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堂堂宰相,在蒙元皇帝眼中,尽成了家奴,这真是野蛮战胜了文明,华夏历史的倒退。
大明朝建立之后,因为宋亡以有八十余年,所以秉承元制,许多问题立马就显现出来,所以太祖以残酷手段,大肆杀戮功臣,从新改革制度,并走上皇权的极端,不过随着内阁制的出现,中华的制度又逐渐回到原来的轨道上来。
只是在这样的制度变迁之时,难免发生思想上的混乱,所以出现了百官骂皇帝,小官骂大官等等混乱的现象,但至少表明大臣不在是皇帝的奴仆,君臣之间的关系,在经历蒙元近百年摧残之后,又向君臣共治天下的方向走了回来。
明朝是一个思想变革,经济变革,文化变革的时代,可惜变革就意味着动荡,意味着思想混乱,而变革还为完成,国家却已经覆灭。
清朝入关以来,承明制,但其只是在表面上学习明朝制度,权力非在内阁,而在摄政王大臣会议之手,本质上又是一个蒙元,思想上依然是家天下。
洪承畴位居江南总督,地位不可谓不高,但面对多铎时,该怎么跪还是怎么跪,毫无封疆大吏的尊严。
侯方域当年为江南四公子,见官不拜,就算是遇见皇室宗亲,也只是长揖一礼,现在也要陪着洪承畴长跪不起。
这时多铎看了两人一眼,便直接开口问道:“江南之地乃天下膏腴之地,赋税本该为天下翘楚,但如今上缴朝廷之赋,却不及前朝十分之一。洪大人总督江南,以有些时日,可有什么办法帮助本王恢复江南赋税,为圣朝效命呢?”
洪承畴闻语额头上不禁冷汗直冒,“启禀王爷,江南之地,历经兵祸,仅江阴、嘉兴、昆山、吴淞四地,被杀之民就已经超过百万之众,民生早以破坏,加之人心不稳,又有太湖逆贼四处骚扰,要想恢复赋税,却十分艰难,卑职以为若能剿灭陈、吴逆贼,再与民生息一载,或可以为圣朝提供数百万之银钱。”
“李、吴二贼,本王数次派兵进剿,皆无功而返,确实可恨,奈何八旗不识水战,绿营又不进全力,始终无法擒贼,着实可恨。”
多铎顿了顿,又问道:“对了,天地会之事,查的怎么样呢?”
清廷正在查天地会,而他居然没有听到风声,这让跪在一旁的侯方域听了心里不禁一紧。
这时洪承畴答道:“天地会之事,卑职已经派遣机密之人秘密探查,到是得到了一些消息。”
“哦~”多铎闻言来了性趣,正身做倾听之态,“这些逆贼都是什么身份,快快说来,本王要将他们一网打尽。”
“据密探传回的消息,天地会乃是南明的楚国公王彦授意属下大将胡为宗所建,目的便是刺杀和收集圣朝情报。这胡为宗来到江南之后,自任天地会总舵主,与福王政权时的锦衣卫残余结合,又得到漕运上诸多帮派支持,在江南之地遍设分堂分舵,如今会众怕以经不下万人。”
“会众万人?”
多铎面色不禁一阵沉重。
“这王彦还真是我大清死敌!当初本王就该将他困死在扬州,不然现在也不会如此麻烦。对了,洪大人既然派密探打入天地会之中,可探知其总舵所在,本王定然一举歼灭这些逆贼。”
洪承畴闻语,却磕了一头,“王爷恕罪,天地会组织严密,卑职的密探,并未打入核心,所以还不能获得天地会的机密,不过卑职见议王爷,我大清也该建立此等组织,如此既可以对付天地会,还可以刺探南明的消息,岂不美哉!”
侯方域听了洪承畴的话语,心里掀起一阵波澜,若不是为了从洪承畴身上获取消息,他定然让会众不惜代价,也要杀了此贼。
多铎道是立马点了点头,“此事本王会禀告摄政王,但在此之前,本王在江南却不能没有作为。那王彦已经入楚,隆武朝廷欲在湖广取得突破的心思,昭然若现,如今我困顿于江南,一但王彦在湖广取得优势,而后在顺流而下,封锁长江,我大清在江南立马就会形式大危。对此,不知洪大人有何见解。”
洪承畴闻语,思索片刻,才开口说道:“卑职赞同王爷之言,我大清在江南必须有所作为。卑职以为,既然南明能凭借湖广的优势之兵,发动荆楚之役,那我大清完全可以凭借江南二十万兵马,扫荡浙东,进逼福建。”
“其实无论是太湖上的陈、吴二贼,还是天地会,即便是王彦,都不过是疥癣之疾,只要王爷能扫荡浙东鲁王和福建隆武,反贼便失去根本,不仅江南,天下也易定也!”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227章 陈方言欲除汉贼
秦淮河边,一座芳草萋萋的老院墙,正是曾经香车宝马夜上银装的秦淮名楼之一花月楼。
如今这些名楼多已经门前冷落,不复往日繁华热闹,能够容纳百人的堂内,只有三名士子座在角落,身边也没有姐儿作陪,一个个都是一幅心事重重的样子。
这几名士子都并非金陵人氏,而是来自福建、广东一带的考生。
中国古代赶考,一去数千里,其中颇为艰难,若途中遇上盗匪,甚至会丢掉性命,所以许多士子进京赶考,若是不中,便会在京师停留下来,以备三年之后再次春闱。
弘光朝建立之后,南方的举子,就都赶到金陵来参加春闱,但谁想清军铁蹄南下,赵之龙等人卖了城池,使他们困于城中。
如今他们被迫剃发,南归的路上,又有清兵设卡阻拦,所以只能待在城内。
此时真可谓百无一用是书生,他们空有一腔才学,却无谋生之计,而在家国危亡之时,亦没有办法力挽狂澜。
清兵占据金陵后,他们手中盘缠也多是用尽,原来的同窗旧友,不愿意降清的家产多被侵夺,自身难保,而投降清廷的,他们又耻于为伍,不愿意接受接济,唯有秦淮河上的姐儿,自古便有供养文人墨客的传统,所以他们就只能栖身在着烟花柳巷之所。
“听说天子已经下诏,不剃发者为顺民,剃发者为难民,不再如之前妄杀,我等归乡之机以至矣。”
“唉~天子虽然不怪罪我等被迫剃发之举,但清廷大军屯于水陆要地,道路完全阻隔,我等即便有心南归,也过不了层层关卡也。”
“依子坤兄之言,我等岂不一直坐困于此。我等圣人门徒,本该匡扶正道,兼济天下,如今却成了这幅鬼模样,真是恨不早死也。”一名士子闻语,羞怒的一下将头上满帽摔到桌上,漏出了一枚光秃秃的脑袋。
“方言兄切莫意气用事,当今天子素有光复之志,吾听说朝廷与清廷正在湖广激战,一旦拿下湖广,到时候顺江而下,未必不能打到金陵。方言兄当留下有用之身,报效朝廷才是。”
“唉~但愿真如云飞兄之言~”
几名士子在堂内唉声叹气,苦闷的喝完杯中之酒,一名身着长衫之人,却走进堂来,立马就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坐在楼上的老鸨见此,连忙嬉笑的走下楼来,“候公子,可是好些时日没来花月楼了,双儿姑娘每日可都念叨公子些许遍哩。”
来人正是侯方域,他曾为江南四公之一,与李香君之事,让世人广为传送,风流之名显著于世。
侯方域之所以出现在这里,却是因为他要与天地会进行联络,而他这样风流倜傥的公子,出入烟花之所,只会让洪承畴以为他风流成性,能为他提供极好的掩护,所以他正是利用这一点,才将与天地会的联络之所,放在这青楼之内。
这时那老鸨风情万种的迎上前来,侯方域亦如欢场老手一般,与老鸨调笑,“妈妈说笑了,双儿姑娘今日可有客人?”
这边侯方域与老鸨调笑,那边座在堂角的三名士子,脸上却满是怒色。
他们能留在花月楼之内,就是双儿姑娘花钱供养,对于双儿姑娘,他们自然心怀感激,甚至十分仰慕,而侯方域在他们眼中,却不过是一个数典忘祖,不知廉耻的小人。
这样一个寡廉鲜耻,卖国求荣之辈,怎么能得到双儿姑娘的接见呢?
“无耻汉贼,吾恨不能生食其肉也。”
一名士子,猛然放下酒杯,咬牙切齿的说道,另外两人闻语,脸上顿时一惊,一人忙小声劝道:“方言兄,切莫冲动,此贼如今效命于清廷,乃是大奸贼洪承畴之心腹,我等还是不要招惹的好。”
“哼~不过是数典忘祖,甘愿为奴之辈耳,我陈方言岂会怕他。”
两名士子闻语,心里一惊,连连再劝,但那陈方言却没有理会,而是站起身来,忽然朝着侯方域发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出仕两朝侯公子,忍对桃花说李香’的江南四公子侯方域啊~”
侯方域进堂之时,就注意到了堂内三人。
此时他闻对方嘲笑讥讽之语,眉头不禁一皱,一旁的老鸨见了,连忙恼道:“陈公子,怕是喝多了,候公子可千万不要在意,还请唐公子和赵公子,抚着陈公子回屋歇息。”
三名士子,如今全靠花月楼接济,老鸨的话语还是有些用处,两名士子不想惹下麻烦,于是连忙去拉陈方言,但陈方言这时却来了火气,一挥手便挣脱开来,接着朝侯方域道:“侯公子乃是大明尚书之子,复社领袖,往昔曾纵论时局,痛批朝政,自诩为大明忠臣。今故国不在,昔日痛批之奸党,右佥都御史杨公兵败投水于镇江,首辅大学士马公仍在浙东与清兵恶战,到时侯公子摇身一变,成了清廷大臣的幕僚。这能屈能伸的乌龟之法,真是让在下佩服也!”
侯方域问语脸上不禁一阵铁青,但他心里却没有什么变化,对于他人的不理解,他心中早有准备,而世人越是对他指责,也越加便宜他在清廷内部的隐藏。
这时他自然不会向人解释,而故作老羞成怒的冷哼一声,便直接上楼进入那双儿姑娘的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