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宴看上去有些寒酸,可看在叶珣的眼里,心中却是长出了口气,他知道,熊廷弼这关已经过了大半,剩下的就是在自己离开这段时间,如何能保证自己之前的所为不被推翻了。
熊廷弼长相威猛,面若重枣,国字脸,眼睛细长,颇有种不怒自威之感。
历史上,如果不是熊廷弼不断地被言官弹劾,也不会一怒之下辞去辽东经略之职,而他前脚刚走,沈阳就被老奴占了。
若不是因为这些,熊廷弼也不会犯后来尽迁辽民入关的错误了,所以说熊廷弼治理辽东还是很有办法的,叶珣要做的就是尽量保证他不会重蹈历史上的覆辙。
“久仰熊经略大名,咱家这厢有礼了”
叶珣的姿态放的很低,一进门就一躬到地,给足了熊廷弼面子。
一个简单的礼节,让叶珣在熊廷弼心中的地位又上升了一大截,要知道这时候虽然不是阉党当权,但各地的镇守太监那个不是眼高于顶、目中无人?
这个叫叶珣的小太监立下如此大功,又将铁岭治理的井井有条,身上却丝毫没有一丝骄狂之气,怎能不让熊廷弼心生敬意?
点头笑道:“呵呵!叶公公快请坐,本官也是久闻公公大名,没想到今日一见,公公竟如此年轻,冒昧来访,还请公公不要见怪”
既然都有结交之意,气氛一下就融洽多了,叶珣道了声谢,然后坐在熊廷弼对面。
从打叶珣一进门,熊廷弼就一直在观察叶珣的一举一动,从刚才的礼节,到现在的不卑不亢,无不显示这个小太监一定是受过良好的训练,而据熊廷弼所知,皇宫内就专门有一个培训太监读书认字的部门,所以可以肯定,这个小太监一定来自皇帝身边。
想到这,熊廷弼亲手给叶珣斟了一杯酒,笑道:“当年老夫巡抚辽东的时候,就喜欢烧刀子这个劲,回到京城后,不管再喝什么酒,都觉得索然无味”
叶珣也端起酒杯笑道:“听熊大人这么说,咱家可算是找到知音了,这烧刀子刚猛有力后劲十足,在这北方苦寒之地,却是最为甘美的酒水,也是咱家的最爱,熊大人,请!”
熊廷弼也端起酒杯,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仰头将酒喝了下去。
虽是小型酒宴,却并不妨碍两人聊天,不过这场酒宴很快就被锦衣卫的信使打断了,而送来的消息也早在叶珣的意料之中。
“陛下急招叶珣进京!”
得到这样的消息,熊廷弼也很意外,这种情况下,两人都无心在饮酒了。
皇帝相招甚急,在这个年代,皇帝放个屁都是香的,按照熊廷弼的想法,叶珣应该放下一切,立刻赶赴京城。
只是叶珣需要交代的事太多,那能说走就走?
此时已经进入四月,天气越发温和起来,微风吹来,空气中已经弥漫着春的气息。
叶珣命人安置好信使,他自己则邀请熊廷弼向城头走去。
城墙上的施工还在继续,工匠们有条不紊地加高加固着城墙,从城墙上向下望去,城外是给流民搭建的临时帐篷,所有帐篷都用栅栏围起来,形成了一个个安置点。
安置点里的百姓同城内的百姓差不多,也都是行色匆匆地忙碌着,一派繁忙的景象。
见熊廷弼的眼光望向城外,叶珣笑道:“铁岭城小,容不下这么多人,可百姓们被鞑子所害,也都很难,所以不能不收,咱家就想,人多了若是任由他们闲着,难保不生出什么事端,所以就给他们找了些事情做”
熊廷弼点点头,道:“公公的做法不错,老夫观这些百姓所做的活计,莫不是公公打算在城外建堡?”
“还是大人高明,一眼就看出了咱家的打算,不错,咱家是打算在城外建堡,每隔十里建一堡,然后将这些土堡连成一线,这样就可在铁岭外围再形成一道防线,进可逐步蚕食鞑子的占领区,守可与城中军队相呼应”
“铁岭地区巩固了,就可与沈阳方向互为犄角,对赫图阿拉成合围之势,说到这,咱家还要请熊大人对这里照拂一二啊!”
熊廷弼当然知道叶珣所说的照拂是什么,他此来辽东,朝廷确实拨付了部分饷银,但这些银两用在偌大的辽东,却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完全兼顾到。
微微叹了口气,道:“公公之难,老夫也是感同身受啊!只是辽东太大了”
顿了一下又道:“公公尽可放心回京,回头本官就命人先送五万两饷银、两千旦粮草来,剩下的就请公公在京城想想办法吧!”
五万两银子、两千旦粮草,听上去不少,如果只是铁岭守军的话,或许还可以,可随着来铁岭避难的流民越来越多,这些钱粮却根本不够干什么了。
不过叶珣也知道熊廷弼的难处,所以也不能过分相逼,点点头道:“如此,咱家在这里先行谢过大人了,不过咱家还有个请求,就是咱家离开之后,想请大人任命原铁岭卫经历高迎、高大人暂时署理铁岭一切事宜”
听了叶珣的话,熊廷弼也笑了,这人与人之间就是相互敬出来的,这位叶公公能力出众、背景深厚,最难得的还谦逊异常,对他这位经略大人也非常恭敬,如果他再否了叶珣的提议,那就是太不识趣了。
“叶公公尽可放心回京,铁岭一切事宜都按照公公之前颁布的指令行事,老夫绝不干涉,回头老夫就给高迎下一道命令,由其暂代铁岭指挥使一职,不过以经历直接跃升指挥使,怕是兵部那边不容易通过,这件事怕也得落在公公身上了”
得了熊廷弼的确切答复,叶珣的心也终于放进肚子里,点头道:“如此就谢过大人了,京城方面咱家自有办法,还有最后一件事,就是有关鞑子方面的”
听叶珣终于提到鞑子,熊廷弼的神情也凝重起来,道:“萨尔浒新败,纵观辽东战场,唯公公一处得胜,所以本官也想听听公公的看法”
这个时候,叶珣也没心思谦虚,缓缓道:“我有几句话,熊大人参详一下,如果觉得可行,不妨先这么办”
“避实击虚、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听了叶珣的话,熊廷弼先是一愣,随即陷入沉思中。。。
第48章 启程
叶珣告诉熊廷弼的战术,乃是太祖总结古今之战的大成,是从无数经典战役之中实践出来的。/全本小说网/https://。/
而历史上的熊廷弼确实也在首次接任辽东经略时,组建了许多游击队,不断地袭扰努尔哈赤,搞得努尔哈赤不厌其烦,根本没有精力再去劫掠明朝的城镇。
只是熊廷弼到底是不是听了叶珣这个穿越客的意见,才这么做的,就不得而知了。
万历皇帝召见的旨意甚急,叶珣也不能违抗圣命,只是有些事情还是必须要交代的。
熊廷弼在同叶珣交谈了片刻后,就直接启程返回抚顺了,一方面是抚顺那边的事还没处理完,同时也是在向叶珣表明,铁岭还是你的地盘,我绝不插手。
叶珣将这次比武选拔出来的各级武官叫来嘱咐一番后,又将高迎和韩平单独留了下来。
之前叶珣已经当着众将的面宣布由高迎在他离开期间,署理铁岭的一切事宜,也就是说让高迎暂时接替他的位置。
高迎从一个从五品的经历,一跃成为铁岭卫的指挥使,这对他来说,仿佛做梦一般,不过他还算理智,并没有被天大的好事砸晕,在叶珣面前始终都是从前那副小心谨慎的模样。
其实事后叶珣也想明白了,军队有军队的升迁制度,高迎从经历升为镇抚或是佥事,那怕是同知都没问题,但若要直接升为指挥使,怕是不大可能的事,但他既然已经把话喊出来,总是要尽力替他争取。
“二位大人,陛下相招,本公不得不尽快启程,铁岭之事,就有劳二位了,高大人行指挥使之职,韩大人暂代镇抚一职,协助高大人治理好军队”
跟高迎一样,韩平也等于是一步登天了,其实此时在铁岭卫中,并不乏比二人官职高的将领,可一来他们的能力不行,二来他们也同叶珣不是一条心,所以叶珣干脆就把他们都供起来了。
高迎还好些,毕竟这些日子一直跟在叶珣身边忙前忙后,而韩平则一直是最基层的官员,骤蹬高位,一时还真有点不适应。
待叶珣说完,韩平忙躬身施礼道:“公公厚爱,属下感激不尽,只是属下德能有限,怕是无法胜任啊!”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叶珣对这两个手下还是比较满意的,踏实认干,而且没有因为他的提拔赏识而得意忘形。
当下温言道:“你二人无需过谦,本公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切都按照我之前的安排去做,武的有曹变蛟和张起他们助你们,相信在铁岭这个地方,还没谁能翻得起风浪来”
高迎和韩平二人都知道,以叶珣立下的这么多功劳,此去京城,官职只会升不会降,他们只要跟紧叶珣的步伐,前程绝对是没问题的,所以叶珣离开的这段时间,也未尝不是对他们的一种考验。
高迎接过叶珣的话头,道:“城内的事倒也无需公公挂念,只是若老奴率军来攻,又该如何?”
其实叶珣最担心的也是这件事,虽说历史上熊廷弼到了辽东后,辽东战局一直没什么变化,但现在历史已经改变,谁敢保证努尔哈赤会不会突然脑袋抽筋,来攻打铁岭。
沉吟一下才道:“你二人都是本公亲近之人,本公也不瞒你们,对这个可能,本公也没有太好的应付之法”
“之前本公一直寄希望于联系上叶赫部,让他们从侧翼袭扰建州女真,但陛下相招太急,以致本公的很多想法无法展开,现在你们要做的就是向赫图阿拉方向多派斥候探子,时刻关注鞑子军队的动向,如果老奴真的率军来攻。。。”
说到这,叶珣顿了一下,才叹道:“如果真有那天,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