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称呼,喊的刘仁轨都有些不太好意思了。虽然对马海战看起来战绩骄人,但在军界,其实大家没怎么把这场海战当回事,因为换谁来打这一仗,也都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十八条一二级的战列舰,谁来谁赢。
“久仰,久仰!”
“今日能得见海神真人,真是太激动了。”
一群大名见到刘仁轨,跟见到偶像一样激动,围在他四周问这问那,就差上前问签名了。
刘仁轨本来还以为倭国大名们听说他名字后,会对他怒目相视呢,谁知道,居然还这么崇拜。
真贱,太贱了,简直就是贱到家了。
怪不得都说倭人有受虐倾向,还真是如此,把他们打的那么惨,结果一个个还就服他。
“诸位,刘某奉皇太子之令,代表太子殿下,前来会见诸位,听听诸位给九州守护大名的想法。”
“皇太子殿下不见我等吗?”
“就是啊,我等千里迢迢从各国赶来,皇太子殿下不见我等吗?”
刘仁轨呵呵。
皇太子此前见松浦清秀,不过是千金买马骨,并不是说马骨就真的能值千金。就他们,不过是各郡大名,说好听点,是大名,说的难听点,不也就是个县令嘛。
堂堂皇太子,岂是你们想见就能见的。
若是九州守护大名一起前来,说不定还就一起接见下。现在就来几个分郡大名,皇太子才不会自降身份见他们。
“太子殿下还有公务在身,诸位有什么话要说的,可以对某说,某可以回头转告太子殿下。”
一群人还想啰嗦。
刘仁轨咳嗽一声,目光一扫。
刀锋般的目光扫过,一群大名都老实的闭了嘴。
“一个个来。”
肥前国守护使者大内义隆上前一步,“某是大内义隆,肥前国守护龙造寺信隆的家臣,也是高来郡大名。特代表家主来拜见大华皇太子殿下,我家家主愿意归附大华,但是希望得到太子殿下的保证。”
一名武官为刘仁轨端来一把椅子。
他坐下,架起腿。
淡淡的问,“什么保证?”
大内义隆愣了一下。
“就是保证大华不会侵占肥前国········”
“停。”
刘仁轨伸手叫停了大内义隆。
“你叫大内什么?”
“大内义隆,肥前国高来郡大名,我大内氏曾经是肥前国守护······”
刘仁轨打断他的话,“好了,不用说那么多,某也没有兴趣听你大内氏的光辉历史,大内义隆是吧。我想你是有些误会,我大华此次前来,并不是来拜访做客的,说直白点吧,我们是来征服的。”
“太子殿下给了你们一个月的期限,是让你们归附投降。我们不会给你们什么不侵犯之类的保证,一个月内你们归附大华,则以后你们就属于大华治下,只要你们缴纳完征服税,那么你们以后就是大华子民,那么你们的私有财产,就将受到大华的律法保护。”
“你可明白?”
大内义隆傻眼,这是什么情况。
“可是,可是松浦清秀归附大华,受到的待遇并不是这样。”
刘仁轨笑笑,“那是因为松浦清秀是第一个归附的,第一嘛,总得有点奖励嘛。至于你们,错过了这第一,就算是第二,也没有奖励了。该怎么就怎么,投降归顺,缴纳征服税,然后交出兵权、治权,就可以了。”
大内义隆站在那里不知道怎么接话,其它的大名们也都个个愣在当场。
不对啊,不应当是这样的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491章 太子妃
刘仁轨准备向太子回复之时,张璟刚好去码头将妻妾们接回。
太子妃李丽质和其它东宫妾侍是张超亲自送上船,派天子亲卫一路护送着来到唐津的。
太子未来起码要在扶桑呆上十年,总不能让太子和妻妾们长久两地分居。上一次张璟一人在琉求,就收了好几房妾侍,弄的和太子妃李丽质关系很不好。因此张超早就给张璟说过,等局势稍定,就将太子妃等送过来。
不过太孙李晟被张超留在了京城。
如今大华太子太孙并立,两位都是皇储。只不过太子排在前面,太子将久镇扶桑,因此张超将张晟留在汉京,打算亲自教导。等太孙十二岁加冠后,到时再给他一块太孙采邑,让他也出京历练些年。
这块太孙采邑,张超打算在辽南、琉求、绥远,或者扶南选一个地方。
码头上。
李丽质从船上下来,一登上这块陌生的土地,太子就拿着一件披风上来。
“一路辛苦了。”
太子妃接过披风,拢了拢,望着这个熟悉却又变的有些陌生的丈夫,“还好,一路上都是坐船,挺稳的。头一次出海,倒也没有想象中的风高浪急,倒是海上风光挺好,难得的美景。”
“在海上航行,海天一色,天蓝海蓝,有时确实让人心旷神怡。以后我们都将在这唐津长呆,这里的景色很不错的,有很好的白沙滩,纯净的海水,还有漂亮的山景。”
“唐津正在修一座临时的太子行宫,就在唐津后的山上,到时在行宫的殿阁高处,就能将大海一揽眼底。”
太子妃李丽质点点头,“那真挺好的。”
她淡淡的回了一句,抬头又打量了丈夫几眼,伸手为丈夫拭去了肩上的一点灰尘,“殿下瘦了。”
“也就是脸瘦了点,其实身上还长了肉。”张璟笑着回答。
“殿下一切安好,臣妾就放心了,在汉京的时候,一直总挂念着殿下。”李丽质道,夫妻俩其实也是有感情的,只不过这两年似乎淡了许多。
“晟儿还好吧?”
“挺好的,臣妾很舍不得,但父皇要将他留在汉京亲自教导,臣妾也没办法。”
“算了,孩子还小,留在汉京更好些,没必要一路颠簸过来。反正我们以后每年也会回京,到时一样可以看他。”
东宫妾侍们这个时候也都陆续下船,王氏萧氏等一一过来拜见。
长子留在汉京,其它的二子三女却全都带了过来。
一共一妻七妾,皇太子的妾侍也不少。一群女人叽叽喳喳,对唐津这个地方有些出人意料的喜欢。
本来她们虽然都想早点来见太子,可又担心倭国这地方不好,没想到下了船,看到的唐津,居然跟中原很像,虽然看着小了点,但处处大华的味道。
“殿下在倭国还好吧,听说倭人拒不归顺?”王氏问道,她现在被封为良娣,又为太子生了一个儿子,父亲和兄弟又都在太子的身边做事,在东宫里倒是地位仅次于太子妃。
只是太子妃所出的长子早早被封为太孙,倒着实让她很受打击。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倭国不过是井底之蛙,夜郎自大而已,哪里又知道大华的强大,还妄想着螳臂挡车,那不过是以卵击石。如今孤挥师渡海,在唐津登陆,现在九州岛上的倭人贵族豪强,已经纷纷畏惧,正派人前来请降呢。”
张璟对于征服倭人很自信。
仅以军事力量来说,大华与倭国相差的可不是一丁半点,而是好几个代次。大华灭倭,那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今天九州守护大名派人前来,也正代表着倭人对大华的畏惧。张璟没有去见他们,不全是因为要来接妻妾们。
他的态度是已经决定了的,倭人只能无条件的臣服。
先缴纳一笔征服税,然后全面实行大华的律法税赋。倭人若肯,当然一切好说,以后用大华的律法税赋去套这些人,将他们套的老老实实的。若有谁不肯,那他也正好派兵扫除他们。
先礼后兵。
这也是分化倭人的一个有效办法,拉拢一批,打一批,这样能更有效更省力。
坐上打着东宫太子徽号的马车,一路回到了唐津城。
唐津城已经在扩建之中,城墙在加固,在城外的后山上,还在修建太子行宫,那里将修一座独立的宫城,做为未来太子的行宫。
将太子行宫修在山上,也更有安全性。
而以后管理扶桑的各衙门,则在唐津内城之中。
在现在的城墙外,还要新建一座外城区,外城区将有工坊区、住宅区、商业区,还将兴建学校、文庙、武庙、球场等等。
周边还要建立军营、卫堡。
唐津城以后会成为统治倭国的中心,肯定会很繁盛。
李丽质坐在马车厢里,掀开马车窗帘的一角,看着车窗外的街景。很有中原味道的城市和街道,甚至商铺的招牌和幌子,都是汉字。
卖着各种商货的铺子,商铺里的那些华商。
太子坐在一边闭目沉思,李丽质也只看着街景不说话。
离开了公众视线,夫妻俩似乎一下子又生分了起来。
李丽质心里很想父亲,不知道同样在中原之外的父亲如今怎么样了。他在那更遥远的美洲,带着武媚和小儿子李弘,一走就是一年多,至今没有音信。距离太过遥远,船只一年才往返一回。
想起以前和父亲李世民在一起的时光,真的恍如昨日,又似乎极为遥远。父亲在时,那时还是大唐时代。
她是皇家嫡公主,受尽宠爱。
张超还是朝中重臣,张璟是大臣之子,有教养长的也高大英俊,两人还是打小就订下的婚。
结婚前,两人也常能见面,感情说不上好或坏。她打小就知道,自己将来会嫁给这个男人,越长大,越没有其它的想法。
一切按部就班,长大、嫁人、生孩子········
她从来没有想过,如日中天的大唐会亡,更想不到那个英雄般的父皇会被放逐,而那个放逐他父皇,那个篡夺大唐江山的人,会是那个过去她很崇拜的张超。
她与公公和丈夫的关系冷淡起来,她无法再那般亲切的面对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