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试完毕后根据成绩分出三甲,表现最优秀的三人,称之为“进士及第”,也称之为“一甲”,前三名分别授予状元、榜眼、探花的头衔。二甲七人,称之为“进士出身”;三甲十人,称之为“同进士出身”。
总之一句话,这科举制度就是刘辩从隋唐明清等朝代搬来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科举制度发扬光大。
看着天下学子的前程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刘辩玩的很嗨,甚至比在后宫玩女人还要嗨,感觉就像玩游戏养一样,无数穿越者梦寐以求的醒掌天下权不就是如此吗?要是能够挖掘出几个人才也可以为自己的政绩添砖加瓦,说不定真的有山野遗贤被历史埋没也不一定!
为了避免地方官员在科举上徇私舞弊,刘辩又规定,凡是地方举行乡试、府试两级考试的时候,除了地方掌管吏治、科考的官员可以参与之外,还必须接受京城派出去的学部官员督查审核,若有徇私舞弊者一律严惩不贷,轻则贬官罢职,重则收监下狱。
人性都是贪婪的,只要有利益可图,就会有人挖空心思走后门,动歪脑筋。刘辩穿越前的社会这样子,而穿越后的世界同样如此。尽管皇帝与学部衙门,以及吏部衙门三令五申,但仍有许多功名心很重,又对自身学问信心不足的人走后门找关系,一心求个金榜题名,出人头地。
这几天以来,悄悄来到李白府邸拜访,送礼托关系的人不在少数。
比自己官职低的甚至平级的同僚来拜访试探都被李白直接当面拒绝,而位高权重的人磨不开面子,李白就表面上答应下来,心中却是深恶痛绝。
这其中最让李白不满的就是李元芳这个本家,带着同样来自老家的族人,带了两袋子特产请求李白关照,怎么也要弄个“同进士出身”,也好衣锦还乡。
李白忍着怒气没有当面驳斥,待对方走了之后便把“土特产”丢进了马圈,脱掉鞋子坐在门槛前面骂了半夜李元芳,“你这厮也配做锦衣卫指挥使?若不是看在兄弟一场的份上,信不信我现在就到天子面前弹劾你一本?”
打发了李元芳,新任工部尚书,太后的侄子何掷辞蠹蜕狭艘淮蠖鸦平鸢滓踔粱褂忻琅M畎滋嵝吕醋阅涎簦纸凶觥昂吻怼钡木偃耍⑺荡巳擞胱约阂谎彩呛翁蟮奶弥丁�
何莘煤蟮牡诙欤钟星艄锏奶啵米攀缫欠朕康奶拥敲虐莘谩J裁匆裁凰停婢鸵罄畎坠卣找幌路胧缫堑谋淼埽醚羧搜罡伲鲎院肱┭钍希皇怯胙畋爰易骞叵瞪晕⑹柙读艘恍2⑿砼抵灰畎啄芄话镏庋罡倌玫健敖俊惫γ匆欢ɑ嵩谔熳用媲疤嫠姥约妇洌美钐浊巴竟饷鳎讲角嘣啤�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这时候李白满腔悲哀,自己是个学部侍郎又有什么用,遇见这种情况你说怎么处置?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老子一个也不伺候!”
秋月之下,李白一个人举杯独饮,对影成三人,“我管你李表,我管你何琼,我管你杨纲,竟然想从我李白这里走关系,想也休想!若是没人来替你们说情,或许你们还有希望上榜,但既然动了歪主意,便说明尔等品行不端,要想上榜除非我李太白下台!”
李白举杯痛饮,微有醉意,“对了,还有前几天陛下说的那个长孙无忌,真是稀奇古怪的名字,不知道陛下怎么会特地钦点这么一个人?还有那个谢什么来着?谢玄?谢安?好像是谢安吧!”
又是一杯酒下肚,李太白豪气干云,在月光下翩翩舞剑,“我管你是谁,一个也别想从我手上走后门!就算有天子关照又怎样?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就算是玉帝替你们求情,也甭想从我手下过关!”
这一幕是昨天晚上发生在李白府邸的事情,而今天大清早换上了官府的李白一脸严肃,不苟言笑,正在学部衙门里查看考试名单。
本次前来应考的举人共有五百零二名,其中从各郡国脱颖而出的举人有三百五十八人,而来自其他诸侯治下,通过会试获得举人功名的学子则有一百四十四人。这些人今天将分为五个考场举行会试,然后从每个考场中挑选四人,授予“进士”功名,最后择日进入乾阳宫文华殿,接受当今天子的面试。
当朝司空,并且兼职礼部尚书与学部尚书的孔融没有参与科考,具体事务由左右侍郎李白与陈琳执行,两人分别监督一个考场;而剩下的三个考场则分别由学部郎中吴道玄,以及另外的两个叫做刘臻、秦涵的郎中分别监考。五个考场的主考官拥有阅卷提名的权力,但最终的决定权在李白与陈琳的手中,俱都拥有一票否决权。
李白今天来的特别早,在其他四位监考官没到的情况下,就老早的进入了翰林院,一番忙碌后找到了长孙无忌、谢安、李表、何琼、杨纲等五个人的名字,全部调换到了自己的考场之内。
“哼……这些人既然托关系找我李白,十有八九也没有少跑陈琳、吴道玄那边,今天我要一棍子把你们打死,让你们没有翻身的机会!”
又过了两盏茶的时间,陈琳、吴道玄、刘臻等几位监考官陆续来到了翰林院,然后派人分发考试名单,让众举人按照花名册进入考场,等候监考官出题之后,当场作答。
巳时刚到,也就是刘辩穿越前上午九点左右,随着锣声一响,各个考场中一片肃穆。每个考场内百名儒生俱都手执笔墨,等待着监考官出题。是名落孙山,还是金榜题名,就全在这一个上午。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四百六十九 金榜题名,名落孙山
金陵城,翰林院。
门外是奉命前来执行戒严的禁军,将翰林院周遭的街巷全部封闭,禁止任何贩夫走卒靠近喧哗,免得吵扰了考生的发挥。而考场内鸦雀无声,或者泰然自若,或者一脸紧张的考生无不正襟危坐,等着监考官出题。
一身正三品官服的李白并没有急于出题,而是若无其事的背负双手围着考场转了一圈,仔细的审视参加院试的一百零一名考生。因为前来应考的举人多出了两个零头,所以作为主考官的李白与陈琳的考场各自增添了一人。
“这个就是长孙无忌?那个就是谢安,长得倒也算一表人才,举手投足间从容不迫,为何不堂堂正正的应试,却要去投机取巧走后门?”
为了辩于认识,李白特地把调换过来的五个人安置到了一排,从最前面的长孙无忌开始,向后依次是谢安、李表、何琼、杨纲,犹如葫芦串一般被李白串在了一起。
只见长孙无忌年约二十五六岁,一身灰色长袍,头裹帻巾,身高七尺左右,面容清癯,神情严肃。而谢安的年龄看上去要比长孙无忌大两三岁的样子,头戴远游冠,身穿淡蓝色襜褕,腰间挂着玉佩,看起来家境似乎不错。看到监考官从面前踱步走过,谢安面露笑容向李白示好;只是李白神态倨傲,一脸视若不见。
如果说长孙无忌与谢安的气度还能稍稍改变李白先入为主的偏见,那么何琼、杨纲两个则让李白满脸不屑,一看就是耽于享乐的膏粱子弟。至于点头哈腰的同族李表,李白也没给好脸,自始至终都没有正色瞧一眼。
李白虽然心高气傲,目空一切,但也不是白痴。李元芳、冯淑仪的面子他可以不顾,甚至连代表何太后出头的何部梢灾萌糌栉牛刑熳咏鹂谟裱郧盏愕某に镂藜捎胄话膊荒懿蝗美畎追欠训阈乃肌�
“若是就这样把长孙与谢安拿下,定然会惹得圣上龙颜大怒,我须想个两全之策,让陛下挑不出理来,让学部的其他同僚哑口无言,堵住天下悠悠苍生之口!”
李白背负双手暗自沉吟,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既然这帮人四处活动,投机取巧。想必早就知道了今日的考试命题,提前做了准备,我当临时改变命题,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想到这里,李白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深深被自己的机智以及刚正不阿而打动,“我李太白果然是个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官!”
打定主意,李白当即高声宣布,让在场的所有考生以“深秋”为题,写一篇诗词歌赋,描述大自然的壮美景观,若是这个时期不常见的七言绝句更为最佳。
李白的命题刚刚宣布,在场的考生随即一片哗然。
在来京城前的乡试、府试之时,学部的官员一再强调让考生们要多多学习治理国家的知识,院试的时候也会侧重政治理论;或者是发展经济,或者是屯田垦荒,或者是地方建设,或者是治国安邦,甚至是用兵作战等等方面,唯独没强调过诗词歌赋。
没想到主考官今天竟然要求大家吟诗作赋,描述大自然,这和治理国家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八竿子打不着嘛!
哪怕你让以“孝道、品德”为命题写一篇词赋也比诗歌强许多啊,现在可不是太平盛世,国家需要的是安邦兴国的人才,而不是摇头晃脑,吟诗弄文的书呆子,这命题简直是日了狗了!当然,他们是不会用这么精妙的句子描述自己内心思想的。
“肃静!”
李白怒目扫视了考场一眼,“我就知道很多人出乎预料,国家需要安邦治国的人才不假,但更需要品德高尚之人!品行不端,以何治国?在此之前,有多少人鸡飞狗跳,想尽办法走后门?想来自己心中有数!之前的命题只怕已经泄露,今天我李太白为国家选才,临时改变命题,有才能者当场赋诗一首,无才者乖乖回家重新读书。”
既然李白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满场考生也只能硬着头皮提笔研磨,或者故作轻松,或者绞尽脑汁,各自在试卷上挥洒了起来。
一个半时辰之后,考场外的锣声响起,李白下令学部的差役把考生的卷子全部收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