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检早已听得昏昏欲睡,这是王承恩从外面小跑的来到龙书案旁,将一封加急奏折放在朱由检的案头。
看到王承恩脸上带着的焦急神色,朱由检伸手那货奏折观瞧。打开奏折的瞬间一股血腥味扑鼻而来,手持奏折的朱由检不由得眉头一皱。
当他看到奏折上黑褐色的血字时猛然瞪大了眼睛,这竟然是山海关邱禾嘉的血书。
当朱由检看到长兴军只用了一天就轰塌山海关时,差点直接讲奏折丢在了地上。
长兴军一天就攻破了山海关,那么他们现在打到了哪里?
朱由检连忙继续往下观瞧,才长出了一口气。随后眉头深深的皱在了一起,张斗究竟要干什么?
邱禾嘉在奏折中最后写着,他已经做好了随时以身殉国的准备。血书发出的同时,怀中已经揣了一把匕首。
只要山海关被长兴军占领,他就要与关城共存亡。
可是从山海关但京师也有几日的路程,长兴军竟然只是在拆毁山海关,并没有占领这座关城的意思。
朱由检打死都不相信长兴军没有攻破山海关的能力,张斗这么做很可能就是对朝廷施加压力。
但朝廷若是不闻不问装作看不见,长兴军很有可能真的长驱直入杀到京师城下。
山海关挡不住长兴军的脚步,大明京师肯定也挡不住长兴军。
是时候做出决断了,看着眼前这群大儒吵吵嚷嚷的好久都没有拿出主意,自己重用这群大儒真的是对的吗?
朱由检长叹了一口气道:“承恩!拟旨!”
他的这句话让正在高谈阔论的人都静了下来,一个个看着皇帝不知所措。
只听见崇祯皇帝朱由检缓缓的说道:“朕以凉德,缵承大统,意与天下更新,用还祖宗之旧。不期倚任非人,遂致虏猖寇起。夫建州本属我夷,流氛原吾赤子。若使抚御得宜,何敢逆我颜行。以全盛之天下,文武之多人,无奈夸诈得人,实功罕觏,虏乃入寇。师徒暴露,黎庶颠连。国帑匮绌而征调不已,闾阎凋攰而加派难停。中夜思惟,业已不胜愧愤……”
所有人都会听呆了,这是皇帝陛下在下罪己诏。
“陛下不可!”几位大臣还想劝说,朱由检却不为所动。
直到朱由检罪己诏下完才继续下了一道圣旨,来宗道、周道登二人罢职用不续用,韩爌矫诏领锦衣卫捉拿投入诏狱!与之一同罢官去职的还有几十位大小官员。
https:
。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来人犒赏!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罪己诏一出天下皆惊,朝中的大臣们全部沉默了。
罪己诏一出说明高高在上的帝王向关外的那位狠人服软了,不仅如此还一同拿下了首辅与两名阁臣和数十名官员。
一次用三位阁臣和几十名官员去平息关外那位狠人的怒火,足以说明皇上已经被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山海关都被人家轻易的攻破,天下还有能够阻挡长兴军的地方吗?
看着龙椅上朱由检脸上阴沉的可怕,这时候没有人敢去触怒皇帝。皇帝发火是要杀人的,没有人敢在这时候去招惹坐在火山口的朱由检。
崇祯皇帝再次派人去定辽城传旨,正是加封张斗为定辽王,并且送去了丹书铁券。
而且允许张斗开衙建府,永镇大明北方边陲。张斗也正式的裂土封王,开了大明近三百年的先河。
大明异姓不封王被他打破,整个关外的北方尽归长兴军所有。
长兴军治下的赋税比起大明境内可以说是天堂,整个大明北方都开始了浩浩荡荡的“闯关东”。
几年的时间就有超过百万人携家带口的走出关外,在那片黑土地上生根发芽。
他们给战后满地疮痍的辽东带来生机与活力,长兴军更是在辽东的土地上越来越强大。
韩爌被京师派来的锦衣卫带回去投入到诏狱之中,没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能被放出来。
也许直到生命的尽头也不一定能看到外面的天空,他的死活根本就没有过问。
大明百姓更加关心的是是另外一个问题,关外的建奴没了,辽西的关宁军也所剩无几,那么每年沉重的辽饷还要收取吗?
这个问题朝廷很快就给了出了答案,每年的辽饷取消了,但随之而来的是边饷。
边饷的饷银不但没有比辽饷少,反而还要多出不少,每年更是达到了骇人听闻的五百万两之多。
边饷的收取在大明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出奇的是朝中的文武没有一个有反对意见。
就连那些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的大儒们也都闭口不言,整个大明的上层都统一了意见,完全赞同边饷的收取。
实在是长兴军将他们所有人都给吓住了,山海关一日就能攻破,这样的强军就像一把砺剑悬在他们头顶,时时刻刻威胁着他们的安全。
若不将边墙修建的坚固崇祯皇帝睡觉都不会安心,说不定哪天关外的狠人定辽王做腻了想要当皇上,整个大明还要拱手送给他不成?
为了整个大明的安全,在进出关外的主要隘口都会修建起连绵的堡垒。
而且大明还要训练出一支强军,绝不能再出现这种被人长兴军威胁的事情发生。
原本还对朝廷抱有希望的百姓们彻底崩溃了,连年的灾害已经让他们生活的十分艰难,沉重的赋税更是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
尤其是大明西北更是颗粒无收,活不下去的人们纷纷揭竿造反。
在众多造反的人中一名叫做李自成的人最为有名,他手下的士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
而且从不对穷苦百姓下手,专门挑那些豪门大户下手,每次获得大量的粮草都会分给周围的百姓,在西北中获得了良好的名声。
有人说李自成获得了神仙的庇佑,赐给了他一座金山,让他能有财力训练和组装手下的士兵。
还有人说他发现了蒙元遗留下的宝库,用里面的兵器盔甲组装起了无数的士兵。
反正说什么的都有,李自成在西北不仅站稳了脚跟,还隐隐有成为所有义军首领的趋势。
朝廷也曾多次派兵进缴李自成等义军,不但没有消灭义军还被李自成率领的义军打得大败而归。
西北风义军的声势越来越大,朝廷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投入兵马钱粮剿灭义军,让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大名国库变得空空如也。
长兴军在朱由检下了罪己诏后就撤回了辽东,秦石更是主动辞去了在长兴军中所有的职务。
盛京城外张斗将一碗烈酒递到秦石的手中道:“此去一路千山万水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还望兄弟保重身体,待你我兄弟再次相逢时一定要痛饮一番不醉不归。”
秦石将手中的酒碗一饮而尽,用袖子一抹嘴角的酒渍说道:“大帅还请放心!天竺总督我是当定了,不就是对付一群天竺人嘛!请大帅放心,天竺肯定会成为长兴军治下的一份子!”
说完秦石抱拳躬身离去,看着走远的背影,张斗的心中没来由嗯一阵失落。
自从当上定辽王后,他与自己部下间越来越疏远。一些个老部下还能称呼他为大帅,更多的人则是逐渐改成王爷!
虽然长兴军已经废除了跪礼,但还是有许多百姓见到他不由自主的跪了下去。
这是数千年来强加在华夏人身上的枷锁,绝不是一纸命令就能强行废除的。
回到定辽王府的张斗没有去与妻子见面,也没有去书房处理公务。
反而径直来到了王府中的一个院子,院子中杂乱的堆放了许多的木头,还有一些羊毛散乱的丢在了地上。
他走进院子时,原本正在忙碌的十几个工匠同时停下手上的活计,就要给张斗见礼。
张斗连忙拉住了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匠人说道:“老人家!这可使不得!长兴军治下已经废除了跪礼,您再给行此大礼我可要折寿的!”
张斗的几道奇大,老匠人根本就跪不下去。老人只得给张斗规规矩矩的鞠躬问好,匠人世家的他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张斗这样的王爷。
不用说高高在上的王爷,就是那些小工头都能对他们这样的匠人呼来喝去任意指使。
定辽王府中的这些日子几乎颠覆了他的认知,这位草根王爷根本没有一点架子,也从来不讲什么繁文缛礼。
平时不去与那些文人大儒谈天说地,反而一有时间就来与他们这些匠人们厮混。
老匠人按捺下心中激动的心情,开口道:“王爷!纺毛线的纺机已经制造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只是尽量的让它再简化一些而已,再有十天半月就能彻底制造出来!”
“好!好!来人犒赏!”
https:
。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羊毛的正确用法(求订阅)
张斗的话音落下,在他身后的护卫拿出一个个的口袋放在了工匠们的手中。
布袋落进手中沉甸甸的感觉和里面银元碰撞时发出的声响,听得工匠们一个个眉开眼笑。
就在工匠们高兴的时候一个矮小的身影从里面跑了出来,这个身影边跑边喊“爹爹!爹爹!自立也为纺织机出力了,我也要奖励!”
张斗一把将儿子抱在怀里,脸上浮现出了笑容。
老工匠试时的开口道“王爷!小王爷天资聪慧,提出来的许多想法都让小的们受益良多,纺织机能如此快速的生产出来,小王爷居功至伟!”
张自立听到老工匠的话,小脸上乐开了花。睁着一双大眼睛看着自己的父亲,小下巴仰的老高。
那样子好像在对父亲说快点夸我!快点夸我啊!
张斗亲昵的用手在儿子的鼻尖上划了一下哈哈大笑道“我家自立真是厉害!将来会成为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哈哈!!”
张自立听到父亲的话小脸上乐开了花,随后不解的问道“爹爹!什么事科学家?”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