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冒顿,让他觉得阿兰在他的身下无比的快活,让冒顿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而实际情况呢?每一次和男人亲热,虽然都是同一个男人,但都会让阿兰觉得恶心得要吐!特别是这段日子,她简直无法忍受,除了和冒顿在一起的时候她装作无比的开心和满足。其余时候,都是白板一样的脸孔,面无表情。冒顿得知这样的情况,却是更加开心,认为这位美丽的阏氏没自己就难过得活不下去,和自己在一起才会快乐,就越发宠爱阿兰,把她拉上床的次数也一天比一天多。
这种恶性循环,已经让阿兰要崩溃了,难以启齿的秘密,生存的压力,身体厌恶男人带来的极度反感,让她每一天都是一种煎熬。然而她还是想活着,她要活着就必须演戏,除非哪一天她想脑袋搬家。她现在甚至只有一个想法,找一个美丽娇弱的女子,好好的,不顾一切的压在身下疼爱销魂一番,然后就死在冒顿的刀下,彻底解脱。
匈奴军营里,刘敬在冒顿的带领下,饶有兴致的观察了匈奴扎营,人员分布。他一边看一边皱眉,心里思索着匈奴王冒顿的想法。
是因为看到匈奴人兵强马壮让刘敬直皱眉头么?恰恰相反,刘敬现在看到的匈奴情况,太弱了,简直不堪一击。若是普通人,还真被冒顿糊弄过去了,但刘敬在蒲将军的教导下,对大汉草原上的那些事,了若指掌。冒顿是什么人?干掉老爹夺了位置的雄主。匈奴是什么势力?吞并东胡和娄烦,赶走强大的月氏。冒顿手下的兵马要是这幅德行,早被人啃得渣渣都不剩了,还能来找大汉的麻烦?
刘敬不动声色的说道:“我这次代表大汉的皇帝,向匈奴王表达我方热爱和平,不愿意动刀兵的意思。同时我主有些疑问,不知道匈奴王你把王庭设置得离边境这么近,究竟是什么意思?”
冒顿满脸憨厚,不好意思的说:“我们放牧,草原上的草吃完了,就要去下一个地方,现在是刚好到了大汉边疆附近。希望大汉的皇帝不要想太多,我绝对没有什么与大汉为敌的意思。之前的冲突,是我手下部落首领私自行动,他已经得到了教训,不代表是我的意思。”
刘敬恍然大悟,欣慰的说:“我也相信匈奴王的诚意,那这就告辞,荣我回去禀告,传达匈奴王的善意。”
在十分友好的气氛下,刘敬独自离开了匈奴王的军营,马不停蹄的赶往关中。他的心情十分沉重,虽然当时在匈奴的军营里,刘敬装作茫然无知,可以随意被糊弄的蠢材。实际上,他早已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劲。
草原弱肉强食,不是你不去招惹别人,别人也会来打你的主意。对手一旦发现了你的虚弱,绝对会如饿狼一般的扑上来。如果作为需要自保的弱者,那要怎么选择?显然是拿出自己最精壮的队伍,展示军威,震慑潜在的敌人。但是刘敬在这里看到的截然相反,他就不得不怀疑匈奴王冒顿的用心了。
能够击败诸多草原民族的匈奴,会连一支雄壮的军队都拿不出来展示么?显然是冒顿在故意示弱。而他故意示弱的动机,那就是对大汉有图谋,不是为了占领大汉的土地,就是为了消灭大汉的军队。
综合之前那几波大汉的使者所看到的,刘敬越发觉得事情不简单。他心里越想越害怕,又联系起诸侯王韩王信准备谋反的事情,又想起现在头脑有些发昏的汉高祖刘邦。心已经沉到了谷底。
刘敬回来以后,第一时间就去找刘邦了,人是见到了,但是心没见到。刘邦对刘敬的分析不屑一顾,认为他是胡思乱想,不相信眼睛看到的,危言耸听。刘敬实在是没有办法,给晋阳的汉军主帅周勃写了一封书信,详细的分析了现在的状况,希望周勃能够警醒。
而此刻的樊哙府邸,一大群人正在一起喝酒,可能是在场的都是武将,行为十分粗鄙,场面虽然热闹,但也粗俗不堪。樊哙对着夏侯婴说:“周勃这次出风头了,你怎么看?”
夏侯婴心里也是十分后悔,早知道匈奴这么菜,被周勃一战而灭,自己提了裤子也要上啊。到时候名垂青史,岂不是快意无比,哪会像现在这样羡慕的不得了,又没什么办法。
樊哙也是懊悔不已:“我也是没想到匈奴这么不经打啊,全军覆没,这仗打得多畅快啊。现在咱们什么都不缺,不就是想在史书上留个名吗。周勃那天说的对,他也做到了。咱们都是沛县出来的,可不能落后于人啊。”
说完在场的几个老兄弟都是感慨不已,有羡慕的,有懊悔的不一而足。都说将来若是有机会,一定会上去对匈奴狠狠来一锤子。
雁门关外的一座山丘上,蒲将军终于等到了季心带来的那一队精锐骑士,由于全部是汉军打扮,又有周勃事先打招呼,没有惊动任何人就出了雁门关。
此刻蒲将军心潮澎湃的看着手下这些愿意为了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无言以对。他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给这些人,但是他们依然为了自己,为了天下人,明知是九死一生,也愿意跟着自己慷慨赴死。
蒲将军对着季心说:“先回晋阳,咱们暂时休整,还没到出场的时候。”
季心嘿嘿一笑:“我知道的,大哥。哪一次咱们出场,不是惊天动地的,弟兄们就是喜欢跟着你干大事。匈奴和汉军前面的事情,咱们也不想搀和。”说完就命令队伍返回晋阳。
各方似乎都在酝酿,还没看出什么效果,然而韩王信却首先的被打了一闷棍。
后世守边的将军,历来都有养寇自重的习惯。把贼都干掉了,自己无事可干,轻则回家赋闲,重则脑袋搬家。比较近的就有李牧蒙恬,现在韩王信就理解了这一点。
虽然马邑比较远,但是胜在自在。不管在什么地方,刘邦迟早都会对付自己,而自己没有一点反抗的能力。在马邑就不一样,刘邦若是要对付自己,把马邑献给匈奴,自己带兵入雁门关,还不是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韩王信读书不少,不知道是否了解与虎谋皮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很快他就为自己的想当然付出了代价。
就在韩王信写信与匈奴私通勾结的一个月后,冒顿来了,带着十万大军来了。
匈奴丝毫不顾之前的约定,见到人就杀。韩王信无奈只得应战。
王喜与之交战,战败,退回马邑城。
王黄与之交战,战败,退回马邑城。
曼丘臣与之交战,战败,退回马邑城。
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没了张晓天的带领和指挥,韩王手下军队完全不是匈奴人的对手。
韩王信屡战屡败,全军退回马邑城,被匈奴重重包围,冒顿十万大军直逼雁门关!
隐忍太久的匈奴王,仿佛一条剧毒的眼镜蛇,终于伸出了锋利的獠牙。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32章 斗智斗勇
在晋阳的帅府里,汉军主帅周勃正召集着众将商讨对策。韩王信不管怎么说,现在都是汉军这边的人,救还是不救,到底要怎么救,派谁去救,这都是问题。而且还必须要守住重镇晋阳,汉军只有五万,而且相当多的还是步兵,而匈奴大军已经打听清楚的就有十万人了。
一堆人在那里争执的面红耳赤,有说出击的,有说防守的,只有汉军主帅周勃一言不发,还有坐在末座的张晓天神游天外,仿佛人不在这里。周勃心里哀叹一声,身边没有可用之人,平时还好,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就只能干瞪眼了。
周勃重重的咳嗽了几声,在场的诸将瞬间就不说话了。“诸位都回去想一想,明天再做定夺,张晓天将军留一下。都散了吧。”众将二话不说纷纷离去,只剩下张晓天在那里静静的想着事情。
“张将军刚才似乎若有所思,能否谈下对目前局势的看法啊?”周勃微笑着看着张晓天,鼓励的说道。却见张晓天抬起头,反问周勃起来:“大帅觉得目前晋阳守得住么?”
周勃顿时语塞,不知道要怎么回答,沉默了片刻,缓缓地摇了摇头。张晓天接着说:“大帅,末将也是这么认为的,匈奴来势汹汹。不可力敌,更何况……”说到这里,张晓天一字一句的强调:“韩王信已经有了反意,这也是我为什么当时会选择离开他的原因。现在匈奴十万大军围困他,投降就在旦夕之间,也许是明天,也许是后天,也许现在就已经投降了,消息还没传到我们这里来而已。”
周勃刷的一下站起来,双目圆睁,又缓缓坐下。张晓天的这个推测应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韩王信现在投降匈奴,调转矛头来对付自己,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张晓天平静的对周勃说:“大帅,放弃晋阳,大军退往铜鞮,在铜鞮伏击匈奴,可以大破之。”周勃很欣赏张晓天不拘一格的思维,有胆有识。但是他自己的身份却不一样。
看着周勃不动声色,面无表情。张晓天又接着劝道:“晋阳虽然是大城重镇,奈何匈奴人习惯了马背上的生活,即使占领了晋阳,也会守不住,他们的重点不会在于城池的夺取,而是在于消灭汉军的主力。
周勃作为汉军主帅,主动放弃北方的重镇晋阳,且不说这一仗的输赢,首先自己就可能被问责。要是赢了还好,哪怕是不胜不败,丢失晋阳的责任也不是自己背得起的。这才是他真正忧虑的地方,然而并不能对张晓天直言。周勃心烦意乱的来回踱步,一时间犹豫不决。
张晓天对周勃说道:“大帅,前些日子我去铜鞮考察过,这个地方四周是山谷,中间是盆地,北边的入口狭窄而南边的出口开阔,是最好的伏击地点。”
周勃听完眼睛一亮,思索了片刻,觉得非常可行,但是他还是对主动放弃晋阳感到不安。就算五万大军全部阵亡了,他也可以回去东山再起,但是丢失晋阳的责任和骂名,他真背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