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算是早看出来了,你就是想把家产巴不得都送给十三娘做嫁妆了才好。我不活了,我们娘几个在你眼里,就还不如一个十三娘。”
王氏虽也是名门大族出身,但撒起泼来,跟个乡野村妇也没什么区别。这手段虽然粗俗,但却实用。
果然,这招一出,崔善福就不得不罢战求饶。
崔家的客厅里,郑善果正跟着十三娘说话。
“你放心吧,舅舅一定替你做主。”
“谢谢舅父。”
“你谢我做什么,这是我应当做的,以前我没照顾好你,亏欠你了。前两天三郎来找过我,他有句话说的好,我们并不是缺这笔嫁妆钱财,但那是你娘留给你的,是属于你的,谁也夺不走。”
崔郑两家虽数代联姻,关系很亲,但为了外甥女,郑善果也愿意翻脸。他堂堂大理卿兼民部尚书,还是太子左庶子,难道还要怕一个秦王府库真不成。
这次他就是来先礼后兵的,如果姓崔的真的给脸不要脸,那么被打脸也只是姓崔的自己找的。
反正她妹妹早已去世多年,如今十三娘也要出嫁离开崔府了,他也没那么多可顾忌的。母亲虽是崔家女子,但毕竟离开崔家多年,如今年纪也大了。
就算以后和崔家不再往来,也无所谓。
崔善福笑着出来,郑善果也起身。
两人面上都带着笑,可郑善果知道,两个表兄弟却再回不到几十年前少年之时了。那个时候,两姑表兄弟关系极好,一起玩耍一起读书,一起打猎,关系好到不能再好。
后来,郑善果母亲还把女儿嫁给了崔善福,表兄弟俩个更是亲上加亲。
“莺莺,你回房间去吧,我跟你舅舅要好好聊聊。”
十三娘点头,行礼后告退。
郑善果和崔善福各自坐下。
郑善果选了个比较放松的姿势坐下,慢慢的喝着茶汤。
气氛有些尴尬,崔善福在一边坐着,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曾经无话不谈的两个表兄弟,如今坐一起,却连个开场白都找不到了。
“如十三娘这个年纪的时候,那时我们过的无拘无束的。”郑善果说道。
“还记得有一年,我们去洛阳打猎,遇到了拦路的劫匪,记得吗?”
“十三个山贼。”
“嗯,十三个山贼,而我们当时只有我们俩,和各自带的两个随从。六对十三,那些山贼很凶悍,还记得他们当时喊的那打劫的话吗?”
“记得啊,那个独眼的山贼头子突然从路边草里跳出来,大喊着道,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若想从此过,交上买路财!”
“哈哈哈!”
“那些家伙,当时把我的马都给惊了。”
说到那些年少往事,崔善福的眼中也带着怀念。“当时那家伙话还没说完呢,我就已经摘下了弓。后面的一群山贼小喽罗刚跑出来,我已经张弓搭箭,一箭把那个独眼山贼头仅剩的一只眼睛也给射瞎了。”
“那时的你身体还很不错,也没有现在的这个大肚子,尤其箭术最好。”郑善果道。
“哎,转眼已经老了,我现在骑马都喘,弓也不如以前射的好了。”
“嗯,几十年过去了,好多事情都变了。我还记得,你刚和八妹成婚时,那时你们夫妻相爱的样子,我也还记得,十三娘刚出世时,你那么宠她的样子。”
崔善福有些尴尬。
郑善果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神色凌厉。
“八妹早逝,那是她命薄,我不怪你,可十三娘命苦,打小无娘,你又续弦,续了弦之后却只顾新欢却忘记了旧情,连十三娘也忘记了。这么些年了,十三娘就这样苦过来了。如今她要嫁人了,可你们没级她选个门当户对的夫君,却卖婚。你们不单卖婚,还要贪八妹留给十三娘的嫁妆。崔善福,你好意思,你还要脸吗?”
说到激动之处,郑善果一掌拍在了几案上。
拍了桌子,这已经非常不客气了。
崔善福的脸色也非常难看。
“这是我的家务事。”他铁青着脸回答。
郑善果怒目相对,“这可不是你的家务事,你是三娘父亲,你确实有权给她择婿。但是,八妹的嫁妆,你没资格侵吞。你若是敢吞,我绝不答应。我不单是十三娘的舅舅,我还是大理卿,于公于私,你都别想昧下八妹给十三娘的嫁妆,你若不信,可以试试,我会亲自把你关进牢狱,到时你跟王氏生的那堆儿女,看谁敢嫁看谁敢娶!”
“你!”
“我说的出,做的到!”既然都撕破了脸,郑善果也不再留情面。有些人,你给他留情面,他还以为你怕他。
崔善福脸色变幻,但最终还是无法说出什么狠话。
真到了那一步,郑善果只要下狠心,确实是能把他整得很惨,甚至把他崔家整的破家都有可能。
“好,很好,十三娘不就是想要郑氏的嫁妆吗,好,我给。当年郑氏嫁入我崔家,带来的嫁妆都是有数的。一家酒楼、一家粮店,一家绸缎庄,还有五百亩地的庄子,另外还有金银首饰、绸缎绢帛,以及一些奴婢仆人等,都是有数的。我会一样不少的都交给十三娘,她可以一文不少的都带去张家。”
“这下你总算满意了吧?”
郑善果听到崔善福的话差点骂出声,当年八妹带去的嫁妆确实是这些,但这些年,这些产业早已经生利出息翻了好几倍了。那些产业都是八妹带去的人在经营,跟崔家半点关系都没有,只是崔善福帮十三娘代管产业的契书等。
现在崔善福居然无耻到这程度。
郑善果极力的压住怒火,他控制住了自己。
那部份崔家无理,但却也一时难以争说分明,就算打起官司来,都不一定就能赢。
郑善果也想为十三娘留一线,真彻底翻脸,以后十三娘主是有家难回了,忤逆不孝的名声也是不好听的。
“记住说话算话,告辞!”郑善果起身,甩袖而走。
“不送!”崔善福咬牙切齿的冷哼。
推荐:《大明1629》,《带着成都回三国》,《山寨大唐日常》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21章 不见不散
(390张月票了,再来十张,又能加更了!)
张家的新窖打的很快,十五间窑洞已经挖出形状了,开始进入了内部的修整,等修整形状后就要刮灰刷浆了,照工程进度,年底前绝对能够完工。
张超闲的没事,也一连几天都蹲在工地上,对工程队指手划脚,不时的加一些修改意见,弄的施工队也是团团转。
特别是张超要求在新窑院里也打上井,并且还要装井车和筒车,要建水塔。要建独立的厨房、厕所、浴室,还要建一套自来水,又要建下水道,厕所后面还得挖一个大的蓄粪池。
各个住房里还得修暖炕,甚至主厅还要装地炕。
总之,负责的窖匠头听了张超那么多的要求,眉头皱了一次又一次。可张超每次都是那句话,“不怕花钱,就照他要求去做,也别想着省钱,尽善尽美。”
窖匠头不止一次在心里骂张超是个败家子,有两个钱就乱花。
但既然东家发话,那窖匠也没有为张超省钱的道理。反正他们是论天收钱的,多点工程,还能多做些天,多赚点工钱。
张超则是本着要尽量舒适的态度要求的,以后这里可是自己的家,当然得尽量舒适。
“赵师傅,屋里地面全铺上地砖,要一水青砖,磨砖接缝。院里头,也要铺上砖,不需要磨,但得铺平。还得多栽些树,枣树梨树石榴树,再弄两葡萄架子。院子外面,隔墙十步,栽一排核桃树,再栽点莘树。屋后栽些桑树,前面坡上栽点柳树。”
窖匠越听是越惊,这是打窖还是建宫殿啊。
“院子外前面二十步,还要再盖个牌坊,院门也要加盖个门楼,得弄的高大一些。”老爹现在是封爵的贵族了,虽然老爹这个县男是虚封三百户食邑,并不是真封,可宁民县开国男,这个爵位却是真正的世袭贵族爵位啊。
院前路上的牌坊盖好后,上面就写上宁民县开国男爵七个大字。院门的门楼上则写张府两个大字。
既然是贵族了,就得有贵族的气派,得有范儿。
而且过惯了现代文明生活,在这时代确实受罪了些,没条件时是没办法,可有了条件,不说电话电话wifi网络,起码这个厕所浴室得有吧,自来水也得有吧,二十四小时的热水也应当有。
张超也不喜欢整天院里到处灰扑扑的,铺点地砖刷下墙,没毛病。
这不叫败家,这只是追求美好生活而已。张超又不偷又不抢的,难道还不准他有钱了过好点日子。一点追求都没,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院里打了水井,以后就不用再费力的跑村口去挑水。尤其是遇下雨落雪,可方便的多。不过张超觉得自己有钱,干脆直接就上自来水,打一架井车,建一个储水池,然后再立一个筒车,立一个水塔,再用竹筒铺上水道,全家就有了自来水了。
本来张超是还打算在院里建一个游泳池的,反正院子这么大,跟个小学校场似的,挖个游泳池也弄的下。私家游泳池,带游泳池的院子,这以前可是豪宅标配啊。
可是这个设计方案当初一提出来,就被老爹无情的拒绝了。
“在院子当中挖池子洗澡,像个什么话。而且冬天了也洗不了,夏天直接去坡下洗澡沟里洗就是了。”
总之,老爹那里通不过。
最后张超只得把这个大游泳池改下了点,变成了一个储水池。井车从井里提水出来,先把水储在这池子里,然后筒车再把水送上水塔,这样一个接力,自来水系统就有了。因为是家庭使用,因此井车和筒车都不需要太大,设计的是可以直接两个人就能推动的使用。
也可以套了骡马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