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穆东在心里琢磨,一会得去找苏老头聊聊,听听他的建议,如果可以的话,柳编这个行业,干脆试一下。
一会董舒盈进来,刘静云把穆东的事情交待给她,然后挥手让两人出去了。
穆东去了董舒盈的办公室,董舒盈热情的招呼穆东坐下,然后又给他泡了杯茶,接着很快的在电脑上找出一份名单,打印出来交给穆东。
接下来董舒盈开始打电话:“张总吗?对,我是小董……刘县长没什么指示,是这样的张总,我们县的穆东穆老板最近也在做大蒜的生意……对对,就是被市里表彰的那个穆老板,这不穆老板刚入行嘛,刘县长让你们多走动走动……好好,我会转告穆老板的,他最近会联系您,你们到时候见面聊……好的张总,再见。”
放下电话,董舒盈对穆东笑笑,说道:“穆老板,你现在也是名人啊,一说起你来都知道呢。”
穆东也笑,没说话。心里在想,我如果自己找上门去,估计就不是名人了,也就是个人名。
董舒盈接下来一直在打电话,十几个电话打下来,嗓子有点冒烟,刚要去端茶杯,发现已经空了,穆东见了,赶紧帮忙续了水。
董舒盈见了,心想,这个穆老板,果然是不一样,有眼色会来事。
快12点的时候,董舒盈才打完电话,她放下电话,往椅子上一靠,说道:“穆老板,幸不辱命,好歹忙完了,你最近几天按照表格联系他们就行了。”
穆东感激的说道:“谢谢你了,董秘书。”
董舒盈道:“这样好不好?咱俩这样称呼太生分了,我以后叫你穆哥,你叫我小董,你可能还不知道,我大爷也是被你资助的老艺人,我是从他那里知道你的,你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呢。”
穆东连连摆手,说道:“不敢当不敢当,我哪有那么重要。称呼的事,听你的,不过我喊你小董的话,太托大了,我就喊你名字,董舒盈,怎么样?”
董舒盈道:“行啊,穆哥,那就这么定了。”
正说着,刘静云推门进来,问道:“你们俩定了什么?”语气颇为玩味。
董舒盈一下子脸红了,眨了眨眼没说话。
穆东反应过来,说道:“定了我拜访蒜商的事啊,刘县长,那你们忙吧,我告辞了。”
刘静云道:“告什么辞,中午我请客,县委食堂,你这么大的老板,市里的标兵企业家,来了我这里,到了饭点,哪能空着肚子走。走吧。慕大老板,移驾赏光吧!小董也一起去。”
得,请客都请的这么霸气,到底是县长!
于是三人去了县委食堂。
刘静云很少在食堂出现,她的午饭一般都是董舒盈买了送到办公室。所以,三人一出现,很快吸引了众多的目光,迎面碰到的,就赶紧停下来打招呼。
刘静云倒是变成了往常的样子,冷冰冰的应和着。
三人就在大厅找了张桌子坐下,董舒盈去买饭菜,穆东也赶紧去帮忙。一会的功夫,两人端来两荤两素一个汤,还有三碗米饭。
三个人静悄悄的吃起来。
穆东有点不适应,太安静了,穆东还是喜欢一家人吃饭时有说有笑的气氛。
饭菜都不错,色香味俱全,可是穆东吃的如同嚼蜡,好歹坚持到吃完,穆东赶紧告辞,一溜烟的跑了。
刘静云看着穆东快步离开的背影,心想,小伙子还是沉不住气,还得修炼呐。
穆东去了大姑的酒楼,正好大姑她们还没吃午饭,穆东等到她们忙完,又一起吃了一碗米饭,才觉得肚子算是填饱了。
饭后,穆东开始了自己的拜访蒜商之旅。
穆东是按照名单上的顺序拜访的,第一个就是束河县盛通果蔬食品厂的老板,张吉顺。
他给张老板打了电话,说了想登门拜访的意思,对方立马表示,有时间,专候。
盛通果蔬食品厂就在县城边上,半个小时后,穆东就出现在了张吉顺的办公室里。
张吉顺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大胖子,身高一米七左右,体重看上去怎么也有200多斤,穆东觉得,这几乎就是个圆球型的人物了。
张老板非常热情,一见穆东就高兴的说:“穆老板,又见面了,上次在市里开会,见过你一次,小伙子不错,真精神!”
穆东赶紧说道:“张总,不好意思。上次会议,在场的前辈太多了,我实在是记不过来,您多见谅!不过盛通作为束河县乃至鲁南市最大的果蔬食品厂,您的威名我早就如雷贯耳了。”
张吉顺哈哈大笑,说道:“什么威名,他们提到我,都叫我张胖子吧!”
穆东一下子觉得很尴尬,不知道说什么好。
张吉顺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穆老板,别紧张,开个玩笑嘛。我这个肥胖,是前几年患病,使用激素治疗形成的,不丢人,后来病治好了,肥肉倒是落下啦。”
说完自己又哈哈大笑起来。
穆东也笑了,说道:“张总,你太令人佩服了,这份豁达不是一般人都有的。”
张吉顺道:“穆老板,虽然你这是拍马屁的话,但是我爱听,行了,别恭维我了,咱说说正事。”
说完引着穆东到沙发上坐下,秘书进来倒了茶。
穆东道:“张总,你也别叫我穆老板了,叫我小穆就行,说实话,您比我爸也小不了几岁。”
张吉顺道:“行啊,小穆,刘县长可是一般不主动给谁牵线,你这是手头有什么大项目?”
穆东道:“哪有什么大项目啊,我就是存储了一下大蒜,打算做秋冬季的市场供应,这不上门向各位前辈取经来了吗?”
张吉顺道:“现在收储,秋冬出售,也是条财路,不过小穆,前两年存蒜的可都赔钱了,你怎么还想做这个生意啊?”
穆东道:“我这也有点投机的意思,一是我觉得前两年的市场已经到底了,二是我前期考察了一下,今年的大蒜种植面积比往年少了很多。”
张吉顺不住的点头,说道:“小穆,你这个判断很准确,最近的大蒜收购价格一直在往上走,比7月初高出差不多一半了。”
穆东道:“是啊,我现在都没钱了,不敢收了。”
张吉顺道:“也是,价格高了。资金压力是大一些,你存了多少了。”
穆东想了一下,决定不说实话,这个行业的水深水浅,他还不清楚。
他回答道:“大约三四千吨吧。”顿了顿又说道:“我存的都是一级二级蒜,没有通货。”
第二句话让张吉顺吃了一惊,今年大蒜种植面积少,上市量也少,一级蒜和二级蒜尤其少,没想到眼前这个小子,手里竟然有三四千吨等级大蒜。
第六十三章 借款320万
张吉顺问道:“小穆,一开始怎么想到了收储等级大蒜?”
穆东回答道:“当时人傻钱多呗,觉得等级蒜质量好,升值潜力大。现在看,也不知道是福是祸呢?”
张吉顺呵呵笑起来:“你小子赚了便宜还卖乖,偷着乐吧你,刚开始的时候等级蒜收购还算顺利,最近几天价格一涨,很难拿到货了。你要是发愁,现在就都卖给我,三四千吨是吧,我都要了,价格你来定。”
穆东吓了一跳,都卖给你,我还怎么赚钱。
他赶紧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说道:“张总,我可是等着秋冬季节再卖的,现在卖了,我不就没事干了吗?”
张吉顺本来就是半真半假的试探一下,自然也不会强求,说道:“我给你开玩笑呢,小穆,可不敢挡你的财路,刘县长知道了会笑话我的。不过说好了啊,秋冬的时候,我要是需要等级蒜,你可得给我留点,价格你放心,随行就市。”
穆东等的就是这句话,他暗自舒了一口气,心想,终于算是没白来。
嘴上赶紧说道:“张总,那就多谢您了,有您帮着兜底,我这心可算放到肚子里了。”
张吉顺就暗自腹诽,还兜底,今年的等级蒜还用得着兜底,后期弄不好得抢购呢。
现在还处在大蒜的收购季,国际上新鲜大蒜的出口价格也还没有明确,大家都在小心翼翼的试探阶段。一旦到了9月份,今年鲜蒜的国际市场价格确立,那时候才能决定后期的市场是抢购还是抛售。
所以,现在规模比较大的出口商都在谨慎的观望,小心的收储。
穆东和张吉顺又闲聊了一会,彼此交换了名片,告辞离去。
穆东出来后,给苏老头打了电话,得知他就在县城南边的河岸上钓鱼,穆东赶了过去。
苏老头戴着一顶大大的太阳帽,远远的冲着穆东喊:“小东子,这里,这里。”引得河岸边一众垂钓者一阵侧目。
苏老头黑了很多,穆东打趣道:“苏大爷,你怎么也不弄个防晒霜抹抹,你晒得这么黑,大娘愿意吗?她不嫌弃你啊?”
苏老头啐道:“你小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老伴老伴,到老了是个伴,哪能嫌弃我?找我啥事?又要上电视?”
穆东笑道:“这老头,上电视还上瘾了?”
苏老头递给穆东一个小马扎,俩人坐下说话。穆东直接问道:“大爷,柳编的出口业务,我们能不能做啊?听刘县长的意思,利润还可以啊,她建议我好好做这个行业。”
苏老头道:“当然能做,以你穆老板在柳编艺人里的号召力,接个订单还不是小事一桩,利润嘛,我还真不大懂,看那些大厂子的老板,过的很滋润的。”
穆东问道:“不是说这两年的业务下滑很厉害吗?听说国际订单少了很多。”
苏老头挑起鱼竿,收回鱼线,重新挂上饵料,缓缓说道:“小东子,有句话说得好,河里无鱼市上看,国际订单再怎么下滑,总归还是有很多订单的。不说别的,就说今年,大家疯抢柳条那劲头,还不都是因为手头有订单没材料。”
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