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知道这些人算不得什么十恶不赦之人,但政治斗争就是这样,没有什么仁慈可言,于公于私,叶珣都不会参合这件事的。
不过通过这件事,倒是让叶珣注意到了另一个时空的崇祯皇帝、朱由检。
按时间计算,朱由检刚九岁,刚出生那会吃了不少苦,但随着朱由校的继位,他的日子已经好过多了。
因为年纪太小,所以还住在宫中,由朱常洛的另一个妃子抚养着。
不知杨链怎么会提起他来?难道这小家伙也是个妖孽,也不甘心躲在幕后了?
叶珣很快就自己否定了这个念头,朱由校年纪不大,又没犯什么太大的错误,还抡不到朱由检的野心冒头,唯一对大位还有心思的,只能是那位福王朱常珣。
朱常洛死了,朱由校又不太得官员们的拥戴,难怪这家伙又跳出来。
有消息说,这家伙在洛阳封地似乎也不太老实,拉拢地方文武官员,私募武士,这些那一条被人捅出来,都够他喝一壶了。
叶珣相信以朱由校的为人,在发现他叔叔跟京城官员勾勾搭搭后,肯定会对这个叔叔有所行动的,所以这件事也不需要他操心,他现在要操心就是朱由校和宝珠日益临近的婚期。
古时婚丧嫁娶有很多讲究,比如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等六项,虽然是皇帝成亲,但风俗也跟普通百姓差不多,差的不过是场面而已。
现在前面五项都已经完成,就差最后一项迎亲,此时距离十月十八还有三天,可以说叶珣赶回的正是时候。
尽管从来没人说过,但叶珣自己知道,其实他也是个比较矛盾的人,尤其是在对待宝珠这件事上,如果当初他够坚决强硬,估计就没有后来这一连串的事了。
但人生从来就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
叶珣在第二天进了一次皇宫,不过并没见朱由校,而是去了内务府,询问一下迎亲当天应该做什么,甚至连魏忠贤都没见。
这当然都是表面做给别人看的,虽然魏忠贤不愿意,但叶珣至少不会在表面上表露出跟他很近,不然以后就不好找借口收拾魏忠贤了。
这两天中,有不少人来求见,却都被叶珣以各种理由打发回去,他知道,找他的人固然有寻找机会的,其中也不乏求他救人的,既然决定置之事外,就干脆谁也不见。
到了十月十六晚上,叶珣终于还是见了一位访客,他就是大明户部尚书李待问,儿子被叶珣拐走的那位。
李待问其实也不想来,只是来求他的人实在太多了,碍于几位老友的面子,这才找上叶珣。
将李待问请进书房奉上茶水后,叶珣笑着道:“不知拜托李大人那件事怎么样了?”
李待问一愣,随即明白叶珣说的是发行钱币一事,严格来说,他是非常赞同叶珣此举的,如果这件事由户部住持,他一定会大力支持的,但换做是叶珣来做,就不由他不多想了。
老李也够直接,道:“你可是要用这件事作为跟我谈话的条件?”
“呵呵!我就喜欢李大人这样直接的人,据我所知,平时李大人与东林党人似乎并不来往,如今为何要为他们出头?”
“你错了,老夫不是为他们,而是为朝廷而来,刘一璟、韩旷、周嘉谟等人,那一个不是朝中重臣?现在不经任何询问,又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就拿人,是不是有点太儿戏了?况且关押他们的并不是大理寺或是刑部大牢,而是东厂诏狱,魏忠贤想干什么?”
还别说,李待问的话真说到了点子上,魏忠贤抓人不经大理寺和刑部,又把人犯关进东厂诏狱,说小点叫滥用私刑,往大了说,那就是在挑衅大明律法。
这种情况若是长此以往下去,还要国家律法部门干什么?有事厂卫就能干,官员们必然人人自危,那还有心情处理政务了?
可以说叶珣对这件事所造成的危害和后果,也没有认识上去。
沉吟良久,才道:“我可以试着去找魏忠贤,但有一点,这些人的官职肯定是保不住了”
李待问也想到了这个结果,因为抓人的旨意是朱由校下的,罪名是谋逆,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能活命都不错了,还想重新做官?做梦还没醒吧!
虽然有消息说被抓的这些人,没有一个承认所犯罪名的,但谁都知道厂卫的手段,万一有谁扛不住被屈打成招,说出点什么来,那就更别想救人了。
李待问得了叶珣的肯定答复后,满意地走了,他相信只要叶珣出手,这件事就一定能成。
只可惜李待问还是低估了叶珣,这件事确实影响了朝廷运转,但那跟叶珣有什么关系?朝堂上尸餐素位的人多了,当年方从哲一个人就挺起大明王朝的中枢,现在难道缺了这几个人,朝廷就要停摆了?
所以叶珣是肯定不会去找魏忠贤的,不过既然已经答应了李待问,就总要做些什么,不然也怪不好意思地。
沉吟良久,叶珣提笔写了一道命令,然后唤进侍卫,命他以最快的速度给胡久成送去。
侍卫躬身领命离开后,叶珣站在窗前,看着天上的繁星点点,嘴角闪过一丝嘲讽的笑意。
第二天一早,早起的京城百姓们愕然发现,从学子监和太学方向走来大批士子,士子们很安静,但在士子们身前却拉着一张长长的横幅。
“释放无辜官员,严惩魏奸”
从前士子们喊最多的说严惩奸佞,现在则更直接,直接就写出了打到魏忠贤的横幅。
魏忠贤这段时间在京城可没少干好事,卖官鬻爵、横征暴敛、纵容厂卫打击异己、欺瞒圣上等等,真可谓是恶贯满营,京城百姓早就对他恨之入骨。
现在有士子们挑头,百姓们压抑在心底的怒火终于爆发出来,人们自发地跟在士子们身后,向着皇宫方向浩浩荡荡而去,在很短时间内,人数就超过两万,而且还在持续增加中。。。
第335章 闹剧
明天就是新皇大婚之日,却突然发生这种事,这是任谁都没有想到的。(全本小说网,https://。)
早朝还没散,一下抓起来这么多朝廷重臣,他们空下来的那些位置,可都是朝中炙手可热的位置,这几天魏忠贤可谓是忙的不亦乐乎,当然是忙着收礼了。
按照魏忠贤的计划,今天早朝的时候,黄尊素会向朱由校提出内阁和几个尚书的人选名单,而这些人当然都是给魏忠贤送礼最多的。
却不想新的阉党成员尚未登场,京城里就闹出了这么大动静。
朱由校傻了,他还没经历过这种事。
魏忠贤也蒙了,他万没想到抓了几个东林党大佬,会弄出这么大动静。
皇宫外,锦衣卫弓上弦刀出鞘,严密警戒着越来越近的士子百姓们。
五城兵马司在锦衣卫外围形成第一道防线,但有过一次经验的他们,此时手中连武器都没拿,只是手拉手挡在士子百姓前面。
就连平素从不上朝的英国公张维贤都惊动了,此刻也骑在马背上,苦口婆心地劝说着士子百姓们冷静。
“释放被抓的诸位大人,严惩祸乱朝纲的魏奸!”。。。
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都快把皇宫城墙震塌了。
乾清宫的御书房里,朱由校的脸色越来越阴沉,此刻他心中即痛恨这些闹事的士子百姓,也恨魏忠贤办事不利,在他想来,要不是魏忠贤处事得当,根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得说没了客氏的枕边风,魏忠贤在朱由校心中的位置,并不是那么重要。
在这一点上,朱由校跟万历有些想象,都是那么的凉薄。
魏忠贤也算是深知朱由校的为人了,一看朱由校的脸色,就知道要坏事,可旨意是你朱由校下的,难道你没想过这后果吗?
魏忠贤反应很快,知道这个时候绝不能往皇帝身上泼脏水。
抢身而出“噗通!”跪倒,高呼道:“都是奴才惹的祸,是奴才处置不当,惹陛下烦心了,可奴才实在不忍心看那些人蒙骗陛下,老奴死不足惜,求陛下千万要保重龙体啊!”
老魏的演技真是没的说,几句话说完,眼泪就夺眶而出,要多真实有多真实。
看了魏忠贤的样子,朱由校的心也软了下来,说白了,他现在还离不开魏忠贤这个奴才。
皱着眉头道:“外面的事情该如何解决?总不能任由他们一直这么闹下去吧!”
“陛下,这些人谋逆的证据十分充分,绝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奴才的意思,陛下不妨下旨将这些人交大理寺审查,然后再下一道对奴才惩罚的旨意,这样定能暂时安抚住士子百姓,待那些逆贼交代了罪过之后,看还有谁敢闹?”
魏忠贤这番话的意思很明确,如果直接放人的话,就等于是承认抓错人了,到那时朱由校肯定会弃卒保车,把他舍出去的。
朱由校点了点头,毕竟从前没处理过类似的事件,如果按他的意思,就应该直接放人,事后再慢慢收拾他们,但魏忠贤说的也对,这些人本就心怀不轨,如果放了他们,那不是等于对这种行为的纵容吗?
叹了口气,道:“拟旨吧!”
此时皇宫外已经聚集了超过十万人,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尽头。
在万众期盼中,皇宫里终于有太监走出来高声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东厂督公魏忠贤曲解圣意,滥用私行,着即刻免去东厂督公、司礼监行走职务,交锦衣卫严审,另据锦衣卫详查,刘一璟、韩旷、周嘉谟、孙如游、左光斗等人,于十月十二日晚,于刘一璟府中密谋迎福王进京等谋逆事宜,人证物证具在,现将这些犯官交大理寺严审,是非曲直,自有公断,诸臣工百姓等待结果便可,不得再行吵闹,否则严惩不贷,钦此!”
听了这份圣旨,站在最前方的士子们呆了片刻,然后又有人提出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