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好,两路军士们都十分自觉,很快吃饱喝足,也交流了感情。就各回各营房了。
“勇哥,到底怎么回事?搞得你们三个人追了那帮人一天。”唐十一来到杨勇房间问道,目的当然是主要看看小杨凌。
“你们聊,小红,咱们去诗诗房间吧。”杨凌看这小子进来,白了他一眼,扯着小跟班就往外走。
唐十一有点纳闷,看样自己那个曾经的污点要在人家小姑娘心里留一辈子了。
看妹妹出了房间,杨勇靠在床头道:“别提了,那帮家伙够狡猾的,在城里胡乱转了一天,我们也没敢分开,怕着了他们的道。直到天快黑才将他们堵在了那处宅院……对了,小凌怕万一出事,还在郑桥上留了记号呢。”
两人正聊着,传来砰砰的敲门声。
唐十一以为是杨凌又回来了,伸手拉开门,发现站在门外的却是罗世中。
“怎么了罗兄,有事?”
“嗯,今天午后,李将军过来了,说了下少华山的事。”罗世中进了房间道。
唐十一和杨勇看他似乎有心事的样子,不由同时问道:“怎么说的,没出什么意外吧?”
“意外倒是没有,李将军让我们以后不要再提起此事了,说是枢密院已经有了定论。”
这,是什么情况,唐十一不由和杨勇对视一眼。
“具体究竟如何,李将军没提,我自然也不便多问,照李将军的话做吧,明天传话兄弟们不要再担心此事了。”罗世中最后道。
“好,不过此事太诡异了啊,对了,罗兄有没有注意到李将军是否?”唐十一接着问道。难道是对方托了人施压,以致让李将军这样疾恶如仇的一路总管都不得不妥协了。
“李将军并无反常之处,只是交待我们要低调行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罗世中说道,心里却有点汗颜,这老上司刚发过话要低调,这兄弟们就搞了这一出。
唐十一和杨勇也忍不住干笑几声,特么的,这一路走来,可是想低调也低调不起来,没想到刚一到京城,就干了一票。唐十一更是琢磨着,这两人还不知道自己在大相国寺敲诈小日本之事呢。
“咦,十一,你这刀哪来的?”杨勇这才注意到了干弟弟腰间怪模怪样的刀,好奇道。
罗世中也投来了疑问的目光。
唐十一正想这事呢,知道也瞒不住,当下就简单说了下。
两人虽然面色平静,但也吃惊不小,这小子什么人啊,还真不好特么下定论。
简单聊了几句,看杨勇面露疲惫,罗世中就告辞了。
唐十一出门前,从腰间取下那把折扇,随手放到桌子上道:“这扇子咱当兵的拿着也不象那回事,还是给小凌玩吧。”
“对了十一,咱们还要尽快在外面寻个住处,小凌她们住在军营也不合适。”杨勇说道。
“嗯,我已经让郑忠那小子找地方了,这两天就会定下来,你早点歇息吧勇哥,我回去了。”唐十一道。
出了门,唐十一寻思着还没和小杨凌说上话呢,看着旁边她们的营房还亮着灯光,也不好意思进去。转而又想到少华山之事,难道就这么的算完了不成。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40章 童枢相的算计
(全本小说网,。)
正要回营房,却见罗世中从一旁闪了出来,唐十一知道他有话要说,两人不约而同的进了房间。
“罗兄,到底怎么回事?对了,这枢密院谁说了算?”唐十一只知道现在是由六贼把持朝政,可六人的名字也叫不全啊,更不要说这六贼的底细了。
“童枢相,唉,此人……”罗世中摇了摇头,欲言又不止的样子。
什么,童枢相?唐十一吃了一惊,心想定是童贯那货了。看罗世中如此表情,显然此时的童大人口碑也不怎么样。
“李将军不让我们再提少华山之事,定是与此人有关了?”唐十一猜测道。
罗世中没答话,算是默认,提起一坛酒,独自倒了一碗,一口喝下去大半。
“不会吧?明明是我们秦凤路将士出生入死所为,他枢密院长官又怎么了,能颠倒黑白?”唐十一故作气愤道。
罗世中喝完碗中酒,象看白痴似的白了这小子一眼,冷哼一声道:“这算什么,想当年,唉,不提也罢,妈的,这些狗官高高在上,好东西真特么不多。”
“罗兄,当年怎么了?说说呗,就当咱兄弟闲聊解闷了。”唐十一又满上两碗酒道。
“唉,那是政和五年的事……可惜了我秦凤路将士,十数名将校,上万名精锐啊,却在藏底河一战,全军覆没,另外泾原路、麟延路、环庆三路也是损失惨重……”
罗世中双眼通红,话语断断续续,显然,那些出征却再也没有回来的将士不乏其战友。
战争有胜就有负,可如此大败,却是人祸啊,全是朝中那些好战分子好大喜功急军冒进而又用人不当的结果。唐十一直听得双拳紧握,目若喷火。
“你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吗?就是这位童天师,是当时的西部六路的监军,因当时领兵的是他的心腹王厚,他就将此次惨败向朝中谎报大胜,致使无数英烈死不瞑目啊。”罗世中近乎悲泣道。
听到这里,唐十一再次震惊了,自己也是秦凤路一员,想想政和五年,也不过五年前的事,上万名精锐啊,就这样毫无意义的葬送在了这帮浑蛋的手里。而只手遮天的六贼却能将如此惨败瞒下,还谎称大胜。可见六贼之权势熏天、赵大官家之昏庸。
“不会吧罗兄,这又不是损失三五百人,是三五万啊,这也能瞒得住?”
“不提这些了,咱们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了。来,喝酒。”罗世中端起酒碗道。
唐十一没继续问,知道眼前这闷葫芦似的家伙今天能说这么多,已经是超常的了。
唐十一喝了口酒,从悲愤中慢慢平复下来。又想到眼下之事,实在是没想到军队的一把手竟然是自己相对比较熟悉的童贯,但也仅仅知道这厮是半路出家的太监、皇帝身边的红人而已。
不光唐十一和罗世中两人搞不清少华之事出了什么变故,就连亲自风风火火赶过来的李将军也是极其郁闷。自己本打算争这一军功的,不仅仅是为自己,更为手下数十名出色的将士。可现在上方轻飘飘一句话就完事了,说什么枢密院自有决断。
李将军自然又通过关系打探了一番,但所知有限。枢密院一位官员突然传话给他,说什么既然来京城了,就不要急着回去,好好歇息一番。此话令李将军莫名其妙,不由浮想联翩。不会因此事而动自己吧。
此事当然只有童贯最清楚,在得知秦凤和华州两方都主张少华山灭贼之功时,很快就明白了怎么回事。这厮能将赵大官家忽悠的团团转,自然头脑够用。很快他就想到了去年华州府被匪徒攻陷之事,当时原华州的一帮高层被匪徒处决后,充任华州新知县的人选就是由蔡京的人提议的……这厮马上断定,这彭知县既然敢明目张胆的抢不属于自己的军功,定是有所依仗,看样他背后的人定是蔡京无疑。
童贯和蔡京两人的关系可以说是狼狈为奸,互为所用。蔡京之所以在赵佶继承大位后如坐火箭般得以重新启用重用,多在童贯的大力支持。
蔡京此人政治手腕极其高妙,在朝中更是织起了一张巨大的密不透风的网,其关系网可以说是盘根错节,其触角更是延伸到了这个帝国的各个层面,这也使其在北宋末年,四次被罢相而又四次能迅速重新崛起、把持朝政长达二十年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蔡京能象打不死的小强般做到四落四起。很明显,那就是赵大官家离不开他,换句话说,是离开了此人就玩不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宋的命脉之一水远,也即漕运,当时把持整个漕运的十八名高级官员全是蔡京的门生故旧,至于其他部门就更不用说了。可以想想看,换了人这整个大宋只会变得更糟,除非大刀阔斧的重新来过,不幸的事,赵佶显然没有如此魄力。
蔡京是个人才,不光是字写的好,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不管是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还是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都将蔡京看得极高,认为其是宰相之才。这厮果然没让两位大佬失望,只不过这家伙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偏了,或者说是只用在了为满足赵佶的一已私欲之上了,而枉顾了社会民生。
说到这里,也有点奇怪,既然蔡京有才又一心为赵大官家着想,却为何动不动就被赵大官家当替死鬼给拿下来呢。其实说白了,两人性格有点不合,蔡京对赵佶而言就象是夜壶,讨厌又离不开他。
而童贯和高俅就不一样,这两人混混出身,溜鸡逗狗,吃喝嫖赌抽样样精通,虽然不学无术,但和赵大官家臭味相投啊,而且这两人嘴皮子漂亮,又处处想领导之所想。所以这两人才是赵大官家真正的心腹,也是可以说悄悄话的人。在这一方面上,蔡京自然就差得不止一条街了。
童贯做为蔡京曾经的恩主,现在两人身份地位权势都不相上下,蔡京有“公相”之称,而童贯则有“媪相”之誉。两人有时不可避免的也会产生一些矛盾,但共同的利益又将两人紧密联系在一起,总的来说两人之间是一种不太亲密的伙伴关系。
所以当童贯怀揣两份战报去面见赵大官家的路上,想通此事的要害后,就迅速打定了主意,如何处置少华山之事。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41章 阴暗的武田
(全本小说网,。)
第二天一早,秦凤路与河西路军士就集结在校场操练起来,现在两路军士真正亲如兄弟。各自集训后,又混和在一起,捉对儿交流起杀敌经验来。
用过早餐,唐十一和杨勇等梅谷堡数人正准备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