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分钟过去,刑风收起手机,胸有成竹的笑了起来。
这条河流上下200公里内,人行便利小桥很多,但是可以让车辆通过的大桥,仅有眼前这一座。
也就是说,原剧情中的大熊一行人,之所以清晨得到消息,中午就抵达了隔离区,走的肯定就是这条最近的路线。
“波尔尼加桥,易守难攻,地形狭窄,截杀的完美位置,嘿嘿,就是你了。”
刑风很满意的点着头,对截杀成功的把握,更是多了几分。
抬手看了下时间,还不到凌晨1点,考虑到现在布置陷阱,可能会被提前经过的车辆触发。
刑风并没有立刻就行动,而是驾驶着皮卡通过大桥,拐进了右侧的草丛中。
用灌木枝条和绳索,加上压缩饼干,找到几条小动物通行的路径,布置几个小陷阱。
接着又在皮卡车的四周,用车上的空高机弹壳,做了几个警戒陷阱。
忙完这些必要的工作,刑风回到车内,用手机调了个闹钟,以防万一,便开始闭目休息。
单人作战不同于小队行动,有队友的掩护帮助,要想保证身体机能,就需要充分利用所有的时间。
如今刑风还没和戴恩公司人员交手,理论上,原剧情还不会发生改变。
但是等明天的时间一过,剧情走向必将开始变化,导致刑风的先知先觉优势丧失,以后会发生什么,没有人可以预料。
而且,一旦截杀成功,戴恩公司五人组被刑风挂掉三个,鬼知道暴怒的老d,还会不会给刑风休息的时间。
因此,今晚这几个小时的休息,就显得尤为重要。
早上七点!
“滴滴滴,滴滴滴。”
摆在车头的手机,刚响两声,便被一只大手盖住,戛然而止。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一望无际的草原,在清晨橘色暖阳的照射下,散发出自由的气息,眺望而去,让人格外的心旷神怡。
如果没有发生国家战乱,开车在这片草原上肆意奔跑,绝对是件惬意人生的美事。
然而,就在今天,这片看似平静的草原,注定会被鲜血所充斥。
“新的一天已经来临,我也该活动活动筋骨,干点小活咯。”
刑风深吸一口来自草原的空气,用瓶装水随便漱了下口,仰头冲了把脸,提起战术背包,大步走向昨晚布置的陷阱。
五个简易陷阱,只抓到一只草原大灰鼠,而且重量不到半斤,虽然这成功率有点低,但已经满足刑风的需求。
放陷阱抓老鼠,并不是为了做早餐,而是有其他的妙用。
传说中的路边炸弹,在伊拉k、阿富h、叙利y等国,都有些出色的表现,简直就是“杀人越货”的必备神器。
可惜波尔尼加桥这一段,并不是方便挖坑的土路,而是水泥打造的“国道”。
三四米宽的水泥路,在国内相当于村路,但在这个国家,它就是货真价实的国道。
不能挖坑掩护,直接摆几个炸弹在路上,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发现猫腻,树枝衣物之类的物品,也很容易引起雅典娜等人的警惕。
在横穿草原的公路上,要说什么最不会引起怀疑,自然是各种野生动物的尸体。
刑风一路开过来,在路上就发现了很多,除了一些已经被压扁或腐烂过度的,能用的就收集到了四具。
而布置陷阱抓活的,仅仅只是用来“化妆”,让陷阱看起来更加自然。
因此,抓多抓少,意义不大,一只足以。
四具动物的尸体,用看似凌乱随意,实为封路的方式,彼此相隔10几米,摆放在马路中间。
每具尸体的肚子内,都塞入一颗高爆手雷,并布置好压发装置,确保轮胎压上去的时候,可以成功的引爆。
地雷触发布置完成,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给他们“化妆”。
被压死的动物,通常周边都会有挤压出来的血液和肉块,而这些移过来的动物尸体,正好有这个缺失的漏洞。
要想给它们化妆,办法其实很简单,把抓到的新鲜老鼠,放进一个高级弹箱里,用军刀切碎,再用石头敲成肉泥。
接着用这些混合物,模仿被车轮压死所形成的样子,依葫芦画瓢,给每个陷阱周围,画上相应的图形。
在非洲炎热的太阳照射下,不出两个小时,就能形成逼真的造型。
别说是开车的远距离看到,就算是走到面前,一般人也看不出毛病。
布置完长度近50米的地雷阵,刑风没有停下工作,而是继续走向第一个陷阱前端。
这些毕竟是手榴弹改装的“诡雷”,并不是真正的“地雷”,对车内人员的杀伤力很有限。
不过,刑风布置诡雷,主要是为了打乱车队,引起他们惊慌混乱。
而58式双联高射机枪的威力虽然大,可它同时有几个致命的缺陷。
自身笨重!转火速度慢!防护能力差!
若不能提前弄死足够的红巾军,让他们分散到四周,就算58式双联高射机枪的火力再强悍,你也顾不了两个方向,甚至三个方向的同时进攻。
再加上雅典娜这个狙击手,后果将不堪想象!
而针对这一点,事先设计任务方案的时候,刑风就有所准备,特意从大使馆内带了两个“大西瓜皮”。
m…18a1 claymore,克莱莫人员杀伤地雷,又称“指向性地雷”或“阔刀地雷”。
同时,它也是国内被众多军迷所推崇的大杀器——“阔剑地雷”。
第64章 【万事俱备!】
(全本小说网,HTTPS://。)
定向反步兵地雷,作为防御步兵集团冲击的大杀器,它成型于美国,但起源地却是在纳粹德国。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科学家休伯特。尔丁发现,在一块带弧度的钢板后引爆炸药,炸药在起爆时,大部分冲击力会垂直作用于钢板上。
在爆炸过程中,钢板凹面会形成一个高速侵彻体,其破坏能力非常惊人。
可当时的德国武器专家,并没有想到把它制作成定向雷,只是把加入地雷构造中,增加其爆炸杀伤力,并把它发现命名为——米斯奈…沙尔丁爆炸效应。
直到二次大战就结束后,随着德国的迅速崩溃,这项技术最终流入当时的同盟国手中。
而二战后期才加入的美国,作为当时国力损耗最小的战胜国,自然是抢占了大量的“蛋糕”。
几年后,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军为首的“联合杂军”,被志愿军部队的穿插渗透战术,也就是加强版的“游击战”,打的首尾不顾应接不暇。
美国士兵们总担心神出鬼没的志愿军战士,会突然从哪个角落冒出来,杀冲到他们的阵地上。
为了固守阵地,“联合杂军”迫切希望能得到一种,能遏制这种局面近距离范围杀伤性武器。
于是,有人想到了休伯特。尔丁设计的地雷。
在当时,美国和加拿d都拿出了自己的设计,但最终胜出的是美国人诺曼麦·劳德。
他的设计更加先进,用钢珠代替钢板,雷壳材料换成塑料,重量只有1。1千克重,最初的实验型号为“t48地雷”。
进入美军的装备序列后,被命名为“m18反步兵定向地雷”,这也是学术界公认,第一种正式的反步兵定向地雷。
后经过4年的不断努力,内装700颗钢珠,最远杀伤距离为250米的改进型号——“m18a1”,于1960年正式定型并装备部队。
虽然这时候,朝鲜战争早已结束,但是在另一场“猴子内战”中,m18a1定向地雷以其恐怖的杀伤力,一举被世人所知。
就此,“阔剑地雷”正是扬名,并火爆全世界,被各国纷纷仿制。
中国版的“阔剑地雷”,内装800颗1。2mm钢珠,型号为66式定向雷,颜色为深绿色。
相比阔剑地雷这高大上的名字,刑风更喜欢用“西瓜皮”来称呼!
因此它的颜色,加上弯曲的身材,往那里一插,特么就是一块立起来的西瓜皮。
“阔剑地雷”的有效杀伤面为120度,集中杀杀伤面为中间60度,最佳杀伤距离为50…55米,杀伤高度约为2。4米内。
根据记忆中的使用方法,刑风走到距离第一个诡雷,大概15米的位置,往后方延伸了50米。
打开携行袋取出地雷,弧面对着公路,通过上方的瞄准孔定位后,把下方支架插进草丛中,布置了第一个“西瓜皮”。
接着又往前走了十几米,架设了第二个“西瓜皮”。
接下来,就是安装起爆装置!
m18a1定向雷共有两套发火系统,一个电发引信,一个拉发引信。
在特定的情况下,还可以把拉发引信,改为“绊发”或者“压发”。
依照刑风现今的地形条件,战斗需要,以及配合后续的攻击,最适合的引爆方式,当属“脉冲电发”无疑。
这款阔剑地雷最早的起爆方式,采用的是电池点火系统,由于电池极容易损坏,后来改成了“m57点火机”。
这玩意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个小型发电机,连续按压手柄3次,就能产生3v的脉冲电压,用以引爆电雷管。
一个脉冲点火机、一个增压装置、一根电雷管,约91米的导线,这就是阔剑地雷的所有配件。
其中的增压装置,单发时不需要安装,是专门为“一火多发”而准备。
刑风需要拉长阵线,91米的导线明显不够,这玩意刚好可以派上用场。
拧开“西瓜皮”上方雷管室的软塞,小心装上电雷管。
然后将电雷管的脚线,从雷管室塞顶部的导线孔中引出,与导线连接到一起。
接着把导线布放到另一个“西瓜皮”旁,剪掉多余的导线,把剪出来的端口,用同样的方式与它相连。
这种连接方式,就是部队常用的并联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