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珣已经命西厂和锦衣卫全国通缉张子文,而且还下了死令,若遇反抗,格杀勿论!
马仔已经招出白莲教的事,所以叶珣更不会容他。
同时叶珣命袁应泰再次行文各地,必须废除劳民伤财的马政,若再有人打着这个旗号压榨百姓,就地正法,无需审理。
叶珣就是要用这个态度告诉所有人,任何人都休想为非作歹,太后的兄弟也不行。
在下达通缉张子文的命令之前,叶珣已经给宝珠去了信,一起送去的还有这个年轻人的供词,以叶珣对宝珠的了解,宝珠会支持他的。
而随着命令的发布,知道叶珣亲自到了大名府后,方振儒也派来了督察御史,各地前来告状的百姓更是络绎不绝。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短短的月余时间,竟有数十户人家被逼得家破人亡,如果再任由发展下去,还不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随着告状人数的增加,叶珣也不审了,直接给这个叫王忠的年轻人判了个凌迟,大名知府则押解回京待参。
助纣为虐的当然不止大名知府一个,这就需要御史们慢慢去查了,反正是绝不会放过一个。
处决人犯的消息传出去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刑,有人甚至将家中的灵位都带来了,只为让亲人的在天之灵能看到大仇得报。
时辰一到,刽子手扒光人犯的衣服,然后用渔网将人犯勒紧,这样犯人身上的肉就会从渔网的空隙中被勒出来。
行刑的刽子手拿起小刀先从人犯的眼皮开始割下去。。。
人犯的嘴已经被堵住,只能发出痛苦的“呜呜”声,而随着他身上的肉被锋利的小刀一刀刀片下,台下的叫好声也是一声高过一声,可见百姓心中有太多的恨意了。
叶珣和京城来的御史徐泰站在高台另一侧,看了一会就返回府衙内。
李待问已经返回真定,新知府还没有到任,这里的政务将暂时由徐泰负责。
回到厅中坐下后,叶珣对徐泰道:“善后事宜一定要做好,我已经知会张尚书,会有专项银子拨付过来,用以对百姓的补偿”
“另外你巡视各地的时候,西厂大档头会随行你左右,不管涉及到谁,必须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徐泰点头道:“公公放心,这件事看似平常,性质却极其恶劣,下官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不法之徒的”
“正如你所说,各地官府知情不报,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本公之所以让胡档头跟着你,就是要他在情报上给与你支持”
“回头本公还会请方大人多向各地派赴巡查御史,本公相信,发生在山西、河南两地之事绝非个案,在清查白莲余孽的同时,朝廷也要多关注一下百姓的生活,百姓之所以会冒着掉脑袋的危险信奉白莲教,问题也不能全归咎于百姓,我们也要在自己身上找找问题”
在叶珣心中,不论信神还是信怪,不外乎两种人,一种是实在闲着没事做,心里空虚需要找精神寄托的。
另一种则是为生活所迫,然后再被有心人稍加利用,最后成了别人手中的工具。
所以这次御史巡查地方,不单要查官员,同时还要多关注民生,治标治本方是长久之计。
胡久成是西厂大档头,却被叶珣派出去巡查地方,不能不说这是叶珣对他的一种变相惩罚,因为不管什么事,隐瞒就是不对。
对叶珣的话,徐泰也是深以为然,又同叶珣研究了一下其他方面的事后,才告辞离开。
此时府衙外的声浪仍没有消退,显然还没有行刑完,这么精细的活也不是一个人能干完的,不然人犯没死,刽子手都得累死。
徐泰刚走,胡久成就垂手而入,对叶珣的处置,他半点怨言都不敢有,因为在他内心深处,叶公公这样身份的人,家里人搞点违法乱纪的事,实在是太正常不过,根本用不着这般大惊小怪。
胡久成那点小心思,不用问叶珣就能猜到,当下也没戳破他,问了一下外面的情况,忽地话风一转,道:“知不知道我这次去辽东都跟孙洞说什么了?”
胡久成下意识地一愣,随即摇了摇头。
“韩平是跟随我最早的人之一,处理了他,我真的很痛心,我跟孙洞说,日子越来越好了,弟兄们手中的权势也越来越重,有些人难免会有一些大意麻痹的想法,我们都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我真的不希望再有人步韩平的后尘”
胡久成也是极其聪明的人物,一听叶珣这么说,那还不明白叶珣话中的含义。
忙俯身跪倒,低着头道:“属下知错了,公公放心,此事绝不会再发生”
叶珣没有立刻让胡久成起身,只是静静地凝视了他片刻,才道:“去吧!我不想再听到有关白莲教闹事的消息”
“属下明白,属下告退”
不知不觉中,胡久成已是汗流浃背,如果叶珣骂他几句,踹他两脚,他都不会是这种感受,恰恰是这种无声的威压,才是最让人难受的。
剿灭白莲教一直都被叶珣所重视,可到现在仍不能剪除干净,这其中固然有白莲教隐藏好的缘故,但也绝不能排除手下办事不利的因由。
叶珣虽然没有直接发火,但做为亲信手下,胡久成又怎能感受不到叶珣那无声的愤怒。
从踏出府衙大门的那一刻,胡久成已经暗暗发誓,这次若再不能剿灭白莲教,他就绝不再回来,他也没脸再见叶珣了。
叶珣前世是做过领导的,知道对待手下不能太过放纵,不然只能是作茧自缚。
发生在山西、河南的这件事,只能说是叶珣南下的一段插曲,但却也让叶珣警醒起来。
叶珣能感觉出,朝中一定还隐藏着一条大鱼,不然这件事不会被隐瞒这么久,是这个人运用他的能量,硬生生将这件事压了下来,目的就是要彻底搞臭自己和宝珠。
只是这个人究竟是谁呢?。。。明朝假太监
zj190128g
第562章 张氏族人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真正大奸大恶之人,也不会把我是坏人这几个字写在自己脸上。全本小说网https://。
就在叶珣离开大名府继续南行的时候,国舅张国纪府上也来了一位客人,他就是把张子文过继给张国纪当儿子的张氏族人、张国泰。
富在深山有远亲,贪慕虚荣的人比比皆是,宝珠也没办法,她能做的只是不多过问,但其他官员看在宝珠的面子上,对张家人也是多有照顾的。
目前张国泰就是刑部的一名员外郎,官职不高,但京官的含金量本就高,再加上宝珠的关系,即便是王寅这个尚书,见到张国泰的时候,也都是客客气气的。
张子文是张国纪的假子,却是张国泰实实在在的儿子,叶珣已经对张子文下了追杀令,张国纪即便心有不满,但毕竟张子文有错在先,他也只能把那份不满深埋在心中,另外宝珠已经传话出来,告诉老爹不要管这件事。
夫妻同心,其力断金,叶珣已经详细地告诉了张子文在外败坏两人名声的事。
宝珠本就对这个堂兄没什么印象,现在又干出这种事来,宝珠又怎会跟他讲什么亲情?
假爹后姐不管,张国泰这个亲爹却怎能眼看着儿子掉脑袋?到了张国纪府上,直接就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哭求起来。
“三弟啊!子文那孩子,你也是看着长大的,虽然顽劣些,却断不会做那伤天害理之事,这其中肯定有人陷害,还望三弟看在你我兄弟情面上,进宫去求求太后,现在能管动叶公公的,也唯有太后一人了”
张国纪在族辈兄弟中行三,张国泰是老二,上面还有个大哥,是现任的张氏族长。
张国纪皱了皱眉头,道:“二哥,不是兄弟不肯帮你,可你也知道,这件事不但闹出了人命,而且还牵扯到了白莲教,你弟妹变成今天这样,白莲教乃是罪魁祸首,宝珠最深恶痛绝的也是白莲教,你让兄弟怎么跟她开口啊!”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们家不愁吃喝,子文不是不知道深浅,又有个当太后的堂妹,可谓前途无量,他怎么会跟邪教扯上关系,这其中肯定有人陷害,这样,你让宝珠下令给叶珣,把人活着带回来,到时候一审,不就什么都清楚了?”
还别说,张国泰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
张国纪沉吟片刻,一跺脚,道:“也罢!我就舍出这张老脸去求一求,不过丑话说在前,能不能成且不说,而且绝不能有下次”
事情紧急,张国泰那还能想那么多,忙不停地答应后,就催促着张国纪赶紧去求宝珠太后。
这种事,张国泰去了也没用,出了张国纪的府邸,两人分开后也没有回家,而是向他的好友、刑部右侍郎黄秉添家赶去。
右侍郎相当于副部长级别的高官,能搭理张国泰,完全是看在他特殊的身份上,所谓的好友,不过就是随便一说,只有张国泰自己当回事了。
张国泰不知道,此刻黄秉添正在府中招待一位贵客、督察院右都御史、廖成龙。
督察院老大是方振儒,算得上是叶珣的盟友,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叶珣,尤其是那些没有得到利益的人。
年前杨嗣昌等人蹦跶的太欢,以至于叶珣还没出手,就让吐沫星子给淹死了。
不过这样一来,倒是让很多暗中反对叶珣的人得以保存下来,这个廖成龙和黄秉添就是其中一员。
也正是有了这些人的暗中运作,才让地方的一道道奏折被暗中扣留下来。
内书房中的气氛有点沉闷,他们实在没想到叶珣的动作会这么快,而且还是以最冷血的手段,雷厉风行地处置了这件事,这样一来,无疑再次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廖大人,有没有办法把那个姓李的处理掉?真定府距离京城太近,有这家伙在这碍事,对我们太不利了”
说话的是黄秉添,正如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