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年轻之时能立功,有机会获勋得爵,甚至入仕为官。若一辈子较平庸,那么也能给子孙赚下一些土地。
这,就是一个府兵最高兴的事情。
当然,每年不用纳租庸,不用服免费劳役,这也是一个极大的好处。
“真想马上就去看看我的田啊。”冯山笑着向旁边的伙长道。
“我也想去看呢,可急啥。咱李大帅说话算话,一个唾沫一个钉。说分田,就分田,一亩没打折吧,还多了十亩林地,两亩宅地呢。在关中,宅地也只给一亩。放心吧,大帅说二十亩水浇地,肯定就是水浇地。”
伙长也是个三十多的关中汉子,虽然跟着李大帅日子不长,一月都不到。但这个朴实的关中汉子,却已经对李大帅信服万分。
李大帅是个信人。
爱戴将士,不克扣奖赏。
“等我们打下了整个朔方,到时肯定还能再分些田。我听说啊,北面的丰州,那里的地跟这里一样的肥沃,而且地更多,起码是这里的好几倍,那个时候,肯定还要迁些军府过去的。你们想想,现在我们两万人,还加上三万降兵都在灵州分地,一人几十亩。到时,打下整个朔方,各个州都得驻兵吧,估计到时留在灵州的,也就万把人,甚至都不到。”
冯山点头,算了起来。
现在这里五万兵分地,他们都分了二十亩水浇地,三十亩草场,十亩林地,两亩宅地。若是到时只留一万人,那不说分个二三百亩,起码一百亩地总能分满吧。
一百亩地,若是水浇地能再多分个十亩,不,再多分二十亩,然后再多分二十亩草地,加那十亩林地,就是整好一百亩地了。
四十亩水浇地,五十亩草地,十亩林地,想想,就激动的想发抖啊。
伙长冯山和其它几个手下发呆的样,笑骂道,“真你娘没出息,这才哪到哪呢。你们要是好好跟着李帅,打仗的时候勇猛点,到时杀敌立功,论功行赏,获勋得爵,升职加官,那才是最爽的。你们看看当初在陇右跟着李帅的人,好多原来只是些农夫子弟、工匠学徒,可陇右走一趟,好多都得了勋,甚至不少都有了品级呢。别只看着那几亩地。”
“那些地,都留给家里人去种。托人写封信,让家里人赶紧迁过来,你们分的那地都是已经种了粮的,赶紧让他们来侍弄。咱们啊,咱们是府兵,只要专心打仗就好了。打一次大胜仗,各种赏赐缴获,不比那些地产出多啊!”
伙长的话,让冯山他们连连点头。
这次收复灵州,虽说兵不血刃,他们没出什么力,可进了回乐城之后,大帅依然还是给他们分田之外,又给了钱粮绢帛赏赐。冯山就拿到了一千钱,十匹绢,还得了匹马。虽只是普通的母马,但骑乘还是可以的。
有了坐骑后,冯山和伙伴们一样,可是兴奋了许久的。
“伙长说的对,咱们当府兵的,就该趁年轻时,多出几把力,拼一拼,博一博。咱博一博,这小兵也能变军官呢。”
“有这个想法就好,咱们这次夺了灵州,这突厥人肯定不会善罢干休的,这仗有的是机会打。能不能小兵变军官,就得看各自的本事了。”伙长很豪迈的道,“反正我是想好了,这次肯定要趁机升个军官,起码也得升上队正。”
伙长虽也带个长,但其实并没有品阶,连个正式的官阶都没有。但如果能够升上队正,就不一样了,队正可是实实在在的九品武官。
对于伙长和冯山等这些普通府兵们来说,这辈子最大的梦想,也许就是有一天,能够升上队正,得到一个正式的散阶官品,成为朝廷命官。
这样一来,他们也是官宦之家了。
九品官家,那可是拥有免课特权的。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473章 衙内(第八更,为楊ysl盟主的二十四万豪赏加更!)
更完这章,还有九十八章!
“大帅,夏州拿下了!”
衙门都指挥使崔琰大步赶到,向李超报捷。
正在翻看着各项报告的李超听了,嘴角泛起微笑。“听到这个消息,说实话我一点也没有惊讶。五郎,跟我说说程魔王具体的战果?没有太大的损伤吧?”
做为大唐第一个实权节度使,还是挂着平章事衔的使相,李超在灵州有很多自己的新举措,其中对于朔方镇的军队就有许多自己的改动。比如说朔方镇现在的兵马编制上已经有了八万人。
而且李超对于朔方镇账上这八万兵,按战时需要重新编制。八万人,五万府兵,三万民团。
并且战时编制也不是原来的军团军营团队伙,而是改成镇、厢、军、营、都、队、伙、伍。
一伙十人,一队五十。
一都百人,一营五都。
一军三营,一厢三军。
既不是完全的三三编制,也不是完全的五五编制。
一都百人,一营五百人,一军一千五百人,一厢四千五百人。
军、厢的编制都变小了,做为节度使的李超一人统领着八万兵,但他下一级的厢兵马使,却最多统四千五百人。
这个调整,让刘整、梁洛仁这两个厢兵马使,手中的兵瞬间少了一半多,李超趁势又从降将中任命了几个厢兵马使,多建了几个厢,分散了两人的权柄。
同时,李超把自己的牙兵,却又扩建了。
原来是两千,现在则直接扩建为了一个厢,四千五百人,数量翻了一翻多。
牙兵现在一厢三军,苏定方兼任了衙内都知兵马使之职,而程处默、牛见虎、李感、尉迟宝琳、崔琰几个,则分别担任了衙内都指挥使、衙内都虞侯等职,分别统领着这支扩张后的牙兵。
“回大帅,程总管和梁兵马使与盐州守兵交战一场,杀敌三百余,就击败对方,然后招降了盐州。我军不过伤亡数十人,还都是梁兵马使的手下。”崔衙内笑着说道。
虽说现在梁洛仁的手下,也已经是朔方唐军一份子了,可实际上就连崔琰他们平时也一样是把双方分的很清楚的。
“很好。”
没有兵马损伤,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但真的得到了这样的好捷报,李超还是很高兴的。
盐州紧挨着灵州。
和灵州一样,有一半的土地是在长城内,有一半是在长城外。
当年杨广征发许多壮丁修长城,就是从灵武修到绥州的横山。这段数百里的长城,连上了自河东过来的长城。
偏关、河曲、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
这条长城,再往西一边连接到灵州,然后往西还一直沿着贺兰山,到了兰州、凉州,一直到河西走廓。
定边,此时也叫五原,就是盐州的州城。
这条长城修建的线路,其实也正是沿着鄂尔多斯台地边缘修建的,北面是台地,南边则是横山山脉等。
长城内,是农耕区,长城外基本上就是干旱区,也就是牧区。
盐州的北面,都是戈壁、沙漠、盐碱地,根本就无法耕种。
不过五原向北,越过这片八百里的不毛之地,却是富饶无比的东套平原。
灵盐夏银胜,这是台地南缘的几州。也是长城边界,这些地方在军事地理形势上,非常重要,居高临下。
如果李超能够把这几州拿下,那么突厥人就在台地南边没有了立足点。
隔着八百里的鄂尔多斯台地,那片不毛之地,可是不好进军的。没有了南面的这几个立足点,那么突厥人南下,就只有两条路进入关中。
一是夺下灵州,沿黄河破萧关,从泾河河谷入关中。
要么就是顺黄河而下,攻破银州,进入绥州延州,从长安东北方向叩关入侵。
可不管是走哪条路,这都使得大唐对突厥人的进攻路线有迹可寻,早早就能预料的到。从全线防守,到只守着两个口子,这无线就要轻松的多,兵力部署上也充裕的多。
守住灵州到银州的这条东西长城防线,八百里长城守住了,那么关中北部高原也就守住了。
剩下的东西两个口子,可以重点防御,有实力了,还可以把这两个口子也一起堵上。
从灵武往西经会州、兰州、直到凉州。
从银州往东北,经胜州,直接连到河东的朔州偏关。
甚至东西两面,还可以继续延伸,把这条长城防线拉的更长。
把台地南缘的这些立足点给占了,八百里台地就是最好的防御。突厥人就只能沿着黄河,从东西两侧进攻了。
现在,李超只要等尉迟恭和刘感的消息了。
只要尉迟恭把银州也给拿下来了,有尉迟恭这员猛将把守东面这个口子,朔方镇就算是立起来了。
哪怕东套平原的前套后套依然还在突厥人手里,胜州也还在他们手里,可没关系,以后可以慢慢图取。
此时已经是四月。
天气暖和了起来,李超伸了个懒腰,初夏的风真是吹的人犯困。
接下来的几天,几乎每天都有好消息传到灵州。
程咬金的梁洛仁进展顺利,在盐州遇到了一点抵抗后,此后一路顺利。破盐州,夺夏州,还北上把宥州也夺了。
其实这几州本来也没有什么人了,本就不是什么富裕之地,兵马还多调到了灵州。又有梁洛仁这个带路党,除少部份人往北逃跑投奔突厥人外,多数地方都是望风而降。
尉迟恭和刘感在陕北高原进展同样顺利。
延绥一带,本就是稽胡人的大本营,有刘感他们带路,延、绥、银,一路势如破竹。
李超坐在自己节堂的沙盘前,笑着往银州北面的胜州南部银城的位置又插上了一面小红旗。
银城,也就是后世的神木。
“尉迟将军让属下禀报大帅,他不打算打下银州就停下来。他要一直打到黄河东岸,打到河曲县去。”
李超笑着摇头。
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