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我大秦军士手中的兵器,皆是铜器,而据高这数次到咸阳之外,发觉民间对于铁器的冶炼亦是相当成熟,而精湛的铁匠,更是能将铁器打造得比我大秦官造的青铜器更为坚硬,不光如此,铁器若是量产,所耗钱财亦可节省不少,不知父亲以为……”
“唉……”
始皇帝闻言看了嬴高一眼,却是先叹了口气,之后才开口道:“铁器之便,朕又如何不知,只是我咸阳城中制造兵器,皆是我老秦匠人,我秦人地处偏远,对于铁器的了解实在是少之又少,而那六国之中,纵有如此人才,又怎能为我所用?”
嬴高一听这话,眼珠子当时就亮了,心说有困难你早说啊,这不有我呢吗?说到底不就是一句话吗,没有人才,又不相信那些原来六国之地的故人,你这么当皇帝,到最后能实现真正的统一那才出鬼了呢。
第136章 铁器的好处
“父亲不必如此,如今我大秦哪里还有所谓的六国,六国的称谓,不过是那些妄想复国之人的春秋大梦罢了,高之所以提出以铁器制造军械,所为者正是若干年后扩军之用,铁器替换铜器之事一旦成功,我大秦不论军力或是生产,皆可有所提升!”
铁器的好处,嬴高就算坐在这和始皇帝说一宿那也是说不完的,所以嬴高也不打算细说,他当然不能说有了这铁,我再发展发展整不好能把一千多年之后才有的炒菜也给你端上桌来。全本小说网,HTTPS://。.COm;
能够吸引住如今始皇帝目光的,只有强军这一条,所以嬴高只要抓住这个就够了。
铁器的耐磨,坚韧,始皇帝其实也是知道的,他和赵姬在赵国的时候,就曾经见识过铁器在赵国相当广泛的使用,只不过秦国当时没发现铁矿,这么一来这个事才落了后。
“纵然如此,这制铁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便是这铁匠,也是要搜寻一阵啊……”
“高之所以敢于向父亲提起此事,正是因为高手中正有一出类拔萃之人!”
“哦?说来听听。”显然,嬴高这故作神秘的举动有点吸引住了始皇帝的注意。
“咳咳,父亲可还记得,之前在古博浪沙之时遇袭的凶器,那上百斤重的大铁锤?”
“哦?此番你前往陈县,虽说瓦解了当初那匪首的势力,但却并未捉住那匪首,足以见得其奸滑非常,莫非这其中还有着什么隐情?”
始皇帝这么一问,嬴高心里只能是重重的叹了口气,心说事到如今,为了大秦的发展,我也只能稍微在事实里面加上一点感情色彩了……
“不错,那主犯张良乃是韩国丞相之后,对父亲及我大秦的怨念极深,此番因其早有准备,这才未能将其擒住,但此獠奔逃之时已然中了我一箭,想来也不会好受。只是父亲有所不知,此行高最大的收获,却是解救出了一人,细问之下,此人竟然就是那张良之前在博浪沙袭击父亲之前蒙骗给他制作那铁锤的铁匠,此人名曰张开,在鲁国故地那是赫赫有名的巧匠,精通铁器与机关的制作,被我解救之后愿将余生贡献于我大秦以谢之前制作铁锤之罪,如今高已然将其带回,就安置在咸阳城中!”
不得不说,嬴高的这个故事,那绝大部分都是真的,甚至说张开是被张良胁迫也有情可原,唯独不能说的就是放走了张良,这家伙当记首功……
“嘶……似这等人,虽应好生查探一番身世,若是当真是能工巧匠,自然也可利用一番,但我大秦铜器制造已然成了规模,若是贸然改动,怕是会引发诸多不便啊。”
对于嬴高的说法,始皇帝倒是赞同的,其实有很多事,他早年都是想过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些在他的脑袋里那都得往后排了,都得给他寻求长生的法子让道,直到孟生的事过后,始皇帝才感到自己终于从不想死却又距离死亡越发的近了的怪圈里脱离了出来。
如今有了刚刚被立为储君的儿子当急先锋,始皇帝还是乐于做出一些改变的,毕竟他要做的也就是点点头,然后等着看结果,何乐而不为呢。
“高心中所想,是父亲且先将那些制作铜器的工匠分出三分之一,交与那张开之手,若是三个月后产出或是效果不能与青铜器相比,高自将其打发回鲁国便罢!”
嬴高都这么下军令状了,始皇帝要是不把那三分之一的工匠交给他,那可就显得有点太小家子气了,于是乎,这场轰轰烈烈的冶铁运动,就这样在父子俩的几句话里定下了基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实嬴高现在最想的就是把张良这厮给挖出来,然后一刀砍了,再去沛县把刘邦给找出来,一刀砍了。
但是一旦决定这样做了,要是不能同一时间以雷霆之势把这些个大秦版图上的法外之人全部都给抹杀了,那几乎是一定会引发暴乱了,也就是说,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一个不好,那就会让大泽乡起义再提前个两年来了。
所以说,嬴高在慢慢改变大秦兵力分布的同时,还要增加军队的单兵战斗力,到时候出兵打仗,毕竟不能全部都依靠像秘法队那样的高手。
自己在陈县率领的那一万人的表现,可以说让嬴高是相当的失望,嬴高相信他们和灭了六国的那些个大秦虎狼之师的战斗力压根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要不然张良那点机关虽然精妙,但也不至于一下子死了一千来个。
在这样的背景下,把秦兵的青铜器换下来显得更加的必要,铁器一旦提炼得好一些,那韧性和锋利程度可都不是区区青铜器可以比拟的。
嬴高虽然是个文科生,但是熟知历史的他却也知道要是相同大小的一把剑,铁的那肯定是比铜的更为锋利,当然杀敌也更加的轻松。
次日,当嬴高把已经在咸阳城里待了几天快要闲出屁来了的张开带到始皇帝分配给他的数百工匠面前,并且告诉他这些人都归他管了的时候,张开的小眼神那简直就是快要放出光来了。
当嬴高告诉张开,如果他能在三个月内向全咸阳的人证明耗费同样精力制作出来的铁器,不论是耐用性还是造价都远远优于青铜器的话,整个咸阳城的工匠,全部都会归他来管理的时候,张开的眼里就好像要喷出火来了一般,啥叫走上了人生巅峰,你看看这个时候的张开就知道了。
说了要求之后,嬴高就自顾自的走了,他可不是那种啥事都亲力亲为的家伙,再说了,就说这冶铁,他虽然知道铁器比铜器强,但其中原理他一个文科生咋能知道,在这些方面,他能做的就是顺着历史的发展推大秦一把,搞发明创造,真就不是他的菜。
他来,那是要干‘大事’的……当然,也可以说他懒。
第137章 杀只鸡给猴看看
证明铁器比青铜器更加适应这个时代那是需要时间的,而在这期间的当口,嬴高暂且还真就没啥借口再不跟着始皇帝学习如何处理各个郡县上报的事务了。(全本小说网,https://。)
虽然后世都在传始皇帝是多么多么的残暴,多么多么的不把老百姓当人看,但那也不过是经过了后世多少代的渲染才得到的结论,当然做不得真。
硬着脑袋皮跟着始皇帝学习了一个多月如何处理各地的政务之后,嬴高不禁发现,始皇帝要是真能放下点自己的虚荣心,别大张旗鼓的去修那些个并没有太大用处的宫殿啊,坟啊,城墙啊,高速啊什么的,放在后世那还真就是个明君。
就拿修长城这个事来说,在嬴高看来你有那么多的人力物力,直接就去灭了匈奴也就得了,就算是不能把他们彻底消灭了,那也得让他们知道,你们乐意去骚扰谁就去骚扰谁,就是不能骚扰我们大秦,你这样硬气点,用不了几十年,匈奴早就不知道都迁移到哪去了。
但是这么大个工程已经开始了十多年了,你再去说这玩意没用,那不就是给始皇帝拆台吗,还有新宫的修建,当初不就是你公子高热情高涨的去督造的吗,这个时候再去反复,那你的人品还要不要了。
刨除了这些之外,嬴高发现始皇帝还真是个锱铢必较的帝皇,就是一个县中受了啥灾了,始皇帝也得亲自批示一番,不然就派个御史过去看看,但凡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咸阳都是会管的。
这也忽然之间让嬴高明白了始皇帝为啥会这么想要长生,实在是事情太多,时间不够用啊!
而通过这段时间跟着始皇帝的学习,嬴高本身也并不是一无所获的,至少大秦总共有多少个郡县,郡县的官员都是谁,到底咋样,他都已经门清了,而且这里面已然有不少上了嬴高的黑名单了,一旦嬴高掌了权,这帮家伙可就要倒大霉了。
时间长了,看得竹简多了,嬴高也发现了大秦管理上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简单的郡县制的确是能够巩固中央集权,但是他们报上来的那些始皇帝批阅的劲劲儿的问题,在嬴高看来全都是在那无病呻吟。
什么县里的河流决堤了,淹死了多少家禽啊,什么县里发现了一个贼人,已然被县尉率人拿下,几个百姓受了轻伤啊,什么县里接连丢了一些粮食,请咸阳救济一下啊……
看了这些竹简,嬴高真有想要踹那写竹简的家伙几脚的冲动,心说要不是你们这一天天的报喜不报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始皇帝都给忽悠的不知道大秦到底是啥样了,那些个陈县的反秦势力咋能找到山头?
还有像刘邦那样的罪人,咋还能允许他媳妇在县里横晃?这一桩桩一件件的要是全都到了始皇帝的耳朵里,还不得直接把他给气得倒仰过去?
啥叫报喜不报忧,这特么不就叫报喜不报忧吗,等到发现问题的那一天,那不用说肯定就是天大的问题。
忍无可忍自然也就无需再忍,嬴高可是受不了天天把时间都浪费在这些个脱裤子放屁的事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