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树笑着替希尔公爵讲出了隐去的后半句:“要是早知道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阁下您一定会在利默里克的晚宴上亲手把我干掉,不是么?”
希尔公爵自嘲地笑了笑,既没有确认也没有否认,毕竟,谁能够有这样惊人的预见性?
夏树优雅地喝着茶,淡然说道:“这场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不会再有更多的人丧命,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还有,我们将成为关系更加密切的邻居,公爵阁下。”
乍听这话,希尔公爵满脸怒意,但紧接着就变成了“有你好看”的表情。经过了这场战争的沉重打击,英国的经济军事和外交威望都大不如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爱尔兰时时有德国人撑腰,以德国政府的外交智商,英国压制爱尔兰还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夏树看出了希尔公爵的内心想法,只不过在这样的场合,他完全没必要刺激对方,把两家过去结下的梁子变得仇怨深重,而前次帮助希尔公爵的长子脱困,已经在积极的方向开了一个好头。
“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我想公爵阁下可以代表格里尔森爵士签署这份战地停战协定,两军从即刻起正式停火,各自救助伤员,处理死者遗体。明晨7时整,联军部队正式接管都柏林城区。如何?”
希尔公爵从夏树的副官手里接过停战协定文本。自从美国独立战争后的一百三十多年里,英国将领签署过许许多多的停战协定,却没有一个是在未取得胜利的情况下签署的。希尔公爵不幸成为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第一人”,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英国的衰退,以投降为结局的停战协定在未来英军参与的战争中还将屡屡出现。
在都柏林,未及撤离的九万多名英联邦军人向德爱联军缴械投降,他们当中,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非的士兵占到了一半,而在投降时,因伤失去战斗力的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四十。在外界看来,精悍的德*队是此次进攻都柏林的联军主力,英联邦军队是在坚守无望的情况下选择放弃,从指挥官到普通士兵都已经尽力——带着这种自我安慰式的心态,英国各阶层对第二轮停战会谈抱以新的期待。在泰晤士河口,英国及其联邦国家的代表与来自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的代表们进行了持续两个星期的协商会谈。之所以比法国停战谈判的时间长得多,恰恰是因为大英帝国在世界各地错综复杂的殖民利益。
1915年5月25日,英联邦与同盟各国已就停战条约的主要条款达成意见性的一致,而在这一天,匆匆修葺完成的都柏林圣三一座堂举行了一场对爱尔兰人而言意义极为重大的仪式——罗马天主教廷委任的爱尔兰大主教宣布恢复爱尔兰神圣的独立王国地位,确认德国皇室成员、普鲁士王子约阿希姆具有成为爱尔兰王位候选人的资格。紧接着,爱尔兰王国议会召开会议,正式选举来自普鲁士的约阿希姆王子成为爱尔兰的王位候选人,而且对外宣布,只要王位候选人能够率领爱尔兰军队驱逐爱尔兰岛上所有的英*队,证明自己有捍卫爱尔兰独立主权的能力,他将加冕为新的爱尔兰王——1169年来第一位非英格兰血统的爱尔兰统治者。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446章 虚弱的权杖
1915年6月9日出版的《纽约每日时报》,头版头条大篇幅刊载了名为《德意志圣徒》的传记式文章,详细记述了爱尔兰王位候选人、霍亨索伦家族的约阿希姆王子。自英联邦国家与同盟诸国签署停战条约以来,这份在美国拥有颇高知名度的正统刊物已连续一个多星期专版刊登在这场战争扮演重要角色的领袖级人物,站上世界之巅的德皇威廉二世当仁不让地占据了第一位,其后是千年帝国的守护者奥皇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伊斯兰世界的强大统治者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五世,失意领袖英王乔治五世,刚毅不屈的法国总统普恩加莱,南斯拉夫之魂塞尔维亚国王彼得一世,而影响力较小的参战国领袖,例如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一世,保加利亚国王费迪南一世、意大利国王埃马努埃莱三世,还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日渐崛起的日本,则被忽略而过。
尽管这场空前残酷的战争使得近两百万人失去了性命,超过七百万人受伤,数以千万计的平民流离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一个让人非常吃惊的天文数字,但远离欧洲战场的美国民众对这些决定战争进程的大人物只有浅显的了解,甚至有很多人会说错他们的名字,如今战争大幕渐渐落下,大西洋上不再危机四伏,封冻的贸易正在复苏,美国人开始以好奇的心态审视这些挥手间就能让成千上万士兵奋勇冲杀的统帅们,因而《纽约每日时报》的人物系列一经推出,很快就受到了市场的热捧。这个任务系列的出场排序显然是按照美国人理解的重要程度,所以紧接着登上这份报刊的是毛奇家族的又一传奇——德军总参谋长赫尔穆特…冯…毛奇,还有德国远洋舰队之父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以及法兰西的战斗旗帜加利埃尼,而第十个呈现在美国人眼前的“人物”被冠以了“德意志圣徒”这样一个颇为奇特称呼的约阿希姆王子。当生活平淡的美国人意识到这个被爱尔兰人选为新领袖的德国皇室成员年仅25岁,却集天才造舰工程师、成功的企业运营者和商业领袖、杰出海军将领、一流陆战指挥官等多个角色为一体时,不禁对这样的人生大赢家佩服得五体投地,要知道《纽约每日时报》是一份严肃、庄重、富有教养的报纸,它的新闻报道能够站在较为客观的立场,措辞方面也少有主观成分,但真正的人格魅力并不会因为字眼的刻板而被掩盖住绚烂光芒。这样一位单身未婚的钻石王子,自然成为了无数异性的梦中"qing ren",由于报刊上的黑白插图只能让人们依稀辨认出他的身形样貌,那些往日里并不很受欢迎的德国人由此成了纽约社交场合颇受追捧的对象,如果他们能够拿出一张约阿希姆王子的照片,那么即便是在宴会结束之后,他们也会不断迎来访客……
在大西洋彼岸,夏树过了一段时间才得知自己在美国成了家喻户晓的偶像人物。从前要顾虑威廉皇储的想法,能低调则低调,现在情况虽有不同,但他依然不愿以过分张扬的姿态示人,何况这个时候他并没有踏踏实实地坐上爱尔兰王位,而是继续顶着王位候选人的特殊头衔。原因无他,在英联邦国家与同盟诸国签署的伦敦停战条约当中,英国承认爱尔兰的独立地位,却得以在爱尔兰东北部的拉干河流域保留了一块飞地——以贝尔法斯特港为中心,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保留在了英国版图内。对于这样的结果,身为霍亨索伦家族成员的夏树有心无力,真正责任不在于德皇和他的重臣,要怪只能怪英国人太狡猾,他们抓住的是国家利益至上这个无人可敌的金科玉律。即便是让夏树坐在德皇的位置上,面对英国人拿出来用于交换爱尔兰一隅的瑰宝——香港的租借权,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此时的香港已是南中国贸易的重要转口港,居住人口达到了50万,经济和军事的战略地位远超青岛,是德国势力重回远东的绝佳踏板。之前的谈判中,英国只愿意割让其在非洲和南太平洋的殖民地,提供战争赔款以及限制海军规模,真正让德国人垂涎的砝码都用作后手。待到双方签署停战条约之后,乍看起来德国及其盟友获得了丰厚的战争报偿,实际上却没能利用军事上的优势地位最大限度地争取利益,英国人的情况恰好相反,他们作为战败方,充分利用政治外交手段保住自身的核心利益。
本土安全是一个国家的绝对核心,只要控制了以新教徒为主的爱尔兰东北部地区,就算不考虑爱尔兰议会与王位候选人之间的约定,英国也能够轻易制约爱尔兰,使之在未来可能发生的两国冲突中处于被动位置。
爱尔兰拿不出任何好处让德国人放弃香港而保全爱尔兰的领土完整,哪怕是约阿希姆王子与德皇威廉二世之间的这层父子关系也无济于事。意识到这一点,夏树放弃了无用的抗争,转而向德国政府索要“违约”的补偿。在停战条约签字生效前,爱尔兰王国与德意志帝国在原有协定之外签署了一份密约。根据这份密约,爱尔兰海军将获得名义上归属奥斯曼土耳其的“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和“布雷斯劳”号轻巡洋舰,德国政府则用两条新造战舰补偿土耳其人,这种巧思异想的置换正好可以绕过英国人用整个马尔维纳斯群岛换来的德国不向爱尔兰出售现役主力舰的协议条款,而且德国人在密约中允诺,战后十年,“冯…德…坦恩”及“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的维护费用都将由德国政府一力承担。
除去东线战场的对峙,战争最激烈的地区终于重归和平,各交战国互遣俘虏,按照条约内容勘界立桩,调整部署,裁撤军队。籍由停战条约的庇护,新生的爱尔兰王国短期内不必担心英国的军事干预,缺乏内政经验的党派领袖和骨干们得以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摸索治国之道,大批德国顾问和退休官员的到来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压力。
要将鱼龙混杂的爱尔兰独立武装改编成为现代化的职业军队,小打小闹的调整难有成效,基于爱尔兰与德国的同盟关系,夏树以部署在爱尔兰的数万德军精锐为依托,将爱尔兰志愿军、爱尔兰自由军、爱尔兰革命军这些各自为阵的武装部队打散重编,然后对重编部队进行筛选,最终只保留六万八千名官兵。军制上,爱尔兰陆军基本仿照德国陆军编制,每个步兵师辖2个步兵旅、1个炮兵团以及直属骑兵连、工兵连、独立辎重部队等,每个步兵旅包括2个步兵团,每个步兵团包括3个步兵营,每个步兵营包括4个步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