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部的官员催促了多次秦石只是一句大军出征准备不足为由给推掉,那官员干着急也没有办法。
虽然秦石名义上归属蓟辽,但他从来就没有拿过一两银子的辽饷。运到复州的钱粮全部交给满桂组建了复州右营,所以秦石可以理直气壮的要开拔银子。
如今建奴已经蠢蠢欲动,随时可能出兵督师孙承宗主张修建的一系列屯堡,各地都在忙碌哪有银子给秦石?
……
“袁崇焕还没有撤离宁远吗?”高第无奈的问道。
“回禀大人!袁大人不但没有撤离宁远,还从复州调回了满桂驻防宁远。而且……而且……”下人看着高第那张阴沉的脸吭哧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高第听到这人吞吞吐吐,脸上露出不悦之色道:“而且什么?有话就说!吞吞吐吐成何体统!”
这人见状一咬牙说道:“大人!袁大人说他宁可战死也不会撤离宁远,还下令让其他屯堡也不许撤退。”
高第一听就急了,他没有想到袁崇焕会公然抗命。如今孙承宗已经调回京师,他才是蓟辽经略,袁崇焕怎么敢不听他的命令。
就因为他是阉党魏忠贤的门下?有心直接拿下袁崇焕,但一想到朝中的孙承宗他的底气就有些不足,最后只能摆摆手化作一声叹息“哎!”
……
宁远城的袁崇焕听说了只有满桂的三千人到来,脸上不渝之色一闪而过。他在心里给复州的秦石记上一笔,到时肯定会一并讨回。
满桂在宁远城官们对他的轻视,相反还对他的麾下多有照顾。当即就把秦石的告诫抛到了九霄云外,进入宁远后开始接手城防加强防御。
“袁大人!各个屯堡守卫的士兵有些缺额,而且高第大人还将屯堡中的守城器械拆走不少,若是建奴大举来犯他们恐怕力有不敌啊!”金启倧在袁崇焕身边道。
袁崇焕听到金启倧的话先是眉头一皱,然后开口说道:“无妨!建奴不善攻城!屯堡只需坚守数日建奴自会退去!”
金启倧犹豫了下还是开口说道:“大人!右屯中还有三十余万石粮食,守军才也所剩无几。咱们是不是将右屯卫中的粮食运到宁远?”
“右屯有兵足以防御,还能与宁远互成犄角之势,区区粮食而已,就算损失些许也能诱敌深入,正好在宁远城下一举击败建奴!”袁崇焕挥动手臂动作潇洒之极,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
“啊!”金启倧被袁崇焕的话给说的愣住了,那是三十多万石的粮食。这么多的粮食要想运到关外需要多少损耗?若是被建奴得去又能养活多少后金建奴士兵?
他有些跟不上袁崇焕的思路,甩甩头说道:“大人!那么觉华岛呢?上面的粮食也有十几万石,而且还有军民近两万,也不用撤到宁远吗?”
第七百四十六章 粮食来了!
金启倧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的住处,回到住处他就把自己关在房中一个人静静的思考。
是自己错了吗?他是坚定的主张防守宁远的支持者,所以跟随袁崇焕一起违抗了经略高第的命令。
为此就算丢掉宁远通判这个官职也在所不惜,但今日与袁崇焕摸一番对话他又有些看不懂自己这位上司。
为何袁崇焕会对几十万的粮食不屑一顾?那是粮食啊!在鱼米之乡的江南也许几十万粮食不算什么,但在关外要想将这么多粮食运出来,需要消耗等同数量的粮食。
而且经略高第已经撤离了锦州和大小凌河屯堡的百姓和明军,宁远已经成了关外唯一一座坚城,若是建奴长期围困又当如何是好?
觉华岛确实有海相隔,但近年来天气格外的寒冷。每到寒冬腊月海面上都会结成厚厚的冰层,莫说是人了,就算是战马也能在上面奔行如飞。
万一建奴来攻那里根本就守不住啊!虽然袁大人命令觉华岛上军民凿来海冰拒敌,但是现在天气如此的寒冷,万一凿开的海冰再次冻住又该如何呢?
金启倧想了好久也没有想明白,最后干脆不去想这个问题。反正一切都是袁大人说了算,他这个通判只要做好自己份内之事就行。
天启六年正月的时间里,大明关外进行一场浩浩荡荡的大撤退。十多万百姓携家带口的向关内迁移,一路上北风呼啸百姓们苦不堪言。
冻死之人随处可见,哀嚎声传出很远。但蓟辽经略高第还是执行了自己的战略,放弃关外的一切,全部转移到关内。
在关内他可以集中更多的兵力防御建奴的袭击,将关外坚壁清野让建奴抢不到一粒粮食。
他这么做有自己的考量,高第认为每次建奴的崛起都是从关外的明军手里抢到大量的粮食和人口,若是将所有的人口全部迁移进关内,那么建奴将无处可抢,自然不会壮大。
另外每年的辽饷已经压得朝廷喘不过气来,一直以来都是天启皇帝的内帑在苦苦支撑。作为魏忠贤一党的重要人物,他不能不为魏忠贤考虑。撤回关内也能让朝廷减少辽饷的支出,缓解下内帑的压力。
但以孙承宗为首的东林到却坚决反对撤退行动,主张决不能放弃占有的土地。尤其是他们已经在那里修建了大量的屯堡,足以与建奴一战。
袁崇焕更是放出豪言壮语:我的官职就是宁远道,除非战死绝不离开宁远半步。
有了东林党的支持,袁崇焕的底气更加的充足,公然违抗高第的命令留在宁远城。有了他的带头,其他的屯堡不愿意撤走的也大有人在。
关外两种矛盾的命令同时下达,一时间百姓们也不知道听从谁把决定。就是明军在这种矛盾的命令下,努尔哈赤率领他的六万八旗精锐,号称精兵十三万向着关外明军扑去。
努尔哈赤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拔除明军在关外的所有屯堡。一举解决大明的威胁,好腾出手来全力对付草原上的林丹汗和背后的海参崴。
为了这次出兵他忍下了建州被海参崴人不断渗透偷袭的恶气,除了留下皇太极与复州对峙,剩余的人马全部被他带到了广宁一线。
骑在马上的努尔哈赤没有了在盛京城中病怏怏的样子,看着身边的六万八旗军队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想当初十几副铠甲起兵,每战都是在拿命去拼。征战的数十年才有今日大金的成就,如今六十八岁的他还能披甲出征也算是一代枭雄。
这次更是要把那个昔日的庞然大物,大明帝国一举赶紧关内,想到这里不由得双腿一夹马腹,战马在队伍中快速的奔跑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打断了努尔哈赤:“阿玛!商人运来的粮食有些少,咱们的粮草只够五日的消耗,还请阿玛早日定夺!”年仅十五岁的多尔衮在马上恭敬的向努尔哈赤汇报。
看着自己这个最疼爱的儿子,努尔哈赤开心的大笑出声:“哈哈哈!!!多尔衮!你还是太年轻了,去问问你的兄长们!他们会告诉你答案!”
还没等多尔衮发问,阿巴泰抢先说道:“老十四!咱们大金勇士打仗什么时候带过粮食,汉人有的是粮食,咱们只要把大军开过去,粮草自然就是咱们的。那些泥堪除了会种地,其他的什么也不会。
他们就是天生的羔羊,这辈子注定要被高贵的女真人统治。多尔衮你记住了,女真人缺了什么东西,去汉人的地盘上抢就是了!”
多尔衮听了阿巴泰的话,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可他又有些疑惑的问道:“七哥!那长兴军呢?他们也是羔羊吗?为什么大金的勇士会折在他们手里那么多人?”
他的话让在场的气氛为之一滞,努尔哈赤的脸上浮现出怒容。刚才还有说有笑的女真将领们立刻把嘴巴闭得紧紧的,低头仔细观察马蹄下枯黄干草上叶片的痕迹。
一身瘦小的身影拉了多尔衮一把,轻声的说道:“十四哥!阿玛不喜欢听长兴军这三个字,你说错话了!”
多尔衮也意识到了气氛的凝重,连忙躬身说道:“阿玛!是儿臣不好,以后再也不提长兴军了!”
努尔哈赤见到多尔衮道歉,开口说道:“长兴军?张斗小儿不过是仗着铳炮吧了!战场上要想彻底击败敌人还要靠着手中的刀剑,张斗小儿若是敢踏上草原,大金铁骑定然会让他有来无回!”
他的一众儿子和众将听了努尔哈赤的话,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对!大汗说的对!离开了海岸,只要长兴军敢深入内陆就是她们的末日!”
“八旗铁骑只要切断张斗小儿的补给,他的铳炮在厉害也得饿死!”
“要是他的炮子打光了,张斗小儿的铳炮就是一堆废铁!”
听了众人的话语,努尔哈赤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就在他们议论的时候,一骑快马飞奔而来,到了努尔哈赤的近前恭敬的递上一封密信。
努尔哈赤看完密信放声大笑:“粮食来了!”
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足挂齿
右屯卫中守将周守廉正在指挥手下士兵转运粮食,他驻守的右屯卫足足屯有三十万石粮食。
这么多的粮食放在女真人的眼皮底下,换作是谁也会坐立不安。而且经略高第已经下令只留下少量兵马作为哨探,守军拆除守城器械从右屯撤离。
本来就不多的兵马带着百姓已经先行撤离,右屯卫显得格外空虚。最重要的是此地有大量的粮食,女真人要是知道这个消息绝对不会放过右屯卫。
就在他焦急的等待命令的时候,远处一骑飞奔而来。这名骑兵浑身浴血,身上插着一支利箭。
战马跑进右屯卫人就从马上掉了下来,周围士兵连忙扶起受伤的士兵。士兵只说了一句话,就让右屯卫乱成一团。
所有人都紧张的看向周守廉,一名军头小心的请示道:“大人!建奴杀过来了,咱们怎么办?”
周守廉没有怎么思考就下定了决心,只给出了一个字的命令: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