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不是二人的感情淡了,而是在百万大军面前,在杨七的注视下,他们没那么厚的脸皮。
“红巾军统领将军穆桂英,参见元帅!”
穆桂英单膝跪地,跟在她身后的那些女兵们也纷纷单膝跪地。
红巾军,是燕国独特的兵种。
全军一万人,皆是女子。
女子从军在燕国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杜金娥、呼延赤金皆是军伍出身。
如今却贵为皇贵妃。
当朝太后佘赛花,亦是军伍出身。
有她们三个人做靠山,没人敢歧视女兵。
这还不算穆桂英本身储妃的身份。
杜金娥、呼延赤金退伍以后。
她们所带领的女兵归属,一直是个尴尬的问题。
穆桂英掌兵以后,杨七就一起划拨到了她的麾下,成立了一个特殊的军。
当然了,穆桂英手里如今统领的不仅仅只有红巾军,不然也不可能抵挡得住蜀国百万虎贲。
“不必多礼!”
杨七站在龙撵上,摆摆手,继续道:“朕初临战场,大军又远道来,需要修整一番。先扫清四围,让大军安营扎寨,召军中团正以上将官,到中军大帐议事。”
“喏~”
大军安营扎寨的速度很快。
穆桂英早就命人清理出了大军安营扎寨的场地。
杨七带来的兵马,只需要就地扎下帐篷即可。
而杨七的中军大帐,自然是第一个搭起来的。
那绣着龙纹的燕字大旗,在帐篷的顶部随风飘荡。
一个个军中将官,在得到了诏令以后,迅速的集合到了中军大帐前。
数百万兵马中的团级将官,加起来足有数百位。
杨七的中军大帐坐不下。
杨七索性直接在大帐外,清理出了一片空土,铺上了皮草布匹以后,众人席地而坐。
陈琳搬来了一张低矮的软榻,让杨七坐在上面。
杨七没有过多客套,以他的地位和威望,在座的这些人,还没资格让他客套。
他开门见山的问道:“战事如何?”
穆桂英拱手道:“两个月前,蜀国开始侵入我大燕,从蜀都,一路挺进,兵分两路而行。一路由曹彬亲自坐镇,南下意图攻破金陵,被臣阻拦在长江北岸;一路由蜀国太子曹璨率领,往东北去,意图攻占凤翔府、长安等地,被狄青拦在了汉中门外。”
孟良拱了拱手,补充道:“依照您的命令,在蜀国兵马出蜀之前,已经撤离了巴县、汉中附近一代的百姓,清空了整个战场。
虽说被蜀国占去了几座城池,可百姓没有伤亡。”
杨星苦着脸道:“陛下啊!您是不知道,臣跟手下的兄弟们开战以后有多委屈。明明有一战之力,却只能憋着,放任那些蜀国的杂碎们羞辱。”
“对对对,杨将军说的对,兄弟们太憋屈了。只能守,不能打,别提多憋屈了。”
“……”
杨星一席话,可以说道出了所有人心声。
杨七瞥了他们一眼,淡淡道:“这么说……你们是怪朕不让你们出击咯?”
将官们闻言一愣,连连摇头说不敢。
抱怨是抱怨,但是战略战术他们还是知道的。
毕竟,在杨七科普下,以及各武院教导下,如今的军中可没有文盲。
高级将官中不乏学问高深者。
所以他们对战略战术这些学过的东西,还是很懂行的。
杨七道:“朕之所以让你们只守不攻,为的就是让蜀国帮咱们建立战场。蜀地多山路,山深林密,道路曲折。我们要是攻入蜀地,地形不熟的话,很有可能会被蜀军拖死在蜀地。
唯有将他们引出来,引到相较比较平缓的地方,进行对战,才能发挥我们的优势。
这个兵法,你们其中一些人在上武院的时候应该学过。
学习战术战略的目的,就是为了活学活用。
我们要发挥自己的长处。”
“臣等谨遵教诲。”
杨七满意的点点头,“经过一个半月的折腾,战场蜀军已经帮我们开辟出来了。咱们也就不需要在守下去了。刚好朕率领大军而来,诸军齐聚,最好能一举击溃蜀军。”
穆桂英冷峻的脸上,眉头紧锁,沉声道:“陛下,如今两军对战在长江沿线。水火两道,乃是兵家大忌。长江滔滔,水流湍急,得防止蜀军借用水攻。
当年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南下,就是败在了水里。”
杨七瞥向她,似笑非笑道:“这不是朕考虑的问题,而是你所要考虑的问题。”
“嗯?!”
第0938章 燕国三大统帅
(全本小说网,HTTPS://。)
“此番战事,汉中部分由狄青统领,一应战事,由他布置;江南岸的战事由你负责,一应战事,由你布置。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朕坐镇中军,为你二人压阵。”
杨七徐徐而谈。
数百将官,一片哗然。
杨七为燕国培养统帅的心思,将官们能够理解。
可一口气给了这么大的权力,让狄青、穆桂英二人,从一个统领数万兵马的将校,一跃成为了数百万兵马的统帅。
中间的跨度可不是一般大。
纵然是身居高位的杨家兄弟中,能够真正胜任百万大军统帅的,也仅有三人而已。
毕竟,统帅不同于将军。
将军只需要负责一地战事,又或者一场战事。
而统帅却需要布置整个战局。
牵连甚广。
一军统帅,在智慧、谋略、大局观、资历等等方面,必须要远超常人。
穆桂英、狄青二人的智慧和谋略,大家有目共睹,却又将帅之才,可是在大局观、资历两方面,将官们却不怎么认同。
他们两个不比杨七,也比不上杨家其他兄弟,打过一些庞大的战役,有名声护体。
在将官们眼里,他们仍旧是两个初出茅庐的小辈。
比如坐在下面,年龄快到四旬的杨顺,他跟狄青的父亲可是平辈论交,当年一起投的杨七。
虽然他在战场上名声不显,可地位一直在稳扎稳打的上升。
如今依然进入到了燕国中等勋爵的行列,爵封武田侯。
将官们目光落在穆桂英身上,那不服气的眼神,一点儿也没有掩饰。
穆桂英脸色难看,布满英气的脸上,写上了一抹苦处。
蹲坐在杨七身边的杨宗卫想要开口帮穆桂英解围,却被杨七一个眼神瞪的一句话也说不出。
杨七笑眯眯的盯着穆桂英,等待她的答复。
穆桂英脸色一变再变,咬咬牙,拱手道:“臣怕……难以胜任……”
话音落地。
将官们脸上齐齐露出了算你识相的眼神。
杨七笑眯眯的脸却僵住了。
他缓缓收起了脸上的笑意,叹息道:“朕当年把你们留在身边调教,是朕的错。朕没料到,权贵遍地的燕京城,竟然让你们错失了锐气。”
穆桂英惭愧的低下头。
将官们一脸愕然的看向杨七。
杨七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继续道:“朕在行军途中的时候,让人给狄青下旨,狄青也是如此回的朕。朕作为师长,今日就再教一教你。”
杨七目光落在穆桂英身上,悠悠道:“少年人当草长莺飞,浑身充满朝气和锐气。唯有如此,才不负少年。现如今的燕国,建国不足二十载,还处在年少之时,需要的就是朝气、锐气。
老成持重、三思而后行之类的话,放在中年人身上还合适。
可放在少年人身上,就是一堆屁话。
有能力的时候,为什么不拼一把?
非要消磨了锐气,把十八岁活成八十八岁。
朕当年只身前往邕州的时候,还不到十八岁。
朕当年要是满脑子的老成持重、三思而后行之类的话,那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南国。
没有南国,又何来西北四府,何来惶惶大燕。”
杨七看向了杨顺,笑道:“朕当年初见杨顺的时候,杨顺只被朕小两岁。可那个时候,朕已经手握一国。杨顺跟狄三郎、种衡三人,一起投的朕。
朕给他们三人,安排了三位师傅,甚至在复兴武院开班的时候,让他们三人进去深造。
过了这些年,种衡在北疆已经执掌一方兵马,狄三郎在孔雀王朝俨然成了一位封疆大吏。
若不是朕这些年压着,不封公爵,他们二人恐怕早已处在了公爵之列。
但是杨顺你呢?
比智慧,你不输给他二人,比谋略,你同样不输给他们二人。
可为何他二人身居高位,你却仍旧在伯爵堆里打转。”
杨顺脸色难看的耷拉下脑袋。
杨七继续道:“你方方面面都强于人,最终却落于人后。其根本原因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你总是比他们两个人想的多。总是瞻前顾后,不敢放手一搏。
在昔日的宋辽战场上,种衡仅凭手里的千人,就敢跟上万的辽军叫板。
狄三郎领着五百人,就敢在辽军大阵中冲杀。
而你手握五千人,面对一支三千人兵马的辽军辎重小队,还要瞻前顾后。”
杨顺脑袋压的更低,浑身在打哆嗦。
杨七知道他心里不平静,却没有停下说话,“你这种老成持重、稳扎稳打的做法,让你错过了许多时机。在咱们大燕国的诸多高级将帅中,你最像朕的大哥。
朕大哥算是大器晚成,算是我燕国三大统帅之一的稳帅。
朕大哥的路子适合你,可时机却不适合你。
若非朕四处闯祸,朕大哥被逼的没办法,不得不频频赤膊上阵,恐怕要成事,还得再过十年。
然而开疆拓土的时机已过,如今我燕国雄踞天下,能跟我燕国作对的人,屈指可数。
你这么稳扎稳打的爬下去,得等到什么时候?
朕还指望着你接朕大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