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靖叹息一声。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思行的部下,在江夏城中大肆抢劫,好在李思行只让抢劫,不让烧杀******抢的钵满盆满后,李思行下令烧掉府库中的钱粮,然后放弃江夏城北返襄阳。
李思行撤离江夏的第三天,李超的前锋战船,已经抵达江夏。
这座因为扼守着汉江入长江口的城池,因其水利便利,位置重要,而十分繁华。可李超前锋到达,却发现这里如同一个鬼城。
遭受复辟军洗劫后,许多人逃离,到现在还不敢回来。
码头空无一人,一条船都没有了,商船要么被刘政会征走,要么被李思行带走。城里的商铺,家家关门,民宅户户闭门。
战舰靠岸。
一队队勤王淮军的陆战队从船上下来,他们在码头上集结。
一个团一千五百名陆战队士兵,在咚咚咚的鼓点声中,迈着整齐的步伐开始朝江夏城走去。
江夏城门大开,连个守门的士兵都没有。
勤王淮军轻松的控制了城门,然后开始入城。
片刻后,城中升起了勤王军的大旗,勤王军开始逐街张贴安民告示,派兵四处敲锣宣扬。
汉京。
李渊坐在金殿的龙椅上,听着枢密使柴绍正在禀报着军情。
废帝加封李超为越国国王,封他为讨逆勤王大元帅,现在这位越王已经在洪州歼灭了刘政会的五万大军。
五万大军,一朝尽灭。
“废物!”李渊大骂。要不是看在刘政会兵败后跳湖自尽,而李高迁也战死,李渊都想抄灭他们两族。
李靖李思行弃江夏退守襄阳,李超前锋已经夺取江夏城。
“逆臣!”李渊再次大骂李超,越王,那是自己儿子李元茂的封号。老二却把自己兄弟的封号,给了一个异姓臣子。
郡王还不够,非要封个国王?
这把龙椅太难座了,冰冷、坚硬,一点也不舒服。
“陛下,臣弹劾李靖,有通敌之嫌!”
一名大臣出列弹劾。
李渊也很恼怒,五万大军一朝而灭,李靖这个主帅必须负责。
“削夺李靖爵位官职,押回汉京受审!”李渊冷冷的下旨。
“废帝到哪了?”李渊又问。
“废帝已入长安,目前正在集结关陇河朔兵马,秦琼、苏定方、郭孝恪各率本部与废帝汇合,目前废帝已在长安集结八万兵马。臣预计,不日内,废帝必然兵出潼关。”
“八万。”
李渊的话里透着不耐烦,还有一丝慌乱。
李元吉和李孝恭率兵五万西征,可到现在连个潼关都没打下来,更别说原计划的夺取长安了。
现在李世民都已经在长安聚集起了八万兵马了。
元吉肯定挡不住世民的,李渊心里想。
李超却又从南边杀过来了,四面楚歌了。
“拟旨,从河东与河南调兵前去增援元吉,给他们增兵五万。”
柴绍大惊,“陛下,洛阳和太原也军情紧张,兵力吃紧。若是抽调兵马,只怕太原和洛阳也难以坚守。”
李渊却已经决定了。
“先集中兵力,把废帝击败。只要能生擒或斩杀废帝,这局势自然能挽回。”
还有半句话他没说出来,若是不能阻挡李世民出关,那么就算守住太原和洛阳又有何意义?汉京一失,就全完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031章 王对王
贞观三年十月初九。
襄阳,东城一座宅院。
这里原来是卫国公府,如今为吴郡王府。
李靖跪坐在芦席上,正在擦拭着自己的佩剑。这是一把宝剑,横刀式样,但刀身却布满着各种花纹,如行云似流水,美妙异常。
这种花纹是在铸造中形成,也是宝剑的象征。
这是李超送给他的刀,据说李超聘请的波斯名匠,采用独家秘技用乌兹钢锭制造。波斯乌兹宝刀的价格是极其高昂的,以前也有波斯商人带乌兹刀来卖,每柄都售价千贯以上。
而现在,李家居然也拥有了乌兹刀剑的打造技术,神秘无比的乌兹宝刀如今已经在中原量产,甚至反过来成为李记外销的一样重要商品。
看着这剑,他不由的又想起李超,一个如手中这把剑一样锋利的男子。
再次拿起李超的亲笔信看了一遍。
这封信内容很简单,李超告诉他,皇帝已经派人来襄阳押他入京问罪。李超让李靖离开襄阳,只要他离开襄阳,自有人接应他离开,保他安全。
“我又如何能走呢?”李靖摇头低声叹道,沉默了一会,他拿起信在蜡烛上点燃烧掉了。
“大帅!”
义子李林的声音从外面大声传来,这位义子神色紧张,“义父,汉京来人,他们直接闯进来了。”
外面人来的很快,带头的正是李思行,后面还跟着一队人。
李靖整理了下衣襟,神色安然,“没事,我早料到了。”
“义父你快走,我在这里拖他们一拖。”李林急道。
李靖竖起一根手指,摇了摇,示意他无须再说。
起身,一甩衣袖,他打开自己的屋门。
屋外,李思行面色有些复杂,他旁边跟着一群人。
“陛下要我回汉京吗?”李靖看着他们,问。
李思行上前一步,“郡王,如果你不想走,可以先留下,我会亲自向陛下上折解释。这里现在需要你,襄阳防守离不开你。”
从江夏回来,李思行想明白了许多。如果当初听李靖的,他们绝不可能败的这么快这么惨。大敌当前,太上皇却要把主帅抓走,襄阳的军心更加难安。
“李靖,陛下旨意,让你跟我们回汉京。”一名汉京来人道。
“我跟你们回去。”李靖很平静。
李思行对那人道,“李超已至江夏,马上就要来襄阳,陛下此时不派兵增援襄阳,却还要把主帅带走,只怕军心难安,襄阳如何守?所谓私通敌人的指控,完全就是没有证据的。我希望吴郡王留下!”
“李将军,这是陛下旨意,你要抗旨吗?”
李靖对李思行笑了笑,“多谢将军维护,不过这一趟是非走不可的。”
说完,他当先往前走,后面的汉京来人跟了上去。
留下李思行站在后面怔怔出神。
“我要如何守襄阳?”
李靖回头看了他一眼,“尽力而为吧。”
大唐贞观三年十月初九,武德朝山南道节度使、吴郡王李靖在襄阳被逮捕,随后押往汉京。
三天后,十月十二,李靖被押入汉京城。
而就在同一天,李超率自己的勤王淮军,乘船驶抵襄阳。
李思行率领一万襄阳守军,没有抵抗,直接打开了襄阳城门,出城投降。
汉京南面最重要的城池,襄阳不战而降。
李渊派出的两万援兵刚靠近襄阳,结果却晚了一步。这两万援军,在襄阳北面犹豫了一晚之后,第二天全军倒戈,向已经进入襄阳的李超投降缴械。
局势比李渊想象的更糟糕,转眼之间,李超距离汉京,只有两百里。
重镇襄阳陷落,使得李超与汉京之间,再无阻碍。
而在此时,李渊的主力,却集中在潼关之下。
李元吉抬头,旗帜飘荡。
他的前面,是高大的潼关,而他的身后,是武德主力,自汉京和河南、河东等地抽调来的十万兵马。
潼关下,决战即将展开。
秋日的白云蓝天下,李元吉、李孝恭、罗艺率领的十万大军,在关前的旷野上展开了一个个的方阵。
十万人马展开,无边无际。
在他们的前面,潼关下,一队队的兵马正从关中走出。
李世民身披金甲,手持马槊出现在阵前。
五万大军,如雁翅展开,背靠雄关。
李世民亲掌中军,皇帝的龙旗高高飘扬,他的旁边是秦琼。大军左翼是河西节度使郭孝恪,右翼则是河朔节度使苏定方。
五万大军缓缓的移动着。
武德军是贞观军的两倍,但李世民却丝毫没有把那十万军队放在眼里。打仗,凭的不是数量。
元吉的军队,是东拼西凑起来的,大部份都是新兵,强拉的壮丁。而李世民的五万大军,却都是南北衙的禁军和府兵。这是训练有素,战阵上厮杀过的老兵。
“陛下,这是叛军最后的主力了。击败他们,就可直抵汉京。”
潼关距离汉京,还有八百里,但却只有这支叛军主力了。
“李超现在应当已经到了襄阳城下了吧?”李世民问。
“越王洪州大败刘政会,尽歼其五万大军,洪州至汉京,只余李靖李思行一支孤军,兵不过万,肯定拦不住越王。”
李世民哈哈大笑,“李超用兵如神,进军神速。也许不等我们这里击溃叛军,李超已经先下汉京了。”
“倒是李靖,上一次,朕请他不动。这一次,他却甘愿为太上皇前锋了,哼。”皇帝对李靖十分不满。
太子封的九王,李世民其余八个都承认加封了,但就李靖,却没有封。
敌阵之中,一骑出阵。
身披银甲的齐王元吉策马越众而出,打马阵前。
“李世民,可敢出来见我!”李元吉大吼。
李世民催马,旁边的秦琼连忙喊道,“陛下万金之躯,不可涉远。待臣前去,与他一会。”
“哈哈哈,也罢,朕就让你这个齐郡王去会会那个伪齐王。”
秦琼身披铁甲,策马来到阵前。
“秦琼,李世民呢,不敢来见我吗?”
秦琼举起手中铁枪,“元吉,君辱臣死,你阵前放肆,找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032章 剑斩元吉
潼关下。
两军相隔里许对峙着。
贞观军中军大旗下,李世民看着两军阵前的两人,“没有朕的军令,三军不得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