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珣说着指了指门口站着的梁振,继续道:“他原来不过是马总兵手下的总旗,现在已经是咱家的亲兵队长”
马林是总兵,官职同总旗差着十万八千里呢,所以根本就不认识梁振,待听叶珣说起,才仔细看了梁振几眼,却还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马林不傻,从刚刚叶珣处置李如桢这件事上,他就看出这绝对是个心狠手辣的主,现在人家主动提起这件事,显然是要他表态了。
想到这,马林立刻换上一副诚恳的表情道:“实不相瞒,马某确实是为这件事来的”
顿了一下继续道:“铁岭也好,开原也罢,都是我大明的国土,将士们都是大明将士,都是为国效力,何须分得那么清楚,马某此来,就是怕公公心有顾虑,不能放心大胆地使用这些将士,所以在下打算将这些将士拨归到公公麾下,这样即便将来有人问起,也自有马某来承担此事”
叶珣心中大喜,这哥们挺上道啊!
“来人,摆酒,咱家要与马总兵痛饮几杯”
“公公怎地如此小气?几杯那够?必须是不醉不归才行,哈哈。。。”
很多事情都这样,看上去很复杂,其实不过一句话的事。
马林的父亲马芳老将军,是一个从奴隶到将军的传奇人物,素有蒙古克星之称。
只可惜到了马林这一代却完全看不到马老将军的影子,真实历史上的马林随着开原的失守而壮烈殉国,也算是对得住马老将军的忠烈。
但历史随着叶珣的出现已经变了样,马林既然不用死守开原了,心思自然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叶珣是知道马芳老将军威名的,所以才对马林客气,但也仅是客气而已,如果马林倚老卖老同他谈什么条件,叶珣也不介意先把他关起来,然后安个罪名让他消失。
但马林毕竟不同与李如桢,如果他真在叶珣这出了事,事后叶珣肯定是要花很大心思圆这件事的。
还好,到目前为止,一切还算顺利。
就在叶珣与马林推杯换盏之际,东门外又来了一群人。。。
第40章 嫡系
因为叶珣的出现,现在整个铁岭包括开原等大片地区,都已相对稳定下来。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不过鞑子虽然不来了,百姓们却都清楚,这不过是暂时的平静,大明在辽东已根本无法抵挡鞑子的进攻,所以要想活下去的话,就必须远离这战乱之地。
之前百姓最好的逃难地就是沈阳等大城池,或是干脆逃进草原和关内,但当叶珣强势崛起后,百姓们就纷纷改变之的想法,转而向铁岭方向涌来。
故土难离,那怕有一丝希望,也没人愿意背井离乡去陌生的地方讨生活。
辽东大地已被努尔哈赤的鞑子兵祸害的不成样子,现在也唯有沈阳等几座大城池还算安全,但那些大城池能不能收留他们不说,而且距离较远,所以铁岭就成了这些百姓的首选。
若是有航拍的话,从空中俯揽铁岭左近地区,就能看见通往铁岭的各条官道上,拖家带口的百姓们,带着微薄的家当,艰难前行着,一眼望不到尽头。
都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自打铁岭出了叶珣这个神奇的太监,连带着铁岭的军人腰杆也硬了起来。
在知道有大批难民涌来后,叶珣就给斥候营下了命令,加派人手,左右护持着逃难的百姓,确保百姓们的安全。
而有了叶珣这个强硬的靠山后,遇有零星的女真斥候,这些明军斥候甚至也敢主动出击了,要知道这在从前,却是根本连想都不敢想的。
虽然之前高迎劝说过叶珣尽量不要接收难民,毕竟铁岭城池太小,根本容不了太多人。
但叶珣自有叶珣的想法,眼看着春耕就要开始,辽东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广袤的土地,难道就这么任由这些土地就这么荒芜下去吗?
要知道北方的黑土地,那可是土中之宝,产量虽不如南方高,但种出来的作物却更有营养,一旦耕地形成规模,不但可以供应军队,甚至还可以卖到南方,以换取军资。
当然,这只是叶珣的初步想法,想要完成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虽然铁岭城小容不下太多人,但可以扩建啊!这么多的难民,不就是现成的劳力吗!同时城中百废待兴,那里不需要人手?
正是有了这些想法,叶珣才鼓励难民过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付出才有回报,这个道理用在那都合适。
安置好马林后,叶珣把曹变蛟叫了过来,这把钢刀必须经常磨砺才会越来越锋利。
“变蛟啊!想不想杀鞑子?”
一听叶珣这么问,曹变蛟不由大喜过望,他的志向当然不是做一个亲兵,纵横沙场,才是他的人生所望。
当即附身单膝跪倒,大声道:“公公下令吧!变蛟一定不负公公所望”
叶珣伸手把他扶了起来,笑道:“杀人的事不急,而且鞑子气候已成,你一个人去怎么能成?我现在交给你一项任务,就是招募敢战之士,组建尖刀营,这个尖刀营由你统领,日后在战场上当如尖刀一般,专插敌人的心脏,不知你可有这个信心?”
听了叶珣的话,曹变蛟不由呆住了,他万万没想到刚到叶珣身边,叶珣就交给他这么重要的任务,这是多么大的信任啊!
尖刀营,顾名思义,就如同古时的陷阵营、背嵬军一样,逢战必先上,危险是大,但同样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曹变蛟年轻气盛,正是渴望建立功业的年纪,可以说叶珣的这一提议,完全对正了曹变蛟的胃口。
一时间,曹变蛟只觉得浑身的血液仿佛都沸腾起来,不顾叶珣的拦阻,再次翻身跪倒,大声道:“末将必誓死追随公公,做公公手中最锋利的尖刀”
叶珣在刚听到曹变蛟名字的时候,只记得他们叔侄是明末有名的悍将,把这个人留在身边,假以时日,一定会是自己得力手下。
刚刚在同马林喝酒的时候,叶珣突然想到,目前自己的嫡系班底虽然建立了,但还缺少一支拳头部队,记得历史上的曹变蛟是打败过高迎祥、李自成的少数明将之一,这样的人让他现在天天跟着自己实在太可惜了。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想法,叶珣才在喝倒马林后同曹变蛟说这些。
士为知己者死,曹变蛟现在就是这个想法。
按照叶珣的想法,兵在精不在多,铁岭目前兵力有限,所以尖刀营的兵员暂定在二百,待日后在视情况增加。
又同曹变蛟商议了一下挑选士兵及训练方面的事后,才将令牌交给曹变蛟,让他持令牌去挑人。
铁岭现在可说是叶珣的一言堂,所有命令均出自他手,尤其是调动兵力方面,任何人都不得私自调动一兵一卒。
待曹变蛟离开后,叶珣坐在椅子上不由长出了口气,虽然有神功护体,但一天忙活下来,毕竟还是有些乏了。
正准备休息一会去后宅让小姐俩给他按摩一下,侍卫来报,韩平求见。
之前叶珣在给兵器作坊拨了专款改善工匠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后,不论是武器作坊还是火药作坊,都已经开足马力生产各种器械和火药,几天的工作量都能赶上过去几个月了,照这么下去,制造出来的武器火药,完全可以支撑一场大战了。
与此同时,叶珣还告诉韩平,要韩平转告工匠们,不要只局限于生产现行的武器火器,还要加大研发新式武器和火器,一旦有人研制出新品种,不但有银钱方面的赏赐,叶珣还会上报朝廷,给贡献突出的工匠加官进爵。
叶珣一直深信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动力,他们一定会不断地把惊喜呈现出来。
看看外面的天色已晚,韩平这个时候来,肯定是有事了。
叶珣倒也不敢奢求韩平他们这么快就鼓捣出好东西来,但人还是一定要见的。
很快,韩平在侍卫的引领下走了进来,躬身施礼后,道:“打搅公公休息,公公见谅”
“呵呵!无妨,咱家没那么多臭毛病,这个时辰来,还没有吃饭吧?正好,跟咱家一起吃”
叶珣说着就要命人准备晚饭,这是一种习惯,只有跟下属打成一片,下属才更愿意对你交心。
韩平确实很感动,但他并不善言词,忙道:“不敢搅扰公公用饭,有件事跟公公禀报一下,说完属下就走”
不待叶珣说什么,韩平继续道:“午后有个叫王登库的山西商人找到属下,他说想进献一批钱粮用做军用,想以此为晋身之阶,向公公求个一官半职”
“王登库?”
听到这个名字,叶珣的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第41章 故人
要知道叶珣虽然一直在扯虎皮拉大旗,可毕竟还没有得到朝廷的正式任命,也无法名正言顺的索要军饷,所以叶珣想要大力发展军力的话,钱粮都是道躲不过去的坎。(全本小说网,HTTPS://。)
正常情况下,如果有人主动奉献钱粮的话,他肯定会举双手欢迎的,也不介意给个什么荣誉称号,但这个人要是别有用心,那就另当别论了。
比如这个王登库,别人不知道,作为一个穿越人士,满清八大皇商之一的王登库、王大汉奸,叶珣又怎会不知道?
大明王朝自建国以来,在对待边疆少数民族的政策上,一直都奉行的都是分化、打压、封锁,不给异族任何喘息之机。
随着王朝的没落,边军卫所的各级将领已经开始对这种国策阳奉阴违,但不得不说这种国策确实对蒙古、女真等族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如果大明边关所有将领都能遵守朝廷政令,严卡女真各族紧缺的粮食、铁器、食盐等生活必须品,女真终究不过一只强壮的蚂蚁罢了,根本无法撼动明朝这颗大树。
将领们畏惧国法,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