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浓烈的硝烟遮蔽了视野,但加拉赫能够感觉到敌军战车的逼近,他将步枪搁在一旁,默默拧开“粘弹”保险盖,禁不住心跳加速,额头冒汗。爱尔兰军队的“粘弹”的造型类似于锥形帽筒,单个有一公斤多,无论重量还是磁吸附方式都不适合远距离投掷,德*队装备的反战车手雷有两种,一种跟爱尔兰“粘弹”相仿,一种是非吸附式、采用碰炸引信的大威力手雷。
加拉赫一边估算着投弹的时机,一边小心提防对方带来的枪弹,等到正面驶来的英军战车显现身形,他左手拉出导火索,右手猛力甩出“粘弹”,使之划出一道抛物线。这套动作他在训练中已经做过了数百遍,本来十拿九稳,可是这一刻,他的手在颤抖,脑袋里一片空白,有没有命中目标压根就没看清!
五秒之后,伴随着轰隆一声爆响,强劲的气浪迎面袭来。加拉赫侧身靠着堑壕壁,这一刻,他想的不是荣誉问题,而是能否从这样的战斗中幸存下来。近距离的爆炸干扰了他的听觉,身体却感受到了轻微但持续的颤动,他下意识地抬起头,视线突然一黑:英军战车竟从头顶上方碾过堑壕!
居然没有干掉它?
英军战车赫然压过的气势如此磅礴,即便是在演习中经受过战车压顶,加拉赫还是被惊得呆若木鸡。就在这时,旁边一名爱尔兰士兵横出一步,将手里的“粘弹”抛向英军战车后部,它准确地黏在了发动机罩上——那是一辆战车最为薄弱的地方。
加拉赫双手捂紧耳朵,眼前火光一闪,大团黑烟翻滚升腾,刚越过堑壕的英军战车就此失去了动力,即便武器和乘员完好无损,它对联军防线的威胁也减小了大半。
没等加拉赫回过神来,另一辆英军战车从数米开外碾过堑壕,行进过程中,它的战车炮和机枪还在不断射击。有了同伴刚刚的示范,这名爱尔兰伞兵不再迷茫,只是机会稍纵即逝,那辆英军战车很快从视线中消失了。
听到尖锐的履带摩擦声从另一个方向传来,加拉赫飞也似的抄起一枚“粘弹”,等到偌大的黑影闪过,他瞅准时机抛出“粘弹”,然后顺势扑在堑壕底部。发生在数米开外的爆炸冲击十足,因为没来得及捂住耳朵,耳边是无尽的嗡响声。好在英军步兵没在这个时候冲进堑壕,否则的话,他肯定会被敌人当做战五渣给轻易收拾掉的。
在联军士兵的猛烈阻击下,大部分英军战车止步于防线之前,而那些突破防线的战车并没有回过头来支援步兵攻夺阵地,它们早就注意到了麦田中的“凯尔特战士”,知道这些爱尔兰战车是现阶段最大的威胁。怎奈“基钦纳”的37毫米战车炮威力偏小,部分“雄性”型号所装备的短管炮口径够大但直瞄精度稍弱,跟爱尔兰战车在中等距离进行对射很是吃亏。“凯尔特战士”投产多年且对外出售,其主要性能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只要将距离缩近到两百米以内,英制37毫米战车炮就有很大的概率击穿其滚轧均质刚制成的30毫米厚的正面装甲。
英军战车打出的照明弹映亮麦田,一辆辆静止多时、炮管滚热的“凯尔特战士”动了起来,它们就像是排成散兵线的步兵一样,迎着英军战车的炮火傲然前行,二十米一个停顿,停下之后迅速开火。在这场面对面的战斗中,几乎每分钟都有爱尔兰战车遭到毁伤,但同时受到联军士兵攻击的英军战车损失速度更快。待到炮声暂时平息下来,堑壕前后已有四五十辆被击毁的英军战车,被火焰浓烟熏出坦克的乘员成了姿势各异的尸骸,相较而言,爱尔兰装甲部队区区11辆的损失还算过得去,但一个严峻的现实是,阵地前沿的地雷阵已被趟开,阵地上的战防炮损失殆尽,而仍能战斗的“凯尔特战士”只剩下了5辆,整条防线严重缺乏反战车火力。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626章 强攻禁区
夜渐深,天微凉,人倦怠。在游弋于科恩半岛南部海域的爱尔兰重巡洋舰“努阿达”号上,随着炮火的平息,被发射药烘热的空气迅速冷却,硝烟渐渐散去,但舰上遗留的火药气味依然浓重。严格的灯火管制下,在露天位置吸烟是被绝对禁止的,舰员们或眺望海面,或窃窃私语。半个多小时的炮击,半齐射打了3轮,齐射打了25轮,炮火输出强度至少跟一个军属重炮团相当,而从英军攻势的转变情况来看,这样的炮击效果斐然。
“努阿达”号能够在对岸支援中展现了精准的远射功力,是爱尔兰长期奉行精兵政策的成效,也是海军装备技术不断进步的表现。“努阿达”号的火控中枢以机械式计算器和全舰统一指挥系统为基石,前者是工业文明的科技精粹,是电子计算机出现以前实施快速精准火力打击的重要技术依托,数据处理效率是纯人工的十倍,较上一场战争时期英国皇家海军使用的早期型号提高了三倍;后者是德国造船工业的技术结晶,是德国海军的制胜法宝,战后十数年逐渐成为各国大型战舰的标准配备,而“努阿达”号所采用的是电力和机械双重驱动的第二代系统,精确度更高且具有一定的抗破坏能力。
“努阿达”号以猛烈炮火阻击了英军对阿伯索赫以北联军防线的攻势,下午因避退英国空军锋芒而后撤的德国战列舰编队亦在一众轻舰艇的掩护下重新投入战斗。阵中有威风凛凛的巴伐利亚级超无畏舰“巴伐利亚”号、“巴登”号、“符腾堡”号,有老而弥坚的国王级无畏舰“国王”号、“大选帝侯”号、“威廉皇储”号以及凯撒级无畏舰“凯撒”号,它们排成两列纵队,在三十多艘轻巡洋舰和驱逐舰的严密护卫下驶过白天的战场,近两万名海军官兵默默向白天战损的“边境总督”号以及不幸阵亡的数百名袍泽致哀。开战首日遭此损失,给信心饱满、斗志昂扬的联军将士们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有不少人开始质疑“闪电登陆”的作战策略——在没有摧垮英军海空力量的情况下登陆北威尔士,无论登岸部队还是支援力量必然受到英军的疯狂反扑,在制约英军战略部署的同时也限制了自身的战略选择,甚至制造一个可怕的战场绞肉机。
驶过阿伯索赫以南海域,联军舰队调整阵列,超无畏舰编队在半数轻舰艇的掩护下降低航速,无畏舰编队及所余轻舰艇转向东北,航行约一刻钟后方才减速,两支编队相隔万米,彼此遥遥相望,而后分别对科恩半岛东南部的海滨城市克里基厄斯和波斯马多格展开炮击。
如果将爱尔兰重巡洋舰的攻击比喻成屠夫手里的剔骨刀,那么德国战列舰群的炮火就好比是甲士使用的斩马刀,一个锐不可当,一个无坚不摧。“巴伐利亚”号和“巴登”号向波斯马多格倾泻了200多发主炮弹和800多发副炮弹。这两艘超无畏舰的380毫米主炮发射800公斤重的榴弹或穿甲弹,考虑到炮弹的惊人动能,这一发的破坏力就抵得上一架中型轰炸机投掷的炸弹,白天时候已经遭受了联军两波轰炸的波斯马多格又一次被熊熊烈焰和滚滚浓烟所包围,干净整洁的街道变成了满目仓夷的废墟;规模稍小的克里基厄斯遭到了“国王”号、“大选帝侯”号以及“威廉皇储”号的疯狂摧残,三艘德国无畏舰总共发射了400多发305毫米炮弹,把美丽的海滨城镇打得遍地狼藉。
联军舰队既已逼上门来,驻扎在波斯马多格的英军鱼雷艇部队倾巢而出,至少15艘轻型鱼雷艇、33艘高速鱼雷艇组成了规模可观的雷击艇群,而这还是白天战斗折损过半数的残兵,可见英国海军在科恩半岛的兵力部署不容小觑。
上一场大战期间,被寄予厚望的高速鱼雷艇不仅没能像狼群一样吞没敌方舰队,反而在大口径榴霰弹和小口径速射炮的打击下暴露出防御薄弱的软肋,被公认为是最名过其实的武器装备之一。不过,战术上的平庸不代表战略上的无用,战争中后期,英国海军的高速鱼雷艇部队肩负起了近海防御的重任,击沉击伤多艘前来布雷的德国轻舰艇,极大地限制了同盟国舰船在英吉利海峡的活动。从战争爆发到伦敦停战条约生效,英德两国海军的高速鱼雷艇部队战果分别达到59万吨和47万吨,相较两国潜艇部队158万吨和223万吨的耀眼战绩逊色许多,但跟两国驱逐舰28万吨和35万吨的战果相比就很可观了。
八国签署的伦敦海军条约未对轻舰艇吨位和数量做出严格限制,尽管如此,英国海军在战后只列装了寥寥数款新式鱼雷艇,装备数量较多有两种,一种是本土制造的“牧羊犬”级,一种是来自美国的“黑鲨”级。前者标准排水量26吨,继承了旧式高速鱼雷艇高航速、短航程的特点,装备四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后者标准排水量80吨,融合了炮舰和鱼雷艇的特点,兼具近海巡逻、警戒护航、鱼雷攻击等多种用途,甚至具备一定的驱潜能力。
夜幕下,驶离波斯马多格的英国鱼雷艇群集结编队,有序发动冲锋,试图突破联军轻舰艇的防御,威逼那些对岸炮击的联军大型战舰。为超无畏舰和无畏舰护航的联军轻舰艇自然不是摆设,皎白月光映照的海面上,一场激烈的拼斗就此拉开序幕。
最早发现英国鱼雷艇群来袭的是德国驱逐舰,三发红色信号弹冉冉升空,分属6个分队的33艘轻舰艇各据阵位,做好了抵御敌袭的准备。在这些轻舰艇当中,爱尔兰海军贡献了1艘轻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舰艏用醒目白漆涂刷w…4舷号的这艘,就是爱尔兰海军最新最强的轻舰艇——排水量1吨的风级驱逐舰“斯莱戈”号。
在这艘驱逐舰的桅杆瞭望台上,两名老水兵和一名海军学员摩肩擦踵地站立着,明朗的月光使得夜间的远距离观察成为可能。在这空旷开阔的海面上,如果目标是普通舰船,它们航行时产生的烟柱在二三十公里外就能被观察到,但如果目标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