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一定要改变这种不良的官场风气!”徐崇川说到最后,双手一挥,显得很是激动。
“属下相信公子一定能实现这个理想,使我圣教拯救世人!”老陆面色郑重地附和道。
在早有与官差交锋,杀了这么多人的罪行在身,又见识到顺天府的诸多刑具后,那几名倭人在面对荆展昆的审问时就显得格外老实,没有半点推脱狡辩的意思。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本就不擅于说谎,根本不懂得在官府面前说对自己有利的谎话。
所以一路审问下来,还是相当顺利的。几个倭人不但交代了他们杀人放火的种种细节,也交代了这么做的几个原因,比如想出一口气之类的。只是随着他们竹筒倒豆子般把一切都说出来,荆展昆的脸色就变得不那么好看了。
因为随着他们的叙述,荆推官便知道了原来他们能藏身北京城里是被人收留的。而他们之所以选在元宵节行此纵火之事,也是受那人的挑唆和指导。甚至可以这么说,虽然杀人纵火的都是这几个倭人,但他们只是行凶者,真正的元凶却另有其人。
一番审问竟问出了这么个结果来,这让荆展昆有些难以适从。而且这等大事他也扛不起,便赶紧把人重新关回大牢,然后自己跑去求教孙一正了。
孙一正本来对此事还是很看好的,相信荆展昆能把案子审结,然后报上朝廷,自己至少是能将功抵过了——元宵节火灾,他身为顺天府尹总是要负上不小责任的。可他的美梦还没做多久呢,就听到了这么个消息,顿时眉头就皱了起来:“展昆哪,你觉着这事有几分可信?他们确实不是在为自己开脱吗?”
“都到这个时候了,他们再开脱还有什么用处?”荆展昆摇头苦笑:“下官看得出来,他们所言应该是真的,他们也编造不出这样的故事来。而且,从那院落的情况来看,也是一般。”
孙一正仔细一想,也不禁深以为然:“不错,他们本就是通缉犯,又是倭人身份,想在京城找到住处可不容易。确实只有他人收留他们,才会有此一出。但如此一来,事情可就麻烦了……”
“是啊……下官也曾细问过他们关于那收留他们之人的细节。但这些倭人压根没有太过留意,只知道是个二十多岁的公子,姓名什么的全然不知——当然,即便他们说出那人姓名,怕也未必是真的。故而要查出此人身份来历可就难了。”荆展昆说着又是苦涩一笑:“而且照他们所说,就在咱们要对他们出手前,那年轻公子便带人找了个借口离开了。现在想来,很明显他是提早知道了什么,才逃离的,而把那些倭人当成了弃子。所以我们要追查他就会更难了。”
听了他这一番解说与分析后,孙一正的脸色显得更加难看了些。在起身于房中走动了半晌后,才猛地站定,看着自己的下属道:“今日审案有多少人参与?他们可信吗?”
虽然不明白孙知府的用意,但荆展昆还是如实报了个数字,然后道:“人都是下官一直在用的,好歹算是些心腹吧。”
孙一正一点头:“唔,那就给他们些赏赐,然后就说那些倭人是为了开脱自己才编造出来的这个所谓的幕后主使,事实上压根就没有这么个人存在。并且把此节省略,然后再由你我将之前审问出来的细节上报朝廷。”
“大人的意思是……”荆展昆此刻已然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脸色微微有些变化。这是要把真相给彻底掩盖哪。
可仔细一想,这事也只能这么做了。不然光靠着手头上那点线索,去哪儿找那个早已逃走的幕后主使哪?而这样一来,不但他们辛苦拿人的功劳不可能再有,反而会受到朝廷的惩治,定他们个办事不力的罪名。
真相固然重要,可与自家前程比起来,就根本不算什么了。至于那个逍遥法外的元凶,那就只能等以后再说了。当然,更大的可能是,他们今后也不会知道这人到底是谁。
在沉默了好一阵后,荆展昆还是选择了对自己有利的做法,当即点头:“下官遵命,这就去把事情都办好了。”
“唔,去吧。此事只有我们这几人知道,切不可泄露出去。尤其是那个杨震,此人看着就不是太能守密之人。”
“下官明白!”荆展昆再次郑重点头,随后便匆匆而去。
就这样,这起震惊朝野和京城内外的大灾以顺天府和锦衣卫杨震方面联合办案及拿人而做了了结。在拿到人后不过短短数日工夫,一切前因后果就被问个清楚明白,然后几位官员就此上表奏报天子。
少年天子在看到这份奏报之后,自然是龙心大悦,既是因为案子终于了结,更因为自己所看重的人果然没有叫自己失望。所以他决定要重重地赏赐那些在办案中立了功的人。
但没有人知道,事实上这案子只破了一半,就连杨震这个参与者,也不知道自己居然也被蒙在了鼓里!
这是今天(9月2日)的新更章节,替代掉昨天晚上重复发出来的章节,这样已经订阅了的各位就无须再花钱订阅了。。。。然后下午那更我会在底下那章里再次替换,为各位造成不便路人深感抱歉。。。。。哎,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还是在有大封推的情况下,真不知是自己受不起还是好事多磨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九十四章 论功行赏(下)改2
(全本小说网,。)
看着那份由通政司送来的关于杨震与顺天府如何联手破案的奏疏,小皇帝万历直是眉飞色舞,禁不住就是一拍几案道:“好,就该如此!朕果然是没有用错人,杨震他确实有办案的能力,必须重重的奖赏才是!”
因为不敢得罪杨震,又知道他不肯出让太多功劳,所以在这份奏报里不但写了杨震如何查明凶手身份,还详细写了他是如此孤身一人将六名武艺了得的倭人给擒下的。几乎可以这么说,这篇奏报里,杨震占着八成以上的功劳。当然,这有没有孙一正他们为了避免今后被人查出案中有案才刻意将杨震顶在前头的意思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这么一来,让万历看着就觉着很是高兴了。
此时在他身前伺候着的,是冯保与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二人。前者自从惊觉自己之前的疏忽后,就一直跟随在万历身旁不敢再离开,而后者则是被召进宫来的,为的自然就是关于如何奖赏杨震之事了。
看着皇帝如此模样,冯保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这份奏报早在昨天下午就呈到了皇帝案前,他更是早就瞧过了好几次,不想今日再看,皇帝居然依旧如此兴奋,这就难免叫他感到吃味了,对杨震的忌惮之心在不自觉间又增加了几分。
至于刘守有,脸上虽然陪着笑,心里却是阵阵恼怒与发苦。因为这次案子名义上是由他们锦衣卫主办,可事实上,杨震压根就没有用过镇抚司的人手,所以这次他和锦衣卫就根本没有功劳可言了。如此结果,自然叫他这个锦衣卫都督对杨震生出不满来。
万历自顾兴奋了一阵,却发现身边两人都没有随声附和的,便有些不快地皱了下眉头:“大伴、刘守有,你们对此就没什么看法吗?”
“这个……奴婢恭喜陛下。陛下果然圣明,慧眼如炬,一下就挑中了杨震来办这案子。而他,也果然没有叫陛下失望。”冯保先是夸了皇帝一句,随后才不咸不淡地评价了杨震的功劳。
万历闻言心下虽然有些自得,却还是摆了摆手:“大伴你言过其实了。虽然朕当时用了杨震,但他到底能不能成事朕心里还是没底的,一切都是他自己个儿的本事。还有顺天府的那些人也不错,短短时日里就把凶手给找出来并活捉了,也没有辜负朕对他们的重托。刘守有,你是杨震的上司,对此你有何看法哪?”
被皇帝点了名,刘守有自然不好再装聋作哑,便整理了一下情绪道:“陛下所言极是,杨震这回确实是立了大功。但冯公公的说法也没有错,为人臣者,既得君恩,自当尽心尽力,杨震更多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而已。”表面上看,他似乎是和稀泥般地两不得罪,但事实上,他的立场却是很分明的。
万历听他这么说来,神色间便又生出了一丝不满:“你们哪,就是对人太苛刻了些。若是像杨震他们立下如此功劳都视而不见的话,将来还有哪个臣子肯为朕,为朝廷效力呢?”
“这……”两人已看明白了皇帝的心意,这是一定要厚赏杨震了,便只得垂头道:“臣(奴婢)恭请圣心独断!”
不想,万历却并不打算这样,而是继续道:“顺天府那边,自有朝廷内阁廷议之后给出封赏,而杨震他们,因为是锦衣卫的人,由朕与你们来定就行了。朕今日将刘卿你召进宫来就是为了此事。你说说看吧,该如何封赏杨震及其手下人哪?”
“这个……”刘守有又是一阵犹豫,还偷眼去看冯保,希望能从他那儿得到些启发。奈何此时的冯保也想不出既让自己满意,又不得罪皇帝的对策,就只能把这个难题交给刘守有了。他知道,其实刘守有比自己更不希望杨震能得到封赏,因为那可能导致其在锦衣卫中的威信大幅度下降。
刘守有确实是这么认为的,但在眼前这个时候却已没有了转圜余地,只好在沉吟之后道:“陛下,臣以为杨震此番的功劳确实不小,若照我锦衣卫里的规矩,赏给他一些钱财,再升他一级便也够了。如今他是百户,就给他个副千户的官职如何?”
“副千户?这也太吝啬了些。”皇帝一听,便大摇其头:“其实照着杨震之前所做之事,此时提拔为副千户也是绰绰有余的,你这么做朕觉着还是不够。”
“这……”刘守有一咬牙,只得道:“那就升他为镇抚司里的掌刑千户,不过二十左右的人坐上这个位置却显得突兀了些,臣担心其他人会有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