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为了防止赖秉文胡乱攀咬,叶珣特意强调了证据确凿,只有这样才不会冤枉任何一个人。
叶珣的话音刚落,众将的脸色又变了,要不是赖秉文身边有士兵,估计都有人想冲上来捅死赖秉文了。
赖秉文显然没想到叶珣会来这么一出,迟疑一下,才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本公从不说假话,其实你应该清楚,本公已经到了西北,即便你什么都不招,日后本公也一定会把人找出来,本公是真不忍心看你的幼子和老母,因你之过而命赴黄泉”
人皆有软肋,而老母亲和小儿子就是赖秉文的软肋,如果没有任何希望,赖秉文也懒得争取了,现在看到了一线希望,他怎么也要让老母亲和小儿子活下去,甚至还可以活更多人。
得到叶珣的肯定答复后,赖秉文的目光开始向左右扫去,而不管他的目光落在谁身上,谁都会情不自禁地哆嗦起来。
“各位,对不住了。。。”
赖秉文的话音未落,站在最前方的几个总兵就直接跪倒在地,向着叶珣齐声道:“公公千万不要听信他的胡言乱语,我等平日虽与他多有往来,却绝没有参与他的任何阴谋”
“丁总兵、赵总兵、黄千户,你们真的不知道我要干什么吗?是谁向顾总兵通报叶公公的准确位置?是谁借战马给我?又是谁提醒我派脑袋犯浑的王二虎袭击公公的?时间并不久远,你们不会这么快就都忘了吧?”
“公公,不能听他的一面之词,我们真的什么都没做。。。”
叶珣却不想听他们解释了,提起笔在他们的名单上直接打了个大大的叉。
一旁的中军见状,冷喝一声道:“公公有令,全部拿下”
“公公,冤枉啊!。。。”
如狼似虎的侍卫冲进来,根本不给他们任何解释的机会,两人招呼一个,直接就将人拖了出去。
接着,赖秉文又点了五六个人的名字才作罢,不是说其他人没事,而是跟他没什么直接联系,就算暂时被攀咬出来,日后让叶珣查出来,他的家人一样难逃一死。
现在赖秉文已经揭发了八九个人,能换回同等数量的家人了,虽不能说是完美,但对本应满门抄斩的结局,可说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叶珣也感觉差不多了,如果需要全部干掉,他也犯不着费这事了。
命人将赖秉文带出去,眼光刚扫向其他战战兢兢的将领们。
将领们就仿佛商量好了似的,整齐划一地跪倒在地。
“末将等知罪,请公公责罚!”
叶珣缓缓在帅案后站起身,冷冷道:“本公很清楚你们都做过什么,赖秉文没有攀咬你们,并不是说你们就没事了,但本公还是要给你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果你们还像从前那样,对朝廷的指令阳奉阴违、欺上瞒下,又或是像顾宪诚和赖秉文那样图谋不轨,本公就杀你们个二罪归一,听明白了吗?”
最后一声断喝,吓得众将头都不敢抬起来,齐声拜谢道:“叩谢公公天恩,我等一定改过自新,誓死效忠公公。。。”
听了众将的表忠心,叶珣不但没有高兴,眉头却又深深地皱了起来。。。
第644章 国公病危
不是说叶的疑心有多重,因为他知道,在历代朝堂中,都有几股可怕的潜势力,其中之一,就有被称之为朋党或是乡党的势力。(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些人因地域或是共同目标而勾连,打击和排挤与自己政见不同的官员,或是联合在一起对抗上级的指令。
这些人的存在,无疑让每一位当权者都很头疼,但却又杀之不尽、灭之不绝。
由于西厂对西北地区情报的短板,让叶处理起这边的事情来,也非常的被动。
不过通过刚刚那番简单的交流,叶已经可以肯定,这些西北军官早已暗中联合在一起,形成了攻守同盟。
怎么办?难道真的要全部杀掉吗?
叶暗中摇了摇头,西北地区是他将来率兵西进的重要后勤基地,必须以维稳为主,而且杀人也不见得是最好手段。
打定主意后,叶命众将派人回各自卫所,将留守的官兵,以及所有账目全部带到建军镇。
众将一听,顿时有点蒙了,人马全带过来,就等于全交出去一样,而账目这些东西也带过来,则等于把自己的老底也交出来了。
有心说不答应,可一看叶那阴冷的目光,众将明白,现在不答应的话,估计没人能走出大帐。
彼此看了一眼后,再次齐声答应:“末将等,谨遵公公指令!”
叶把众将的表现看在眼里,嘴角不由闪过一丝嘲讽的笑意。
“来人,笔墨侍候,满桂将军,一会你派人跟随各位将军的手下,去各自卫所去帮办此事”
想耍花样?老子得给你们机会才行!
满桂答应一声后,帐外有侍卫捧着笔墨快步而入。
这些将领都是各卫所主将,令牌印信什么的,肯定都会带在自己身上,所以叶现在就逼迫他们下令,根本不给他们私下交流或是安排的机会。
这种情况下,众将只能按照叶的意图来行事,很快,在侍卫的监督下匆匆写好命令,然后盖上自己的印信,有不会写字的不要紧,按下手印,盖上印记即可,内容侍卫可以帮着写。
还别说,真有带着侥幸心理,以令牌印信不在身边、回营再下令为由,企图蒙混过关的。
叶却不给他这个机会,直接命侍卫拿下,既然不想配合,那就不再给你配合的机会了。
现在的情况就等于是叶软禁了这些将领,一句话,想要平安离开,就得老实听命。
很快,一道道命令书写完毕,叶的侍卫拿着这些手令出去寻找将领们的亲信,然后在那些人的引领下四散而去。
不知不觉中,大半天时间过去了,众将虽然都饥肠辘辘,可问题是,他们现在那还有胃口吃下东西啊!
叶却是个爱兵之人,待所有事情都完成后,当即命手下给将领们准备饭食,至于酒水就免了,给他们喝酒太浪费。
很显然,叶并没有让他们现在就离开的打算。
确实,叶也怕他们回营后,再派人回去通知各自的手下,所以一方面给那些传令的侍卫们争取时间,另一方面还要在各营外围安排巡逻,严禁任何一个士兵离开。
也不知是要起表率作用,还是想就近监视,叶也没走,坐在帅案后一边吃饭,一边看着奏报。
很诡异的一个场景,聚集了百十多人的大帐内,除了碗筷相撞的清脆声,竟然再无半点声息。
不过寂静很快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帐帘一挑,一个魁梧的身形大步而入,却是满桂去而复返。
满桂快步来到叶身边,将手里拿着的一封书信递过去,轻声道:“兰州那边刚截获的”
叶接过信打开一看,果然不出他所料,这封信果然出自英国公府,这封信虽然也是张维贤的笔迹,内容却有点似是而非了。
信中警告顾宪诚,要遵纪守法,爱护小朋友,严格执行朝廷政令云云。
信不长,几眼就扫完了,看过之后,叶不由冷哼一声道:“欲盖弥彰”
昨天晚上叶就收到京城方面的传书,老国公已经病入膏盲,随时都有撒手归西的可能,也就是说,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有人打着老国公旗号干的。
英国公的爵位是世袭,可张维贤这老不正经的却有一堆儿子,其中有继承爵位资格的嫡子就有三个。
老大张旭廉,现任职翰林院,是个专门搞学问的,按长幼有序排列,爵位应该是他的,但这哥们似乎读书读傻了,平时也不太受老爹喜欢,所以爵位最终能不能落在他头上,还真不好说。
老二张旭刚,现任吏部给事中,一个很微妙的官职,不过听说他只是挂职,毕竟老爹的名望在那呢,家里也不缺他那点俸禄,挺低调个人,平时也看不出有什么野心。
老三张旭阳,也是张维贤最疼爱的儿子,在锦衣卫挂了个都督的勋职,却从未去上任过,平日游手好闲,是个典型的纨绔,要不是有老爹罩着,估计早让人给办了。
三个儿子,三种性格,平【】时最能接触老爹张维贤最多的也是他们,那这件事会不会是这三个儿子其中一人干的?
看在张维贤的面子上,叶本不想参合英国公府的内部事务,现在看来,不参合是不行了。。。
一直到了掌灯时分,外围布控全部到位后,叶才放将领们回去。
来时候精神抖擞,回去的时候却如霜打的茄子,再没半点精神头,谁都清楚,即便他们能活着离开这里,却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在各自的地盘上呼风唤雨了。
这些将领们不知道,由于张维贤的病重,叶已经不得不改变行程。
自出道以来,张维贤一直对叶多有帮助,而且叶有种感觉,老国公一定在等着见他最后一面,所以他必须尽快赶回去。
别人都走了,叶独自坐在帅案后,沉吟良久,然后提笔连写两道密信,一封给吏部尚书陈善才,命他重新委派兰州知府,另一封给方振儒,要他派精干御史到西北来,彻底清查这里的问题。
事情有大小以及轻重缓急之分,叶不可能做到事必躬亲,不然他早晚得被累死,一些不是特别紧急的事,也得让下属来做。
安排完这些,再次传令,招满桂和秦邦屏来议事。。。
第645章 紧急回京
时间对忙碌的人来说,总是格外吝啬,离开京城时春色无限好,回来时却已飘起了今冬的第一场雪花,大半年的时间,仿佛眨眼间就过来了。全本小说网https://。
叶珣还在回京的路上,任命秦邦屏为甘陕都指挥使的委任状,也已经由吏部和兵部行文,送达到了秦邦屏手中。
叶珣给袁应泰的命令是手续一切从简,但该有的待遇却一样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