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一本氏族志刊出,魏征房玄龄两相,也成功列入第二等。他们既是宰辅又是勋臣,还是皇戚,家族排名很前。
昨天晚上魏征高兴的把院里埋着的女儿红都挖了一坛出来,喝的酩酊大醉。
房玄龄也差不多,饶是稳重的他,昨天晚上也是高兴的把家里的儿女们叫来,跟他们说了许多许多,反正就是关于房家进入氏族排名前列的事情。
枢密副使秦琼、李绩还有兵部尚书李靖过来了。
李靖是关陇将门,也算是旧阀一份子,相比起许多旧阀被清算被破家,三原李家还是不错的,起码李靖现在依然在朝中,而且还是宰辅一员。正靠着这个,三原李家这次也排在第二等,排名也很靠前。
而秦琼和李绩,以前秦家是齐州的一个小官僚之家,李绩家更是一个地主而已。但现在,两人凭着郡王、宰辅、和皇戚的身份,成功的列入氏族排行第二等。
宫门打开,百官鱼贯从两侧门洞入城。
内城上东区。
赵王府。
崔莺莺一早起来红光满面,神采奕奕。
灞上李家氏族志中家族排行第二,这个消息让她这个李家女主人兴奋了一夜。一大早,崔莺莺就给府中所有人发赏,也算是让大家分享这一好消息。
天下家族第二,想想就让人激动,这比李家置办了多少地,又赚了多少钱完全不一样。到如今,赚多少钱买多少地,已经不怎么让崔莺莺兴奋了。
“夫人,府门外来了工部的人,说是奉陛下旨意,要在我们府门前建牌坊。”
“建什么牌坊?”
“说是要建一座石牌坊,上面写天下士族第二!好像说还要弄石狮子之类的。”
崔莺莺一听,脸上笑容更灿烂了。
“管家代我好好招待他们!”
李世民这边刊出氏族志,那边后续手段就出来了。
进入氏族志家族排行的那一千零八十家,朝廷给每家立一个牌楼,还赐一块匾额,上面就写着他们家族在氏族志上的排行。此外,根据在氏族志上的等弟,还赐予相应等第的石狮子等。
高官、厚爵、皇戚、有封地,氏族志上的这些家族,确实就是大唐的贵族榜。上了这榜,被列入氏族志榜上,那就是大唐的贵族,与国同戚,共享江山富贵。
“夫人,崔家王夫人携几位千金前来做客。”没一会,管家又来禀报。
灞上李家荣登氏族志家族榜第二名,震动京城。
崔莺莺的继母王氏第一个上门来了,“请我母亲到花厅先喝茶,我马上就去。”
这次氏族志中,清河崔这个关东顶级士族,却排名很后,排到了一百名之后。盖因,如今尚官而不尚姓,崔家虽顶级名门,但在本朝,却没有什么高爵显官的,他们家连个宰相都没。
至于崔莺莺父亲的这一支,就更别说了,勉强上了那一千零八十的大名单,但已经是在榜尾了,崔善福只是清河崔数个大支中的郑州崔氏,而崔善福又只是郑州崔氏中分出来的一房。
要不是有李超这个女婿帮忙,崔善福这几年也算是没站错队,又从李家借钱买了实封爵位,以崔善福的本事,根本是上不了榜的。
崔善福没什么大本事,除了生孩子多。清河崔家原本能站台面的人物,也在隋唐两朝,一次又一次的站队中,站错了队。
崔莺莺特意去化了妆,把自己收拾的极雍容富贵的样子,然后才带着几个孩子去花厅见客。
王氏今天对崔莺莺特别的热情,上来就拉着崔莺莺的手满嘴甜蜜。
“十三娘啊,你看你如今是真富贵了,嫁了个好夫婿,灞上李家,天下第二啊。不过你可不能忘记了娘家,你看你这几个妹妹,也都十多岁了,你做姐姐的,帮忙为她们选一门好亲事。”
听到这里,崔莺莺心里不太舒服,什么叫嫁的好。当年你们是想抢我娘嫁妆,然后把我卖婚啊。
当初你们会想到老府兵之子的李超,一介白丁也会有后来的际遇,若你们真能知道,早把自己女儿嫁给三郎了。
只不过看到王氏那百般讨好的样子,崔莺莺心里的那点旧怨似乎一下子又全都风吹云散了。自己还何必跟她耿耿于怀这些旧事呢?
她看着几个妹妹,其实这几个妹妹都不是王氏所出,是妾侍所生,过去在家里也并不得宠,王氏眼里最宠的还是只有她自己的儿女。但现在,王氏却明显是想用这几个庶女来联姻,加强崔家的地位了。
“几位妹妹的事情,我会上心的。”
“十三娘啊,我昨天看氏族志,这上面一千零八十家士族,里面有不少人家里有相配的子弟的。”
崔莺莺微微一笑,继母果然是打的这个主意。用崔家的庶女,却与那些新士族或者说是新贵族们联姻,哪怕嫁不到嫡子嫁庶子也不错的。毕竟,崔善福再怎么是崔家旁支,可他女儿那是灞上李家的主母啊,他们家毕竟也还是清河崔氏一支啊。
那些新贵族里,可有好多都是庶族地主出身啊。崔家肯跟他们联姻,他们还赚了呢。
不到中午,却是又有许多家女眷前来拜访。
半天时间,已经有上百家前来了,这些还多是与李家关系不错,且本身也是家族地位不低的。
崔莺莺在家里招待着客人。
李超却在朝会上打着瞌睡,身为太师、赵王,李超回京后就把七道处置使的差使交还了,因此此时在京,李超只挂了一个太师的荣衔。
大唐的三师,地位尊崇无比,但却早已经没有了真正的实权,没有幕僚没有职事,只是能与天子坐而论道。
李超不打算在朝会上发言。
朝堂上,身为太师,他还有一张几案,一把椅子,比起那些跪坐在蒲团上的大臣,他舒服的多。
朝会其实没什么意思,更多的像是个礼仪。
真正议事,也不在这朝会上,而是在御前会议上,跟宰辅们开小会商议。
打了半天瞌睡,早朝结束,然后官员们各自回衙。
王承恩过来告诉李超,皇帝召他列席御前会议。
这个御前会议原本是中书门下会议,后来因为宰辅们增加到了三院,因此李世民又在御书房经常召开小会,把三院宰辅们召到一起开会,商议一些重要的事情。
如今这御前会议已经成为常态,算是李世民治政的重要工具,相对的,中书门下权柄也不如过去了。
到了御书房,宰辅们已经到了。
三院二十七名宰辅,不过有几位同军机事不在,他们是五军大都督,分镇各处。李超进来时,诸位宰辅们还有些意外呢。
御书房大殿,皇帝高高在上,而下面的三院宰辅则分为东西和南三面就坐。这格局,倒也有点像是个圆桌会议。
“文远,今天的会议与你有关。真腊与扶南和林邑开战,你上次上奏说朝廷当联合真腊,对付林邑和扶南的联盟。大唐出兵林邑,真腊出兵扶南,各灭一国。今天,朕想让你在御前会议上,当着宰辅们的面,详细分析一下南蛮三国局势,并说下大唐为何要出兵林邑?”
皇帝的话刚落,御史大夫魏征却已经抢先发话。
“陛下,林邑乃我大唐藩属国,对我大唐并无有过异心,也无侵犯举动,如今却要出兵林邑,这是何等道理?臣坚决反对!”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151章 殖民地
午后。
内廷,皇后宫中。
太子承乾临桌书写,李泰走进来。胖胖的秦王李泰小眼睛乱转,他看到桌上的一架千里镜,便伸手去拿。
承乾笔走龙蛇,但却似乎脑后有眼。
“放下!”
李泰愣了下,抬头去望哥哥,但手却没停下,依然拿起了千里镜。
“我让你放下。”承乾停下笔,转过身来。他的眼神很冰冷,冰冷到李泰觉得陌生。
“哥哥,我就玩下。”
承乾起身,走到李泰面前。
比起如同一个胖球般的秦王李泰,承乾比他高的多。他站在他面前,居高临下俯视着他,“我让你放下。”
“哥哥?”
“叫我太子殿下!”
李泰面色很难看,甚至有些吓到。
“青雀,你要记住,我是太子。”
“你还要记住,我的东西我给你你才能要,我没说给你,你就不能抢,更不能偷。”
“明白吗?”
李泰小脸惨白,被大哥如此严厉的语气吓到,点头,立在那里不敢动。
“出去玩吧,不要来打扰我!”
“是,太子殿下。”
李泰掉头跑掉,出了殿,李泰脑子里还是太子那可怖的面目,不由的哇的一声哭了。小胖子一边抹眼泪一边往皇后那边跑。
皇后正跟李丽质讲故事呢,一边抱着晋王李治。
“母后,太子,太子哥哥欺负我!”
小胖球跑到母亲身边,抱着皇后的大腿命的摇头,一边摇,还一边往皇后腿上擦眼泪。皇后被这熊孩子气笑了。
“怎么回事呢,承乾怎么欺负我了?”
小胖球就把刚才发生的事情一一说给皇后听。
“母后,不过是一个千里镜而已,我只是想玩下而已,可太子却那样训斥我。”
“太子真这样跟你说的?”皇后摇头,让宫女把小胖带去洗脸。
长孙氏抱着李治,一手牵着李丽质来到殿中,承乾还在伏案书写。
“在写什么呢?”
承乾抬头,“母后。”
他停下来,把自己正写的折子拿给皇后,“我正在写关于西运河开挖的计划,我前期已经安排了许多人手,对于西运河的路径做了堪察,收集了许多数据。陛下已经计划要修建西运河,但要由朝廷来修,我准备向陛下自荐,由我来负责西运河的修建。”
皇后看着上面一条条的计划,心里惊讶,想不到承乾居然已经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