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1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幻俚煤旆奂讶耍肽愠は嘭耸亍!�

    听了李师师的话,燕青脸颊微微抽搐,用颤抖的声音道:“多……谢姐姐教诲,我既然已经康复,这次便随陛下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就算马革裹尸,也不能负了姐姐的期望……”

    刘辩有心撮合李师师与燕青,但明显看的出来,一个流水有意一个落花无情,自己再强行做媒对李师师只怕也不公平。

    “朕准备于明日清晨御驾亲征青州,李世民这次在青州集结了四十多万大军,此战干系重大,我军正是用人之际,如果燕卿你有心再战沙场,可随朕明日一同启程。”刘辩呷了一口茶,向燕青提出了要求。

    李师师用期待的目光看向燕青:“国难当头,我相信小乙你是不会退缩的,是么?”

    “师师姑娘请放心,我明日清晨便随陛下出征。”燕青咬咬牙,答应了李师师的请求。

    接着向刘辩跪地施礼:“臣本是李统领麾下的锦衣卫,身为汉臣,食君之禄,理当为国效忠。明日清晨,小臣就去乾阳宫门前报道。”

    刘辩起身拍了拍燕青的肩膀:“燕卿拳脚不俗,有你助阵,我军又平添一员大将。朕相信你这次去青州一定能够立下赫赫功劳,不负师师姑娘所托。”

    接着又安慰了李师师一番,让她在金陵安心静养,不必伤感太多,她舍身为大汉离间刘备与刘裕的行为必将名垂青史,为后世称颂。

    末了,刘辩又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交给李师师:“这是朕的随身玉佩,见此玉佩,如朕亲至。你但有所需,便拿着它去户部找糜竺,要什么直管开口,他绝不会推三阻四。”

    李师师莞尔一笑,肃拜致谢道:“多谢陛下的美意,师师自从来到金陵之后,金陵府的差役每个月都会按时供应布匹钱粮,一应俱全,什么也不缺。小乙走后,家里只剩下我和两个婢子,更是不需要东西了,请陛下收回玉佩,你的心意师师心领了。”

    见李师师看向刘辩的眼神和自己明显不一样,这才是女人看心仪之人的目光,对自己的感动是一份友情与亲情,这让燕青心中五味杂陈,黯然神伤。

    在心底悄悄发誓道:“既然师师希望我建功立业,这次去青州哪怕豁出性命,也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让师师刮目相看,纵死无悔。”

    时候已经不早,见李师师无论如何都不肯收下自己的玉佩,刘辩只好起身告辞:“时辰已经不早,朕便就此回宫了。明日便北征青州,到冬季之时再来探望师师姑娘。”

    李师师亲自送至门口,挥手作别:“师师相信陛下的宏韬伟略,所到之处定然所向披靡。惟愿陛下保重龙体,年底再会!”

    刘辩挥挥手,在李师师与燕青的注视之下消失在街巷之中,逐渐不见了踪影。

    刘辩刚刚回到乾阳宫,便从郑和的嘴里得知了一个坏消息:“启奏陛下,奴婢刚刚接到消息,因为得悉王丞相之女被立为太子妃,岳氏受不了这个打击,趁着婢子不注意之际投井自尽了。”

    刘辩眉头微蹙,脸上露出愠怒之色:“李孝娥的家教真是让人失望啊,岳银瓶连这样小小的挫折都受不了,将来如何在三宫六院中立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通过这件事也能看出来,凭她的德行不足母仪天下,投井自尽也是命中注定。”

    “陛下所言极是,岳氏投井自尽只怪她自己肚量太小,怨不得任何人。”郑和在旁边怀抱拂尘,附和着说道。

    刘辩挥挥手:“把岳银瓶的几个婢女处以杖责之刑,以儆效尤。先派人去岳府向李孝娥报丧,再派人通知礼部,准备一口棺椁,按照太子妃的规格把岳银瓶下葬。明日出征之事,照旧!”

    次日清晨,长江上响起了悠扬的号角,仿造的郑和宝船靠在岸边蓄势待发,一千五百水军将士抖擞精神,等候天子登船,然后便抛锚起航,顺着长江向东进入茫茫大海。

    刘辩带着张良、宇文成都、文鸯、樊梨花、张出尘、燕青等人,以及借口前往青州探亲的潘金莲母子,在文武百官的送行之下离开乾阳宫,出了金陵城,来到长江岸边登上了仿造的郑和宝船。

    “臣等恭送陛下启程,愿陛下龙威所至,贼寇披靡,早日一统天下,开创太平盛世!”王猛与刘基带着一百多名文武大臣站在长江岸边,一起作揖施礼,为刘辩送行。

    张良虽然不希望刘辩再次由海路北上青州,但刘辩置若罔闻,对走海路踌躇满志,也只能缄口不语,听从刘辩的安排。

    站在船头的刘辩身穿甲胄,披着一件金黄色的披风,在风中大手一挥,沉声下令:“抛锚起航,入海!”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千三百八十七 杀神突击

    随着天气转暖,东瀛岛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田野里生机勃勃,一片欣欣向荣。

    五年之前,年轻的陆逊担纲主将,率领两万五千水师离开江东,顺着长江入海,凭借着刘辩的大航海图占领了夷洲岛,并在此设立郡县,任命官吏,将夷洲正式纳入了大汉版图。

    陆逊以夷洲作为根据地,开设兵工厂,打造战船,招兵买马,剑指倭国。在州刺史诸葛瑾的支援下,历经一年多的发展,将麾下的人马扩充了一倍,达到了五万人的规模。

    此时的夷洲岛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大约相当于大陆战国时期的科技水平,整个岛上有三十多万居民,人口密度尚可,但可惜生产力比较落后。

    诸葛瑾奉了刘辩的圣旨,带着五千匠人前来夷洲担任刺史,随行带来了大量的各类工匠,以及粮食种子,先进的农具、耕具、铁具,甚至还有数百头品种优良的耕牛,大幅促进了夷洲岛的科技发展。

    陆逊用优越的条件在岛上招募了两万五千精壮,发给兵器甲胄,经过一年多的训练之后,已经初具规模,具有了一定的战斗力。而汉军将士更是群情激昂,求战心切,希望能够尽快离开夷洲岛攻掠倭国,以求建功立业,庇荫子孙。

    就在陆逊厉兵秣马,磨刀霍霍之际,织田信长率领的起义军横扫倭国各路诸侯,打的卑弥呼女王土崩瓦解,无奈之下只能远渡大海向大汉皇帝求救。

    唯恐织田信长继续壮大,陆逊不等刘辩下达圣旨,便率领狄青、丁奉、前田庆次、陆抗、施琅等人率部入海,乘坐三百多艘大小不一的船只扬帆向东,开始了征服倭国的旅程。

    陆逊首先率部攻占了琉球群岛,也就是刘辩穿越之前的冲绳群岛,继而向倭国九州地区发起了进攻。

    织田信长命伊达政宗、上杉谦信为主将,各自率领三万人马与陆逊大战于鹿儿岛、种子岛等地。由于织田信长麾下的将士已经有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再加上更熟悉日本岛的地理与环境,陆逊苦战数月,不能取胜。

    就在这时,刘辩于交州境内全歼蒙恬、王贲率领的四十万贵霜军队,一战彻底平定交州,在命令吴起、苏烈西征贵霜的同时,又命戚继光、赵括各自率领五万人马,分别从越南九真郡以及交州南海郡扬帆入海,向东协助陆逊攻打织田信长。

    三路汉军相互支援,南北呼应,历时两年左右,先后攻陷了九州、四国等日本南部地区,占领了佐贺、松山、神户、歧阜等日本南部的重镇,把东瀛岛五分之二的土地纳入了大汉版图。

    去年春季,三路汉军更是再接再厉,接连攻陷了本州的静冈、甲府、富山等地,兵锋直指织田信长的国都——江户,也就是刘辩穿越之前的东京。

    九月底,孙武率汉军攻克长安,西汉朝廷彻底灭亡,刘辩在命令岳飞率领三十万大军西征安息,增援吴起的同时,又派遣白起渡过茫茫大海,前往倭国接替赵括的位置。

    白起带着随从快马加鞭,从长安一路向南,自江东娄县扬帆入海,在向导的引领下在海上漂泊了半个月,终于抵达了日本岛,并从下关登陆。

    在白起抵达日本之前,刘辩的圣旨已经提前一步送到日本岛,宣布了由白起接替赵括的任命。

    得知白起登陆,身为瀛洲刺史的高熲亲自从治所神户前往海边迎接,给予了白起高规格礼遇。这让白起对高熲感激不已,引为知己。

    高熲手持圣旨,亲自把白起送到了位于甲府的赵括大营,宣布新任主将走马上任,希望将士们日后像听从赵括的命令一样服从白起的调遣,与其他两支兵团密切合作,争取早日剿灭织田信长,平定整个东瀛岛。

    赵括自南海郡出征之时手下有五万兵马,一路上不断杀伐,不断征兵,不断收编俘虏,经过了两年的征战,兵力依旧维持在五万左右,收获的是日本南部肥沃的土地。

    赵括手下的头号武将是邓羌,谋略除了靠赵括自己制定之外,有时也听从司马昭的建议,而海战则以贺齐为主。

    这个配置只能算是马马虎虎,若是在中原地区只怕想要消灭袁术、刘表这样的诸侯都费劲,但织田信长手下也没有几个像样的人才,在本多忠胜战死,上杉谦信被俘之后,更是无将可用,只能靠着织田信长自己与伊达政宗统兵作战。

    刚刚得知赵括被调回大陆的时候,司马昭心中暗自窃喜,还以为自己将会接替赵括的主将之位,没想到却从大陆空降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孙齐”,这让司马昭既愤怒又不甘心。

    但圣旨煌煌,又有瀛洲刺史高熲亲自送公孙齐来军中走马上任,邓羌与贺齐都表态支持,司马昭也只能咽下心中的恶气,表面上欢迎白起的到来,却打算暗地里使绊子,给白起吃点苦头。

    “哈哈……多谢诸位将军的支持,我公孙齐没有什么大本事,但陛下既然委以重任,我便要庶竭驽钝,为大汉竭尽所能,带着诸位将士建功立业,猎取功名。”白起站在阅兵台上慷慨激昂的鼓舞军心,同时也算自己的述职演讲。

    不过,白起也知道作为一个武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