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经过廷议,没有征求过任何人的意见,辽东银币就这样大摇大摆地进入大明的流通市场。
而这只是其一,据传说,金州那边的海船跟下饺子似的,一艘接一艘地下海,而且还都是千料以上的大船,这事又经过谁同意了?
在李待问想来,你叶珣既然已经返回朝廷,就应当停止那些违反祖制和朝廷规定的行为,把所有事情都交由朝廷来决定,使一切都走上正轨。
可李待问显然忘了叶珣是什么人,也过于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内阁的朝房内,李待问将王寅、赵赢和杨嗣昌都叫了过来,却没有叫袁应泰和张铨。
“诸位,叶公公要我们廷议开海一事,不知诸位有什么想法?”
李待问话音刚落,杨嗣昌就第一个道:“好事,不用议了,尽管本官看不惯叶公公的作为,但对这件事,本官是绝对支持的”
听了杨嗣昌的话,李待问的脸色顿时就有些不好看了,心说就知道你看不上叶珣,才要你来说点反对理由的,你可倒好,直接就叛变了。
王寅也算得上是李待问的铁杆了,一见李待问变脸,就知道大哥心里是怎么想的。
干咳一声,道:“洪武皇帝早有旨意,开海一事,只会让番邦的奇淫机巧之物流入我大明,侵蚀我大明淳朴的百姓,而我大明地大物博,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实没有解除海禁的必要,下官想来,叶公公也是受人蒙蔽,只要我们晓以厉害,叶公公会明白过来的”
这家伙明显就是在和稀泥,看似在帮着李待问说话,同时却也没得罪叶珣。
赵赢撇了王寅一眼,不屑地哼了一声,道:“禁海是祖制,没什么可议的,没开海禁,这些年我们大明不也一样风调雨顺地过来了?要我说,这件事也别只我们几个在这议了,让所有朝臣都参与进来,我就不信他叶公公敢对抗所有官员?”
杨嗣昌在赵赢没说完话的时候,就已经起身准备离开,待赵赢说完,忍不住扭头道:“赵大人好大的口气?你有本事,为何不去把金州造船厂关了、将辽东水师解散?”
说罢再不理会几个人,抬腿大步离去,要不是碍于官职,他才不会来参加这个所谓的内阁会议呢!
“你!”
赵赢被杨嗣昌一番话噎得老脸通红,却偏偏找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
李待问忽然有种感觉,这个内阁貌似已经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看了看剩下这俩伙计,沉声道:“正如杨大人所言,金州的水师和船厂都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实我找你们来,开海只是其一,主要的是我想说,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叶珣在左右朝政?”
这个问题可有点难为人了,就连赵赢也沉默下去。。。
杨嗣昌怒气冲冲地出了皇宫,他暗暗发誓,再也不来参加这个所谓的内阁议政了,都是一群什么人啊!
坐上轿子回到自己府上,还没等进门,就被候在门外的老管家告知,叶珣、叶公公已经等候多时了。
杨嗣昌吓了一跳,事实上因为看不惯叶珣总插手朝政,他在背后没少辱骂叶珣,却不知这小子怎么跑自己家来了,是来问罪的吗?
左右看了看,门外栓马桩旁,除了四五个虎背熊腰的侍卫,再没看到其他人,看样子应该不是来找茬的。
这是自己家,不要怕,自己没什么过错,谅他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样,稳了稳心神,迈步向里面走去。
此刻叶珣正翘着二郎腿坐在会客厅里品着茶水,杨府老管家特意将府中最好的茶叶拿了出来,因为他不但知道叶珣的威名,更知道自家老爷有点看不上这位叶公公,这么做也算是先替老爷在叶珣面前留个好印象吧!事实上要不是叶珣拦着,老管家就派人去宫里找老爷了。
叶珣这个新郎官最近有点悲催,因为新婚第三天,宝珠就以皇后需要陪伴为由,将叶珣的三个如夫人都接进宫去了,半个多月了也不让出来。
宝珠有了身孕,自然是碰不得的,而叶珣总不能在宫里同三个老婆翻云覆雨吧!
所以这些日子府中只有大玉儿一个小丫头在陪他,小丫头倒是高兴坏了,却把叶大公公愁够呛。
听到脚步声,叶珣忙站起来迎到厅门口处,一见杨嗣昌的身影,就一躬到底,道:“叶某冒昧来访,还请杨大人不要见怪”
杨嗣昌一见叶珣的样子,心中更定,手虚扶了一下,淡然道:“老夫怎敢责怪叶公公,不知叶公公突然到我府上,所为何事?”
叶珣直起身微微一笑,道:“杨大人家中的茶不错,就不打算再请我坐下来品一品了吗?”。。。
第385章 造谣
事实上杨嗣昌很早以前就很想跟叶珣谈谈了,因为他也很好奇这个年轻的太监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而已。//全本小说网,HTTPS://。)//
老管家重新蓄上茶水,一闻到茶叶的芳香,杨嗣昌的眉头就皱了起来,扭过头不悦地瞪了老管家一眼,很明显,他觉得叶珣还配不上这么好的茶叶。
只是茶水已经泡好,总不能再撤回去吧!向叶珣做了个请的手势后,淡淡道:“说吧!叶公公找本官何事?”
“其实也没什么事,听说杨大人一直都很看不惯在下,所以在下想问问为什么”
叶珣倒也不隐瞒,直接就说出了来意,而因为他这一句话,也让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杨嗣昌显然也没想到叶珣会问得这么直接,呆愣了一下,一时间竟然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呵呵!既然杨大人不好意思直说,那我就说说,杨大人看说的对不对”
说到这,叶珣先抿了口茶水,赞了声好茶后,继续道:“本公以内监之身,明明劝动陛下取消了司礼监的批红之权,使内监无法再参与政务,可本公却仍然参政,这恐怕就是杨大人厌恶本公的主要原因,还有就是本公在辽东时,做了很多违反朝廷禁令的事,这恐怕也是杨大人不喜本公的原因之一,本公说的可对?”
杨嗣昌显然没想到叶珣分析的这么准确,下意识地道:“既然公公什么都知道,为何还要问我?”
“呵呵!叶某只是有点好奇,杨大人能否回答我,叶某所做的事,可有一件是祸国殃民的?”
“我知道,像你们这些读书人之所以厌恶我,并不是因为我做过什么,只是单纯的因为我是太监,在你们想来,太监就应该老实地待在皇宫中侍候皇帝,不可否认,魏忠贤那样的人,确实有祸乱朝纲的行为,但请你不要把我跟他相提并论,如果我也是那样的人,我就不会收拾他了”
“杨大人,我知道你个正直的官员,所以我今天也是抱着最大的诚意而来,大明天下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是所有大明百姓的天下,大明的强盛,需要每一个人来献策献力,所以我希望杨大人能多一些包容”
“言尽于此,告辞!”
叶珣说罢,竟真的站起身走了出去,经过老管家身前的时候,还微笑着向老管家拱了拱手,以示对老管家的感谢。
杨嗣昌却没有动,脑海里一直回荡着叶珣刚刚说过的话,可以说叶珣刚刚的一番话,已经彻底颠覆了叶珣在他心中的印象。
常有人说叶珣如何如何跋扈,可叶珣如果真的跋扈,会用这种态度对一个厌恶自己的人说话吗?
而且正如叶珣所说,到目前为止,他做的那件事不是利国利民?如果不是叶珣力挽狂澜,辽东现在说不准是什么样呢!
“老爷,叶公公走了”
老管家的声音终于让杨嗣昌回过神来,看着老管家,仍有些呆愣地问道:“你觉得叶珣究竟是个什么人?”
老管家是跟随杨嗣昌多年的老家人,是杨嗣昌最信任的人之一。
听老爷问起,老管家组织了一下语言,才道:“老爷勿恼,平时您不接触老百姓,不知道老百姓的想法,其实据我所知,叶公公在百姓中的口碑是很高的,京城距离辽东不远,往来货商众多,通过这些人,让京城百姓知道,辽东百姓从前过的是什么日子,叶公公赶跑女真后,过的又是什么日子”
“老爷,小人不知道官场上的事,但小人知道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谁就是好官,不管他是不是太监”
老管家的这番话,终于触动了杨嗣昌的神经。
前有东林党在朝中排除异己,后有魏忠贤祸乱朝纲,可以说大明朝廷已经到了极其脆弱的时期,要不是叶珣及时出手,现在还真说不好是什么样子呢!
这样的人,真的应该排除在朝廷之外吗?
想到这,杨嗣昌的眼神也变得有些迷离起来。。。
离开杨府,叶珣没有回家,也没有去宫里,而是直接返回西厂。
到了大堂上屁股还没等坐稳,胡久成就快步而来,随即将一份最新收到的消息递到叶珣手上。
这是在内阁外侍候的下人送出来的消息,上面详尽地记录了李待问等人今天的一言一行。
叶珣在最开始的时候,一直都十分欣赏李待问,包括他的为人和做事能力。
但叶珣发现,自从自己让他组阁后,这位老李同志也越发的膨胀起来,现在看他的架势,是打算让叶珣也靠边站了。
还真以为这个朝廷离开你就不行了吗?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按照计划,叶珣是打算去金州的,但朝廷这边若不安排好,他在金州肯定也不会消停的。
将情报丢在桌上,以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心中开始盘算起来。
“看来有必要解散这个不安分的内阁了,只是李待问似乎没什么把柄,怎么才能让他心服口服地下来呢?”
李待问不是邵辅忠那样问题满身,算得上是个好官,所以叶珣也不会对他下死手。
沉吟良久,叶珣嘴角终于露出一抹邪魅的笑意。
第二天一早,京城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