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扶苏知道,在一定的时间之后,西域的地界上也会出现一个个的城池,当人口多了的时候,在这些城池的周边也会出现一个个的村落,就像是大秦那样,只不过这里的气候实在是不怎么样,不少在大秦都可以轻易耕种出来的东西在这里肯定都是无法实现的,而嬴高则是根据陆贾的建议,提出了前期先像生活在类似地方的匈奴人一样,依靠着放牧解决这里民众的温饱问题,之后再好生观察研究还能有什么办法维持百姓的生计。
而每经过一个定居点,扶苏都会询问一下负责这里的官吏,这里百姓的数目,大概还需要多少百姓,然后再留下一些军士在附近安营扎寨,特别是在和匈奴分界线相近的地方,更是留下了相对多一些的军士,这足以见得,扶苏对于这个地方的治理自己还是有着许许多多的想法的。
当扶苏赶到了那山脉之下的时候,发现一座较大的城池已经几乎建设了一半了,这里的人显然也要比其他的地方多了不少,扶苏知道这个地方就是西域的郡治所在,也是自己将要不知道多少时间生活的地方,而自己守护着的这个入口,也是以后孔雀王朝和大秦之间几乎唯一能够顺畅往来的出入口。
孔雀王朝一定是有着不少大秦所没有或者是十分稀缺的东西的,而这些东西早晚都要从这里运送到大秦的地界上,这也正是西域重要的原因所在,而这个门户,现在全部都掌控在了扶苏的手中。
其实在确定扶苏这个西域郡守的时候,嬴高内心里面还是顶着很大的压力的,西域和孔雀王朝不比南海郡,而扶苏在大秦贵族和百姓之中的号召力显然都还是十分出众的,让扶苏镇守大秦和孔雀王朝的关口,一旦扶苏真的有了什么不好的想法的话,有许多东西就都不是嬴高所能够掌控的了。
但是嬴高转念一想,在没有孔雀王朝的时候南海郡对于大秦来说可不就是一个这样的所在吗?而在南海郡这样的地方,扶苏依旧是这么多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其实早已经证明了他对大秦,对嬴高的忠心了,要是这样还会引起嬴高的怀疑的话,嬴高就有点担心自己是不是要犯后世不少皇帝都会犯的毛病,不把自己有点能耐的兄弟都整死自己就不安心了。
事实证明,扶苏还是十分给力的,当扶苏到了西域之后,第一时间将自己所见所闻整理了一番,写出了一份十分详尽的报告发给了嬴高。
在这份报告之中,扶苏不但介绍了现在西域的情形,更是根据自己的分析向嬴高提出来,应该这个时候就让孔雀王朝那些能够稍微知道一点大秦的语言和秦律的人转移到西域来。
因为西域气候和人手不足的原因,各处城池的建造都是十分的缓慢,而在扶苏看来,孔雀王朝之人的到来不单单可以加入到城池的建造之中,也能让他们和大秦的移民产生一样的感受,那就是这里是自己的新家,是自己重新开始的地方,而不是等到大秦弄好了一切再将他们转移过来,那样的话,少了不少参与感的孔雀王朝百姓已然会将自己当做是大秦的客人的。
对于扶苏的这个建议,嬴高思考了一番之后还是决定同意,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起到扶苏在书信之中所说的那样的作用,还能加快西域的建设。
在收到扶苏这封书信之前,嬴高还得到了陈平的一个报告,陈平在书信之中告知嬴高,他正在带着大秦的工匠和百姓帮助匈奴在西域的地界上建造直道,而匈奴人竟然也派出了不少所谓的工匠,虽然这些人几乎什么都是都不会,但是他们竟然一反匈奴人做派的认真的和大秦的工匠们学习直道的修建。
这本是嬴高当初给项羽的建议,但是看在陈平的眼里却是十分的担忧,要是让匈奴就这么掌握了直道修建的方式,实在是不知道他们会在哪修建直道。
匈奴本来就有着十分精锐的骑兵,要是在到处修建直道的话,会大大的提升他们行军的机动性,虽然匈奴现在是大秦的盟友,但是除了嬴高之外,大秦其他的官吏可并不这样认为,他们一直觉得匈奴人不靠谱,早晚都会再次站大秦的对立面上的。
对于陈平的这种担忧,嬴高自然不能真正的承认,他在给陈平的回信之中只是让陈平默默的观察,尽量的配合匈奴人对直道的修建,至于其他的东西,就要等到他回到大秦之后再说了。
其实陈平他们的担忧嬴高自然心里面也是知道的,但是但凡从他的书信里面出去的东西,就必须是以大秦和匈奴是盟友为前提的,不然的话一旦传出去最终到了项羽的耳朵里面的话,对于日后嬴高的计划可是会有着十分之大的影响的。
嬴高知道,当自己全面接管孔雀王朝的时候,孔雀王朝周边的一些小型王朝就会知道打下了孔雀王朝的王朝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秦就算是正式走进了世界上其他王朝的视野之中,并且最终会引起一些个巨无霸一样的王朝的注意的。
嬴高也不知道这些的时候会在多长时间之后的到来,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将大秦和孔雀王朝,当然还有西域经营的固若金汤。
他可不认为全世界范围内能够这么轻易的吞并孔雀王朝的王朝就只有一个大秦,只不过是他最先发现了孔雀王朝,而且地理位置上来看孔雀王朝的的确确是距离大秦并不是很远的一个存在罢了。
当你彻彻底底的因为孔雀王朝的事儿引起了十分大的一番波澜的时候,你自然要做好接受更加严酷的考验的准备,虽然在嬴高的心里面大秦一直都会以进攻者的姿态席卷天下,但是有着这样想法的可不只有他一个。
在这个过程中,他最明智的选择就是让项羽一直都成为他可以信赖的伙伴,而与此同时成功的限制住项羽和他的匈奴的发展,想要同时做到这两点无疑是十分困难的事儿,但是嬴高现在显然是正走在这样的道路上呢。
当了这几年的皇帝,嬴高觉得皇帝的生活当真是永远都不会感到无聊的,因为每当你暂时布置完了一件事儿之后,还有许许多多的事儿在等着你去布置呢。
现在他又添置了一个小公子,虽然小家伙才几个月的大小,压根就不认识人呢,但是每天到冯清的宫殿之中去看看自己的儿子却成了嬴高的必修课,而这个小家伙的出世,也让嬴高心里面笃定,自己之前在内心之中许下的宏愿自己这辈子是肯定要完成的,不但等到自己没了的时候,自己的儿子成了众矢之的,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儿。
西域的事儿刚研究完了没几天,萧何和陆贾就再次找上门来了,因为当初定下的半年之期转眼就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了,该到了他们为第一次的科举出题的时候了,他们俩出了几个题目,但是最终拍板的事儿还是得交给嬴高,毕竟大秦整个帝国的中心思想在人家的手里面把握着呢。
嬴高接过二人的题目看了看,总体上还是十分满意的,因为二人对于自己那还是十分了解的,所以出的题目也都是一些个发散性的东西,只不过在作答方式上做了一些个要求。
第525章 一个发明的诞生(第二更)
看过了二人的所出的题目之后,嬴高在其中画出了两个题目,第一次科举的第一轮考校的题目就这样被确定下来了。(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两个题目,几乎全部都是考校这些人对于大秦目前正在实施的新政理解的题目。
嬴高相信当初自己实施新政的时候那些个讲学的人应该是在那些听讲学的青年的面前卖弄过这些东西,但是到了现在,之前的新政已经过去了挺长时间了,嬴高相信在最近的一段时间是不会有哪个人在讲学的时候去提之前那些个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参与考校的考生除了当初听过的他们的老师说的东西之外,大都应该会通过自己这两年在大秦地界上面的观察得出一些结论,再结合一些自己读的圣贤书上面的典故,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这就和嬴高想要看到的他们真正的见解和实力差不了多少了。
“君上,这些参与考校的人所作答的竹简,最终该当如何处理,并且如何进行初步的评选?总不能一个个的都拿到君上的面前吧?”
确定了题目之后,萧何问出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他当然知道嬴高想要尽可能的对这一次考校亲自进行把关,但是想要亲自审阅每一个考生的答案,那肯定是相当不靠谱的一个事儿。
“此事朕自然是不能面面俱到,但也不能将这么大的权力下放到郡中去,他们距离咸阳一个个都是十万八千里,一旦有什么不好的想法,最终想要追查都是十分困难的,此事我派出一些禁卫,专门等到考校结束后将这些考生的作答直接运送会咸阳城,到了咸阳城中之后,你二人找一些学识渊博之人进行一番初审,选出上等之作给朕,朕再最终确定进入下一轮之人的名单,此乃是科举新政实施的第一年,你二人纵然辛劳一些,也要慎之又慎啊!”
显然,嬴高想要将这科举之事全部都掌控在咸阳城的范围之内,他可不想让一些个当地的官吏将这个千年大计给做了手脚,要是在这次科举之后引发了一众百姓的质疑,那嬴高多年积攒起来的信誉可就又不怎么样了。
“君上,此事所要耗费的时间可是不少啊……”
简单的想了一下,萧何不得不提醒嬴高,因为这件事如今在大秦的地界上已经传开了,报名除了年龄之外并没有什么其他的限制条件,也就是说你就是一个除了写字啥都不会的家伙,那是也能参加这一次的考校的,只要你在答题的时候别说出来什么对大秦,对嬴高不敬的东西来,那都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但是这样的人要是多了,给审阅的人浪费的时间可就不是一点半点的了。
原本按照萧何和陆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