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诡异的事,如果把这些大师们都杀了,事实上,对民国的命运是毫无影响的。
不过,建设祖国,离不开知识分子,但知识分子这玩意,可不是说会读四书五经就是知识分子啊。
李向前遥想一会,说道:“对了,这几本书算是附赠的,今年入冬之前,首都图书馆会建设起来,这些书都是内定的藏书……”
森长一接过,慢慢看了一眼,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
送走了两人,李向前却并没有离开,而是不断思考着什么,图书馆几乎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而里面的书,绝对不能是什么成功学啊,厚黑学这种垃圾,而是应该追求真正的真理本质。
对于后世经典著作的出版,比想象中的难,这不是金庸古龙的小说,稍微改换一下头目,也就可以直接发售,还广受好评,这些基础性启蒙思想的东西,首先需要的基础就不低,无法作为学生读物阅读,而其中各种离经叛道的说法,几乎对于某些人所秉承的玩意儿是毁灭性的打击。
其次,这些书籍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欧洲式的话语,还有各种资料,以及西方的人名,地名,时间,真正消耗的地方,就在于此,需要长老们挨个寻找替换,将之“中国化”,也就是说,日后美国立国基础的思想,基本上要使用中国的了,当然,新时空到底会不会有美国,还真是个未知数。
比起小说,这些对一个国家建设最有用处的著作,却陷入了一个难题,也就是人民群众对于知识的需求,以及长老们人数的稀少之间的矛盾,为了日后省得麻烦,以免某个欧洲人聪明到在一本1650年看到的书中,寻找到某些细节,如同李香君那样,看到西方纪年的东西后,瞬间想到了那个答案。
没人知道,一旦欧洲人了解到真相后的行为,从徐浩发回的消息来看,这些人已经触及到了科学与实际的真谛,对于徐浩传播的卫生学知识,几乎瞬间变成了显学,谁不想多活几天呢。
可以说,从欧洲传递给他们在东南亚的殖民者的命令,还在半路上,未来几年内,从远方跑来中国探查的欧洲人将多到数不过来,事实上,汤若望已经写了起码三封信送回欧洲去,其中不乏对于帝都新的惊人变化的赞美与描述。
想到对比之中,两边的差距,李向前也是叹息一下,虽然他知道,欧洲那边未必完美,各种该有的傻瓜,还是不少的,但毕竟人家已经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啊。
森长一和古美门慢慢的走,作为江西人,他们居住的地方很近,古美门早已出师,自立门户,不过与师傅还是保持着很紧密的联络,当然了,对于这种案子,还是尽力而为就是,表面上是彼此对抗,甚至不相往来,但偶尔沟通一下,也算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师傅,你说这位长老找我们,到底是有何所求?”
“求,人家才不求咱们呢,”森长一翻看着手中的《论法的精神》,说道:“历来帝王礼贤下士,要么求取治国理政的大贤,要么是坐拥一方的豪强,实在不济,也是富贵一方的富商,以为臂助,可看如今,帝都里哪有什么大臣被重用的,几个阁老,几乎就是摆设了,这些长老自己就把大大小小的事情管了起来,前明官员都成了唯唯诺诺做事的手下人,而他们理财的手段让人看不懂,反正手中的真金白银不断,至于豪强军头,那就太远了,从这么一看,天下人哪里有让他们在意的人呢。”
“难道说,天下豪杰就入不得人家的法眼吗。”
“前些年,那鞑子入关,在河北山东,如入无人之境,正是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就这样,有谁敢自称豪杰呢,好在当政者也是汉人,自然可以慢慢培养,你也听说了,他们一直在收养孩童,教授的,都是屠龙术啊。”
屠龙术,原本指的是大而无用的学问,在这里,显然说的是,那些幸运的孤儿,直接学到的都是治国理政的实际知识,可以说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古美门叹息一声,他拿着的是社会契约论,在手中翻看,却始终不得要领,作为熟人社会的中国,理解这玩意有点难度。
当然,这也是白话文和文言文之间的论战,后世花了几十年的辩论,被长老们直接跳过去了,反正从侧面看,古龙小说都可以在我大明流行起来,可见这个时代的接受能力还是可以的哦。
不过两人也没有就此回家,而是商议了下面的行动,事实上,官司打到这份儿上,已经不是讼师可以决定的了,一切的案情清楚明白,上层的看法和主意,比事实还重要。
他们回到江西会馆,这会馆算是乡党们的聚会场所,比起浙党蜀党,江西人抱团的方式略有不同,哪怕到了我大清时候,也是喜欢走中下层道路,自然要搞好消息。
回去就发现,关于各种新消息的说法,此起彼伏,最大的新闻,自然是甲骨文的进一步挖掘工作的进展,这里的人几乎人人识字,蒙学也都完成,现在的文字起源自然是被关注了一下。
当然了,这也就是那些酸人才会天天讲,其他人也就是最热的时候谈谈,还不是把精神用在赚钱方面。
帝都早已开始走服务业道路,将养庞大的官僚集团本身就是巨大的开销,还有各种工程等等,古美门也发现了,哪怕是跟班小二,也有很多穿得起棉袄,皮帽子,比起靠本身抗性过冬要强得多了。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古美门忽然意识到了一件事,自己所在的江西会馆,已经有几个月没有出过什么纠纷案子了,因为在这样的忙碌下,真心没有多少人愿意打官司。
经济上行期啊。
他慢慢打开一张报纸,这是一份叫做求是的报纸,刊登的却既非太阳报略显下里巴人的爆料,也不是帝国日报那样的正经消息。
头版是一部小说,《小篆战争》。
第657章 化肥生意
(全本小说网,HTTPS://。)
小篆战争?
古美门好奇心下,慢慢阅读,初看觉得很不成体统,以白话叙说始皇帝陛下与李斯时候,车同轨,书同文事迹。(全本小说网,https://。)
在故事的最后,居然影射了衍圣公参与陈胜吴广起义的事情,可以说是其心可诛,如果是在前明,敢于这样将衍圣公的后人说的如此迂腐无耻可笑,那基本上是要被天下人唾骂攻击的,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就是这样了。
但看着故事里面,实心用事的李斯,被一群无知蠢材围攻,而李斯摆事实讲道理,还真的可以引起人同情,不过,这统一文字的必要性,还是必须的啊。
对了,简体字是什么东西?
古美门看了一遍报纸,比起其他的报纸,求是主打的是文化逼格高端一些,讲了许多的古今故事,海外传说,甚至是一个心灵老鸭汤的故事里,经常有几个叫做李关复,韩热的大湿,这种心灵老鸭汤看了,会让人浑身充满干劲,恨不得马上去寻找传说中的恶势力,与他们大战一场!
当然了,古美门不是那种小孩子,在江西会馆来回走动,拜年话说得亲热,彼此都是远家宅,别父母,大过年的也在北漂,自然是把老乡当做自己人对待,很多时候亲热的很。
老乡闲话,自然说起热门消息,古美门的官司到此,已经是高潮迭起,自然被人追问了不少,不过他自然是不敢随意泄露,而又渐渐聊到了其他人最近的出息。
一人神神秘秘的说道:“最近我在学东边倭人的话,可能过一段时间,会过去一趟。”
“倭人?”
这些江西人都记得倭寇,哪怕他们所在的地方没有被倭寇骚扰过,但是江西人哪里都跑,事实上在倭寇身上吃过亏,因此时间久了,自然依然是记忆深刻。
这个男子一脸神秘,说道:“过了那么多年,才知道,日本的金银比价,和天朝的不对,才一两兑五两,和咱们天朝的兑十两比,可以说差距很大,如果运一批银元过去,换黄金,那可是一百万两啊。”
“不会有假吧,我听说,有人会做假金。”
“就日本那能水,能干什么?他们连铁锅,石磨都不会做,用的钱都是大明的钱,现在让他们用用共和通宝怎么啦,对了,你们有银元,可以卖给我,我跑一趟就可以翻本啊。”
古美门心动了一下。
如果说天朝与日本的金银比价的差距是真的话,那么哪怕古美门不通经营,也明白该如何做了。
假使运输三千两白银过去,那就是可以兑换成六百两黄金,哪怕中间的损耗,给地头蛇的孝敬,只换到了五百两黄金,那带回帝都,瞬间可以变成五千两白银,将将翻倍,这绝对是大力,而且,这不是需要开店一点点贩卖的东西,任何时候,黄金都是最最强手的硬通货啊。
虽说乱世买黄金,但是现在太平时节,帝都平民乃至于河北周边地区的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带来的成亲成本也在提升,虽然帝都的房价并不可怕,事实上,按照21世纪初,2016年开始的房地产去金融化战略,居民新近购买的房子,只能卖回给国家,不得转卖他人,一下子失去了炒房的可能后,瞬间就变得不那么可怕了。
不过,在新城区和河北许多乡镇,想提亲,起码要备好金质首饰,当然了,嫁妆也是要有些的,这也在侧面推高了黄金首饰的价格。
这些本地人马上在心中盘算起来,这利润确实杠杠的!
从表面上看,没有从南方运丝绸瓷器来帝都的表明利润高,但是这东西直接就是金银,不需要再找当地的行首牙行转卖,可以说……
“只是不知道能否顺利,其一是海路我等没有通过,还有,那郑家海主客不是好相与的,只怕此行很难啊。”
“莫怕,莫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