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更不希望,有朝一日,我亲手将你送上断头台。”
“噗通!”
彭湃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颤声道:“属下谨遵陛下教会,再有下次,不用陛下您开口,属下亲自割下自己头颅。”
杨七皱起眉毛,冷哼道:“燕国没有跪礼,燕国男儿也不随意给别人下跪。别在这里丢人现眼,给我滚出去。”
“诺!”
彭湃从地上爬起来,赶忙离开了御书房。
彭湃一走。
杨七脸上的表情,变得异常凝重。
佛道两家,一直在杨七心头挂着。
只是如今登基大典在即,杨七并没有心思处置他们,所以打算放一放,等到登基大典举行以后,再做处置。
没想到佛道两家的嗅觉如此敏锐,居然察觉到了危险,已经开始悄悄的腐蚀杨七身边的人。
以佛道两家的底蕴,真要是给他们一些时日,他们还说不定真的能拉拢出一大批的人向杨七求情。
以杨七如今的地位,下旨铲除佛道两家,必然能给佛道两家造成不小的动荡。
可是,引起的反弹也一定是巨大的。
三武一宗,四位帝王灭佛,佛门不仅没有在这四场灭佛运动中被消灭,反而因为这四次灭佛运动,变得更强大。(三武一宗,分别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帝,以及后周世宗。)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正是有前面的教训可以借鉴,杨七心里才清楚。
处置佛道两家,绝不能用激烈的手段。
唯有软刀子割肉,才是最好的手段。
只是怎么割,杨七现在还没想好。
最让杨七觉得头疼的,还是儒家。
以学术论,儒家在这片大地上,已经统治了千年之久。
自董仲舒将儒学推荐给了汉武帝刘彻以后,儒学在中原大地上的统治地位,就不可动摇的建立了起来。
此后历朝历代的君主,皆以儒学为尊。
量才适用。
量的才能就是儒学。
也正是因为如此,历朝历代选才的时候,皆以儒学的高低选才。
至于这个人到底有没有理政的才能,反而不重要。
由此也出产了一批又一批的庸官,不作为的官员。
一个个只知道吟诗作赋,完全不知道如何勤政爱民。
而且还是每年每年的量产。
更让人气愤的是,没有比较,儒家一家独大,从而导致许多有心人,利用这个规则,不断的曲解圣贤之意,加注了一条又一条的枷锁在百姓们身上。
这让后来的学子们,变得更加的迂腐、刻板。
因为没有人去纠正这个错误,又或者想要纠正的人还没成长起来,就被扼杀到了萌芽里。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停滞不前。
以至于当洋鬼子们冲进了这片土地以后,世人皆以效仿洋鬼子、学习洋鬼子为荣。
委实令人可悲,可叹。
好好的一个民族,愣是被一群腐儒们弄的乱七八糟。
就这,后世还有很多人为那些腐儒们吹嘘。
典型的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当然了,由此也可以看得出儒学在中原大地上扎根有多深。
以至于连彭湃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不得不为儒家多说了两句。
杨七之所以没有因为这个问题惩戒彭湃,就是因为他知道这并非彭湃一个人的想法。
而是绝大多数儒生的想法。
毕竟,彭湃在跟随杨七以前,也是一位儒生。
所以,杨七对儒家很头疼。
儒家本身的学说没有问题,儒家的学问也是杨七一直尊崇的。
只是儒家的学问,历经了上千年的锤炼,早已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改的面目全非。
估计儒家圣贤们复生,看到了不肖子孙们对自己的言论的曲解,能被活活气死。
所以,儒家的问题,杨七必须要处理。
不处理儒家的问题。
大燕国纵然再强横,也有被腐蚀透的危险。
明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儒家学说可以用,也可以成为教育后人的经典。
但是其中被曲解的意思,必须更正。
此外,儒家学说,绝不能成为大燕国考量官员的唯一标准。
反而,儒家学说只能成为大燕国考量官员品行、个人素养的一点。
在官员入选、考核、升迁途中,其作用绝对不能超过十分之一。
大燕国更侧重的,还是官员理政才能、管理才能、以及能否带领百姓发家致富等等这些方面才能。
文章做的再好,不能管理好百姓,不能带领百姓们发家致富。
要之何用?
朝廷,永远需要的是理政的人才,而不是一个个大文学家。
有一句俗语,杨七一直很喜欢。
那就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杨七觉得,这句话,足以吊打任何考量官员升迁的标准。
这也是杨七对待儒家的态度。
只是,杨七没建立燕国以前,儒家一直游离在燕国之外,并没有人刻意的去提它。
这才让杨七偷偷摸摸的在西北四府搞了很多年自己心中的教育。
如今大燕国如日中天。
称霸这一片土地。
自然不可避免的就跟儒家撞上了。
杨七要减弱儒家对燕国政治的影响,几乎相当于跟全天下人为敌。
有人或许觉得这有些夸大。
其实一点儿也不夸大
因为这个时候的读书人,有九成九都是儒家门生。
又因为读书人稀少的缘故,他们掌控了整个天下的喉舌。
任何杨七下发的旨意,更多的是通过他们的嘴,告知给百姓的。
有时候,他们只需要说错一个字,就能完全曲解圣旨的意思。
所以,杨七要削弱儒家对百姓们的影响,远远要比再打下一片燕国这么大的土地还要难。
有可能整个燕国,都要跟着他陪葬!
第0854章 阴损的法子
(全本小说网,HTTPS://。)
落日的余晖洒满了整座燕京城。全本小说网;HTTPS://。.COm;
燕京城像是披上了一件金色的晚装,从远处望去,并没有那么耀眼,隐隐透着一股富丽堂皇。
短短的一年半时间,燕京城从昔日破败不堪的残垣断壁,变成了一座富庶的都城。
杨七难得的抽出了一些闲暇的时间,一个人独自登上的皇城的城头上,遥望着这座城市。
看着坊间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的热烈场面,内心不由自主的生出了些许自豪感。
“锦绣江山,风景如画,很容易让人迷醉进去……”
苏易简不知道何时出现在了杨七身后,一句调笑的话,打断了杨七的思绪。
杨七背负双手,转过头瞥了苏易简一眼,不咸不淡的道:“一年半的时间,一座富庶的城市拔地而起,人声鼎沸,任凭谁看到这一座城市,都会生出惊奇感。
作为这座城市的拥有者,我难道就不能因为自己的成就骄傲一下。”
苏易简缓缓点头,他踱步到了杨七身边,跟杨七并排而立,望着繁华的燕京城,感慨道:“你说的对,任谁看到这一座繁华的城市,都会生出惊奇感。
但是这种近乎奇迹般存在的城市,能够出自你手,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唯一让我惊奇的是,这燕京城内的人口。
短短两年时间,燕京城的人口,从无到有,一跃突破了五十万大关。
当年汴京城的人口达到五十万之巨的时候,还是经历郭威、柴荣数十年的积累,才完成的。
而我们,只用了不到两年。
由此可见,你深得人心。”
杨七很意外的斜眼扫了苏易简一眼,好笑道:“突然之间,嘴变得这么甜,居然知道拍马屁了。”
苏易简嘴角上扬,嘿嘿一笑,一脸讨好的道:“这不是临近新年,想要跟陛下请一道旨意嘛……”
杨七眉头一挑,幽幽的道:“除了禁酒令,其他的都好说。”
苏易简闻言,瞬间变脸,他幽怨的瞪着杨七,“大过年的,你就不能让我喝两口,还让不让人活了。我要乞骸骨!”
“不准!”
杨七一言拒绝,气的苏易简差点没冲上去跟他拼命。
“呼~”
就在苏易简气的抓狂的时候,杨七吐出了一口浊气,望着锦绣荣华的燕京城,低声道:“咱们还有时间过年,赵廸、落叶两个人,恐怕连过年的时间都没有。
他们才出去不到半个月,查出来的东西触目惊心。
所牵连的人数多达数万。
涉及人命的案件多达上千。”
杨七下意识攥起拳头,沉声道:“大燕国才刚立,我还没有登基,就有很多人忍不住想要坐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甚至要仗着功劳横行乡里。这些人必将成为大燕国蛀虫之始。
除此之外,佛道两家也没有闲着。
为了讨好我娘,为了让我放过他们,他们居然在这个时候,吹嘘出什么慈悲圣母。
扬言我娘乃是慈悲圣母转世,更是要在除夕夜举行一场盛大的朝圣法会。
如今此事在燕京城传的沸沸扬扬。
人人都在期待除夕夜的朝圣法会。”
苏易简挑了挑眉头,迟疑道:“对于这件事,太后如何抉择?”
杨七长叹一声道:“至今还蒙在鼓里,她只知道除夕夜有一场祈福法会,却并不知道跟她有关。更不知道佛道两家从头到尾就是在打她主意。”
苏易简疑惑的道:“不应该啊,燕京城里传的沸沸扬扬的。太后又岂会不知?”
杨七坦然道:“是我派人下了封口令。”
苏易简挑眉,意外道:“陛下是想看看佛道两家到底有何猫腻?”
杨七缓缓点头,面色冷峻的道:“我却有此心,我很想知道,他们弄出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