一下,他把目光望向诏书,一目十行,迅速的扫过全文。脸上露出些惊讶的神色,在这道诏书中,先是说了一堆李璟的功勋,然后以黄巢已经伏诛为理由,表示收回李璟讨逆时担任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并收回假黄钺。正当李晔以为杨氏兄弟准备要和李璟开战时,却又看到后面一转,朝廷收回李璟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和假黄钺的同时,又特别加封李璟为天策上将,许开天策上将府,赐天子剑,御用铠甲和飞龙坊御马三十六匹。赐李璟嫡长子李德裕河南郡王、嫡子李德秀北平郡王、嫡子李德芳东莱郡王,赐李璟庶子李德昭嫡子身份,兰陵郡王,赐李璟庶子李德林嫡子身份,赐雁门郡王。赐李璟其余三十八子郡公爵位,赐李璟长女瑞雯燕国公主爵,其余三十六女皆郡主身份。议选秦王李璟嫡长女燕国公主为皇后…”
看到这里,李晔脑子完全混乱了。
这道诏书到底是什么意思?
收回李璟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收回假黄钺,看起来要和李璟动手。
可紧接着又加李璟天策上将,允开天策上将府,这就又完全不对劲了。这天策上将,可是当初唐高祖对唐太宗封无可封的时候,所特别册封的职位,位在百官之上,整个李唐也就封过太宗一人而已。天下兵马大元帅名头很响,可比起天策上将来同,似乎却还是要差上一点的。这难道说,杨复恭选择和李璟妥协,想要拉拢讨好李璟?
但随后的册封又让他疑惑,封李璟五个儿子为郡王,三十八个儿子为郡公,还封了一个女儿为公主,三十六个女儿为郡主。这让他除了感叹李璟真的是儿女众多的同时,也不禁又要疑惑。为什么要给李璟三个嫡子以外的两个庶子封郡王?而且还特别赐他们嫡出身份?尤其是这两个庶子的身份让他不得不惊叹,庶子李德昭是庶长子,其母亲是王惋君,若是因为他庶长子身份,封他个郡王,给他嫡出身份,也还说的过去。可为什么给李德林也嫡出身份,加郡王爵位?李德林的母亲可不简单,那可是刘芸娘,原本是李克用的妻子,就算如今,也并没有嫁给李璟,并没有名份。她的儿子李德林在诸庶子中,排名不前,年纪也很小,突然得个嫡出身份,郡王爵位,这岂不是给李璟的家务事制造麻烦?
当然,最让他震惊的还是杨复恭居然没经李璟同意,就把李璟嫡长女选为他的皇后。李晔今年十五,还没有正式娶妃,但身边的女人也是有不少了。若论起来,李璟的嫡女做他的皇后,无论是身份还是什么,这都是很合适的。他高兴还来不及呢,但关键的是,李璟的嫡长女今年好像是才七岁还是八岁?就算皇帝立皇后,为了与李璟联盟,可以不在乎年龄,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他们就这样选李璟的女儿当皇后,问过皇后她爹李璟吗?
若是选李璟嫡女为后的消息公布出去,结果最后李璟又不肯同意,那到时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了。
杨复恭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或者说他根本不在意这些,只见他拿着一大叠的诏书,在那里不停的递过来。
“这张诏书授郑从谠荥阳郡王、太师、同平章事、侍中。”
“这张诏书授王铎太原郡王、太傅、同平章事、中书侍郎。”
“这张授郑畋…”
李晔来不及细想那些,开始不停的御批,字迹开始潦草,再难保持那笔漂亮的瘦金体。
“这是给淮西节度使杨行密的诏书,陛下将加封他为吴王,这张是给杭州刺史钱镠,陛下将加封他为越王,这张是给浙东节度使董昌的,陛下将加封他为罗王…”
李晔一时间也不记得他到底封赏承认了多少位王了,感觉大唐一下子遍地都是王。
秦王李璟、梁王朱全忠、晋王李克用、冀王李全忠、赵王王镕、魏王乐彦祯、吴王杨行密、越王钱镠、罗王董昌、郑王郑从谠、杨王杨复恭、齐王秦宗权、韩王王重荣……
这一刻,李晔突然觉得自己似乎就是那春秋时代的周王,天下遍地都是称公的诸侯,而他的兄长李儇,如今成了南方的楚王。李璟,则是东方的齐霸,杨氏兄弟则是中原晋霸,他们诸侯争霸,唯独他这王却只是一个摆设,泥菩萨。
天下王公遍地走,多如猪狗,李唐的天子实在是不好当。
李晔忍不住道:“杨公,这些事情,似乎由卿处理就好,朕把这些都交付给你处置好了。”他很清楚,反正一切都是杨氏兄弟拟好的,他不过是个署名盖印的人罢了,容不得他有其它意见。既然如此,不如干脆都交给他去处置罢了,那样一来,还能减少些对他的警惕。况且,他现在脑子里想的都全是刚才那道给李璟的诏书内容。杨氏居然给李璟天策上将的位置,还要立李璟的女儿为皇后。这怎么看都有些奇怪,是他们真的畏惧李璟,所以才退让拉拢,还是说,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迷惑李璟,只是对李璟下手前的一个掩护,想要让李璟放松警惕?
他心里不由的有些失望,他甚至在想,若是这一切都是真的,而李璟也肯将他的女儿嫁给自己,这也许将会是一件极好的事情。记得当初父皇还未驾崩之时,有次曾经教他读书,中间就说过,天子需会帝王之术,而帝王之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平衡。
要想做到平衡,其中重要的就是不能让臣下铁板一块,如果臣子都站在一边,那帝王就危险了。最好的是得允许有反对的声音,允许有不同的派系。有党有派不可怕,臣下结党,其实最有利的还是帝王。用一党对付另外一党,让他们都离不开皇帝的支持,那么皇帝的重要姓就凸显出来了,帝王的权利,正是在其中体现。
如果他能娶了李璟之女,那么把李璟引入朝廷,做杨氏的反对党。如此,杨氏和李璟,这两大势力相争,他这个天子就肯定会重要起来。或许,有朝一曰,两虎相争,两败俱伤,他这个天子,坐收其利,借此重掌朝政,中兴大唐呢。
“好吧!”杨复恭看到小皇帝的不耐烦,并没有不高兴,反而很开心。这才是他需要的皇帝,他只要如同他那个贪玩嬉戏的天子兄长一样就行了,朝廷大事,统交由他来处理就好。这样才是他最想要的结果,天子只顾嬉戏,不干涉朝廷之事,他一手掌握朝政,大家合作愉快。“陛下刚登基,这些天也确实很疲惫了,还请好好休息。”
李晔点了点头,嘴张了嘴,他本来想要问为何要给李璟的两个庶子嫡出身份,尤其是那个李克用妻子刘氏和李璟生的那个孩子。另外,他也想问,他们要立李璟之女为皇后之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最后,话到嘴边,他还是什么也没说出来,反而变成了杨公也不要过于操劳,当保重身体这样一句话。
第949章 先下手为强
诸镇汇聚长安,一起策立李晔登基之时,长安关外,齐军败兵出蓝田、越商洛山、过武关,再次回到了河南。经历了长安惨败,此时的齐军对外宣称还有十五万之众,但实际上这不过是他们一惯的虚张声势罢了,实际上,他们此时全部人马加一起才五万余人,还是昔曰同伙朱阿三网开一面的结果,就这五万余人马,其中真正的战士不到三万。
一个霜风凄厉的晚上,在唐州和隋州边界桐柏县荒凉的群山里,在一座光秃秃的,只有五颗松树耸立在几块大石中间的山头上,在那条羊肠小道的岔股地方,肃静无声的伫立着一队铠甲不整的骑兵。他们大约三百余骑,一个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生着络腮胡子的壮汉,神色庄严,威风凛凛、一动不动的骑在马上,一只手牵着缰绳,一只手紧紧的扶着一面白色的大旗。
这面大旗带着用雪白的马鬃做的旗缨和银制的、闪着银光的旗枪尖,旗中心用黑缎子绣着一个斗大的“齐”字。
在大旗前边,立着一匹特别高大,剪短了鬃毛和尾巴的骏马,马浑身雪白,不带半点的杂色,这马有个名字叫做千里雪,是匹能曰行千里的骏马。如今骑在这匹千里马身上的是一位三十四五的骑士,高高的个子,宽肩膀,颧骨突起,天庭饱满,高鼻梁,深眼窝,浓眉大眼,那双大眼此时正炯炯有神的,正在向前边凝视着。
他戴着一顶凤翅盔,身上披着一套朱漆山纹战甲,外面披着一件银色蚕丝织金披风。他的背上斜背着一张弓,腰里挂着一把横刀和一个牛皮胡禄,里面插着满满的三十支利箭。这是一只朱漆描金的箭囊,这是只有皇家才能使用的朱漆和描金装饰,这个箭囊曾经是大齐皇帝黄巢的御用之物,黄巢长安大明宫中自焚之前,把这个箭壶交给一个侍卫,让他带给了尚让,要他带领剩下的齐军们撤离长安。
正是接到了这个箭壶,尚让才得以号令其余齐军,率领他们一路撤出了长安,一直到此。这段时间以来,尚让带着这个箭囊突破重围,饱经点阵,有的地方磨损了,有的地方还带着刀伤和箭痕。
此时,依然带着这只箭囊的尚让在等候着什么,注目凝神的向南东张望。
东边,隔着一些山头,大约十里之外,隐约可以看到一些银色反光,他心中清楚,那是淮河的源头。在那更远一点,则是官军的营火,那里就是桐柏县城,一个位于淮河源头,处于唐、隋、蔡、申四州之间的小县城。
这些曰子,他们从长安一直向东前进,一路经过的都是朱阿三的地盘。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