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不给置嫁妆,人家郑家却全都添妆了,这不打脸。
“郑家真是好样的,这舅舅当的好。”
“估计崔家听到这消息,都得吐血吧?”
“哈哈哈,就是啊,郑家把崔家这脸打的,爽快啊。”
“那也是崔家不义在先,如此待十三娘,那就是不给郑家人面子啊,他不给面子,人家郑家为什么给他家面子。”
“是啊,说来崔家真是没落了,还是人家郑家厉害,难怪郑家个个身居朝堂要职,那是人家办事漂亮。”
“又来一家了,快看看是哪家!”
还是郑家,这次来的是吴山郡公府上。
一看到吴山郡公府的,大家都哦的一声,越发的兴奋了。
吴山郡公那可是太子的老丈人啊,太子妃的父亲,算来也是崔十三娘的堂舅。虽然比起参旗军将郑无璹几兄弟,隔的远些,但人家身份高啊。
“你们说,太子妃会不会也给十三娘添妆啊?”
“我看很有可能啊。”
“哎哟,这下可真是热闹了,长安城里只怕好久也没有这样的热闹了吧。”
“那可不是,崔家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卖婚寒门,陪门财收八百万,跟女儿争前妻的陪嫁,还不给置分文嫁妆,我****娘的,这崔家真是要逆天啊!”
“哈哈哈!”
郑家对于崔善福可是相当不满的,郑善果和太子妃先后出面,崔善福都不肯把郑氏的嫁妆都交出来,最后还是张超出马,拿碱坊让崔家入股,又有挖人的威胁,这才让崔善福把郑氏的嫁妆给了十三娘,但其实还是有不小的一部份没给。
这结果本来郑家也算能接受。
可崔善福拿了八百万的卖婚陪门财,还又从郑娘子嫁妆中扣留许多,最后却一点嫁妆也不肯添置。
十三娘有了郑娘子的嫁妆,并不会要求崔家给多少嫁妆。
可嫡女出嫁,居然不给添置半点嫁妆,这可就不只是钱财的问题了。
十三娘崔家嫡女的脸面何在,他们做为十三娘舅家的脸面何在?
崔家做的太过,郑家在这事上不耻崔家为人,可也不能强逼郑家给嫁妆。
但郑家可以自己给十三娘添置嫁妆。
郑家不能逼崔家给十三娘置办嫁妆,可崔家也不能阻止郑家给外甥女添妆。
于是,今天荥阳郑家在京的各支各房,都来给十三娘添妆,还用了这么拉风的方式。每一次郑家添妆队伍加入送妆队伍中,都会引的无数围观的人叫好,也等于是一次次重重的耳光扇在崔家的脸上。
“太子府的车马来了,快看啊!”
“太子妃果然也来给表妹撑腰了啊!”
“太子妃大气!”
太子府添妆的队伍缓缓过来,只有八辆大车装着绑着红绸的礼物,但仅一个太子府的名头,那就能让无数围观的人兴奋万分了。
“这崔家都跟****一样了,郑家人人都要来踩一脚了。”
“看来崔郑两家以后是没的往来了,哈哈哈。”
不少围观者则在算着郑家添置的这些嫁妆有多丰厚。
“这都有好几百挑,数十车了吧?”
“何止啊,我估计都过百车了!”
“嘿,你们说这张三郎是走了什么****运啊,娶了崔家女,得了万贯陪嫁,这里又有郑家如此多的添妆,居然连太子府都来给他们添妆了。”
“是啊,就算得罪了崔家,可以后还有郑家罩着啊,这张三郎真是好命啊。”
“没郑家罩着,张三郎也不惧得罪崔家啊。人家可是翼国公的义子呢,还跟一大群军功新贵都关系好着呢。”
那边立即有人道,“人家自己也有爵位呢,一门两爵,父亲县男,张三郎县子。”
“这张家真是要发啊!”
“人家已经发了好不,张三郎都已经是六品的工部员外郎了。”
“有谁知道张三郎家有没有姐妹什么的。”有人在一边问。
大家一起哄笑。
“你这是想要跟张家结亲啊?”
“别说,这亲不错。”
立即有人道,“张三郎还真有姐妹,还有两个呢,差不多过两年就到说亲年龄了。你们想结亲的,可得下手快啊,要不然可就没机会了。”
“不是说张三郎以前是高僧弟子吗,哪来的姐妹啊?”
“他爹张铁枪前些天刚续了弦,是个带两女儿的寡妇再嫁,张三郎不就有姐妹了嘛。”
“也是啊,这也算张三郎姐妹了。你们想下手的,赶快啊。”
不少人心里还真惦记着这事,张家如今这么火,娶崔家女,又有郑家这妻子娘家人,还有秦叔宝等一群山东军功新贵关系极好,若跟张家结亲,这也能沾很大的光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74章 博陵崔家为十三娘添妆(1300月票加更)
第一更送到!
长安城很大,光是朱雀大街就有十里长。城中有一百单八坊,还有东西两市。
但说小也小,那边十三娘自己弄的铺屋送妆队伍招摇过市,然后郑家一家一家的跟着添妆,恨不得把事情弄的全天下人皆知。
今天是女儿出嫁前一天,崔家本要派人去张家铺屋送妆。
但崔善福却对此没什么兴趣,他没请在京的其它房的女眷去铺屋,只是随意的指派了偏支庶房的崔琮媳妇去。
崔琮只是崔家的旁支庶房,而且早沦落到了给崔家经商掌柜的地步,他的妻子根本不够格去为十三娘铺房。他选这么一个人选,其实就是在表达着他心里的不满。
崔善福对这桩婚事倒没什么不满的,他和王氏不满的是自己机关算尽,最后反而偷鸡不成蚀把米。原本想着把十三娘卖婚张家,一来能跟秦琼等这票新贵拉上关系,二来嘛还能赚大笔陪门财。甚至张家地位低点,这样他还能省了嫁妆,把郑氏的嫁妆留下来。
可闹来闹去,陪门财张家倒是给的痛快,但最后自己女儿却是个吃里扒外的。联合郑家和张三,最后逼迫的他不得不把郑氏的嫁妆吐出来大半多。
想想损失万贯家财,崔善福就肉疼。王氏更是整天没好脸色,这些天已经有不少丫环稍做错点事,就受到她的重罚了。
用王氏的话来说,能给十三安排崔琮媳妇去铺房就不错了。
崔家的一名管事低着头,一脸汗水小心的向着崔善福和王氏禀报着长安街上正在发生的事情。
“郎君,郑家在京各家都给十三娘添妆送嫁,荥阳郡公一家就送了十八马车、一百零八挑陪嫁。其它各家也都送了不少,而且。。。而且太子妃父亲也送妆了,还有。。。还有太子府也送了八车陪嫁!”
砰!
王氏直接把一个上好的越瓷茶杯给摔在了地上,价格不菲的越瓷茶杯在地上碎了一地。
站在那里汇报的管事身上溅了不少水,可却移动一下都不敢。
这段时间,被王氏责罚的下人可不少,有一个丫头就因打碎了一个茶杯,就差点被打死了。
王氏凤眉倒竖,望着管事。
“郑家这是欺人太甚!”
崔善福也皱着眉头,可却没有说什么狠话。他对着管事挥了挥手,“你先下去吧。”
王氏不解的望着丈夫。
“郑家都骑到我们头上来拉屎了,难道这还要忍?”
平时,丈夫都是对她百依百顺的,可今天却似乎有些奇怪。
崔善福叹了口气,沉声道,“谁让郑家现在得势呢,郑善果现在不但是太子左庶子,还是大理卿兼民部尚书,而郑元璹也是太常卿兼参旗军将,其它郑氏,也都顶着公侯爵位,在朝中任职呢。郑家有女嫁入东宫做太子妃,现在郑家鸡犬升天。”
相比起郑家在李唐的得势,崔家可就要差的多,尤其是清河崔氏,还远不如博陵崔家了。而早年在隋朝时风光无比的清河崔郑州房,现在更是落魄了。
都没有几个能在朝中担任像样职位的人,就如他崔善福,到现在连个爵位都还没有得到。而崔家还保有着爵位的那几个,也都没能在朝中担任什么要职,都是些闲散职位。
崔家本就不如郑家得势,更别说崔家并不会为了他这个旁支而合力去得罪郑家了。
“真跟郑家闹起来,我们也闹不过他们,反而是自取其辱。”
王氏阴沉着脸,虽然心中万分不爽,可却也只得承认丈夫说的话。在隋朝时,那时崔家是独孤皇后母亲娘家,还是很得重视的。尤其是崔氏郑州房,满门公卿,哪家不顶着国公郡公爵位。
可到了唐,虽然当今皇帝的母亲跟独孤皇后是姐妹,说来崔家跟李家也是亲戚,但毕竟关系远了。
王氏心想着,就凭现在崔家这破落样,要跟正得势的郑家扳手腕,确实不是个。就算加上她的娘家王氏,都一样。而且,如崔氏一样,王氏为何要替她出头去得罪郑家呢?
郑家后面可是站着太子啊。
“可咱们就看着他们扇我们的脸?”
“当初也是你不愿意给十三娘陪嫁的,事情都如此,那就随他去吧。郑家愿给多少给多少,关我们屁事,当不知道就是了。”
只是事情的发展,却是出乎了崔善福夫妇的预料。
长安城街上发生的事情,正迅速在整个长城风一般的传播着。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么一桩婚事,也知道了原来崔善福居然如此行事难看。
固安县公崔府。
固安县公、谏议大夫崔民干听完下人的禀报之后,皱眉沉思了一会。
他也姓崔,但不是清河崔,而是出自博陵崔,是博陵崔四房中的第二房,现任门下省正四品的左谏议大夫,
谏议大夫掌谏谕得失,侍从赞相。
算是一个比较机要的官职。
崔民干的曾祖父是北魏的车骑大将军、吏部尚书。祖父则是隋朝大将军、汲郡公,父亲是隋朝虞部侍郎、固安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