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书生讨论的热烈,却见外面有人慢慢走了进来,打扮的粗俗,从门外大步走进,门口多了一辆铁车,虽然不大,却是有玻璃有火炉,甚至还有不少的鸡蛋壳,却是一个帝都非常流行的,卖煎饼果子,手抓饼的小摊子。
这车算是扶持就业的产物,半卖半送的价格很便宜,至于采买鸡蛋和煤的地点也都是平价,算是一个营生,以帝都的体量,也养得起过百辆这样的小车。
这汉子喊了声:“伙计,还是老样子。”
就坐在角落里,自己轻车熟路的拿起茶杯,大口大口的喝起早已备好的茶叶了。
这茶叶有个讲究,叫做高碎,也有教高末的,实际上就是茶叶店筛茶时筛出的茶叶末,这种碎末在别的地方是弃之无用的东西,在老帝都,却是贫民非常喜爱的茶饮原料。
忽然一个书生说道:“牛嚼牡丹,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三杯……”
三人都读过红楼梦,里面的描述自然是恶毒又小资,不过那汉子自然听不懂这些。
他忽然从腰里掏出一个袋子,似乎不轻,砸在上面,里面滚出不少的钱,以铜钱为多,银元更是不少,只见这汉子将银元挨个数数,塞进一个口袋,装在身上,之后才慢慢将那些铜子儿一个个数好。
一开始几个书生还没有在意,但那些银元满满一桌子,汉子数数似乎不快,只能数了十个,就放进袋子,不一会居然有几十个银元入袋为安。
店里的伙计端着一个木盘过来,笑着说道:“今个的生意真好啊。”
“是啊。”
他点了一个大饼,一大块熏肉,再有一碗面汤,就着面汤,将大饼卷了熏肉,开始咬一口喝一口。
“柱子哥,俺娘让我问问,这煎饼果子的活儿好干吗,要不我也帮你干呗,你这一天的出息,顶的上我们一个店子了。”
汉子喘了口气,说道:“就是累。”
“累也值啊。”
“我这一天起来,天不亮就和面,哪里人多去哪里,下夜班的工人,上班的工人,上学的赶不及做饭的娃娃,到了中午就哪里人多去哪里,还得让我浑家半路送几次鸡蛋和面糊油条,这一天,赚这么几两银子,你觉得容易。”
第660章 煎饼果子来一套
(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么几两银子……
大明的时代,刚好处于小农经济朝商业文明转型的时代,所以,官员本身俸禄所得,基本上就是按照田赋进行换算。全本小说网;HTTPS://。m;
但与此同时,原本不被看重的商人们,在技术的进步,交通的便捷的帮助下,却是迅速发财致富,他们野心勃勃,不再甘心于受制于人,于是开始走动关系。
好海瑞自己在上书中就说了,官员们正事不做,每到了要进京跑部钱进的时候,就开始携带大量金钱去钻营,而这些钱,自然很难说是从土里刨出来的,自然是来自于商人们的投献。
这就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贫富差距,官身子弟,富裕盐商们可以在买瘦马这个游戏上花费一千两两千两银子,甚至更多,而对一个普通小民来说,三四十两银子就足以一家人温饱的过一年了,哪怕在物价高企,各种鸡零狗碎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情况下。
当然了,粮价便宜,那么解决了生存问题,帝都人民对于生活水平的需求也在提升,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但是一天可以赚几两银子,几个秀才都不善经营,自然不懂里面的税费收入,还有各种零碎花费,成本消耗,但一个个脸色都有些变样。
汉子似乎是常来,大口大口吃完了那大饼夹肉,放下两个银元,就自己离去,走的时候,那满满的钱袋几乎要溢出来了。
跑堂伙计过来收拾残局,说道:“走啦。”
“走了,得去赶夜市那一场。”
“这一天起早贪黑的,辛苦了。”
“嗨,养活一家子嘛。”
四五个秀才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彼此心中有些不太相同的东西在心底浮现,看向彼此的眼神也不太对劲。
那卖煎饼果子,手抓饼,算是帝都的新式景观,其实出现也不过半年多,算是鸡蛋富裕的象征。
鸡蛋这东西,本身并不罕见,普通农户谁家不是养育几只下蛋鸡,积攒起来,和走村串户的小贩换点针头线脑的小东西?
但这种模式下,成本就别说了,数量和品质保障自然也无从谈起,新鲜程度自然一是不足的。
但鸡蛋在食品工业之中的版图绝对不低,原因很简单,作为一种可以生出一只小鸡的鸡蛋,本身就包含了一只鸡形成的所有营养物,可以说是上品。
在安定以后不久,养鸡场就被建立,虽然缺乏蛋鸡鸡种,但是中国人驯化这些母鸡也是几千年的经验了,无鱼虾也可。
每个士兵在初期,可以得到每人每天一个鸡蛋的待遇,当然这说的是最核心的新军的待遇,后来才慢慢扩展到全军,之后就是他们控制下的学生,每天中午一人一个鸡蛋,而且,学习袁世凯大总统故智,每天吃鸡蛋之前,学生们都要说感激长老带给他们的美好生活,这算是从西人经文,以及小站练兵时候,每月发饷,都要求士兵们喊叫袁世凯大帅的恩德一般。
当然了,随着蛋鸡场,肉鸡场的扩建,数量逐渐到达可以供应起来的时候,那么鸡蛋的廉价化也就很正常了,便宜到了一个鸡蛋几文钱的地步。
在这个物质基础的支持下,本着增强人民体质的打算,煎饼果子这个绝世神物也出现了,他简单方便,制作迅速,面饼使用豆粉或者面粉都可以,大豆蛋白可是上好蛋白质,没有过多的油腥,也健康的很,后世的时候,甚至在纽约街头,开始有逆袭美国传统街头饮食热狗的势头,那还不厉害?
三个秀才虽然不擅长经营,但总有脑子,很快就在心中计算出了一个式子,一天如果可以保持两三两银子的营业额,那么一个月起码有五六十两,虽然不知道其中的利润,但是一年可以精瘦的钱,怕不是有七八百两之多!
离谱了,离谱了,虽然传说中,一个江南盐商一掷千金,随便买个戏班子就比这笔钱还多,但那基本上可是意味着几十个十几岁的绝色少女,还个个温顺听话,可是那毕竟远在天边,他们也只是玩笑戏谑的嘲讽一把暴发户,等到本公子考中状元,当上盐业方面主官,自然可以要你命啊。
“小二,刚刚那人是怎么一回事。”
跑堂的有些眼力见,虽然这几个穷鬼肯定给不出小费银子,吃的东西也一般,不过是趁着此时消磨时光的,但打开店做生意,还不是笑脸相迎啊。
“回老爷,那人是我们附近一个街坊,原本是出力干活,接着上面的大工做活,不过在修一个道的时候,不小心被砸到了手,虽然有神医救命,但是却干不了力工的活儿了,在家里养了伤后,县里就给了那辆车,教给他如何贩卖,不过真想不到,这煎饼果子是真好卖,出来的快,他每天拉着车,哪里人多去哪里,谁在道上饿了,随手买一个,有一个鸡蛋呢。”
后世的时候,有这么一个笑话,说一个白领在买煎饼果子的时候,数目有些对不上,那大妈却是说道:大妈是一个月赚三万的人,不会占你们这些上班辛苦的孩子一两块钱的。(原话到底是一块钱还是一个鸡蛋已然不可考)
白领默默的不再吵闹,回到办公室发了消息,很快上了热搜,在当时引起了波澜,每一个人看了都是心有戚戚,计算着自己受教育所付出的成本,以及少许所得,迄今为止他们只是秀才,在地方上原本可以得到的些许钱粮,那样额是越来越稀薄。
凡事儿就怕对比,马爸爸哪怕世界首富,思聪每天换一个女人,也和屌丝无关,但是隔壁王二小涨了一级工资就恨不得杀人全家,这就是人性啊。
麦田的手都在颤抖,那点酒也拿不稳,他有心说点什么,但是只看那大汉疲惫的身子,还有推着煎饼果子小车赶下一场的背影,唾骂人家是与民争利的奸商,就有些过分。
“这帝都,我看不过是外表花团锦簇,内里却是不尊圣教,不学文章,满城都是铜臭气味,道德沦丧,安能长久,我看,我等不如回乡等待时机,要么不如去南京就是。”
此时的南京,在许多保守文人眼里,几乎有抗战时候的延安那样的举世灯塔的象征,毕竟北方的铜臭气和各种离经叛道瞎子都看得出来,女人抛头露面做买卖都是轻的,要知道,帝都是保障婚姻自由的,理论上,只要逃亡到帝都,一对自由恋爱的青年男女是可以受到法律保护的。
在新时空的后世,还真出现了许多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大体都是千金富家小姐,与某位各种职业的帅男相爱,但被封建保守的家长所阻拦,两人因此冲破重重阻碍,历尽千难万险,到达了心目中的天堂,帝都。
这套故事被翻过来调过去的拍摄,无非是换个元素,职业,富家公子和妓女组合也偶尔有之,占据了苦情戏中的半壁江山,可谓是源远流长。
还有各种事情,许多真正迂腐老迈的老人物,基本上全都南下或者回乡去了。
但谁都不傻,此时的江南,稍微有些名望,或者与崇祯血脉接近的王爷们,全都一个个低头不敢说话,比死亡威胁更可怕的是,死了还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面。
“别说了,你我都是没本事的人,入不得人家的法眼,一个不通文墨的力工,就可以赚取如此多的金银,那以后谁还肯饱读诗书,谁还肯教化万民,那我中华……我中华……”
“对,应该上书,对这种投机取巧,勒索百姓的刁民,收取赋税,不能让他们如此招摇,不然的话,我中华……”
“原本我天朝,哪怕一个农夫,稍有一些薄产,也会送儿子如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