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6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豪格看着帐中众人议论半响,也没议出个结果出来,不禁有些烦躁,可就在这时,一员金将走进帐来,给豪格行礼道:“皇上,方才江面上来了一条小船,送来一封信件!”

    将领的话,立刻就让帐中的众多大臣安静下来,将目光锁定了那员金将。

    江上送来的信,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明军那边有什么想法和金国谈么?豪格也一下打起精神,“信呢?快送上来!”

    金将当即起身疾走几步,然后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件呈给豪格,豪格接过连忙展开一看,但是看了之后,脸上却没有流露出喜色。

    下面的人注视着豪格,见他一阵沉默,韩朝宣等了半响,不禁有些心急起来,于是站起来小声打破帐中的沉默,问道:“皇上,信上说的些什么?”

    豪格微微一愣,回过神来,将信收起,皱眉说道:“何腾蛟的信,希望能用鳌拜和桌布泰的尸体换回袁宗第等人的尸身,还有明军俘虏!”

    信中并未有求和之意,豪格有些失望。

    韩朝宣听了却心头一喜,眉头一挑,行礼道:“皇上,这是个好机会啊!臣以为可以同意,这样一可以换回鳌拜和桌布泰的尸体,免得南明用此大做文章,有损我大金国的颜面,二来可以与何腾蛟建立沟通,偿失修复两国关系,看能否暂时休战。”

    鳌拜是大金国吹嘘的第一勇士,现在却被明军给杀了,他的死对于金军的士气必然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也有损金国的颜面,帐中众人听了,都点点头,显然很赞成韩朝宣的意见。

    吴三桂觉得韩朝宣有些天真,破镜难圆,想要修复两国关系,恐怕已经不太可能,南明即便是选择休战,也指会因为休战符合南明的利益,而不是金国向南明示好,修复什么关系。

    索尼听后,见众人大多赞同,却开口说道:“交换可以,但是明朝的要求是不是太多,居然想要回俘虏,那可有一千多人哩。”

    坐镇成都的孟乔芳传来消息,孙可望四万人马挺进川南,击破了泸州等地的豪强武装,四川南部几个府都被孙可望占据,而孟乔芳在嘉定州已经遭遇了孙可望的偏师。

    豪格一阵沉吟,明军退到重庆后,他在进攻重庆已经不太可能,他现在迫切希望能够抽出兵力,并不想再这里继续同明朝耗下去。

    “明朝的要求的确太多,可这确实也是一次机会,朕以为条件可以答应。”豪格说着沉默了一下,然后看向吴三桂道:“不过也不能太便宜何腾蛟,平西王的次子尚在明军手中,朕希望何腾蛟能做个保证,许诺南明能够放回!”

    吴三桂微微一愣,没想到豪格会加这么一个条件,他这种人对于家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在乎,但是豪格既然为他提了这么一个条件,他便必须有所表示,于是立时起来拜道:“臣谢皇上隆恩!臣万死难报皇上大恩!”

    当下豪格挥了挥手,让他不要多理,然后扫视众人,问道:“谁愿意去南岸一趟,会一会何腾蛟,达成交换的协议,然后试探休战事宜!”

    帐中金国大臣互相看了看,他们大多数在南明都没有什么人脉,这事便理所当然的落在韩朝宣身上。

    “臣愿意走一趟,修复两国邦交!”韩朝宣是王彦的熟人,他起来行礼说道。

    豪格心急,吩咐韩朝宣速行,然后遣散众人,留下吴三桂继续商谈。

    等众人走后,豪格便问吴三桂道:“重庆有五万明军,吴卿要多少人马才能挡住明军过江进行反扑!”

    吴三桂没想到豪格会问他这个问题,他沉默一下,心中想了会儿,然后说道:“如果只是现在的五万明军,臣用两万人马,应该就能挡住,可如果明朝援军到来,那情况就不好说了。”

    豪格点点头,来回走了几步,停下来看着吴三桂道:“朕给卿家三万人马,整个川东的防守全部委托给卿家,朕则回师成都,准备争夺川西、川南,卿家以为如何?”

    整个川东的防御,并不只是面对重庆的五万明军,还有三峡方向,不过三峡地势险要,只需放上四五千人马,明军就很难突破。豪格说给三万人马,如此看来比吴三桂的要求还有些富余,可是吴三桂担心的并不是现在的防守,他相信短时间内,明军也不会进攻他,他担心的是金国这次毁约,带来南明朝廷战略重心的转移。

    如果明朝将目光从两淮转移到西南,必然会有更多明军要开进西南,那他还真的无法抵挡,不过豪格对他这么说,又要为他换回次子,显然心意已决。

    “皇上,若是现在的情况,臣可以阻敌于长江之南,但如果明军主力到来,臣希望皇上能立刻发兵支援!”

    豪格见他答应,微微颔首,“韩卿如果能与何腾蛟沟通妥当,两方从新达成默契,固然是好事。可朕不能将希望全部寄托在这上面,卿家守好川东,朕会尽快驱除孙可望,然后招募人马备战,不会让明军重夺四川!”

    (感谢幸福啄木鸟的500打赏,求订阅,求支持正版,求月票,推荐)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36章 调整部署

    韩朝宣奉命来到南岸同何腾蛟会面,商谈交换尸骸和俘虏的事宜,明军方面才得到确切消息,袁宗第、吴毅山真的战死,吴易自焚于府衙,而金军手中居然还有上千明军俘虏。

    交换的事情,何腾蛟已经同意,但是金国方面增加需要换回吴三桂次子,同明军停战的条件,何腾蛟却拿不定主意。

    交换的主意是李定国所出,可是他官职太低,所以只有建议之权,具体商谈和决策,还是要看何腾蛟这样有资历的一方大员。

    在重庆府衙里,何腾蛟与樊一蘅等人座着,商谈着韩朝宣提出的条件,以及金国表露出来的停战意愿。

    楚党何腾蛟一系的贵州按察使张同敞见何腾蛟犹豫不绝,起身说道:“阁老,下官以为此事也好决断,只要我们做到一点,我们西南官场便能对朝廷有个交代。”

    张同敞是张居正的后人,名门之后,何腾蛟听他这么说,很感兴趣,“别山以为要怎么处理!”

    张同敞拱了拱手,“下官以为,我们做出的决定,只要符合朝廷时下的利益就可以了。下官以为,我们现在的目标是稳住重庆一线,接受交换,口头保证送还吴应麟也没有什么不妥,这能为我们争取稳固江防的时间。现在朝廷对西南的情况还不清楚,具体会做什么决策,我们也无法得知,所以只要我们不帮朝廷做决定,这次交换,甚至休战,都不留下书面的东西,只是与金国口头共识,不束缚朝廷的手脚,就可以一做。这毕竟还能换回千余将士,怎么看,都是我们占的利益多一些。”

    樊一蘅听了,点点头,也开口说道:“我赞同张大人的意见,川东一战后,我们也需要休整,豪格想去与西贼争夺川南,我们不如索性如了他的意,抽身出来,座山观虎斗。”

    樊一蘅顿了下,又补充说道:“不过我们对四川局势坐视不理,也是不行,我们在座山观虎斗之时,也要时刻准备,不能让豪格和西贼,任何一方占据绝对的上风,谁弱我们便暗中帮助谁,让他们斗下去,直到我们恢复实力,在根据朝廷的决断,重新插手四川。”

    何腾蛟听了他们这么说,心中基本已经定了下来,他要稳住重庆不失,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金军不想打,是正中下怀之举。

    “好,这件事情,本督知道要怎么办了!”何腾蛟微微颔首,接受了众人的建议。

    当下,何腾蛟便让人领韩朝宣过来交谈,同意了交换之事,但是他并不保证,朝廷会送还吴应麟,毕竟此人不在西南,而是被软禁在南京,至于休战之事,何腾蛟也没给个确切的答复,只是流露出明军也需要休整的意思。

    这对韩朝宣而言已经足够,他也并没有天真的以为他与何腾蛟见上一面,就能使得两国握手言和,忘记之前的不愉快。

    豪格在偷袭四川之后,西安方面已经将软禁了一个多月的明朝使节金堡驱逐出境,两国官府间的交流通道,等于被彻底斩断,韩朝宣这次只是在金国驱逐明使之后,从新搭建一条沟通的渠道,有了渠道之后,才能便于今后继续沟通。

    韩朝宣将渠道建立起来,他的目的已经达到,至于两国能否再次达成和议,就得看今后事态如何发展了。

    两方初步达成口头协议后,金国为表示诚意,主动将袁宗第、吴毅山等人的尸体送回,这些尸体金军本来是打算在两军阵前展示,借此打击明军士气,现在却主动交给了明军。

    何腾蛟等人立刻在重庆举行大葬,并拨银修建祠堂,上报朝廷请赐谥号,并将牌位供奉忠烈祠堂。

    一千多明军士卒也被金军放回,何腾蛟派人摆渡接应,江天一站在渡口,泪流满面,其中居然还有不少老人并未战死,比如前奉节营指挥于世忠之子于佑明便被人抬过江来。

    明军办完这些,也按约定将鳌拜、卓布泰尸首送还给了金军,而此时豪格已经领着主力回师重庆,准备争夺川南。

    明金两方人马,因为各自的原因,在川东形成了对持局面,双方以长江为界限,虽时有小股冲突,阵线并不安宁,但也没有再次发生大的战事。

    时间到了十二月底,本来是辞旧迎新,享受一年成果,好好过年之时,但西南紧张的局势,却使得三方都无法安心过年。

    豪格与孙可望不用说,已经在川南交手,不过因为豪格在川东损失了两万五千多人,明军在川东又牵制了三万金军,加之何腾蛟从中作梗,让孙可望用云南的普茶和川南的井盐,换取了一些明军军器,使得豪格在面对孙可望时,并没有多大的优势。

    豪格与孙可望显然无法过年,明军一方也在忙碌之中。

    孙可望的判断并没有出错,南京朝廷得到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