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年工部挨骂时最多的,他们光说工部的不是了,可谁又说工部根本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银子了。
打造一根火铳需要二十两银子,接过到了工部手中只剩下了三四两,还要打造出火铳来,不以次充好又能怎么办?
所以工部苦啊!今天算是抓住机会了,一次性说了个痛快!
工部倒完苦水了把锅丢给了兵部,兵部自然不甘示弱把锅又甩给了户部,户部更是不干,几方在御书房吵了起来。
崇祯皇帝朱由检听完工部给出的价格已经不去想打造宝船的事情了,这就是一个天坑啊!
宝船建造出来打赢长兴军海军还好,若是打输了几百万两银子转眼就打了水漂,就算财大气粗也不是这么个花法。
眼前几位尚书的吵嚷更是让他无比的头大,此刻他才知道一切都是自己太想当然了。
温体仁一直在偷眼观察朱由检的神色,看到一脸落寞的皇帝他知道该自己出马了。
首辅是干什么的,就是关键时刻为皇帝出谋划策的。皇帝有难处,问首辅就对了。
虽然这个坑是他挖的,但不让心高气傲的皇帝知道难办,他总会想着招惹关外的狠人。
从锦墩上站了起来,温体仁说道:“住口!御前岂容尔等如此吵闹!皇上!您不必太过担忧。占领琼州的可能是定辽王的长兴军,您不妨下旨询问定辽王,弄清楚定辽王的打算再做打算不迟!”
众人听到温体仁的话都看出了门道,整齐的躬身道:“臣等附议!”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朱由检终于认清了现实,无奈的同一的大臣们的建议,下旨派遣钦差前往定辽城。
传旨官员到达定辽城时,定辽王张斗表示对此事毫不知情,请崇祯皇帝放心,一定会给朝廷一个交待。
结果崇祯皇帝等了俩月也没有结果,再次派出钦差去定辽城。
这次张斗有了结果,琼中出现的确实是长兴军。不过是一伙海盗盘踞的琼州,打劫过往的船只,十分的嚣张。
长兴军海军保护大明海商义不容辞,出兵琼州属于事出有因,等到剿灭海盗自然会将琼州归还。
崇祯皇帝又等了半年,长兴军占据琼州根本就没有一点归还的意思,还在当地搞起了辽东的那一套。
朱由检坐不住了,再次派出钦差前往定辽城。
这次张斗又说海盗盘踞在琼州的山林间根本就不容易找到,组建村落并且让他们民选村长是为了切断海盗与当地百姓的联系,方便长兴军接下来的围剿。
朝廷的钦差像走马灯一样往来于京师与定辽城之间,光是拉车的驽马就累死了好几匹。
若不是长兴军后来在山海关与定辽城之间修建了铁路,由蒸汽列车拉着使者往返,顾及光是钦差就会累死好几位。
总之每次钦差来到定辽城,张斗总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推脱。
崇祯皇帝朱由检也好像跟张斗较上劲了,你张斗不给个说法就没完没了。
时间就在钦差往返间无声无息的过去了一年,当钦差再一次的来到定辽城时,张斗突然告诉钦差,长兴军已经从琼州撤兵了!
负责往来于定辽城与京师的钦差顿时喜极而泣,他一年多的奔波终于熬出头来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得知长兴军撤军后感觉非常的意外,原本以为琼州已经被张斗给赖去了,没想到张斗还有吐出来的一天。
当即下旨让琼州滞留在广东的官员返回琼州,但这些官员返回琼州时才发现这里已经不再是他们认识的琼州。
百姓们再也不会听从官府的号令,官府的命令连县衙都出不去。
想要动用yā琼州的刁民时,官府惊恐的发现不知何时琼州的百姓已经有了自己的队伍。
冬训结束的士兵集合起来对抗朝廷,就算朝廷的大军来了也无济于事。
那标志性的火铳对着官军齐射,没有几轮官军就会屁滚尿流的逃走。
张斗坐在书房中看着墙上大明的地图,心中一阵的冷笑。
长兴军吃下去的地方还有吐出来的吗?百姓已经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谁再让他们过以前的苦日子就是他们的生死大敌!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下一口咬在哪里好呢?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站住!干什么的?(求订阅)
第一千二百零三章站住!干什么的?{求订阅}{第1/1页}
灌木丛林中各种热带的植物生长的十分茂盛,想要在林间穿行十分的困难。湿热的天气让空气中都充满焦躁的情绪,就连林中的野兽也不喜欢在这样的白天出行。
距离丛林不远处的一片草木房屋中冒着缕缕的白烟,大火燃烧后的余晖还在废墟中时不时的闪耀。
距此不远的一处空地中却传来了阵阵的火铳之声,每次铳声响过后就会传来撕心裂肺的惨叫。
在铳声与惨叫声混合的空地上,时不时传来指挥官大声的呼喊:“瞄准!射击!”
空地上数千手持火铳的ānnán士兵正在相互对射,在他们的身后还站着更多的士兵,他们用自己的呐喊声在替同伴加油鼓劲!
对射的火铳手相距不足五十步,双方身上那单薄的衣衫根本挡不住犀利的铳弹。
只要被铳弹打在身上,顿时就会出现一个血洞,无论被命中了什么部位,都会立刻丧失战斗力。
他们之间的对决没有任何的花哨,完全就是钢铁与血肉的碰撞。除非一方彻底倒下,否则根本不会结束。
渐渐的其中一方的火铳手承受不住伤亡,渐渐的有些支撑不住了。当队伍中第一个逃兵出现时,失败也就在所难免。
逃走像是病毒一般传染了全队的火铳手,一场大溃退转眼间就控制不住。
胜利一方的火铳手并没有立刻追击,一直在他们身后加油助威的士兵来了精神。
他们越过火铳手向着对方的阵列杀了过去,对方的普通士兵也赢了上来,双方立刻就展开了一场混战。
但这种情况下的混战很快就结束了,当获胜的火铳手排着整齐的队伍压上之时,整场战斗立刻进入到了尾声。
面对源源不断铳弹的打击,一方的士兵很快就溃退下去了。胜利的一方在后面尾随追杀出去老远才收兵回营。
战胜的一方今晚会欢庆胜利,失败的一方将重整旗鼓,再次训练更多的火铳手以备下次一绝胜负。
这种战斗方式已经成为了ānnán人内战的常态,战争的天平再不是由双方战象的多少决定。
火铳这种火器已经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在密集的火铳打击下,就算战象也得饮恨当场。
训练一名火铳手熟练的使用火铳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再让这名士兵学会简单的队列与听从命令也不过一两个月的时间而已。
这种速度已经大大的超过了普通士兵的培养,只要有火铳几乎就能源源不断的让士兵投入到战场之上。
唯一制约着火铳手的只有它的价格,长兴军卖给ānnán人的火铳价格实在太贵了。
一百五十两银子一杆ānnán人勒紧裤腰带也就认了,可是接下来火铳的损耗,还有定装纸壳弹的消耗才是大头。
实弹训练需要花银子,上了战场更是在烧银子。
短时间内ānnán人还能撑住,但一年多下来ānnán人几乎被长兴军掏光了家底,就连富裕的郑氏都有些扛不住了。
有长兴军的从中zhouxuán,郑氏与阮氏始终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哪一方弱了长兴军就会加大火器的输出,始终让双方打得不可开交。
此刻就算ānnán人明白了长兴军的用心也毫无办法,他们之间的仇恨根本就无法化解,除非一方彻底倒下,否则根本就没有和解的可能。
ānnán境内更是被双方打成了白地,有了火铳的帮助,双方打得你来我往不亦乐乎。
普通的百姓更是士兵们发泄的目标,明明手中有着大把的良田,可是ānnán境内还是出现了饥荒。
直到此刻ānnán人才发现,原来明人控制的地区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在这里交战双方都不敢靠近,只要进了明人控制地区就能躲避无处不在的战火。
对于逃难来的ānnán人长兴军时来者不拒,全部安顿下来。土地不够没有关系,向阮氏直接要就是了。
明人帮忙安置ānnán人,占点地盘又怎么了?
被郑氏打得大败的阮氏为了反败为胜,只能租借给长兴军土地来换取军火。
在长兴军的治理下,ānnán人第一次自己掌握了权利。
享受到了权利的ānnán人自然不愿意再过回从前那种半奴隶般的日子,不知什么时候起ānnán自古以来就是华夏一部分的言论开始在ānnán人中流传开来。
那些被长兴军安置下的ānnán人更是找到了主心骨,他们已经对征战不休的ānnán掌权者产生的厌烦,从心里一点点的认为自己就应该是明人的一份子。
人是群居的生物,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人类的天性。长兴军控制下的ānnán人的生活传到了ānnán境内后,立刻引起了普通ānnán人的向往。
虽然ānnán掌权者进行了弹压,但在ānnán百姓的心中却深深的埋下了一颗种子。
“胡舟啊!你小子没钱赚吧!银元都快要把口袋撑破了吧!”傍晚的路上,两个人并肩的前行着。
胡舟笑了下说道:“丁小钊你还说我呢!看包裹把你压的都快直不起腰了,里面的银元会比我的少?”
两人对视一眼会心的笑了起来,他们两个同在一个村子,又是同时逃到了明人的租界。
吃苦耐劳的两人很快就在明人的船上找到了活计,几趟跟着明人出海后,他们终于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繁华。
台员岛的鸡笼港看的他们二人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