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到了那个时候,汉家男儿还有何尊严可言。
赵普终于明白了杨七的所作所为。
所以他心里恨其不争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惩罚犯错的后辈的狠辣。
赵普冲着赵德芳微微拱了拱手,不咸不淡的道:“既然贵国答应了我燕国的要求,那就请贵国国主,摆明车马,前往江宁府,向我国陛下表明臣服。
并且自即日起,去帝号,以王爵自居。”
翌日。
清晨。
天刚亮。
守卫在汴京城里的禁军将士,以及各级的护龙卫,拱卫着赵德芳的车架,浩浩荡荡的离开了汴京城。
赵德芳这一走,汴京城的百姓有点慌。
百姓们都以为杨七要打过来了,赵德芳逃了。
所以一个个在赵德芳走后,拖家带口的也往城外跑。
一时间。
繁华的汴京城彻底乱成了一团。
若不是开封府府尹出来澄清了谣言的话,恐怕汴京城里的百姓们非逃走一半不可。
赵德芳的车架出了汴京城以后,一路急匆匆赶路。
星夜兼程下,历经数日,到达了江宁府外。
禁军将士被挡在了江宁府外。
徒留下赵德芳,带着一行文臣,进入到了江宁府。
江宁府内。
曾经被战火燃烧过的南唐皇宫,经过了一番修缮。
依然富丽堂皇。
杨七到了江宁府以后,就一直居住在南唐皇宫里。
并且,在他入驻江宁府城的时候,还特地为这一座大城改了名字。
金陵。
又名南京。
属于燕国的陪都南京。
巍巍金陵城。
其奢华程度,并不逊色汴京城。
甚至比汴京城还奢靡。
金光灿灿的皇宫。
数万的将士把守着。
皇宫内。
最大的大殿内。
扎马合勇士们守在大门两旁。
杨七身穿一身龙袍,高坐在龙椅上。
在他下首的分别是吕端、杨二、杨三等人。
似乎为了见证今日这个特殊的时刻。
陈琳专门从南国赶了过来,陪在杨七身边。
一切礼节准备就绪以后。
杨七冲着身旁的陈琳点点头。
陈琳甩了甩拂尘,声音尖锐的喊道:“宣宋国国主赵德芳,觐见。”
没过多久。
屈辱的赵德芳等一众宋臣,在赵普引领下,进入到了大殿内。
赵德芳入殿以后,屈辱的拱手施礼,“外王赵德芳,拜见……拜见……”
赵德芳犹豫了很久,还是喊出了那两个字。
“陛下!”
这一声陛下。
代表了太多太多。
它代表着从今日起,大宋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名叫宋国的藩属。
它代表着赵氏皇族,从今日以后,将不复存在,以后这片大地上,只有赵氏王族。
它代表着,另一个名为杨氏皇族冉冉升起。
它代表着,一个名叫大燕的帝国,从今以后将威震四方。
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开始。
总之,它代表了太多太多东西。
在场的,没有任何一个人为此感到高兴。
即便是自此以后,燕国将会雄霸天下,燕国的君臣也没有感到多少欣喜。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今日的宋国,难保不会成为他日的燕国。
他们还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
杨七缓缓起身,他没有奚落赵德芳,也没有鄙夷赵德芳。
在他眼里,赵德芳的这一声陛下。
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遵从。
更重要的是,原本属于赵氏皇族的一种责任,落在了他的头上。
这个责任,就是振兴民族。
以前在诵读一位伟人的名言的时候。
杨七并不能感受到其中沉甸甸的责任。
直到这一刻,他终于感受到了。
这一句名言就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他此时此刻能说的,就是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让中华屹立在世界之巅。
这一刻,这个责任将落在他的肩膀上。
沉重的责任,让杨七一瞬间似乎成熟了不少,他挺直腰身,缓缓抬手,对赵德芳道:“平身吧……”
待到赵德芳直起身以后,杨七已经重新坐在了龙椅上。
杨七看了身旁的陈琳一眼。
陈琳会意,前行了两步,从龙案上取下一封诏书,当殿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宋帝今日来降,免去了天下数万万百姓免遭战乱之苦。
朕念及宋帝功德,特敕封宋帝为宋王,号宋国国主。
自此以后,黄河以西,长江以北,为宋国国土。
宋国世代皆为燕国藩属。
宋国常设兵马,不得超过二十万。
一旦遭遇外敌入侵,宋国常设兵马,必须听从燕国调遣。
自此,天下皆以燕国为尊!
钦此!”
第0842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全本小说网,HTTPS://。)
“臣……赵德芳……叩谢皇恩……”
当赵德芳屈辱的俯首在地,咬着牙说出这一句的时候,一切都变了。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宋国的文臣皆叩拜在地,俯首新帝。
燕国众臣脸上皆洋溢着难以掩饰的笑容。
历史翻开了新篇章。
属于赵宋皇朝的时代,自此一去不复返,属于杨燕皇朝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杨七心里没有半分激动,他平淡的挥了挥衣袖,淡淡的道:“昭告天下!”
此刻的杨七,犹如一夜封神。
口含天宪,言出法随。
不需要任何人提醒,众臣皆俯首在他面前。
“诺!”
宋国投降的消息,就这样被快速的传播了出去。
世人皆知此事以后,一片哗然。
对于些许宋国的百姓而言,他们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头上的天就变了。
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欢喜的自然是燕人。
忧愁的是除了燕人以外的所有人。
一个犹如骄阳一样的庞然大国出现,注定有无数的小国,将会在它的照射下,犹如皑皑白雪,急速消融,成为它展示威能的牺牲品。
赵德芳在金陵待了三日。
第三日的时候。
杨七为赵德芳举行了一个简单而又不失隆重的册封仪式。
当那方铭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玉玺出现在杨七手里的时候,着实让所有不知情的人都震惊了一把。
杨七在册封赵德芳的祭天大典上,在烧给上苍的诏书上,盖上了这一方玉玺。
标志着宋国臣服于燕国,再无更改的例子。
册封了赵德芳以后,杨七让以赵普为首的一帮燕国文臣,对宋国的各部兵力进行了核算和盘查。
并且给出了裁撤和保留的名额。
同时,就两国以后的交往,贸易等事务,也进行了磋商。
赵德芳对于这一切,都捏着鼻子认了。
因为他不认也没办法。
作为一个俯首称臣的人,杨七仍有能让他保留宋国的存在,已经是极大的恩惠了,在其他方面,他根本没有争取的权力。
更重要的是,在以赵普、吕端为首的多位精明人的算计下,宋国的那些文臣们压根不够看。
被赵普、吕端二人混合双打,打的鼻青脸肿的。
最终,为了贯彻落实宋燕两国制定出的新政。
杨七跟赵普等人仔细磋商以后,最终定下了由陈耀,左迁到宋国,担任燕国驻宋的监政大臣。
一切都商量妥当以后。
这一场针对宋国的战争,也落下了帷幕。
宋国因为这一场战争,丧权辱国,割地赔款,还丢掉了帝位。
燕国在这一场战争中,却涅槃重生。
燕国占据了宋国近一半的领土,并且通过宋国的这一部分领土,成功的将以前被分割两地的燕、南两国给联系在了一起。
杨七在跟众位大臣们商议以后,取消了南国的国号。
自此以后,再无南国。
天下间,只有一个无比强大,地域辽阔的燕国。
燕国也一跃成为这片大地上,唯一的霸主。
除了新建的大理国、北凉国外,燕国几乎把周边的四邻挨个的捶打了一遍。
到目前为止,没有不服的。
……
等赵德芳拿上了册封他的诏书,回归宋国的时候。
杨七也命赵普,拿上了他跟赵德芳共同署名的诏书,前往沧州城,劝降石守信。
经历了多番战火洗礼,沧州城显得很萧条。
四野之下,除了军卒之外,剩下的唯有秋风卷起的漫天枯叶。
杨七在前往江宁府的时候,为了避免石守信在背后作乱,就命令十数万大军,将沧州城围困的水泄不通。
百里之地,若无军令,连一只鸟儿也飞不进去。
石守信似乎自知不是杨七的对手,也没有出城作乱的心思,只是固守在沧州城内,等待朝廷的增援。
对于石守信这位老将而言,城外的燕军防守,确实严密。
从城内往外突破,很难。
但是若有一支兵马能够配合他,里外夹击的话。
他有信心能够轻易的战胜城外的燕军。
沧州城内。
被火炮炸的只剩下了一半的城主府。
石守信敷着汗巾,半躺在软榻上。
连日劳累,让石守信感染了一些风寒。
对于他这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而言,风寒可是重病。
“爷爷……吃粥……”
石家长孙端着一碗稀粥到了石守信面前,小心翼翼的扶着他坐起身。
汤勺在粥碗里搅动,让滚烫的热粥缓缓变凉。
盛起了一汤勺的稀粥,送到了石守信嘴边。
石守信张嘴,一