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彦点点头,忽然问道:“如果朝廷和荷兰人开战呢?施将军以为有几成胜算?”
施琅闻语,与俞方棋对视一眼,然后抱拳行礼道:“末将不敢欺瞒国公,以广东水师之力,胜算恐怕还不到四成。”
王彦整个人一愣,他查了查大明与荷兰交战的记载,觉得荷兰并不难对付,毕竟之前两次都赢了,但施琅不会无的放矢,他心里不禁一沉,冷声道:“说说你的原因~”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432章 三桅战船
荷兰人之前主要活跃于台湾,很少活动于粤海,广东水师,包括王彦对荷兰人都不是很了解。
施琅原来是郑氏千户,而郑氏与荷兰人多有往来,所以算是见识过荷兰人,对荷兰人的战力比较了解。
他听了王彦的话,遂即解释道:“回禀国公,若荷夷在陆地上,以广南数万精兵,灭之如以袖拂尘,轻而易举也。然而荷夷所凭借却是火炮快船,大明纵有十万雄兵,也不能下海去抓他,而广东水师的战船,却远远比不上荷夷,所以末将没有必胜之心。”
明朝的水师船只,在海禁之后,吨位逐渐减少,明初的水师战船,主力战船为五千料左右,也就是两千五百吨级以上,郑和的宝船更是数万料,有西方学者认为达到两万吨级,而到了明末,主力战船则退化到不足千料,吨位不到四百吨级。
此时,西洋帆船中的主力战舰,却开始向千吨级迈进,王彦也看过一些关于西夷的奏本,但毕竟未曾亲眼所见,所以不知道差距在哪里。
汉人称华夏为中国,又以中国为天下,汉地之外,则称为胡、虏、狄、夷、戎、蛮,而之所以这样蔑称,自然是因为汉文化和文明的先进和强大,只有先进才有资格蔑视落后,王彦作为士大夫,对于自身的文化和文明,自然存着强大的自信,他虽然认可西夷的一些优点,也有意吸收,但他内心还是蔑视西夷,所以皱眉问道:“荷夷的战船,比水师的战船好多少?”
施琅一边引着王彦,往营地而去,一边说道:“国公,海战之事,不过是以大船胜小船,以大铳胜小铳;以多船胜寡船,以多铳胜寡铳。荷夷之前与我大明也交过两次手,之所以被大明击败,并非其船不坚,其器不利,盖因为大明船多人众,而荷夷人寡船少也。”
王彦点点头,澎湖之役福建巡抚南居益以万人打一千多荷夷,料罗湾郑芝龙以一百五十艘战舰,打荷夷及海盗船六十多艘,都是以多击寡。
施琅继续说道:“末将在福建时,曾在闽海见识过荷夷战船,其船长二十余丈、高数丈,两层甲板,船旁各列大炮三十余门,共计六十多门,炮可射四五里,渔船被击中立马粉碎。而我水师战船,最大者长不过十三丈,宽四丈,配炮三十门,大小、火炮只有荷夷的一半,且夷船身窄体长,而福船体宽,不利于乘风破浪,速度也有所不及,因此如果紧紧靠广东水师,末将以为胜算不大。”
王彦停下脚步,有些吃惊道:“差距有这么大吗?”
施琅说道:“可能比末将说的还要严重一些,大海之上,一直是郑氏的天下,朝廷之前对于广东水师并不重视。现在的水师,还是国公入粤之后,才进行组建,船只多是从江南带来的商船改造的战船,水师的火炮,除了从澳门采购的一批之外,其他都是老炮,也不堪重用。”
谈到这里,又回到老问题上来了,归根结底,还是南明没钱,以朝廷的财政,保证了陆师的供给,就没有余财来发展水师。
广东水师唯一的一次添加新炮、新船,还是王彦入楚之前,而这一年来,就再也没有添加过一点新的家当。
想明白水师的难言之隐,王彦不禁叹了口气,“看来,朝廷决定开战,是有点鲁莽了。”
“国公,朝廷不是打算联系葡萄牙人,一起对抗荷夷吗?”旁边一直没插上话的俞方棋,见王彦有些失望,连忙说道,与施琅的看法不同,他是极力主战的。
王彦摇摇头,“本督这次顺道前往澳门,本来是想与葡萄牙商议对付荷夷之事,但听施将军的话,了解了广东水师的实情,本督却暂时不打算与葡萄牙联合了。”
“这是为何?”
“昔宋金海上之盟,约定共同攻辽,金军一路旗开得胜,而宋却被辽国偏师击败,让金人看到了宋军的无能,遂至靖康之耻。”王彦看着俞方棋,解释道:“在本督看来,葡萄牙与荷夷,都是一丘之貉,只是葡萄牙人比之荷夷要讲规矩一点,所以朝廷才愿意与葡萄牙贸易。这次朝廷有意联合,是想与广东水师为主,葡萄牙人为辅,但如果水师自身不行,到时候让葡萄牙人瞧出笑话,却有许多隐患。”
俞方棋听了微微一愣,施琅却抱拳道:“国公,其实广东水师训练已经到位,关键是船炮不精,末将听闻郑之龙之前曾仿制过何夷的三桅快船,无论大小,还是火炮配置与荷夷之船,都相差无几。如果水师能有这种战船,在配上精良的火炮,则不需要葡萄牙人,水师也能一战。”
“哦?”王彦心里一喜问道:“只要有这种战船,施将军就有把握?”
“回禀国公,荷夷万里而来,在东海和南海的人并不多,主要是船快炮精。我大明人力,远非荷夷可比,只要有同样的战船火炮,加上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几倍而攻之,哪有打不赢的道理。”
王彦有些明白过来,快船就像海上的骑兵,而荷夷的船,不仅快而且火炮众多,可以说集合了轻骑的速度和重骑的威力,想象王彦对骑兵的可望,他不难看出水师对荷夷战船的垂涎欲滴。
一时间,王彦对郑氏仿制的荷夷战船,提起了浓厚的兴趣。
其实明朝的船只一点也不差,只是施行海禁之后,才逐渐衰落下来,相传据《殊域周咨录》记载,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档案,包括海图、宝船的资料,原存兵部,但明宪宗成化年间,有太监让皇帝派人再下西洋,皇帝意动,随让兵部尚书项忠派官员去查旧档,但查了三天都查不到,却说是被车驾郎中刘大夏事先藏了起来。
也有说,刘大夏觉得三宝太监下西洋,耗费民财,于国家无利,将资料一并烧毁,具体的情况,已经不可考证,反正到此时,南明朝廷是没有能力造出宝船。
王彦想着,要击败荷夷,那大明就得有比荷夷更大,更坚固的海船,不过随着明朝造船技术的退化,不要说宝船,千吨级的都很难造出来。
王彦听说郑氏有与何夷一样的大船,心里顿时一动,造不出更大的船没有关系,同样的船也可以,而以大明的人力、物力,荷夷有一艘,大明完全可以爆十艘出来,以十打一,哪有打不过的道理。
当然,要造船,王彦首先还是要有钱,有图纸,有工匠。
“郑国姓经历闽中之变后,实力大损失,虽然从乘着清军不备,从泉州、安平,抢了一批粮草物资,但也吸引的张存仁的注意,只能在金门固守,不敢轻动。”王彦说道:“朝廷这次新年开朝,唤他入朝述职,他却只有奏本过来,可见情势比较紧张,这次对付荷兰人,本来不欲调他参战,施将军如此一说,本督却要改变主意了。”
(大家中秋快乐。感谢yeye业的月票,感谢悦冻窝芯、秦松旺、云飘飘的打赏。)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433章 海上风云
王彦还是决定去一趟澳门,毕竟只有西夷更加了解西夷,南明要对付荷夷,自然要摸清处荷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葡萄牙人的第七任澳督依苏沙,因为这一年多以来,与南明在贸易上的良好合作,让葡萄牙人赚了不少钱,他自己也赚的盆满钵满,地位十分稳固。
从老总督保罗手中接过大权两年之后,他行事也老道起来,不在像第一次与王彦见面时,表现的那么惊慌失措。
王彦乘着水师战船来到澳门,虽说水师的船不大,但胜在数目众多,气势也颇为弘大,百艘战船在海面上航行,任谁也不敢轻易冒犯。
船队来到澳门港外,进进出出的葡萄牙商船,显得贸易十分繁忙,而在港内,到处都是抛锚停泊着大海船,足有十多艘,每一艘都不比王彦的坐船小,这让他有些震惊,更加相信了施琅的话语。
到了澳门之后,还是由王彦的老熟人,耶稣会教士柏应理与总督依苏沙,一起迎接。
“尊贵的公爵大人,葡萄牙人听说您在北面的战争中,击败了野蛮的鞑靼人,杀死了鞑靼人的王爵和公爵,葡萄牙人为有您这样强大的盟友,而感到骄傲。”
两人躬身行礼,王彦微微寒暄几句,又问了下柏应理,在广州传教的情况,便一起到了总督府。
从码头进入澳门,王彦很快发现,与第一次来澳门相比,澳门的建筑要多了许多,葡萄牙人也增长不少,看来大明与葡萄牙人的贸易,使得澳门繁荣了起来。
王彦座定之后,就开门见山道:“自福建的郑芝龙降清之后,海上的荷兰人,越发的不安分起来,大明海上的贸易受到了一定影响,朝廷决意要消除这一隐患,但朝廷对于荷兰人的情况并不是十分了解,所以本督想从澳门得到一些有用的消息。”
葡萄牙之前一直被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兼并,而荷兰也就是尼德兰,原本也是西班牙的地方,之后由于宗教,经济等原因,爆发所谓的“乞丐革命”,荷兰逐渐做大。
长期作为西班牙一部分的葡萄牙,跟着西班牙与荷兰大战数十年,加上贸易、殖民地等问题的冲突,与荷兰结下了大仇。
葡萄牙在1640年脱离了西班牙的统制,从新成为独立王国之后,与荷兰的仇恨依然没有消减,而荷兰作为海上的新霸主,自然要猛捶已经逐渐衰落的葡萄牙,夺取他的利益,抢夺他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