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一次,项梁却并没与露出恼怒的神色,而是走到了项羽的身前,心平气和的开了口。
“若是那赵高的计策成了,我等到时不费吹灰之力便可攻下咸阳,但这厮竟会功亏一篑,二十余载心血毁于一旦,实在是惜哉……”
“叔父既知其可惜,自然也当知晓那始皇帝父子绝非善类,按照之前形势,我等倒是可以等待始皇帝死去,但如今公子高做了储君,若真如传言那般,日后只会更加难以成事!”
显然,虽然被自己的叔父天天关在府中练武看兵书,但是项羽对于大秦发生的大事还是门清的,近一年名声大噪的公子高,显然让年岁相仿的项羽看到了一点危机。
“你口中之言,我又怎能不知,不光我知之,每一个反秦之人皆知,我且问你,你我二人在这府中揭竿而起,兵从何来,以何攻向咸阳?咸阳相去不远的上郡便有三十万大军囤聚,你如何破之?”
这连珠炮一样的问题一出口,项羽立马就被憋得脸那叫一个通红啊!这些他要是往深处想的话,那当然也能看得见,但是急于劝说叔父起兵的他当然不会过多的去想那些个困难,没想当然就没对策,所以这一下子,让项梁问得那是哑口无言。
但是依照项羽的脾气,那肯定是无理也得辩三分,强大精神道:“凭借我项氏在楚国故地的威望,以及叔父这些年来在郡中的所为,只要叔父登高一呼,何愁不云集响应?”
项梁听了这话气得都有点笑了,心说你可真是我的亲侄子啊,我特么的登高一呼,这么个会稽郡能有多少云集响应的,到时候人家真正成规模的反秦势力就等着咱们先扛一波呢,不是炮灰又是啥?
心里是这么想的,项梁对项羽也是这么说的,姗姗数语,就把项羽给说得低下了头,心知自己实在是有点鲁莽了,叔父再厉害,那也是肉体凡胎啊。
直到项羽安分了下来,项梁才坐在了桌案旁边,低声继续言道:“你虽不得其法,但有灭秦之心,倒也难得,反秦之事乃是大事,不可鲁莽,但该用的方法,还是要用的……”
“哦?莫非叔父早已做了打算?”
项梁话里的意思,以项羽的脑袋那可是一瞬间就明白了,看这架势分明就是人家已经想好了办法了,只不过没告诉你小孩子家家罢了。
“若是始皇帝依旧不立储君,我倒是还可等上一些时日,但此番大秦二世人选已然尘埃落定,再等下去对我等而言并无好处,之所以并未告知于你,便是怕走漏了风声,此事乃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之事,唯有万事俱备,我等方可有所动作,这些时日你便在府中熟读兵书,不论发生何事都不可有所表现,待得时机成熟之时,我自会告知于你!”
这一番话,那可算得上是项羽这些年来从自己叔父最里面听到的最动听的一段话了。
虽然对自己有点严格的过了头,但是项羽却知道自己的这个叔父那嘴里是没有半句虚话的,他说准备了,那就是准备了,自己等着也就行了。
吴中的情况,嬴高并没有想到,他以为那些个陈胜吴广也好,各国贵族也好,看到自己新官上任三把火,多多少少会收敛一些,等到时间久了,反秦这个事参与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还是低估了一些这个时代的人的决心,当然还有智商,这其中就有项梁一个,根据前世的史料,嬴高能知道的就是这个家伙当将军还不如章邯。
而嬴高不知道的是,正是这个在他的心里优先级并不是很高的家伙,才是掀起一阵滔天巨浪的罪魁祸首……
这个时候的嬴高,正信心满满的等待着还剩下不到一个月就能给他量产出一部分铁制兵刃的张开,等待着先让一部分军士鸟枪换炮,还有一项能增强秦兵战力的重要武器。
而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他才刚刚软磨硬泡的让始皇帝应允了一件事情,进行他到了大秦之后的第三次走出咸阳城,而这一次的目的地,正是扶苏想去而没有成行的上郡。
按照始皇帝的理解,嬴高这个比猴还精的家伙一定是去看看蒙恬是不是只对扶苏真心相待。
虽然他认为嬴高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是毕竟自己已经把储君之位给人家了,总不能给人家心里留根刺不是?
毕竟三十万大军可不是个小数目,始皇帝心说让他去看看蒙恬将军的人品也好,当然,也看看匈奴到底是个什么尿性。
这一次走出咸阳,嬴高并没有如同之前一样大张旗鼓,一者是上郡距离咸阳不远,都是老秦之地,途中安全,二者就是他真正的目的并非是始皇帝想象的那样小肚鸡肠,人家这次去那是和蒙恬将军商量事儿去了,带一堆人马的话,几个意思?
于是乎,嬴高除了带着始皇帝在他当了储君之后给配的百名禁卫之外,也就是朱家和萧何俩人,因为对蒙恬,嬴高还是有点信心的。
但也正是这一次去上郡参观,有点再一次颠覆了嬴高对这个时代的认识,使得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是不有点把事儿整的简单了。
第140章 初临上郡
这回前往上郡军营,名义上是嬴高奉了始皇帝之命前来检视,顺便熟悉一下匈奴,至于实际上嘛,嬴高自己的心里当然也有着不少的算盘。/全本小说网/https://。/
而蒙恬此人,至少在履历上,那几乎是独一号的忠臣,长城和驰道实则是比新宫的修建更加耗费人力物力的事儿,但这西起陇西的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还真就是在蒙恬的手里从一段又一段连接在一起的。
当然还有从九原郡直达甘泉宫的驰道,如今也正在蒙恬的主持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要是换一个有点私心的将领在这督造,嬴高心说就这俩大工程,估摸着早就弄出不知道多少对的陈胜吴广来了。
一路的暗中观察之后,嬴高终于是慢慢的到了上郡的军营之前,蒙恬早就接到了这新任大秦储君要来视察的通知,也多次派出了斥候,所以此时正在军营外等候着。
其实对于嬴高击败了扶苏,最终成了这大秦的储君这个事,蒙恬除了一开始为扶苏感到十分惋惜之后,等到他把嬴高自打名声鹊起以来干的那些个事儿细细捋了一遍之后,最终内心里竟然还有着几分的期盼。
扶苏的确会是一个明君,但是蒙恬早就看出来了,他要是统治一个国泰民安的国家还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因为性情和信奉儒家的原因,不管做啥事,蒙恬总是感觉扶苏和一个君主相比还差着点啥。
直到嬴高这厮横空出世之后,蒙恬虽然人在上郡,那对于咸阳城里里外外的大事小情可都关注着呢。
嬴高从扶苏遇刺开始,这一桩桩一件件,办的都是一丁点也不拖泥带水,更重要的是,蒙恬发现扶苏一旦发现对大秦统治不利的事,那是肯定狠抓的,这一点,正是他想要让扶苏具备的素质,没成想,如今东边不亮西边亮。
初见蒙恬,已然快五十岁了的蒙恬形象和嬴高心里想象的还是十分吻合的,还真是生就一副忠臣模样。
“公子,恬这军营之中甚为简陋,若是公子不弃,大帐已然给公子准备妥当,公子一番跋涉,当先去歇息片刻。”
上郡可不是啥江南水乡,虽然距离咸阳并不远,但是嬴高到这的时候也是灰头土脸,,蒙恬虽然有心向嬴高介绍一下自己这大营,但总不能这么个形象不是。
“将军不必如此,待高更换衣衫便可,我大秦在此立威,将匈奴阻隔于长城之外,尽是将军的功绩,高初到此处,自然是要好生观瞻一番!”
嬴高这嗑一出口,蒙恬心里那还是相当的舒坦的,虽然他对嬴高的印象还不错,但是之前他可不知道嬴高对他的印象是个啥德行。
特别是你蒙氏兄弟原来可都是扶苏的铁杆,这要是换做一般的人继承了储君之位,能给蒙恬好脸色看才怪呢。
这么一来,嬴高饭也不吃,觉也不睡,直接就让蒙恬带着他到军营中到处看看。
蒙恬见嬴高如此勤政,心中自然是高兴的,他作为这上郡驻军的最高统领,那在手下面前怎么能进一步的树立威信呢,当然是领导重视啊!
而现在嬴高以储君的身份到了地处偏僻的上郡,那可不就是领导视察吗。
这一天,嬴高可是没轻折腾了蒙恬,几乎把驻军的军营看了个遍,看看军士吃的啥,穿的啥,训练咋样。
这些都看了一遍还不算完,嬴高愣是紧接着又让蒙恬带着他到了上郡境内的一段长城之上登高望远,看一看长城的另一侧都是些什么玩意。
“我大秦子民皆知将军在此修建长城乃是为了将匈奴阻隔在我华夏之外,如今你我二人登高远眺,为何不见匈奴踪影?”
在长城上转了一圈,嬴高终于忍不住问了起来,在他想来,既然你大秦在这驻扎着三十万精兵,而且已经持续了不少年头了,那肯定是因为匈奴总是兵临城下,你要是不看着就打过来了啊,而现在嬴高观察了一圈,却并没发现这样的情况,甚至连一个匈奴的影儿都没看着。
听了嬴高这话,还没等蒙恬答话,他身侧的一员副将倒是先开了口。
“公子有所不知,将军初到此处之时,匈奴端的是十分猖獗,屡屡进犯我大秦边境,黔首不胜其扰,就算移民亦是无人乐于来此,这些年将军日日钻研匈奴作战技法与其部落之间关系,而后率领我等屡屡大破匈奴,故近年来匈奴已将部落迁移至他处,几乎未再有犯境。”
“将军当真是劳苦功高啊……”
听了这番话后,嬴高的脸上那是露出了十分灿烂的笑容,在蒙恬他们看来,这一定是对自己这些年取得的成就打心眼里高兴,但他们不知道的,嬴高这家伙其实心里还有个别的算盘,需要的正是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