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锦衣卫扶桑局特别行动组的组长聂风,看着自己面前盒子里的那两个首级,抬头看着那海军的红蓝军旗,露出了微笑。
海军那镶着蓝边的红旗,还有那上面的海龙军徽,是那么的耀眼。
“宝皇女和苏我虾夷一死,难波彻底的陷入混乱了,海军来的正是时候,不费一兵一卒,我大华就此攻灭倭国都城。”一名锦衣卫向组长聂风道贺,锦衣卫这次算是露大脸了,不但在前期的情报搜集中出力许多,而且为太子殿下的春季进攻提供了充足的情报保障,更别说眼下几乎凭借锦衣卫一已之力,把倭酋给斩首了,还把倭都给弄瘫了。
聂风捋捋如钢针般的短须,哈哈笑道,“第五纵队这次出人意料的给力,给我们行动队创造了极佳的机会。”
“第五纵队,都他娘的是些人才。”
“哈哈哈!”
行动队的这些小队长们,一个个哈哈大笑。
他们已经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剩下来的已经可以不用管了。
港口。
刘仁轨站在海龙旗下,看着浓烟滚滚的倭国国都难波,脸色不太好看。为了能够抢在倭人民兵之前拿下倭国都城,刘仁轨可是非常的拼命。一路上,可谓星夜兼程。
可结果好不容易赶到了,结果发现这头口汤还是被别人给喝了。
“这些该死的倭贼,打起自己人来倒是一个赛一个的猛,当初在对马跟老子打的时候,怎么全是软脚蟹!”
朝鲜舰队的参谋长放下手里的望远镜。
“好像有些不太对劲,一零一师和一零二师从陆上过来,不可能跑的比我们的帆船还快。咱们可是满帆前进,他们又不会背插双翅。”
刘仁轨骂道,“这些小日本,此前可是创造了三天八百里的纪录,别小看他们,忍耐力和韧性堪称一绝。连一零三师那些马上民兵,可都比不过他们。”
三天行军八百里,哪怕没有战斗,只是行军,这个速度也确实是够惊人的。这素质,简直就是大华正规军的老兵水平了,一般人还真不敢相信,这是一支之前遇到大华军就闻风而逃、不战而溃的军队。
同样的一批倭人,转换了下身份,前后不过半年多点时间,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一条小艇从码头驶了过来。
有侦察艇上前拦截。
很快,侦察艇回来。
“报告司令,是锦衣卫的人。”
“快请。”刘仁轨一听来的是锦衣卫的,立即态度转变了许多。锦衣卫虽也是隶属于枢密院,属于军方情报机构,但锦衣卫地位比较超然。大华军方,不论是枢密院还是兵部,又或者三军司令部或者是九战区司令部,对于锦衣卫那都是十分尊重的。
因为锦衣卫就是他们的眼睛和耳朵,锦衣卫奋斗在第一线,为他们送回各种各样重要的情报,在打仗的时候,更是不断的为他们提供最新情报。
刘仁轨身为老将,很清楚军情的重要。
有的时候,一条错误的情报,可能就要葬送一支军队。而有的时候,一条重要的情报,则能帮他们获得一场胜利。
“锦衣卫扶桑局特别行动组组长聂风,参军刘司令。”
聂风登船后,立正敬礼。
刘仁轨打量着聂风,三十左右,浑身上下都充满着一种阳刚的气息,从他的眼里还看到了坚韧。
他的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刘仁轨曾经从许多人身上看到这种气质。加之他锦衣卫的身份,这让他一下子想到了曾经的暗影。
他心里估摸着,这位聂风肯定又是皇帝陛下的孩子们的一个。这些皇帝的孩子们不是皇子,而是当年暗影收养的那些弃婴和孤儿,这些孩子经过艰苦的训练后,在暗影的训练营里长大,最后成为最优秀的刺客和侍卫,他们被皇帝亲切的称为自己的孩子。
这群人如今不但成为三大情报机构的中坚力量,甚至也遍布大华军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的坚韧不拔以及对皇帝忠心耿耿。
“海军刘仁轨,非常高兴见到你,聂风组长!”
刘仁轨笑着伸出手,与聂风握手。
一个是海军的副司令,朝鲜舰队的司令,帝国海军中的明星,尤其他还是皇帝的门生。
而另一个却只是锦衣卫的一个小组长,论级别,其实不过是六品。
但两只手握在一起,两人却都觉得很亲切。
一个是天子门生,一个是皇帝的孩子。
“难波城这个样子,想必跟聂组长有关了?”刘仁轨笑问。
“卑职这里还有一份礼物要送给刘司令,算是为刘司令到达难波接风洗尘了。”
两个锦盒呈上。
刘仁轨打开,看了一眼,一对陌生男女的头颅。
很新鲜。
“这是?”
“男的是执掌倭国朝政的苏我氏家族的族长苏我虾夷,女的则是倭国第三十五代天皇皇极天皇,也叫宝皇女。我们行动组昨天晚上攻入倭国皇宫,在天皇的床上,把这对狗田女斩首了。”
刘仁轨大为震惊。
攻入敌国皇宫,将敌国女皇斩首,还能全身而退,锦衣卫行动组的能力真是让人惊叹。
“这是我们聂组长亲自斩杀。”旁边一名行动组队长骄傲的为聂风说话。
刘仁轨高高竖起大拇指,不愧是皇帝的孩子们啊,这些传闻中的精英,果然了得。
“有胆有识,有勇有谋。斩首女皇,还能把难波弄崩溃,这份功绩,本帅定当如实奏禀陛下。”
“卑职只是为大帅登临难波,扫清一点障碍而已。”聂风谦虚的道。
“说的好,走,咱们一起登陆难波。”
舰队靠港,刘仁轨手挽着聂风的手一起下船。
一队队的士兵登临难波。
红旗在倭国都城高高飘扬!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514章 保守
汉京。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御河畔,柳树已经垂下绿丝绦,远处的田野也是一片绿意。
复兴三年的春天,是一个寒冷的春天。
但对于大华的百姓来说,这个春天却又很火热。
大华皇太子今年春节没回京朝集,但他却为朝廷献上了一份极特别的珍贵贺礼。皇太子张璟在春节期间向倭国发动了春季攻势,原计划三月踏平倭国。结果实际上,仅用了一个月,就连平倭国山阴山南两道,然后锦衣卫扶桑局更是大发神威,他们一个军事情报部门的扶桑分部,居然在难波弄起了上万人的第五纵队。
皇太子的民兵还没打过去,锦衣卫的第五纵队已经把倭都拿下了,锦衣卫的行动队更是直接斩首了倭国女皇。
海军副司令刘仁轨随后登陆难波,将大华军旗插在了倭国宫殿。
女皇被斩首,国都被攻破,剩下几道的几十个令制国的守护大名们再无战意,几乎是一夜间就全都上表臣服。
一夜之间,倭国平定。
这距离皇太子张璟的三月平定倭国计划,才刚过了一半时间。而距离刘仁轨对马击败倭军,反击登陆唐津也才刚刚三个月时间而已。
平定倭国,大华东征也顺利完成。
新罗、百济、倭国三国灭,大华拓地数千里,新增人口一千余万。
大华帝国的人口总数,也正式突破了一亿大关。
户部尚书兴奋的向内阁上报,内阁同样是一片欢欣鼓舞,内阁第一个五年计划里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人口破亿。而现在才是复兴三年的年初,第一个五年还没有过一半,他们就提前完成了人口破亿这个重要目标。
今年春天的好消息并不止这一个。
刚刚结束的大华复兴三年科举大比,朝廷一次性录取了一千八百名进士,这是前所未有的一次。以往每年录取五百名进士,只有复兴三年的特科录取了一千名,而今年居然一次性录取了一千八百名进士。
简直是喜大普奔。
这让今年榜下捉婿的贵族高门,都大大增加了选择机会。
另一个好消息,则是漠北的归附。
漠北纳入大华帝国,成为分封国,贵族院已经通过决议,一次性在漠北分封八百个诸侯。
虽然中间发生了回纥可汗与黠戛斯酋长的私怨仇杀一事,导致吐迷度父子被杀,但这只是一个小插曲。
没有人在意这个吐迷度,虽然他曾是回纥可汗,曾经拥有一半漠北之地,麾下有控弦之士二十万。
但大家很快遗忘了他。
回纥很快选了一位新的汗王,这是出自回纥另一强部的酋长。他很高兴的接受了大华皇帝的册封,成为了回纥国公。
至于药葛罗家族,马上被回纥其它诸部撕的粉碎并被瓜分。
“陛下,贵族院已经通过了八百诸侯分封的决议。内阁也准备好了对漠北诸侯的册封仪式。”
内阁首相马周和贵族院长魏征在早朝时,向皇帝禀报。
漠北分封之事,对于朝廷来说意义重大。虽然漠北是个许多人瞧不上眼的地方,漠北有的,漠南燕北西域甚至是青藏都有,但对于大华朝廷来说,漠北就跟吐蕃是一样的。
这地方虽说很一般,占了也不会增加多少收入什么的,但若是不将之纳入大华,那这地方就会是个瘟疫之源,混乱之源。
不对他们加以管制,以游牧民族的天性,早晚还是会对中原形成威胁,哪怕他们只是骚扰袭边,这也是让人讨厌的。
现在终于达成了分封协议,这当然是好的,哪怕大华在这次分封里,其实也是有所保留,毕竟给了铁勒诸部五百多爵位和封地,但总体来说,大华也一下子分封过去了二百多个诸侯。
而且有了这次分封之后,漠北就算彻底的进入了大华的管控了。
一块块封地划分之后,就不再允许轻易越界,各部的汗王、酋长们,实际上也被架空了,各封地互不统属,漠北的铁勒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